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愛國是教書育人永遠的主題

愛國是教書育人永遠的主題

自稱「廣東廚子」的申泮文先生,90歲還騎著自行車給本科生上課。這位站在化學講台上時間最長的先生,用一生踐行了一個知識分子的時代使命。他讓我們看到了為師者的高度,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傳道、授業、解惑」,在他身上閃爍著時代的光輝,燭照著無數學子人生之路,燭照著一個國家和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

「我們的教育永遠要突出愛國」,這是申泮文先生的「道」,是他70餘年教師生涯中閃亮的底色,也是他發自肺腑的囑託。他歷經救亡圖存的戰爭年代,身受國破、校毀、輟學之痛,有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投筆從戎到確立教育強國的夢想,他始終以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至上,始終胸懷大局、心有大我,始終堅守正道、追求真理,把愛國之情化為行動,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書寫了愛國敬業的人生。愛國精神需要傳承,要讓學生了解歷史、珍惜當下,開創未來。他一生念念不忘南開大學受難,在日軍轟炸南開50周年受難日,他在校內展示了自己珍藏的歷史圖片。在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他手書「南開兒女奮起反抗」,又親自列印了13張南開大學被日軍炸毀後一片廢墟的照片,一併懸掛起來,號召學生不忘民族苦難,為國富民強而奮鬥。他曾說,我的一生與祖國共命運,愛國主義教育是育人的根本,是我們教師的責任。

三尺講台安身立命。只有經歷過戰亂與動蕩,才更懂得和平的珍貴。1978年底,申泮文重回南開大學講台,他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投入教書育人的工作中去。他說:「那風華正茂、奮發有為的年代已經一去不返,只有趁著夕陽尚美好,老牛自奮蹄了……」這一「自奮蹄」真正開啟了他平凡又輝煌的「師者」時代。他在化學教育研究領域創下了多項第一:編寫出我國化學界第一部中文教材,研製出我國第一代鎳氫電池……在他一生中,出版書籍70餘卷冊,達3000餘萬字,是中國著、譯出版物最多的化學家。有人稱其為中國最「高產」的化學家,而他卻把自己的教學看得比科研成就重得多,他身體力行,長期堅持為本科生授課。他說,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當一輩子教書匠。哪怕在人生的最後幾年,申泮文最關注的還是教學改革,即使躺在病床上,他依舊不斷詢問改革的進展。

申泮文說:「我一生的時間就幹了兩件事,化學和愛國!」在他那裡,化學是他的主業,愛國是他的大道,而教育把這兩者完美連接在一起,讓他的一生成為教書育人的一生,艱苦奮鬥的一生,無私奉獻的一生。

尤其讓我們感嘆的是,他的一生是不斷創新創造的一生。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這種「日新」的精神成為教育生涯中一以貫之的信念。他從80歲開始,還陸續獲得了3次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跨越12年。他帶領南開師生完成《化學元素周期系》教科書軟體,不僅是我國第一部多媒體教科書,在國際上也是一部創新之作。什麼是創新?在申泮文看來,就是要「領先一步,走在別人前面」,他率先從國外引進人才,組建了分子科學計算中心。這個80歲學電腦、91歲開博客,會微信視頻的老人,喜歡「新」事物,在求新求變中自覺踐行著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緊緊圍繞化學領域的挑戰,不斷增加知識積累,不斷強化創新意識,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不斷開拓著化學研究的新局面,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是化學教育領域的拓荒者和砥礪前行的創新者,是杏壇上飄揚的旗幟,是無數學子心中的榜樣,是當代知識分子的楷模,是埋頭苦幹、不斷創新的民族脊樑。

我們仰望他的背影,感念他不平凡的一生。他高揚著愛國的旗幟,踐行教育強國的夢想,在我們內心鑄造出一方教書育人的豐碑。

這是我們永遠的精神財富!

《中國教育報》2017年07月09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關鍵在教師
高校思政課中的「步步高、步步深」
思政課教學既要接地氣又要解思想之渴
返聘老教師酣暢淋漓的一堂思政課
從山溝溝里的思政課堂找「思」的答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事迹簡介
遠離職業病:教書育人之外,老師也要關愛自身健康
教育——教書育人
顧明遠:守住教書育人的底線
父親是民國教書匠,母親是新中國能人
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拚命教書,一群不讀書的父母在拚命育兒
清華完善學術評價 教書育人是「首責」
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俞敏洪: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靜心教書 潛心育人
一篇真情實感的教學反思,道出多少教師的教書育人的心血
念書、教書、寫書,這就是他的一生|聶石樵教授逝世
逝者徐中玉:一輩子教書育人的語文大師
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拚命教書,一群不讀書的父母在拚命育兒
中辦國辦印發《指導意見》:將教書育人作為教育人才評價核心內容
教書是基本的義務,育人是更高的追求
中國農大舉辦楊勝教書育人研討會
因堅持中國國籍,在美教書的中國女教授被質疑對美國不夠忠誠
教書育人是大學的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