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氣是周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交流引起的感覺意識;經絡是皮穿支間側枝循環鏈條——外科醫生解讀中醫概念

真氣是周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交流引起的感覺意識;經絡是皮穿支間側枝循環鏈條——外科醫生解讀中醫概念

真氣是周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交流引起的感覺意識,真實存在,並不神奇,其功能與快走、慢跑類似。——丁志偉

丁志偉:山東某醫院骨科醫生,從解剖學角度研究中醫經絡和氣。文章有點長,請慢慢讀。

中醫與現代醫學文獻的對比及思考

近年來,儘管反中醫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在微博上,幾乎所有的公共領域知識分子都反對中醫,比如@燒傷超人阿寶、邏輯思維,比如果殼網的眾多科普大神。

但是依舊有很多人在研究中醫及其他神秘色彩的中國文化。研究中醫的學者普遍認為中醫有一定的科學內涵,中醫內容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當把中醫的科學道理講出來之後,感覺很軟,不硬,好像讀一些科普文章,似是而非的語言、毫無科學邏輯。可以說目前中醫的科學化研究都集中在科學內涵上,對科學性的機制研究毫無起步,甚至很多人認為不應該用科學去研究,他們認為中醫是側重於「功能描述」的特點,目前沒有一種可實現的方法來融合中醫和現代科技。

中醫研究方向也可以分為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就是看病,試圖通過病人的經驗總結來進一步提高中醫水平,這樣來證明中醫。比如,前一段時間的中醫驗孕,被搞的大敗虧輸。中醫理論,就是以黃帝內經、傷寒論為經典的學術,一個好學的人通過努力可以在一段時間以後成為中醫醫生,並取得經濟收入。所以這種研究非常熱鬧,但無解於反中醫者的質問:中醫的實質是什麼。

基礎研究是指對中醫實質的研究,不接觸病人,無法掙錢,枯燥乏味,而且流派眾多、觀點繁雜,所以物理、生理、解剖等領域的學者搞的多。他們搞出一些成果,好像很有道理,但是無法使用,甚至研究者之間都無法交流。你說一個搞物理的和搞解剖的怎麼交流哪?雙方的業務領域完全不同。又因為缺乏經費,只能淺嘗輒止,往往提出一個觀點之後,沒有後繼的研究出現。

困境更來自與中醫的自身。中醫和現代醫學是完全兩套文化體系,二者基本公理、術語的定義、邏輯推理的方法都完全不同。任何一個研究中醫實質存在的研究者都面對兩個客觀情況:一是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的語義、用法差別,如《內經》中所使用的概念的含義與現代人所理解的含義之間有一定區別,同時古代語法結構與現代漢語的語法結構也不同,現代人難以準確還原到當時的語言情景中去體會上下文的含義;二是是中醫術語與科學術語的不同內涵。現代醫學的概念以及物質名詞,都是在一種還原論思想下命名出來的。而中醫的基本術語,都是在黃帝內經中以極為精鍊的語言表述出來的,每個詞語都很難嚴格對應到一種具體物質。比如中醫的腎和西醫的腎,完全不是一回事。

比如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本質上是一個完全的科學思維模式的研究,青蒿素的發現與阿司匹林、二甲雙胍、偉哥等藥物的發現是一個思路,都是從經驗方劑中找到一個化學單體。再比如最近的jama雜誌的兩篇關於中醫針灸治療尿失禁的治療,本質是一個嚴謹的統計,統計的立足點做了一些精巧的改進。這兩種研究方法,都不是傳統中醫的陰陽、辨證、臟腑等學說。

筆者是骨科醫生,業務原本離著這個領域很遠。因為發現「穴位和皮穿支體表位置重合」的現象從而對中醫實質研究產生興趣,通過閱讀黃帝內經及其他中醫典籍,意識到「氣一元論」可以用「所有外界刺激,無論神經信號、內分泌物質、還是理化刺激,最終都會改變供應營養的血管的收縮狀態;同樣所有的代謝活動、信號傳遞活動都是通過血管收縮狀態的改變來表現出來,在組織層次是炎症反應等等病理生理現象,在分子層次是某種分子增多或減少,在細胞層次上都以血管平滑肌作為最終的靶細胞」。氣是「動態」血管平滑肌細胞,這種說法最容易概括。

氣-動態平滑肌的說法是指活著的人體內血管平滑肌狀態總是在不停的變化,無論狀態變化的特徵,還是引起變化的因素包括外界、自身內部,還是變化的結果,都可以用某+氣(血管平滑肌動態變化)的組合來表述。在把這種說法理解之後,重新閱讀黃帝內經,發現黃帝內經的語義非常符合現代生理學的描述。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實際就是為中醫學科輸入了一個最基本的概念,為傳統中醫找到一種現代醫學式的有明確定義的術語。

通過把氣轉換為動態血管平滑肌,反覆閱讀黃帝內經,慢慢就明白了中醫和西醫的不同的認識論模式。經過近兩年的研究,筆者並沒有發現這兩種思維可以結合的地方,不能為中醫的臨床治病提出什麼合理的建議;但是筆者發現,經過這種解讀,黃帝內經內很多描述是現代醫學沒有明確提出的或者給予足夠重視的。如果黃帝內經說的是對的,現代醫學一定會在這些領域有新的發現。這不能稱為中西醫的結合,卻可以稱為中西醫的碰撞,下面的文章筆者就詳細的描述為什麼會得出這三個有趣的猜想。

