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冬病夏治正當時,錯過再等一年

冬病夏治正當時,錯過再等一年

你聽說過「冬病夏治」嗎?這可是老祖宗的大智慧,冬病夏治始於《黃帝內經》時代,是經典中醫理論「不治已病,治未病」、「春夏養陽」、「擇時施治」在臨床的具體運用。

在夏季三伏天機體陽氣盛於外而虛於內,通過用溫熱葯以扶助體內虛弱的陽氣,並藉助自然界隆盛的陽氣,二者相合以化散體內留伏之寒邪,從而鼓舞陽氣、增加抵抗力。

溯源「三伏貼」

冬病夏治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論述「春夏養陽;長夏勝冬」。這裡的「長夏」就是指從「夏至--處暑」這段時間,正好和「三伏」時間重疊。

而明確提出三伏灸的是:清朝名醫張璐在《張氏醫通》中記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防止哮喘複發的記載。

「三伏」是指三個農曆節日,古醫書載,伏日必是庚,庚屬金,與肺相配,因此古代醫學主要把三伏灸用於治療跟「肺經」相關的病症,

現代中醫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已將三伏灸用於治療「虛寒」引起的病症,起得了很好的效果!

什麼是「三伏貼」

三伏貼,是中醫的獨特療法,是冬病夏治療法中的主要方式。在三伏天將該帖敷貼於有效穴位,達到增強機體功能、有效預防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是三個庚日,在時間治療學上,庚日屬金,為驅散內伏寒邪最好節氣日期。

冬病夏治是中國傳統醫學的一個重要特色,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治療某些屬於虛性、寒性的疾病,最大程度的以陽治寒,調整人體陰陽,使一些宿疾得以緩解和恢復,以預防冬季舊病複發。同時,臨床實踐證實,有些冬病非常頑固,冬天治療效果甚微,而在夏天治療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貼」的成份及作用

1.白芥子、細辛、甘遂:

可溫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結、開竅通絡。

2.細辛:

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過敏體質的患者,減少抗原抗體反應,降低過敏發作機率,也減輕過敏癥狀。

3.延胡索:

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用於胸脅、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扑腫痛。

4.薑汁:

具散寒止咳的效用。

通過以上介紹,大家了解到三伏貼能有效的預防冬季疾病,增強機體功能,特別是對一些慢性疾病的調理有著特殊的療效。

現在伏天將至,要通過中醫調理的市民越來越多,為順應大家冬病夏治的需求,華泰文旅攜手六源堂,採用六源堂中醫專家研製的三伏貼在藥物的配方、在藥材的選擇、藥物濃度調配、輔料的熬制、貼敷的製作、治療穴位的選擇上,都進行了反覆的討論、反覆推敲、反覆論證,努力做到了最好。

三伏貼貼敷時間:

在三伏天內,於身體特定穴位,直接貼敷。

預貼:2017年07月02日——2017年07月11日;

初伏:2017年07月12日——2017年07月21日;

中伏:2017年07月22日——2017年08月10日;

末伏:2017年08月11日——2017年08月20日;

加強:2017年08月21日——2017年08月30日。

某些種類可能需要在末伏後加強一次。

三伏貼貼敷期間注意事項:

1、慎用辛燥及發物食品,如辣椒、油炸食品、羊肉、狗肉、新鮮桂圓、荔枝等。

2、忌大量服用寒性食物,慎防感冒及腹瀉。

3、慎食大量肥甘滋膩的食物。

4、避免受涼,貼敷後最好不要緊空調房間,以免毛孔收縮,影響藥物吸收。

5、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屬於正常現象,可立即取下藥貼、如出現紅腫水泡,及時到醫院處理,避免感染。

彩蛋來了!

三伏貼取穴

天突穴:位於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治療打嗝、咳嗽、嘔吐、神經性嘔吐、咽喉炎、扁桃體炎、喉嚨的疾病。

膻中穴: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膻中穴的主治病症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難、咳嗽、過胖、過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寬胸理氣,宣肺降逆,寧心除煩。適用於情志不舒、胸部脹悶。心悸氣短、失眠多夢、氣喘、呃逆等病症。

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能疏風解表,清熱通陽,健腦強脊。適用於頭頸強痛、骨蒸潮熱、神疲乏力、腰脊拘急、感冒、落枕、頸椎病、氣喘、熱病等病症,有防病強壯作用。

治喘穴:屬經外奇穴的背部穴。穴位於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該穴有平定喘息的功效,故名為"定喘"。治喘穴位於大椎穴左右約二厘米處的凹窪中。能止咳平喘,通宣理肺。對於治療氣喘發作,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百日咳。

心俞穴:位於第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取穴時一般可以採用正坐或俯卧姿勢,心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推按「心俞穴」可以治療心經及循環系統疾病,心痛、驚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盜汗、夢遺、癲癇、胸痛、心悸亢進、暈車、頭痛、噁心、神經官能症等。調理氣血,疏通心脈,寧心安神。適用於心慌心悸、冠心病、心絞痛、神經衰弱、失眠、背痛等病症,對於各種心臟病有一定的療效。

肺俞穴:位於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屬膀胱經。能宣肺理氣,平喘止咳。適用於咳嗽氣喘、感冒、外感風寒、盜汗、背痛等病症,對於各種肺病有一定的作用。

膏肓穴:每當形容一個人病無可治時,人們常會用到一個詞:「病入膏肓」。但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膏肓其實是中醫一對重要的穴位。位於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常用於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乳腺炎、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等。常灸此穴有強身保健、預防疾病的作用。配肺俞主治久咳;配肩井主治肩背痛;配百勞主治虛勞。咳嗽,氣喘,肺癆,健忘,遺精,完谷不化。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養道 的精彩文章:

腰痛,捏一捏手掌就行了,一用就靈
人生的最高境界 就一個字!
小暑養生:心靜人自涼
爆!新手化妝技巧,魅力貓眼妝,女神必收!
《楚喬傳》李沁被吐槽成「黃牙公主」,塗錯口紅老十歲的!

TAG:和養道 |

您可能感興趣

今日大暑,趁暑化濕「解冬病」,冬病夏治正當時,錯過再等一年!
又到一年三伏季,冬病夏治正當時!
又到一年三伏天,「冬病夏治」正當時
三伏天泡腳「冬病夏治」好時機,錯過又要等一年
冬病夏治首選新鮮冬蟲夏草,最後一個月,錯過再等一年!
「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可別錯過了,錯過又要等一年!
大暑節氣,「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錯過今天又要等一年!
最適合冬病夏治的5種病,現在必須開始灸了,錯過再等一年!
冬病夏治,三伏天抓住養生好時機,錯過又要晚一年
入伏後,以「熱」逼寒毒,冬病夏治好時節,錯過再等一年!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當時!
7月19日開始穴位貼敷啦!冬病夏治正當時,錯過再等一年
三伏天的末伏已經到來,冬病夏治的時機怎能錯過?
三伏貼原來可以調這麼多病,冬病夏治到了,錯過又要等一年!
入伏後,以熱「逼」寒毒,冬病夏治,錯過再等一年!
三伏天,冬病夏調正當時
冬病夏治,夏季正當時
炎夏到,冬病夏治正當時!
又到一年「冬病夏治」時,這些你都了解嗎?
三伏天也是最佳進補時!補好了,冬病全掃光,錯過又要等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