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天才為何愛矽谷?

天才為何愛矽谷?

何謂「天才」?可以肯定的是,天才不等於天生的智力,雖然高智商能幫助一個人更好地成為天才,但有很多天才並沒有表現出異於常人的智力。人工智慧專家瑪格麗特·博登是這樣闡述的:天才能夠想出新穎獨特又極具價值的創意。

如下面列舉的幾位天才:

羅伯特·諾伊斯是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他發明的集成電路,成為當今一切數字電器的核心組件;

安迪·魯賓是安卓系統的發明者,安卓今天成為了手機操作系統的代名詞;

布林和佩奇是谷歌的創始人以及谷歌搜索引擎的開發者,谷歌搜索引擎成為全球資料搜索的必備工具(在中國雖然使用的是百度,其搜索機制也是由它而來);

更不用說史蒂夫·喬布斯,他是蘋果王國的締造者,將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使蘋果成為全球最有品味的電子產品品牌;

……

而這些天才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全都是在矽谷獲得的成功。

矽谷位於美國加州的舊金山灣區,自20世紀50年代形成以來,逐漸成為改變全球的科技力量,這種改變關聯著世界上每一個普通人。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多個天才誕生地,也曾對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如古希臘的雅典,它是西方思想的源泉,影響至今;19世紀的維也納,音樂天才湧現,為世界留下了無比經典的曠世佳作。然而,你的父母可能不懂西方哲學,也沒聽過什麼交響樂,但他們卻會每天使用手機。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想仿照或複製矽谷,建立工業園區,政府划出大片土地、建樓修路,給足了資金和政策,引進高端人才,但結果都與矽谷相去甚遠。矽谷雖然位於美國,但即使是美國自身同時期或之後出現的多個高科技產業區,也沒有哪一個像矽谷這樣人才濟濟,充當著全球技術創新的先鋒。

矽谷的魔力究竟何在,能吸引這麼多天才聚集在一起?

無拘無束的環境

矽谷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地方,最初大批人進入矽谷所在的舊金山灣區,是因為這裡發現了金礦。不僅美國人,墨西哥人、中國人、日本人等許多國家的冒險者都自發地蜂擁至此,無論你是哪個種族,來自哪個國家,大家都為一個目的——淘金髮財。因此,這裡從來沒有哪種文化成為主導,沒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區分,也沒有傳統思維的束縛,更沒有政府的參與,大家可以無所顧忌地撈一票就走。

100年後,矽谷在這裡誕生,此後幾十年的發展中,同樣聚集了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人,也是來淘金,不過是在信息和市場的海洋里淘技術的金。同樣沒有主導的文化,沒有歷史傳統,沒有政府參與,甚至沒有工會的牽制(工會在歐美許多企業中漸漸成了拖累企業的包袱)。

矽谷里的人際關係也比較淺,雖然大家互相認識,但了解並不深入,人與人之間較少依賴和羈絆。因此,在矽谷可以甩開膀子地創造,再由市場來判斷產品的價值。這一現象被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稱為「弱關係的力量」。強關係讓我們在意別人的臉色,而這一思想包袱往往成為創新和追求事業過程中的絆腳石。

機會均等,無情淘汰

在矽谷找工作,公司不看專業背景,不論資歷名氣,面試都要經過實戰考核,通不過,再牛的教授也不會錄用。一個在美國頂級計算機系工作的教授向谷歌推薦他的兩個學生,結果都考核通過並錄用了。後來教授自己來應聘,考核內容跟學生的類似,他卻沒有考過。雖然他表示不服,但谷歌還是沒有錄用。

當員工入職時,老闆會告訴他,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自由創造。一旦你證明了自己創意的價值,公司會投給你更多的資金,讓你繼續開發;但當公司發現你的創意價值不大時,你就面臨著下崗危險。員工的定級和提升也不看重學歷和經驗,關鍵是看工作能力和對公司的貢獻。高級別員工和低級別員工在一段時間之後等級倒置的現象常常發生。