(一)、穴位和皮穿支理論的介紹

1、穴位和皮穿支體表位置重合的描述

1.1 皮穿支的基礎知識

血管從心臟發出後,從主動脈開始不斷分支,各級分支血管最終分為毛細血管成為微循環進行物質交換[5]。皮穿支血管是一種特殊解剖學概念,指的是深部主幹動脈發出營養皮膚的血管,與營養皮下組織和皮膚時的微循環網之間、穿過深筋膜的那一段血管。皮穿支血管穿過深筋膜後開始呈樹狀分布,呈樹狀分布的血管連同其營養的組織被稱為「血管體」。這個血管體包括皮膚、皮下、深筋膜等組織的各種細胞,所以,血管體區的概念就是有多種組織、多種細胞構成,有多種生物學反應機制,可以看作一個小型「器官」。

皮膚血管樹狀分支分為五個層次,其各自名稱及特點如下:深筋膜層血管網:第一級分支,血管多呈幹線或交叉幹線式排列,其方向主要與深筋膜纖維組織的纖維走行方向相一致。淺筋膜層血管網:形態學上以脂肪小葉為單位,形成小葉狀血管網。真皮網狀層血管網,真皮網狀層因富有毛囊、汗腺、皮脂腺及各種神經終末結構,其供應血管通常圍繞在其周圍形成與該器官外形相同的毛細血管立體網架,在各皮膚附屬結構血管網之間有廣泛的交通血管互相聯絡,此為皮膚微循環血管樹的第三級分支。乳頭下層的血管網:為多角形網眼,分布於全身皮膚的各個部位,是人體的一層完整血管屏障。乳頭內的血管網[6]。在活體內第1、2、3層血管網肉眼可見,第4、5層比較靠近,難以分辨。

穿支血管樹可分為分支型和軸型兩種,前者分布區域的平面形狀呈近似圓形,後者分布區域的平面形狀呈長條形。每一個血管樹的結構都不同。相鄰穿支體區間的血管吻合非常豐富,吻合類型有3種:不減少口徑的真性吻合;逐漸減少口徑的阻塞性吻合;在正常情況下尚未開放的潛在性吻合[7]。此外,皮穿支的血管具有個性化的特點,每一個人體血管都具備自己獨特的個性。

1.2 穴位及相關概念辨析

穴,甲骨文本義是兩塊相向的石崖所構成的石洞,從窯洞之義,引申泛指洞穴窟窿。又特指墳墓、墓坑。「穴」字描述了這些特殊部位的形狀是中空的,形似洞穴,是孔隙、凹陷處。在皮穿支穿過筋膜部位,從筋膜下層面觀察皮穿支部位確實是一種凹陷、中空的感覺。

腧穴,可能是對穴位最正式的一種描述。

節,是較為少用的一種描述,節與穴的含義相同,《靈樞·九針十二原》曰:「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這可以理解為描述皮膚的血運大都都經過皮穿支伴行靜脈迴流入心臟的生理現象。當然有一部分血液是通過體表淺靜脈進入深靜脈。

「分肉之間」、「分肉間」、「分間」和「腠理」、「溪」「谷」等概念都是描述穴位是使用的術語,從字面意思看符合大多數皮穿支穿出部位的肌間隙形態或肌肉形態。如《素問?氣穴論篇》將「孫絡」和「溪谷」並稱,並且有「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和「溪谷三百六十五穴會」兩種說法。再如《靈樞?九針十二原》還將穴位稱為「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交」、「會」的含義就是「相交」、「會合」,正是皮穿支血管本身的形態特點,而溪谷是皮穿支穿出位置的肌肉的形態特點。可以說,溪谷、孫絡和穴位是描述的同樣的東西。

《素問·調經論篇》云:「絡之與孫絡俱輸於經」。我們可以把孫絡理解為是微循環中毛細血管前動脈+毛細血管+後靜脈的結構,絡是更上一級結構,由很多孫絡+絡構成的三維血管結構中就是皮穿支血管體,而皮穿支血管體的血液最終經皮穿支出入體內。穴位是皮穿支體的功能性的描述,在針灸時主要用「功能含義」。

此外《靈樞·脈度》云:「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這句話就可以理解為中醫對皮支及皮支的三維血管網的一種概括性描述,「支、橫、別」用來描述血管網的複雜三維立體結構,是相互對比的含義,表達「上下里外交互連接」的網路狀整體的一個辦法。2、皮穿支與穴位的位置和數量的一一對應關係

這一結論,只是目前我個人的證據。需要解剖學者和顯微外科醫生共同研究來確認。

WHO規範中,穴位共有361個。皮穿支的解剖研究成果:Taylor在全身描繪了374個直徑大於或等於0.5 mm的皮支血管。楊大平研究發現全身發出440 支穿支(口徑大於0.5 mm)供應皮膚。由此可見穴位數量和皮穿支的數量是非常接近的[8]。

從位置分布看,穴位和皮支穿出點在前臂和小腿這兩處,數目和位置區域趨於一一對應。在穴位之外,臨床醫生未能提出新的皮支穿出點。WHO針灸圖中,前臂共22個穴位,小腿共27個穴位。楊大平研究發現前臂和小腿穿支數量分別為24 支和30 支。二者十分近似。

