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守庫銀的兵晚年都得一種病,辛苦3年練絕招,給個中堂都不換

清朝守庫銀的兵晚年都得一種病,辛苦3年練絕招,給個中堂都不換

道光一向節儉,甚至對自己都很摳門。據說他一看到官員身穿綾羅綢緞,就露不悅之情,他甚至規定六品以下,一律布衣布靴。對於不能節儉的官員,他都會加以處分。有人舉報一將軍經常在家裡演戲宴樂,道光立即革了他的職務。在道光的影響下,官員們上朝都穿上打補丁的衣服。侯朝期間,如同家庭婦女,彼此互相哭窮,交流哪兒可以買到便宜菜。

即便這樣節儉,道光二十三年時,62歲的道光發現國庫中丟了一千萬兩庫銀。而當時國家每年的總收入僅有四千多萬兩。道光氣瘋了,痛責諸臣說:"國庫的銀子竟如同自家的一般,隨意拿取,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他下令刑部、吏部、步軍統領衙門迅即介入調查,一查到底。

結果大批庫兵被抓下獄,大批官員被停職審查,刑部官員忙得不分晝夜。經查詢,千萬兩白銀都是守銀庫的庫兵所盜。

可問題來了,古代國庫重地是嚴防死守的,戶部規定:凡是進入國庫的人都必須渾身上下一絲不掛,無論酷暑,還是嚴寒,都必須這樣赤條條進,赤條條出。

這還不算,庫門口有一個板凳,庫兵光著身子跨過板凳,兩手往上一拍,大喊一聲"出來",然後才可以穿上衣服。跨板凳、舉手、拍手、高喊,是為了表明自己體內、腋下、嘴裡、手中沒有夾帶銀子。哪庫兵是如何偷盜的呢?

清代史料對此有記載,就是肛門納銀。就是用人的那裡作為工具,把銀子一塊塊偷盜出去。記載說高手每次可夾帶江西金錠十枚,相當於一百兩金。

據說,未練此功,庫兵必須經過長時間的魔鬼訓練。最初先練習把抹了麻油的雞蛋往那裡塞,把肛門撐大。等到雞蛋過關了,又換成更大的鴨蛋、鵝蛋,最後換成真刀真槍的金蛋。數量從一枚開始,直至達到七八枚。

清朝規定,看守銀庫的士兵一屆三年,所以就利用這三年的時間拚命偷錢。厲害的弄個幾十萬兩,差點的也能弄出三四萬兩,一輩子吃喝不愁。不過也都留下了後遺症,《清代野記》記載:其肛之嫩者,則用豬脬浸濕,裹銀而塞之。故庫兵至老年,無不患脫肛痔漏症,以其納銀太多也。

如果能用3年時間成為土豪,晚年患肛腸疾病,會有人鋌而走險嗎?掌上博物館原創作品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溥儀是末代皇帝,張作霖是陸海軍大元帥,兩人見面誰向誰行禮
張宗昌罵郭松齡,郭鬼子回了一句,張宗昌當場跪下叫爹
張作霖7個把兄弟,只有他給老帥安葬,日本人說他胸無大志
第一次在帥府看到香蕉,張作霖不認識,張學良拿去蘸醬油
漢靈帝讓宮女穿開襠褲是假,當時男女都穿,貴族男子上馬車最尷尬

TAG:掌上博物館 |

您可能感興趣

紅木中堂,只有大戶人家才用得起!
1個家族6代人,2個中堂,6個翰林,146個子孫為官,家風就在這7個字 一路走來,懂得許多
一個家族六代之內,出了兩個中堂,6個翰林,146個子孫為官,家風就在這7個字
百年前李中堂警戒後人,只要想強大,一定防著這個國家
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古人的勸誡,早點明白少吃虧!
中堂的淚,一滴就醉,李鴻章流過多少次淚?
李鴻章是賣國賊?不,換你是他,也只能是個李鴻章!成不了真中堂
和珅「和中堂」受到乾隆寵信20餘年,只因他眉間的一顆紅痣!
李鴻章拒絕在辛丑條約上簽名,只留下這個字,才知李中堂是真聰明
年少不懂李鴻章,如今才懂真中堂,74歲周遊列國,苦尋救國良策
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有何深意?早點看懂少吃虧!
古代大戶人家的客廳,中堂必不可少!
老人家說:虎到中堂,家敗人亡?可不是唬人的!
年少不懂李鴻章,如今方知真中堂,他曾用生命為大清省下一億兩銀子
年少不懂李鴻章,如今方知真中堂,曾用生命為大清省下一億兩銀子
中堂也可以不再古板,一幅山水拯救枯燥氛圍
清宮劇四個歷史笑話:活人稱孝庄紀昀當中堂,另兩個讓人笑不出來
年少不識李鴻章,長大所知真中堂?
「老虎坐中堂,獅子守門旁」,看大門的獅子地位真的不如老虎?
去靈山為何要從一座道觀中堂穿過?誰扼住了如來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