對人如此,對公司也是如此。在中國和世界上很多地區,哪個公司佔了個山頭就能一直霸佔下去,而後來者只能越來越往邊緣地區安家落戶。但隨著產業的變遷,最早的公司不一定是發展最好的公司,往往是越來越裹足不前。但為了保住公司員工的飯碗,在工會的施壓,或者政府的扶持下它一直賴在那,最終會把當地的經濟拖垮,美國汽車之城底特律和中國東北就是實例。而在矽谷,沒有工會和政府插手,生活和商業成本越來越高,只有發展足夠好的公司才能生存下去。在矽谷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市場的變化,經歷過幾次轉型,每一次都會淘汰掉一批公司,被淘汰的公司會被併購、破產或搬離矽谷。

因此,在矽谷,人員流動非常頻繁,也正因為這種不講人情的優勝劣汰,篩選出了卓越的公司和真正的天才。

創造之源:工程師

在矽谷的創造力主要體現在技術人員,即工程師身上。

在中國的IT行業,工程師大多是產品經理手下的兵,按照產品設計和既定的任務完成代碼的編寫,有人戲稱這類技術人員為「碼農」,因為不太需要創造性思維,不費什麼腦筋。

然而,在美國,最初級的工程師也必須能獨立設計和實現設計的功能;主力工程師則需要具備領導才能,將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負責到底,進一步則能夠針對市場和用戶心理做出行業里最好的產品。更厲害的工程師具有原創性,設計開發的產品能對世界產生影響力;而神級的工程師能夠開創一個全新行業,如愛迪生、特斯拉、福特、諾伊斯,他們不僅是技術和產品高手,也是偉大的企業家,可以通過自己的產品改變世界。

在矽谷,工程師的動手動腦能力非常強,創造力會隨時迸發,安迪·魯賓就是因為好玩做出了安卓系統,並非公司任務。可見,在矽谷,工程師就是創造力之源。

大家都知道律師和醫生是美國最好的兩種職業,地位高,收入高,其實,工程師也是如此。在矽谷,工程師直接處於金字塔的頂端,許多優秀的產品經理、CEO其實大都是工程師出身。他們的地位都是最高的,收入和其他待遇也相當好。谷歌、蘋果的工程師,收入與斯坦福、哈佛等名校正教授的收入相當。工程師的工作也比較穩定,如果公司裁員,其他員工裁完了才會輪到工程師。對工程師的重視和保護,就相當於對創造性的重視和保護。

正因為矽谷認識到工程師的創造力,矽谷的風險投資公司不會等待創業者上門,而是主動尋找有潛力的創業者,甚至幫助新創業的公司從其他公司挖人。因為他們了解工程師無限的創造力。

從公司內部掃除創新的阻礙

在傳統的大公司,層級太多,信息傳達效率低下而且誤差率高,又只有較高領導有決策權,意見上傳下達阻力很大,甚至不了了之,嚴重削弱了員工提出新想法的積極性。一般而言,公司越大,歷史越悠久,層級現象就會越嚴重。

而矽谷的企業多採用扁平式管理,管理層級較少,信息傳達效率高;同時採取分權的管理模式,即員工在一定範圍內能自己決策,無需領導簽字,同時又承擔相關的責任。在谷歌,一名未擔任任何行政管理工作的資深工程師就能決定數萬美元的採購,不需要請示任何人。這樣既提高了辦事效率,又能激發員工的工作主動性。

矽谷的許多企業中,上級對下級沒有完全的任免權,上級無法提拔人選,而只能否決由他人提名的人選,因此,任人唯親的路給斷了。除此之外,上級完全沒有限制下級調動的權力。下級如果想離開原團隊去參與另一個項目,上級無法通過行政命令阻攔。因此,一個上級為了穩定他的團隊,必須尊重和善待下屬。

在這種扁平式管理的企業中,員工與公司形成合作關係,而非僱傭關係,上下級之間的對話不是命令,而是商量的口吻;日常待遇都是平等的,如出差都坐經濟倉,酒店都住三星級;在收入上跟管理的官階沒有直接關係,在谷歌和臉書公司內部,高管甚至不比員工拿得多,大大降低了員工攀升管理層的意願。各公司高管的辦公室完全不像中國那樣氣派寬敞,而是相當寒酸。特斯拉公司的創始人馬斯克就在公共辦公區里划出較大的工位辦公,用的都是美國最便宜的宜家傢具;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甚至沒有自己固定的辦公區域,他辦公的地方就是空閑的工位。