值得一提的是,皮穿支的出現也有一定的變異率。皮穿支在筋膜內的分支也複雜多變。提示顯微外科醫生和解剖學者進一步的研究

3、其他穴位經絡實質與皮穿支的關係

3.1經絡與皮穿支間側枝循環鏈條的一一對應關係

連接穴位的線路叫「經脈」,中醫的各種圖示所繪製經絡線與皮支間不減少口徑的真性吻合非常近似,現代解剖也證實這個現象,即大多數皮支之間的吻合是在深筋膜層。

如《靈樞·經脈》說:「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內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有些人認為「常見」一詞指的是淺靜脈,即大隱靜脈,實際上大隱靜脈同時伴行隱神經和隱動脈,隱動脈是脛後動脈起源的肌間隙的四個皮穿支之間的側枝吻合血管[9]。在內踝區域隱動脈是可以肉眼見到的。這個解剖特點,更說明了經脈是皮穿支之間的吻合通路。

3.2 皮部與皮穿支血管體的一一關係

中醫各個經絡「皮部」範圍與現代醫學的各種皮瓣範圍非常近似,但現代醫學的「皮瓣」沒有描述各種生理病理內容,只表示皮穿支營養範圍,中醫學中對「皮部」生理功能的論述相對詳細,如《素問·皮部論篇》提出:「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腑臟也。」用現代醫學的語言可以理解為:外界刺激到達皮膚後,深筋膜對皮支的約束減少,皮下血管網充血,充血後沿著靜脈網迴流入體內。當靜脈網沒法完全迴流的時候,就會讓「經脈」滿,進而影響體內的臟腑。按照現代生理學的觀點,皮穿支的動脈血是不可能迴流到內臟器官的。但是,中醫的經脈、絡脈同時表述了血管管道的內容,可以理解為為應對外界刺激,血管收縮或舒張需要消耗很多細胞因子或者細胞表面受體,絡脈也就是毛細血管層次的血管結構的各種受體被外界刺激消耗完畢以後,會消耗更皮支體本身和皮支體之間直捷通路管壁的受體,進而影響內臟微小血管的受體或細胞因子,造成內髒的微循環受到影響[10]。

4、特殊結構與皮穿支的關係說明

最為典型的是三陰交,該穴位與皮穿支的關係可以通過側枝循環理論認識。《針灸甲乙經》提出「三陰交,在內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為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的交會穴。聯繫解剖學來看,脛後動脈在內踝上5cm左右存在一條恆定穿支。內踝上皮支是從脛後肌群與小腿三頭肌群的肌間隔穿支,顯微外科解剖研究,內踝上皮支有三條肉眼可見的側枝與與相鄰小動脈吻合。一是與脛後動脈踝管處穿支(位於交信、太溪穴處),在深筋膜上皮下的吻合,走形在脛後肌肉和小腿三頭肌(跟腱)的肌間隙,與足少陰腎經走形相同;一是內踝上皮支與脛前動脈內踝支(在中封穴處)在深筋膜下、脛骨骨膜表面的吻合,與足厥陰肝經的走向相同;一是同隱神經(在漏谷、商丘穴處)伴行動脈的吻合,最為粗大,與足太陰脾經的走向相同[11]。

圖1:三陰交穴示意圖(略)

4.2脾之大絡,《靈樞·經脈》雲:「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十二經絡與任督、脾之大絡共稱為十五經絡。通過乳膠灌注法解剖新鮮屍體標本並用螺旋CT掃描發現,大於0.5mm的穿支均位於沿腋後線距腋窩頂點 7.5~9.5 cm,距背闊肌外側緣 4.3 cm 的 5.9 cm×3.4 cm 的區域內,並向內下支配側胸上腹部,與胸臍(臍旁)皮支構成血管吻合,因此也有研究者通過胸臍皮瓣(臍旁皮瓣)進行研究和描述。通過以上比較就會發現,皮支大絡和任督二脈一樣,是一種皮下小血管高密集度的側枝循環方式[12]。

圖2 脾之大絡示意圖(略)

5、皮穿支的解剖基礎能夠解釋其他經絡實質發現

5.1不強調物質基礎的假說。

許多研究者對經絡穴位提出了各種假說。有一類假說,屬於一種猜測性質,比如,如穆祥等認為經絡的實質是「有序態的微血管網路」,本文內容的皮穿支就是一種微血管網路分布結構特點。張維波等認為經絡的本質是水通道,有作者認為是細胞外液通道等。這些學說都不違反皮穿支理論的含義。

5.2經絡實質研究有很多結論。比如經絡電學特性中、日學者中均曾經用電阻測定儀測得腎病患者的足部皮膚有一系列的低電阻點,這些點的連線與古代經絡圖上的足少陰腎經基本一致。日本京大江川將皮膚上的低電阻點,稱為「良導點」,將良導點的連線,稱為「良導絡」。

比如筋膜論。近年來,筋膜論逐漸成為經絡實質研究的一個熱點,其研究組織主要是美國 NIH 資助的 Helene M Langevin 的研究組,以及國家「863 計劃」數字人項目和「973計劃」支持的南方醫科大學人體解剖學教研室的原林教授團隊。人體的皮穿支從深部穿出時大多是從筋膜中穿出的,所以,筋膜論和穴位皮穿支論,在解剖學上並不衝突。筋膜論是對穴位皮穿支理論的支持,穴位皮穿支理論是筋膜論的進一步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筋膜論和皮穿支論人體的解剖角度看區別不大,但二者對中醫的理解卻差別很大。筋膜學觀點立足點筋膜與經絡的相互對應關係,其內容闡述黃帝內經中的筋膜、經筋、膜原等學說非常貼合。穴位皮穿支觀點將中醫的基本概念定義為血管相關,在此基礎上自然推理出氣-動態的平滑肌的理念。

