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民國時代,巴黎美院建築系高材生漂洋過海天津創業,設計了勸業場和起士林大樓

民國時代,巴黎美院建築系高材生漂洋過海天津創業,設計了勸業場和起士林大樓

如今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會」的天津,在清末民初作為九國租界地,雲集了大批歐美建築師——比如英國的阿金生、達拉斯、赫明、帕爾克,法國的穆勒、赫琴,美國的庫克、愛波克斯,奧地利的蓋苓,德國的羅克洛,義大利的鮑乃弟,瑞士的洛甫——這還不算他們手下的小弟——他們設計了大量西洋風格建築,成就了天津的城市格局。

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建築師保羅·穆勒(1890—?,亦譯為阿布雷·慕樂)。他在天津留下許多在今天看來仍是重量級的建築——勸業場、渤海大樓、交通飯店、利華大樓、中法工商銀行、法租界工部局、法國領事館、紫竹林兵營、維格多利西餐廳(今起士林)、天津工商學院(今天津外國語大學主樓),以及金湯橋修繕工程……因為這些建築的存在,穆勒這個名字和天津這座城緊密聯在一起。時至今日,天津仍沒有哪位建築師在建築設計的美感與影響力上能與之媲美。

民國時代,巴黎美院建築系高材生漂洋過海天津創業,設計了勸業場和起士林大樓

(今日天津勸業場)

穆勒畢業於法國巴黎美術學院建築系,這所學校的建築系正是形成於文藝復興末期、深受米開朗琪羅和達芬奇影響的學院派(布扎體系),這裡培養出的建築師,把建築設計的過程更多看成是藝術創作的過程。穆勒後來在天津設計的建築,也確實都是藝術精品。

1915年,穆勒乘船在天津港登陸,進入天津法租界,在公議局工程處任工程師。法租界地處華界和日租界、英租界結合部,是上世紀初天津城區的地理中心。工程處主管法租界內全部土木工程建築,負責審批圖紙和工程監理。

這一年剛剛成立的永和工程司,由中法工商銀行投資創辦,總部設在越南西貢,在中國的香港、上海、北京、天津都有代理處。不久後,作為建築師的穆勒正式進入永和工程司任總建築師,與另一名法國建築師赫琴搭檔。此時的穆勒25歲,據說他還成立了一家私人公司,承接建築施工。

民國時代,巴黎美院建築系高材生漂洋過海天津創業,設計了勸業場和起士林大樓

民國時代,巴黎美院建築系高材生漂洋過海天津創業,設計了勸業場和起士林大樓

(天津外語大學主樓)

穆勒和永和工程司在天津最早的建築,是紫竹林法國兵營,這處位於海河邊的兵營至今保存完好。在這之後,堪稱天津租界時代最雄偉建築之一的中法工商學院教學大樓(今天津外語大學主樓)的落成,讓穆勒在天津各國租界的建築圈一舉成名。

中法工商學院教學大樓位於英租界馬場道,是一幢具有濃厚法蘭西建築風格的大樓,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呈工字形中心對稱布局,正中設凸字形陽台,曼塞爾式紅瓦屋頂上方有一座鐘樓。這幢大樓是天津建築界的經典之作,後來天津實驗中學建主教學樓,就克隆了中法工商學院的大樓。

成名後,穆勒獲得了更多機會。洋行買辦高星橋籌資興建勸業場,第一個想到的建築師就是穆勒。穆勒果然沒讓高總失望——幾乎同時期建成的中原公司(今百貨大樓)如今幾乎面目全非,天祥商場已被早早拆除,唯有勸業場大樓屹立不倒,這與建築本身是公認的藝術精品息息相關。

民國時代,巴黎美院建築系高材生漂洋過海天津創業,設計了勸業場和起士林大樓

(勸業場)

勸業場主體五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折中主義風格。底層臨街櫥窗上方有一圈鋼筋混凝土挑檐,商場入口處有一座大拱券,與兩側挑檐貫通,裝飾著雕刻精細的花紋,陽台的設計凹凸有致,凸陽台用牛腿柱支撐,凹陽台兩側配有廊柱。內部採用中空迴廊式結構,中間以過橋連通,過橋兩側有兩座雙向旋轉樓梯。很多天津人對勸業場的樓梯都深刻印象。

勸業場落成後不久,又在樓頂轉角局部加蓋了兩層,同樣也是穆勒的設計。七層之上有高聳的塔樓,由兩層六角型塔座、兩層圓形塔身及穹隆式塔頂組成,塔頂上裝有旗杆和避雷針。這一部分就是「天外天遊樂場」。

與高星橋初次合作大獲成功,穆勒又為高星橋設計了交通旅館大樓。交通旅館在勸業場對角位置,幾何造型,磚混結構,主體五層,局部六層。後來這幢大樓與勸業場、惠中飯店、浙江興業銀行三幢大樓合稱為這一地塊的「四大金剛」。

民國時代,巴黎美院建築系高材生漂洋過海天津創業,設計了勸業場和起士林大樓

(交通旅館)

又過了幾年,高星橋靠勸業場發跡,繼續投資買地,在距勸業場百米開外的位置,準備再建一幢大樓。他找到穆勒,希望法國人能為他設計一幢天津最高的大樓。這個想法讓穆勒興奮不已。

