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宮廷玉器

清代宮廷玉器

鄂圖曼帝國雕花蓋罐

中國的玉器收藏,按階段一般分為史前、高古、中古、明清幾類,而在清代的「乾隆工」之中,有一類極其珍貴的深宮獨享玉器——「痕都斯坦」玉。

蒙兀兒帝國敞口罐

「痕都斯坦」是清代對17-19世紀在今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東部一帶建立的莫卧兒王朝的統稱。「痕都斯坦」玉器(簡稱「痕玉」)屬於伊斯蘭玉器,其產地包括了帖木兒(Timur)、莫卧兒(Mughal)和鄂圖曼(Ottoman)帝國等遼闊的中亞地區。

蒙兀兒帝國葉形盒

「痕都斯坦」玉器從18世紀中葉乾隆時期開始貢入清宮,受到乾隆皇帝的喜愛。乾隆帝為其華美的裝飾和精湛的雕工所折服,稱之為「鬼工」。

新疆回部羊頭瓜瓣杯

印度花邊盤

出自西土養在深宮

痕玉最初是北印度地區莫卧兒王國的貴族玉器,因清康熙朝平定西藏後,在中國西南部地區實行的藩王制度需要各附屬國進貢珍玩異寶。康熙皇帝的孫子乾隆皇帝是個大收藏家,也是個詩人,與爺爺在藝術上有不同的喜好和追求,更喜歡文玩雜項類的奇珍異寶,求新求異。

印度四瓣花式雙柄碗

印度四瓣花式雙柄碗

痕玉是當時進貢給乾隆皇帝的御用玉器,乾隆在位的幾十年間,痕玉給中式儒教、道教文化的主流藝術體系很大的衝擊,這是乾隆一朝兼容並序在藝術上的體現。

蒙兀兒帝國八角形碗

痕玉其數量的稀少和技藝的登峰造極,催生後代模仿痕玉造型的大量出現。對晚清時期的中國工藝風格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痕玉至嘉慶朝便不再進貢。

蒙兀兒帝國嵌玉花八角形盒

由於痕玉無論在中外都是皇家御用領域裡璀璨的明珠,存世量極為稀少,所以即使海外迴流文物盛行拍賣場的今天,也鮮有朋友推薦其從海外徵集回來的痕玉。

蒙兀兒帝國橢圓盒

西方人與國人的審美情趣不同,大多並不認為玉石是多麼貴重的藝術珍品,珍藏和重視程度遠遜於我們。所以無論是本就在國外傳承的痕玉,還是從中國流失到海外的痕玉,大多都沒有很好地保存下來。

鄂圖曼帝國扭絲紋單柄碗

更多的痕玉保存地點相對集中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中國有句俗話「物以稀為貴」,這就使得痕玉亦如「琺琅彩」瓷器一樣,每每在拍賣場上都能創造驕人的成績。

蒙兀兒帝國帶鑲嵌短劍柄

清乾隆皇帝十分喜愛痕玉,並在很多玉器上加刻御制詩,痕玉從乾隆時期開始成為清代宮廷玉器的重要品種。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為第一」,足見其精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董收藏 的精彩文章:

紅木刮磨工藝
開元通寶——開國奠基
虢國墓出土的玉牛
西夏官窯——貢瓷特徵
魏晉南北朝劉媚子墓誌

TAG:董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清代道光官窯宮廷瓷器賞析
國玉大講堂——清代宮廷玉器賞析
清代宮廷的居住文化
盛世琳琅——故宮博物院珍藏清代宮廷玉器特展
清代「蘇工」如何影響宮廷玉雕?
清代宮廷中的綿延「香文化」
清代宮廷的《鳥譜》
明代宮廷畫
焦秉貞-清代宮廷畫家
和田玉在清代宮廷文化中有何體現?
清代宮廷御瓷精粹 一睹為快
清代避暑山莊的宮廷花卉
絢麗華貴的清代宮廷掐絲琺琅珍品
從清宮舊藏看晚清宮廷用瓷
震撼的清代宮廷寫經
精美絕倫的清三代宮廷掐絲琺琅器(二)
清代宮廷首飾工藝——「細金」
一文揭秘:為什麼琺琅彩瓷被稱為清代宮廷「最貴」的瓷器?
大飽眼福!盛世琳琅—故宮博物院珍藏清代宮廷玉器特展實拍圖
文物修復:清代宮廷首飾工藝之點翠與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