(二)氣-動態血管平滑的解釋

1、經、絡、脈的含義解釋

在找到經絡穴位的某種實質之後,我們要重新理解中醫。但是這種理解方法不能使用現代醫學的還原論思想。氣的內容十分複雜,展開中醫「氣」的內容討論之前,我們先辨析「經,絡,脈」,通過對經、絡、脈三個詞的解釋,初步體會中醫語言的敘述特點。

血管形成包括:血管發生(vasculogenesisVG)和血管新生 (angiogenesis,AG)。血管發生是指在胚胎髮育過程中由原始間質細胞定向分化成內皮祖細胞或成血管細胞分化成為內皮細胞, 內皮細胞在無血管的區域分化、增殖,然後結合成分散的血管。這一過程的結果是心臟原基和大血管的形成,以及與這些主要血管相連的蜂巢樣血管叢,這些血管叢最終形成全身血管網。其中血管內皮生成因子受體2(VEGFR2)對於VG的調節起關鍵作用。血管新生AGDE 進程可分為幾個不同的且可重複發生的階段。血管生成受到多種刺激和抑制信號的調控, 如生長因子、細胞因子以及胞外基質蛋白,在這些信號之間保持著一種平衡, 以芽生( sprouting)或者非芽生的方式來形成新的毛細血管。,EphrinB2能夠在小鼠血液循環開始前特異的表達於動脈內皮細胞,而EphB4則在靜脈中高度表達,證明在血管分化以前動靜脈的區分已經明確。

同時,血管與神經的發育是相互協調。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血管發育過程中,神經管發育所分泌的信號調控血管網路的發生,形成與中樞神經網路結構相併行的血管網路,包括血腦屏障的形成。在肢體皮膚的血管網形成中,神經釋放的信號調節動脈的分化和血管在外周組織中的分支,形成血管與神經的並行。而在心臟的發育過程中,血管網發育所釋放的信號介導著交感神經末梢對動脈平滑肌層的接觸和支配,並沿著循環系統形成平行的神經網。

2、中醫的氣是什麼,也要這樣去理解。

中醫中,氣的概念使用非常廣泛,是最基本的概念,據統計《黃帝內經》全書162篇中以氣命名的有19篇,內容涉及「氣」的有131篇,書中所載各種氣名多達2997個,按內容分類達271種。在黃帝內經成書的時代「氣」的用法和今天以「氣體」為本義的組詞方法是不一樣的。而且有好幾種寫法的「炁、汽、氣」,所以說,氣是一個廣泛而複雜的語言基本詞,完全不同與現代科學中「空氣」「氣體」的範疇。

首先從「得氣、循經感傳」現象去猜測「氣」描述內容

「穴位與動脈皮穿支重合」,這就意味著針刺穴位可能針刺到皮穿支附近,並對皮穿支體有一定影響。那麼刺激皮穿支血管會對皮穿支血管體產生哪一些生理現象哪。針灸會出現一種現象「得氣」。竇漢卿在《針經指南?標幽賦》中對得氣時醫生指下的自我感覺作了形象的描述,曰「氣之至也,若魚吞鉤鉺之浮沉;,氣未至也,似閑處幽堂之深邃」。通常來說,將受刺者的酸、麻、脹、痛等感覺視為得氣或氣至。

穴位是一個區域,皮穿支解剖區域內人體組織有多種,包括肌肉、深筋膜、淺筋膜、穿支動脈、穿支伴行靜脈、動脈壁上有神經支配、皮下神經、脂肪、淋巴管等。動脈皮穿支只有1mm左右,針刺不可能恰好觸及到皮支,只能穿到皮支臨近的一定區域,即穿到皮膚、筋膜等粘附性強的物質,通過提拉捻搓等手法來產生作用。現代有研究者證實,筋膜是有收縮性的,筋膜的收縮會讓血管發生「折變」,如圖,這種折變會給血管一個機械力。小血管受到機械力後平滑肌細胞和內皮細胞都會發生反應。如果機械力刺激使血管壓力升高、血流速度加快、血管擴張、側枝由封閉變為開放,這就會導致皮下血流增多,有可能出現熱感或脹感;如果離神經較近或者對神經也有一定的機械力刺激,有可能出現酸脹感。這種針灸與微循環的研究中已經得到證實。

針刺雖然力量很弱,但對微小的小血管體的而言,相對較大。同樣的道理,一次胸骨處拳擊雖然力度很大,但經過胸廓的緩衝,對心臟的刺激僅僅是一次急速的震動而已。針刺相當於小血管體與拳擊對心臟的作用,有可能相似。

綜上所述,得氣主要與血管擴張收縮的狀態改變有關。血管舒縮改變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有多種細胞和分子參與,細胞成分有平滑肌cell、內皮cell、telopcyte細胞、脂肪細胞等等,包括神經(肽能、膽鹼能等)、細胞外液的理化成分和大分子、血管平滑肌組織、彈力板組織、內皮組織等等。氣的描述與這些成分都有關聯,核心是「血管平滑肌」的「搏動性狀態」。

