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妙平居士——家庭為什麼不和睦呢?

妙平居士——家庭為什麼不和睦呢?

各位師兄,晚上好!今天我們在這個群一起來討論:家庭為什麼不和睦?

有不少在家學佛的居士向我說:自己很想精進學佛。但是家庭成員的總是障礙重重,老公經常反對我,老婆經常討厭我。結果煩惱重重,至少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自嘆自己的福報淺薄。其實是我們的智慧不夠,現在我們有很多人學佛都是學習大乘佛法的人。也就是發了利益一切眾生的心的人,很多人的家庭卻不能和睦相處。

有的和父母不和,有的和妻子不好,大部分的夫妻經常吵架,搞得人心惶惶,不能如理學習佛法。這些就是由於我們根本沒有注意,沒有重視修菩提心而導致的結果。在大乘佛教修持的過程中我們從初發菩提心到最終成就圓滿佛果。在這個中間諸佛菩薩,當然是我們至關重要的所依住的一個緣,這一點的我們很多人都會知道。

但是很多人卻不清楚。除了諸佛菩薩以外三界芸芸眾生,對修行菩提的作用有何等重要,重修行所依住緣的角度而言,終生與佛作用是相等的。每個修行人都必須平等去尊敬。而許多修行人不明白這一點,只知道尊重佛陀,卻不知道尊重眾生。這是非理性觀念與行為。

上次我到一個寺院裡面去,有一對夫妻在求子。他們在菩薩的雕像非常虔誠的禮拜,十分尊敬。可是一出了寺廟的大門的就和一個賣西瓜的老太太大吵起來。那是為什麼呢?原來那個老太太短了他們二兩稱,少了他一塊錢。我說師兄這位賣西瓜的可能就是觀世音菩薩來了,他說不可能,我天天看著她在那裡買西瓜。所以說這是我們學佛的霧氣和迷信,只知道尊重佛菩薩不尊重眾生,那這是不行的。

這就是我們觀念上有錯誤。如果沒有佛頭陀引導我們,我們就如同迷途於曠野的盲人。根本不可能從三界的輪迴中得到解脫。但如果不依靠眾生,那我們菩提樹之根就沒有了。如華嚴經中說。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覺。

我們不依眾生,誰也無法生起大悲菩提心而成正等覺。龍樹菩薩也說過眾生菩提因。若欲成佛果,於眾靜如施。眾生是因菩提之根本的助因。如果想到佛果應當把一切眾生與自己的上司和師傅一樣恭敬和承擔。那麼我們眾生有很多家庭就是眾生而組成的,包括我們的夫妻父母子女。我們生活中就有很多人。在外面大家一致認為是一個不錯的修行人。喜歡幫助別人,喜歡做善事,並且有菩提心的。等等。。。。

但是就是和家裡面人搞不團結,經常對自己的家人有很大的脾氣搞搞得家人的個個都煩她。人見人煩。

我認為這種修行人就有問題了,因為把家庭和最自己最親的人都沒有辦法融合。那麼說明我們就不是真正的產生的菩提心。因為一個人的家庭不一定都是修行人。如果自己是修行人,那麼就應該承受家庭給我們帶來的任何的不利因素。比如說夫妻吵架,吵架的起因。不可能是因為單方面產生的,肯定是兩個人都有問題才會吵架。

因為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那麼如果有一個人是發了菩提心的那麼這個問題就很簡單的處理。這個發菩提心的一方就應該知道自己的丈夫或者是妻子也是眾生。她因為我而不快樂,想要發泄,那麼我就不應該令他繼續生煩,應該寬容她的無理也好,取鬧也好,漸漸的對方會感覺到你的好處,你自己本身也會慢慢的開始對一切周圍的人產生同樣的心理。那麼這個菩提心越來越接近真實。相反如果她說一句,你說他十句,那麼從因果的角度上說,那就是惡性循環。

有此因必有此果。你們的家庭也就越來越多的爭吵和謾罵。同樣的道理我們在很多事情方面上,誰也不願意和一個自私自立的人。或者存心強烈的人在一起。如果我們連對自己家人也不能以菩提心相待,可想而知,你能對其他眾生有的菩提心嗎?因為家人是我們無始以來積集貪戀的一個因素。我們對他們都無法生菩提心的,怎麼可能對一些毫不相干的眾生產生真正的菩提心的。

所以師兄們,我覺得一個家庭的和諧,和睦,也標誌著修菩提心的人是否與菩提心相應。如果相應的話,那麼這個人的家庭不會產生那麼多分岐。許多接觸過密宗上師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就是長時間的不願意離開上師。就是因為上師的菩提心對我們影響很大,我們和上師呆在一起,上師絕對不會害我們。只想著用善巧方便利益我們。所以我們喜歡和上師在一起,而如果我們和一個要傷害我們性命的人在一起。我們不管是誰都恨不得了趕快離開他。

所以一個擁有菩提心的人,他不管走到哪裡,都會受到別人的愛戴。他和公司的人也會處理好。和老闆也會和睦,和朋友也不會爭吵,家人樂而樂見,也喜歡見他。周圍的鄰居也經常讚歎。反正就是另外一個局面了,家裡面也不喜歡啊,朋友也不喜歡。鄰居恨他。那這樣的學佛學到哪裡去了啊。你所謂的修行,又是修的什麼呢?