穆勒為這幢大樓費勁心思,他用九十多根鋼柱搭架焊接聯成一體,地基用菲律賓木排列打樁,牆體內層用空心磚,外層使用進口鋼磚,所有的細節都保證了大樓的牢固度。整個工程用了3年,樓高8層,總高度為47.47米。最終大樓呈現現代主義風格,牆壁為棕褐色,豎條玻璃鋼窗,整體呈線型結構簡潔明快。高星橋以兒子高渤海的名字命名了這幢大樓。

渤海大樓也是天津第一座酒店式公寓,雖然那時還沒有這個詞。許多達官貴人租下房間包養小三,風月故事不斷上演。有一年天津發大水,租界里的富人紛紛來渤海大樓租房以避水患,這是渤海大樓房價最高的階段。

民國時代,巴黎美院建築系高材生漂洋過海天津創業,設計了勸業場和起士林大樓

民國時代,巴黎美院建築系高材生漂洋過海天津創業,設計了勸業場和起士林大樓

(渤海大樓)

渤海大樓之後,穆勒迎來了他在天津的收官之作——利華大樓。在天津創辦利華洋行、利華放款銀行、利華(小額)人壽保險公司的法籍瑞士猶太人李亞溥,買下了位於英租界維多利亞路(今解放北路)北端的英商仁記洋行舊建築,邀請穆勒拆掉這幢舊樓,重新設計一幢現代化大樓。

穆勒設計了一幢摩登風格的高檔公寓。主樓10層,局部11層,高43米,鋼混澆鑄結構。因為穆勒和高星橋的關係不錯,他不想讓李亞溥大樓的高度超過渤海大樓,除此之外這幢大樓可以說完美無缺——主樓首層設有門廳和大堂,二至八層是公寓,每層有封閉暖廊,外跨陽台。房間門窗均以高檔硬木精工製作,落地式玻璃窗,室內有吊扇、吊燈、壁燈和裝飾性壁爐,衛生和供熱設備齊全。

大樓建成後,李亞溥用自己英文名譯音「利華」為其命名。美國駐天津領事館立即租下大樓二層作為辦公地點,讓這幢位於英租界中心區的大樓頓時身價倍增。

民國時代,巴黎美院建築系高材生漂洋過海天津創業,設計了勸業場和起士林大樓

(利華大樓)

穆勒特別喜歡設計街角的建築,比如前面提到的勸業場、交通旅館、渤海大樓,還有他後來設計的小白樓維格多利西餐廳,也就是今天的起士林。他把維格多利西餐廳的外觀設計為摩登的弧形,這幢建築與起士林的西餐一樣,成為天津人津津樂道的談資。

穆勒在天津工作二十多年,是天津最紅的建築師,天津的工商界大亨、土豪投資人和知識分子都知道他的大名。另外,穆勒還在北京設計了北京飯店中樓、輔仁大學校舍兩處建築。但他的重心顯然在天津,因為天津資本家強大的資金支持了他的奇思妙想。

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聘請他出任教授,開了「內部裝飾學」課程,中國著名建築師沈理原、閻子亨等人都是他的同事和粉絲。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土木系採用法國教育體系,穆勒正好如魚得水,成為土木系的主要教授之一,可以擔當天津大學建築系元老之名。40年代,天津法租界歸還中國,穆勒也離開了他的第二故鄉,回到法國繼續從事建築設計,據說在巴黎、里昂也留下了好幾幢他設計的大樓。(文:何玉新)

民國時代,巴黎美院建築系高材生漂洋過海天津創業,設計了勸業場和起士林大樓

(起士林)

民國時代,巴黎美院建築系高材生漂洋過海天津創業,設計了勸業場和起士林大樓

(穆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往事 的精彩文章:

「三張」稱霸80年代歌壇,為什麼說天津張蝶要高於北京張薔和上海張行?
50年代最另類一款老鐵皮玩具,全手工打造,如今價格炒到上千元
真正的「捧哏之王」,曾與馬季長期搭檔,後卻被侯寶林逐出師門
天津鼎章照相館攝影師,拍下了孫中山先生最後一張照片
最早來中國的日本搖滾樂隊,只在天津演過兩場,啟蒙了黑豹唐朝

TAG:天津往事 |

您可能感興趣

小茶葉、大產業,有的還漂洋過海去日本
漂洋過海,台灣故宮博物院「國寶在線」搶先看!
明清時中國人為何漂洋過海下南洋謀生 還建立了國家
數百年的徽派建築卻在美國發揚光大,一棟房子如何漂洋過海?
會玩的法國人把自己裝進漂流瓶中 漂洋過海到瑞士參加當代藝術展
大英博物館漂洋過海在中國開網店賣古董賣斷貨
漂洋過海來謀生,百年後韓國裔出現了美國將軍,歡呼:意義重大!
歷史上那些漂洋過海的留學生,見證了中國的興衰
漂洋過海的陪伴 最完美的世界時腕錶
那一場漂洋過海的朝聖之旅
黃埔有段古丨花旗參漂洋過海 兩大國再續前緣
上萬件崖柏精品漂洋過海,來佛山順德陳村「打擂台」
漂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廣西坭興陶老壺的絲路之行
此民族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先後建了三個國家,其後裔現享有參政權
帶著愛寵漂洋過海,寵物移民新加坡指南
千島之國、萬島之國,全球15個神奇島國,等你漂洋過海來玩!
大白兔冰激凌風靡美國,國貨「漂洋過海」當網紅
暢遊南法小城阿爾勒,漂洋過海也要遇見藝術
大英33號廳中國文物漂洋過海記
大陸集團2018科隆中國人才日,漂洋過海來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