3.氣的概念辨析

3.1 氣是一種抽象性辭彙,如同「熱」一樣。熱物理學當作指出「熱是轉移的能量」。但是,當我們描述熱的時候,總理解為能量,而不強調熱的「轉移」這一特點。氣同熱一樣,是描述一種動態。這種狀態有時被代指「序」,黃帝內經同時代著作《國語·周語上》「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這段文字就說明氣主要用於描述「序」。「序」的現代語言含義與熱力學「熵」的概念近似但並不完全一致,可以用「熵」來幫助理解。假定氣是人體組織的一種「熵」。一個皮支供血範圍的所有組織叫一個「皮支體」,可以把皮支體看作一個由構成的「器官」,針刺時皮支體內血流狀態發生改變後多種組織狀態的變化,即皮支體的「熵」發生改變,這就是「得氣」。在物理學中,「熵」是一種「態函數」,也能夠向上去描述整個人體平滑肌總狀態的「熵」,也能細分到組織層面,氣就是皮支體內小血管+微血管構成的血管三維立體結構的熵。如果再細分到細胞種類,氣就是血管平滑肌的一種「熵」。如果細分到分子生物學階段,氣就是各種大分子的共同的「熵」。總之,氣用「熵」幫助理解從微循環到宏觀的狀態性,都可以描述,宏觀上,氣可以感知,比如神氣,從微觀上,氣和「精」的概念就很相似。

3.2,「氣」也可以肉眼可見的物質的變化來評估。在中醫中,氣是可以可見的。《靈樞?經水第十二》篇說:「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這段話說明,氣同皮、肉、臟腑、經絡、谷、脈、血一樣,都是可以肉眼看到並計數的。那麼能夠在屍體標本中看到什麼讓古人能夠聯想到氣?現代科學證實,血液自然沉澱後會分為兩層,血凝塊和血清。如果加入抗凝劑沉澱就會分為三層,最下層為深紅色紅細胞,最上層為淡黃色血漿,中間一層為白色的血小板和白細胞,又稱為富血小板血漿[8]。富血小板血漿是一種能夠起到廣泛的生理作用多種物質的集合,其作用符合中醫對「氣「的描述。古人意識到血液中的這種成分,就籠統的成為「氣」。同樣,現在微循環成為高血壓治療的新領域,人們發現微循環血管稀疏可能是高血壓的發病原因,而大多數高血壓治療藥物都無法改變微血管稀疏的問題。微血管稀疏的定義是微血管網狀空間密度的下降。皮支口徑一般在1mm左右,肉眼可辨。在皮支體中繼續的血管分支約為150-300Um。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觀察到。這兩種現象的物質基礎都可以與「小血管平滑肌狀態」有一定關係,對兩者的肉眼觀察可以用「氣多氣少、氣虛氣實」來描述。

3.3,氣是一種「辨證統一」的語義內涵。儘管「氣」的語義場非常廣泛,但其語義場核心是小血管平滑肌的搏動引發微循環的改變。這說明,一方面氣能夠表述皮支體狀態變化的原因,,或者說是一種能夠影響皮支體收縮與舒張的的物質,神經信號、細胞因子、外界理化刺激(四時、五行、六淫天地之「氣」),另一方面氣能夠表述狀體變化的結果,即「熵增」「熵減」,也可以說其是皮支體的血管,是細胞因子、神經信號、力學刺激等發揮作用的細胞上的受體,也可以是血管搏動的改變導致整體狀態轉變的方向。對受英語語言體系影響的現代漢語而言是難以理解的,但是對熟悉古代漢語的人而言,或者是以此為基本概念的人來說,是可以靈活表示其想表達的內容。氣的複雜語言學特點決定了使用難度較高。「善言氣者,必彰於物」(《素問?氣交變大論》意思就是說只有靈活使用x+氣的組合應用時才能較好的表達出功能狀態。「氣合而有形,因變以正名」 ( 《素問?六節藏象論》意思就是各種氣合在一起後依託某個實質綜合性表現出來,變化後就可以給出一個具體的描述,或者描述改變前後的不同。

3.4氣一元論的在這種概念內涵的基礎上,氣就成為了中醫的元整體論的基礎性概念。《靈樞?決氣》說:「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這句話就可以理解為氣是「精、氣、津、液、血、脈」這五大類物質的基礎。現代科技同樣可以解釋這句話,全身每一處都存在的組織和細胞包括神經、淋巴、血管、血液(水、蛋白、細胞、分子)、組織間液。對於任何一個細胞或組織器官而言,進行任何的生理活動都需要血管的搏動+血液內的物質+細胞間液共同的參與才可以進行,因此,可以「氣是血管平滑肌實質+狀態」這樣的內涵確實可以描述任何生理活動。

4、哲學認識論方面的思考

多年來對氣進行研究本質上是通過找到一種特異性物質來直接、明確的呈現出中醫描述的「氣」的作用。但是沒有一種關於物質的觀點能夠獲得廣泛贊同。目前主流觀點認為氣是中國先民在長期的實踐中根據其直覺經驗抽象出來的一種描述,這種說法合理,但缺乏明確物質基礎會給人留下一種中醫找不到客觀證據的錯覺,這就讓那些對中醫的理解不深的人難以理解運用中醫概念,從而批判中醫反對中醫,指責中醫是一種唯心主義醫學。

氣一元論是公認的,但是氣一元論並不為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論。基本粒子,顯然是基於物質不斷還原的思維方法所發現的。氣一元論可以理解為血管平滑肌的最終靶體論。人體每一個細胞必須和外界進行交換,要麼通過血液要麼通過細胞外液。微循環。顯然,微循環的整體運動,依賴於血管平滑肌的舒縮。無論外界刺激還是自身代謝,無論神經調節還是體液調節,最終需要血管平滑肌的舒縮引起細胞周圍環境的變化,進而達到需要的效果。

