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溫和的成功哲學

溫和的成功哲學

文阿蘭·德波頓

我經常對事業感到恐慌,感到現實和理想距離是如此之大。不只我有這種感覺,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事業恐慌的時代。現在或許比以前更容易過上好生活,但卻也比以前更難保持冷靜,或是不為事業感到焦慮。為何我們會變成事業焦慮的囚徒,不時抱頭痛哭?

那是因為:我們身邊的那些勢利鬼。勢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勢利,就是以一小部分,來判斷整個人的全部價值。當今最主要的勢利,是對職業的勢利。

派對中,當被問到最有代表性的問題「你是做什麼的」時候,一個人的回答將決定對方接下來的反應:對方可能會對你在場感到榮幸,或是開始看錶找個借口離開。大部分人所願意給出的關愛、尊重取決於他人的社會地位。這就是人們如此在乎事業和成就,以及金錢和物質的原因。人們活在一個物質能帶來大量情感反饋的時代。而人們想要的不是物質,而是背後的情感反饋。

還有另外一些因素也使我們比過去更難獲得平靜。擁有自己的事業雖然很不錯,但同時,人們也從未對自己短暫的一生有過如此高的期待。這個世界用許多方法告訴人們,他們可以無所不能。這造成了一個問題:嫉妒

大家恐怕很少會嫉妒英國女王,雖然她那麼富有。因為人們覺得和她來自兩個世界。兩個人越是年齡、背景相似,越容易陷入嫉妒的苦海。雖然事實上,今天一個人變成比爾·蓋茨和在17世紀成為法國貴族一樣困難。但人們的心理感受卻雲泥之別。

媒體讓人們覺得人人都可能成為比爾·蓋茨。書店裡有兩類書,一種告訴你「你能做到!你能成功!沒有不可能!」另一種則教導你如何處理「缺乏自信」或「自我感覺極差」。

在中世紀英國,人們會覺得一個窮人「不走運」,而現在美國,他會被叫作「失敗者」。這顯示了400年的社會演變後,究竟誰該為人生負責的看法的改變:不再是神決定命運,而是自己。

另外,當我們想到「失敗」,恐懼的不只是失去收入和地位,更是他人的評論和嘲笑。當今世界最會嘲笑人的就是報紙,每天一打開報紙,都能看到那些把自己生活搞砸的人,被人們在茶餘飯後挖苦。西方傳統留下了來自古希臘的「悲劇」。這是專門描繪人類失敗過程的藝術,同時也包含了某種同情。幾年前我和編輯聊西方藝術中最偉大的幾個悲劇故事,我想知道他們會如何以新聞方式呈現這些經典悲劇故事。

我們談到了《奧賽羅》,我要求他們以這個故事寫一個頭條,他們寫道:「移民因愛生恨,刺殺參議員之女」。而《包法利夫人》則是:「不倫購物狂信用欺詐,出牆婦女吞砒霜」。這些人真的很有才。

現代社會令人焦慮的另一個緣故是,除了自己,人們不膜拜任何事物,人們對自己評價極高。為什麼不呢?人類把人送上了月球,達成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人類開始習慣於崇拜自己。歷史傳統一直都是敬拜一位人類以外的靈體,神、自然力、宇宙……而如今,人們逐漸失去了這種習慣。

成功的有趣之處是,人們時常以為他們知道什麼是成功。人們總認為,成功的人可能很有錢,在某些領域很有名。從前,我對成功非常有興趣,我總是想著「要怎樣才能更成功?」但現在,我越來越疑惑:究竟什麼才是「成功」?

我認為,一個人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成功。人們常聽到有關工作和休閑的平衡,這是瞎扯。所有想像中的成功者,都承認他們同時也失去了一些,放棄了一些東西。

人們對成功人生的想像往往不是來自他們自己,而是來自他人。例如男性以父親作榜樣,女性則會以母親作榜樣。人們也從電視廣告以及各種市場宣傳中得到成功的想像。這些影響著人們的看法。當聽說銀行業是受人尊敬的行業時,許多人便加入銀行業,而當銀行業不再受人尊敬,他們便對銀行業失去興趣。

我想說的是,人們在不放棄對成功的想像的同時,必須確定那些都是他們自己想要的。目標是他們真心所願。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已經夠糟糕了,更糟糕的是,在人生旅程的終點,發覺一生所追求的從來就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作者為英國著名作家,著有《愛上浪漫》、《哲學的慰藉》等作品)

微課介紹:

用科學的方法,助你擁有幸福的愛情與婚姻

講師:康欣老師

在精神文明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我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希望擁有愛情,擁有幸福的婚姻。但是,沒有人教導我們該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人,怎樣才能擁有愛情,該怎麼打破婚姻是愛情墳墓的魔咒。

我們希望基於專業的心理學知識,由資深的心理治療師為我們闡述婚姻和戀愛中的困惑。在情感和婚姻中,多些理性的指導,少些坎坷的摸索。

系列課設置:共十二講

第一講:尋找那個ta

第二講:從初次到親密

第二講今晚開課啦!!千聊系列微課 時間:7月7日20:00 直播間地點:康馨心理諮詢

GIF/23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亞亮心理醫師 的精彩文章:

與人為善,永遠是值得的

TAG:顧亞亮心理醫師 |

您可能感興趣

丑的哲學
科學、哲學和神學
科學的也是哲學的
科學、哲學與禪
畢達哥拉斯與宗教、哲學和科學
哲學的魅力
科學、哲學和宗教
邏輯哲學、數學哲學和科學哲學的關係
脫離了自然科學的哲學,都是假科學,假的哲學
鞋的哲學!
哲學已經退守成玄學、神學、唯心論,這可能就是哲學的最後歸宿?
計算進化史:改變科學和哲學的力量
解析的哲學與詩性的哲學
健康的哲學與美學
哲學|哈達瑜伽與美顏、瘦身和心意
稻盛和夫的哲學——心法
哲學和科學的邏輯關係
舍與得,生活的智慧和哲學
科學哲學的困境與人生哲學的超越
對邏輯、科學和哲學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