有些人的不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對佛相,佛塔,等等非常的恭敬,每次見到了都會要五體投地,頂禮供養。但是看到令自己不開心的人馬上就生厭煩心。甚至要生嗔恨心。去譏諷,傷害別人。這種做法與所求的菩提心完全是背道而馳,也不是佛弟子應有的行徑。修學佛法的目的無非是解脫成就。如果我們捨棄了修行道中,與佛無意的眾生功德源,那就會如同只有一個輪子的車。無論如何也不能在菩提大道上前進。作為佛弟子恭敬利益,有情,是基本的行為規範。如果一個人只知道尊敬佛陀而不尊重眾生,那麼她不能算是真正的佛弟子,而是敬佛不敬眾,也決不是佛家的教法與行為。

那麼敬眾而不敬自己家庭成員。那前面的行為是根本無法保證完成,因為他們之間有著親密的關係。如果我們不能把家庭搞和諧。我們那麼說明佛法還沒有融入世間。一定要和睦的家庭,沒有融入世間菩提心就沒有建立。家庭如果搞不好。修學佛法是難上難,我們家庭搞好了就說明自己在修學的道路上少了一些障礙。很多成佛的經典都由眷屬圓滿的講解而傳留下來。並且眷屬也是成佛很大的助緣。藏族那個地方有很多出家人都是有家人來供養完成道業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家庭要和睦相處,一定要處理好家庭融入菩提。今天我們很多師兄說,哎呀,我老公真的是讓我很苦惱,只要看見我在讀地藏經,就把我的經書給扔掉。我問為什麼?是你沒有處理好吧?這位師兄說她晚上十一點鐘讀地藏經,老公在是十二點下班。所以每次老公回來她還沒有誦完。老公辛苦一天回來聽到你的哇啦哇啦念經。當然他要扔掉了。所以說我們要用巧善的方法。要用智慧呀。知道老公回來很晚,我們可以抽出其他時間誦呀。你看這樣結果還造罪把經書扔掉毀壞了。這不是自己的愚痴所造成的嗎?學佛我們一定要用智慧,怎麼把家庭子女,夫妻關係。父母的關係搞好。慢慢引導他們。

有一次我在重慶一個船上吃飯,這天來的客人有一位也是學佛的。看到桌子上擺了一些葷菜。她當時就咚的一下跪在那個桌子面前,口裡面振振有詞,什麼地獄呀,眾生啊什麼的。在座的有一些高官,聽到說吃了這個下要地獄了,哪還有心情吃下去了。就借故告辭走掉了。最後我就說這個學佛的師兄了,我問他學了多少年,他說他學了三十多年佛,我說你是白學了,你看這些人走了過後,會對佛法生起一種厭惡,討厭的心情。是你敗壞了佛的形象。你在這個地方對著一些終生的屍體在這裡咒人家活著的人下地獄啊。誰聽了回生歡喜心呢?你這是學佛嗎?

學佛學到這種狀態,估計很多人都會當你腦袋出問題了,走火入魔了。。。所以我們學佛的人,我們要巧善方便幫助別人要恆順眾生,無論我們在哪裡何時何地,我們做一個佛弟子,我們要讓眾生知道學佛的好處,不是說讓你一看到那些不是佛教徒的人,觸犯五戒的行為,你就用佛法的因果去說別人。這對一些不學佛的人聽到,就是感覺你在咒他。我們不要當學佛的警察。這樣子的話人家現在還沒有學佛的,不懂得因果的人,沒有一點佛學基礎的人,日後對佛學產生厭倦。我們反之是有罪業的。破壞者佛的形象。曲解了佛的意思。

今生我們能接觸到佛法是我們的緣,是我們的福分具足了。但是仍有很多人機緣未到,我們不要把自己的佛學知識強加於他人身上,一定要別人接受。一切隨緣才是最好的緣。

今天晚上我們就學的這。願師兄們天天充滿法喜!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什麼疑惑我們相互的提出,互相幫助,互相進步。

謝謝大家,晚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林園 的精彩文章:

TAG:佛心林園 |

您可能感興趣

居士是什麼意思?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為居士?
什麼是和尚?什麼是尼姑?什麼是居士?
在家居士為何不可以姓「釋」?
什麼樣的人稱為居士?
在家居士可以姓釋嗎?
什麼是居士?什麼是比丘?
居士是什麼意思?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佛教居士
居士,你真的懂護法嗎?
在家居士謀生如何不違背因果?
居士信佛,不能破壞家庭和樂
慧律法師: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在家居士為什麼不能看出家人的戒律?
在家居士為何不可以釋為姓
在家居士應該如何經商?
如何做好護法居士?
居士在家如何供燈?
在家居士切記:不能由於信佛而破壞家庭和樂!
「三衣」和「具」在家居士可用嗎?
徐恆志老居士:這就是見性!
遇到僧人做不符合佛法規定的事情,在家居士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