5各種氣的具體含義。

5.1衛氣:血管管壁結構的作用,或者是神經系統在血管平滑肌上發揮的影響。《靈樞?衛氣》說:」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對這句話的解釋是神經信號傳遞不經過皮支體之間的吻合通路。《靈樞?本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合者也」。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大部分神經是沿間隙走行,失神經支配後肌肉萎縮,皮膚無汗。《靈樞?衛氣》所說「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小動脈外膜及血管平滑肌都有神經支配。《素問?痹論》曰:「衛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剽悍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膏膜,散於胸腹」;意思就是神經傳遞速度很快,不走血管吻合支,通過皮膚進入肌肉間隙,進入內臟。這與現代神經系統非常相似。

5.2營氣:血管之內的物質的作用。「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也就是在皮支體及側枝循環眾多細胞因子。」「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意思就是這些小物質能夠讓血管外液體進入血管內,與紅細胞為主的血液結合在一起,遍布全身的四肢和臟器。

5.3虛實有餘不足:有餘不足主要表示外界的,能夠影響皮支體收縮與舒張的的物質,比如神經信號、細胞因子、理化刺激等。

虛實主要指內在的受體或者皮支體的血管,是細胞因子、神經信號、力學刺激等發揮作用的載體。《素問.調經論》「有者為實,無者為虛」。《素問?通評虛實論》說:「黃帝問曰:何謂虛實?歧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靈樞?本神》說:「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咳胸盈仰息」。三者結合看,顯然,虛就是指受體沒有或者消耗殆盡,對外界刺激處在不應期的狀態;而實是指平滑肌過度充血的表現,即病理是皮支體內有炎症。

5.6氣血關係。

如果把血小板成分(prp)視作氣,prp與血液整體成分的關係用中醫的氣血關係「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動依血,血氣相依而行」,這樣描述是可行的。Prp成分,也是血液發揮內分泌條件、凝血等功能的主要物質載體。《難經﹒二十二難》中說「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這就可以理解為氣的作用是再生血管、促進血管搏動的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質。

「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猝然而痛」。這句話比較容易理解了。經是一種小動脈,主要表示為皮穿支之間的側支循環動脈。這種小動脈受到寒冷因素影響的時候,就會「泣」。在現代醫學中,小血管遇到寒冷就會痙攣,這在顯微外科實踐中為人熟知。,泣就是哭泣的意思。泣而不行就是說經這一類的血管在「泣」,可以把泣理解為血管會分泌一些物質。「不行」就是失去了正常的波動(痙攣)失去的灌輸微循環的能力。脈外指的的平滑肌以外的成分,包括神經、周細胞、細胞外液。脈中是內皮細胞、血液。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為「氣」。「客於脈外」,意思就是血管痙攣引起的血流就減少。「客於脈中」,就會引起血小板物質的流通的緩慢,這樣又引起疼痛。這句話可以非常準確的翻譯為現代醫學的現象,非常好理解的,有利於中醫的學習。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中醫在認識上已經把寒冷導致血管痙攣的病理生理分為外膜和內皮兩個部分變化,在認識上,已經非常超前了。更為神奇的是,傷寒論太陽病認為:風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如無汗而脈浮緊,營衛俱強而表實。用麻黃湯。如脈浮弱,汗自出,用桂枝湯。那麼這樣說的科學道理是什麼哪?麻黃的成分是麻黃鹼,是神經遞質藥物,也就是衛氣作用。桂枝可以想像為水楊酸-阿司匹林類,作用於血小板,也就是營氣。很多推理過程我只好刪掉了。就說一件事。如果感冒受涼,渾身難受,這時候沒有出汗,體溫升高了,吃不吃阿司匹林哪?根據傷寒論的觀點,不能吃,這屬於表實階段。應該吃麻黃鹼類藥物,比如康泰克。當然,康泰克裡面成分很多

(三)中醫思想與西醫思想碰撞結合得出的三個猜想

再回答本文開頭的問題:經絡是實體還是虛體?

這個問題回答的前提在與實體和虛體有明確的說明。現代醫學起源於人體解剖,後引入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等,進一步發展出組織胚胎學、分子生物學等等。這種不停的細分的方法,被稱之為還原論。基於此,西方文化知識本位也得以被奠基。經過這種還原,任何一種存在的物質是合乎理性和合乎邏輯的認知對象。但是這樣一來,我們所言談的和思考的人體,都已經是進入了我們語言和意識中的,被我們的語言和意識所過濾和整合構造了的東西。顯然,我們強調了實在,忽略了動態變化。顯然,經絡,並不是使用解剖-還原的醫學術語體系而建立的學說。從這一點看,經絡是一種「非解剖還原能夠描述的結構」。「氣」作為經絡的體現者,同現代科學中的物質存在——實物和物理場,也不同。但是當經絡分開組詞稱呼為經脈或絡脈時,這就是顯而易見的實體。脈是管道的意思,經脈某種蛋白表達陽性的管道。

整個黃帝內經的學說,如果能夠成立,那麼一定有一些結構基礎存在。好比穴位的功能一定要有皮穿支血管的存在一樣。那麼,繼續挖掘中醫學說,就可以找到現代醫學的未曾關注過的基礎結構,開闢新的現代醫學研究模式。

1、相似性。血管活動表現出明顯的個性現象,稱為血管活動的個性化。血管功能活動的表現千差萬別,難以盡述。有關血管活動異質性的文獻,血管的個性化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為血管活動的特徵或模式在一生中相對不變的,例如交感神經興奮時外用阻力血管強烈收縮,而腦血管則變化很小;另一類為血管隨著機體內外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其活動特徵或模式的,例如心迷走神經興奮時,正常的冠狀動脈發生舒張反應,而狹窄的冠狀動脈則往往發生收縮。

迄今對血管活動個性化機制的認識還很不徹。更為關節的是我們缺少一種描述這種個性化的方法。人體皮穿支數量達到400個,我們不可能一個個的去描述這些小動脈的個性特點。同樣,內髒的小血管數量也很大,我們也不可能精準的描述一個個小血管的特點。通常,我們使用分類的方法對大量事物進行說明。

在中醫中,經絡的名字中都帶有一個內臟器官,中醫的學說中有表裡關係,即可以說中醫的經絡走形範圍內的血管具有相似性。而在在中醫的實踐中有「肚腹三里留」這一說法。如果「穴位」「經」是一種血管的某種描述方法,我們可以合理猜測一個假設:即足太陽膀胱經在小腿的皮穿支與膀胱部位的小血管有某種聯繫,或者動脈血管平滑肌細胞(沿中醫經絡線走形區域的皮穿支及其沿肌間隙走形的側枝血管)的類別一致,或者兩個部位的血管活動的個性化差異較小。同時,足太陽膀胱經皮膚部位的血管與同處於小腿的不同經絡皮部的皮穿支及其側枝循環是不同類型。

血管相似是指什麼?皮穿支體是由血管、脂肪、皮膚等多種組織構成,血管包括口徑1mm的動脈和靜脈,更細小的微動脈和微靜脈,以及毛細血管網。筆者猜想為小動脈(黃帝內經的經脈)明顯,而小靜脈及毛細血管網(黃帝內經的絡脈)程度較差。相似性可以是血管構型的相似,比如不同經絡的血管在皮下、欠筋膜、深筋膜的分支數量不同。可以是血管外膜不同或者是血管壁神經不同。有一種可能是周細胞及數量不同,也可以是平滑肌細胞的類型不同。也可以是內皮細胞的不同。但是最終表現為是動態平滑肌細胞(氣)對不同的刺激反應不同。這個猜想是可以通過免疫組化來證實或者證否的。目前,可以支持這個猜想的實驗有磷酸二酯酶受體在人體不同血管區域的分布,在此基礎上研製出了著名的西地那非(偉哥)等藥物。

如果「血管相似」這個猜想得到證實,那麼針刺機理就得到解釋。針刺到穴位(皮穿支)附近,刺激這個血管體的各種組織,特別是對某一類的血管平滑肌起到了刺激作用,這些平滑肌通過神經內分泌作用進而影響到與其相似的血管平滑肌,從而產生了特定區域針灸作用。

2、全身小血管平滑肌存在一種自身調節神經系統

人體神經構成有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兩大系統,在心臟和腸道亦有兩套獨立的神經系統。

心臟自主神經系統的神經細胞從神經管向心管遷移,形成大血管平滑肌細胞和心臟神經中樞,而進一步研究都說明浦肯野纖維由有收縮功能的心肌細胞亞系分化而來心內膜下和心肌間的浦肯野纖維網是延續的,心肌間的浦肯野纖維由心內膜下穿透到心肌中,伴隨著冠狀動脈分支分布,但不是靜脈和毛細血管網。傳導細胞分化發生在各自心肌細胞克隆,而每個克隆也僅僅是局部心肌所固有,同樣,由克隆而來的傳導細胞也僅僅形成局部一小段浦肯野纖維網。這些結果提示一個新的機制,即浦肯野系統的拓展和模式建立是在心臟的發展中形成的。

同樣,腸神經系統相關解剖結構顯示其整個結構神經叢+cajal細胞構成。較大的是腸肌間神經叢,較小的是粘膜下神經叢。在腸神經系統與腸道平滑肌之問擔負著「橋樑」和「紐帶」作用的是ICC細胞,具有三種功能:胃腸基本電節律的起搏細胞(pacem aker);腸神經傳遞的介質;機械感覺器。

1987年,鄭永芳陳孟勤在血管平滑肌生理研究進展-血管平滑肌的神經體液調節一文中寫道:經典的生理學概念認為交感中樞興奮通過交感節後纖維到達血管壁,其末梢釋放的神經遞質經過某種連接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這是血管活動的神經機制。循環血液中的血管活性物質以及局部組織代謝產物還可以直接作用於血管壁。但這些血管外部的調節系統,還不能概括其全部。從上述血管壁本身能合成的物質功能,我們認為血管壁顯然有一套自身調節系統。

顯然,如果真的存在這樣的一種血管壁自身調節系統。人體眾多的穴位體或者叫皮穿支體之間就有了聯繫,很可能如同腸道蠕動的慢波一樣,皮穿支血管體的會有一種慢性舒縮波動。這恰好符合中醫「營氣」「衛氣」循環二十五周的觀點。如果我們通過高精度的多普勒測定皮穿支血流的變化,就可以驗證是否這樣存在一種皮穿支血管的波動性舒縮。

同樣,我們可以觀察血管周細胞或者間質細胞的發現史。1893年,西班牙神經科學家Cajal 等在胃腸道的肌層發現一種特殊的細胞類型,因其外形與神經細胞相似,並可與神經細胞同樣染色,且該細胞存在於神經末梢與平滑肌細胞間的小間隙中,故將其命名為「間質神經元 ( interstitialneuron) 」。1977年Faussone-Pellegrini等在電鏡下觀察發現,這種細胞並非神經細胞,無神經元必有的突觸等結構,因此將其更名為 ICC,並認為其參與胃腸道運動的調節。2005年,Popescu 等發現另一種與 ICC 在外觀上相似,但又不盡相同的新細胞類型,將之命名為Cajal樣間質細胞( interstitialCajal-like cells, ICLC)。2008年,Pieri 等證實ICLC與ICC 在超微結構和免疫表型上均有差別。2010 年, Popescu和Faussone-Pellegrini在肯定了這種細胞的存在及獨特性後,認為應將 ICLC 更名為 TC。

我們有理由認為全身小血管的平滑肌和神經纖維之間存在類似這樣的一種細胞,這種細胞很可能是來源於血管平滑肌細胞,具有起搏功能、感受機械壓力、分泌遞質,能夠通過調節平滑肌來控制一個1mm血管及其分支內的血液流動。並且這些細胞相互之間廣泛連接,形成一個全身性的自主調節系統,讓全身的1mm血管像心臟跳動、腸蠕動一樣具有一種節律性。顯然,這個節律很可能就是中醫描述的營氣、衛氣的運行。

這種全身小血管的自主節律系統的功能一方面可以讓「氣」的概念更加精確,在另一方面可以解釋傳統醫學技術比如道家、瑜伽、佛教修鍊等提到的「真氣」運行的原來。

3、血腦屏障的神經細胞-平滑肌細胞的連接與真氣研究

血腦屏障是存在於腦實質和血管之間的一組複雜而動態變化著的細胞成分,內皮細胞構成微血管,由基底膜提供支持,被周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包繞。除了提供中樞神經系統高代謝所必須的氧和營養物質,腦血管與神經元及膠質細胞等周圍成分之間還存在廣泛的交流,以維持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形態和功能。在細胞和分子水平上,循環系統與中樞神經系統之間所發生的交流及其結構,被賦予了一個新的名稱,即神經血管單元( neurovascular unit,NVU)。

結合以上兩個假說,假如血管神經單元與體表皮膚的某個血管體存在某種相似性,假如血腦屏障中的神經膠質細胞和周細胞直接存在某種直接信號聯繫,也就是說大腦神經可以通過信號直接調控自身的血流,同時,這種信號通過血液進入體循環,進而在皮膚的某個部位引起形似皮穿支的血管舒縮改變,這種舒縮改變,引起皮穿支血管體的代謝增加,進而通過感覺纖維傳入大腦,人就會意識到有一種氣流動或者穴位處發熱的感覺。

真氣是周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交流引起的感覺意識,真實存在,並不神奇,其功能與快走、慢跑類似。

結論:本文通過針對穴位和皮穿支現象的說明,通過穴位和皮穿支有關的眾多生理現象的分析,合理的猜想了一系列生理現象。如果這個猜想得到證明,可以反過來說明我們前文討論內容和方法的正確性,也證明了中醫的一些合理性。同時,這個研究的範式哪,也就成為中醫的一種合理的研究方法。可以通過仔細分析黃帝內經得到更多的未被現代醫學注意到的人體特點。

讚賞轉給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 的精彩文章:

這樣坐20分鐘就可以打通全身經絡,調節慢性病!後悔知道太晚
中醫 經絡 營養 刮痧958經絡與健康-8-小腸經詳解!
中醫 經絡 營養 刮痧957經絡與健康-7-心經詳解!
易筋洗髓功之拍打拉筋為何要沿經絡的走向?
中國中醫經絡學-經絡養生-不老穴

TAG:經絡 |

您可能感興趣

認識活體筋膜:細胞與細胞外基質之間的構成性世界
中樞神經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之神經幹細胞
科學家發現中性粒細胞會護送循環腫瘤細胞轉移
《自然》:又一類免疫細胞被癌細胞拐瘸了!科學家發現中性粒細胞會「護送」循環腫瘤細胞轉移,賦予它更強的侵襲能力|科學大發現
《自然》子刊:惡性腫瘤為何是「酸性體質」?科學家發現腫瘤的酸性環境會改變巨噬細胞功能,讓癌細胞逃脫T細胞的追殺|科學大發現
細思極恐!腦外腫瘤竟會「吸走」大腦中的神經幹細胞
終於抓住了細胞間的垃圾「運輸車」!紋狀體中一種蛋白可促進細胞間形成隧道納米管,或為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致病蛋白傳播途徑丨科學大發現
間充質幹細胞與人類軟骨再生
中樞神經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之神經幹細胞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
神經細胞和腸道細胞之間怎麼「聊天」?
神經元-膠質細胞共生體系對神經營養因子活性影響的研究現狀
科學家能將血細胞轉化為腦細胞,還將皮膚細胞轉化為腦細胞
腦外腫瘤會導致大腦中的神經幹細胞流失
淋巴細胞間質性肺炎和活動性肝炎的關係
有些腫瘤內殺傷性T細胞難以識別癌細胞
移植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提高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的修復效果
酸性環境會觸發幫助癌細胞轉移的基因
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巨核細胞病毒感染了怎麼辦?
間充質幹細胞:腫瘤基因治療的新領域
神經幹細胞療法有望替代因疾病或損傷的細胞從而激活腦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