扁平式管理彷彿打通了企業的任督二脈,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的阻力消除了,公司也具有了較強的執行力和應變能力。這與矽谷企業之間競爭激烈有很大關係,如果採用多層級的傳統方式,因為執行力和應變能力差,早就被淘汰出局了,優秀的工程師也不會留在這種公司里混日子。這就引出另一個矽谷怪現象:叛離。

鼓勵叛逆,寬容失敗

在矽谷,員工的叛離行為很常見。最初矽谷發端,就源自仙童半導體公司中8個高級工程師的叛離行為,他們離開仙童後以諾伊斯為首成立了英特爾公司,這8人被稱為「八叛徒」。「叛徒」在矽谷是褒義詞,意味著工程師有好點子需要更大的空間發揮。如果沒有這8個人的叛逆,就不會有今天的矽谷。矽谷很多公司都是員工帶著在原公司開發成形的技術叛離後創立的,谷歌、思科和雅虎等都是帶著在斯坦福大學研發的技術創立的,思科以前的員工柯嚴離開之後創立了網屏技術公司,又將這個公司賣給了思科的競爭對手。

毋庸置疑,從當下來看,員工這種行為會使原公司利益受損,但從大局和長遠來看卻不一定。例如,在斯坦福大學做研發之後,拿著技術出去辦公司的人太多了,如果一個教授在斯坦福工作了十幾年還沒辦過公司,反倒覺得奇怪了。按理說這些成果都應該歸斯坦福大學所有,但斯坦福不以為意,有時會以小比例占股的方式讓他們拿去創業,但占股帶來的收益有限,如布林和佩奇從斯坦福離開創立谷歌,斯坦福在谷歌占股不到1%,這對於斯坦福的運營而言是杯水車薪。斯坦福從這些「叛徒」身上收益最大的是捐贈。從2005年開始,斯坦福獲得的捐贈首次超過了哈佛,從此之後常年高居全美大學捐贈數額的榜首。除經濟收益之外,斯坦福也得到了好名聲,可以吸引更多優秀教授和學生。

在矽谷,對失敗的寬容也保護了甚至增強了創造力。大家都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但在現實中,當有人失敗時,就很輕易地將他看成失敗者,發明失敗,證明你不是科學家;創業失敗,證明你不是創業這塊料,嚴重打擊了對方進一步努力的熱情。在矽谷,沒有人責備失敗,這使失敗的人無壓力地再接再勵。矽谷失敗的創業者甚至馬上可以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因為公司會認為經歷過創業失敗的人會有更多的經驗。

矽谷的歷史一直與失敗相隨,最大規模的失敗發生在2000年前後互聯網泡沫破碎之時。當時,納斯達克指數從2000年到2002年直降75%,矽谷地區280家上市的互聯網公司損失2萬億美元,很多公司破產。但是,沒有人因為失敗而遭埋怨或指責,他們吸取教訓,繼續前行,正是失敗孕育出了如今矽谷更大的輝煌。

心懷夢想,改變世界

如同本文開頭所說,是不是天才不僅僅看創造力,還要衡量創造的東西是否有價值,即是否能夠改善人類社會,而這正是矽谷天才們的抱負。許多慈善家也是在幫助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然而,矽谷的天才們則是通過技術突破和創新來為人類帶來美好新世界。

埃隆·馬斯克是x.com的聯合創始人,為人們在網上支付創建了安全而簡便的方式,支付寶的功能與之類似。他將這個網站賣給了Paypal之後又想著如何用較低的成本將人類送入外太空和地球以外的星體。他核算之後得出,私人搞航天項目可以比NASA這樣的國家行為節省70%的費用,於是他創立了Space X公司。但是這家公司只燒錢不掙錢,他又投創了兩個環保動力公司: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和太陽能公司太陽城。然而,在較長一段時間裡,這幾家公司一直在虧錢,財務也非常緊張。然而,他認為這些項目都有利於人類的未來,買家找上門也不願意賣。如今,特斯拉電動汽車成為新的潮流,歐美各國紛紛設置電動車充電站,特斯拉股票瘋張,許多傳統型汽車的生產商都開始著手電筒動車的研發,以便順應這一潮流,馬斯克的堅持有了回報。

谷歌的聯合創始人布林也是一個奇才,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谷歌眼鏡、谷歌氣球(通過氣球為全世界提供WiFi熱點)都是他的奇思妙想。今天,無數人都想擁有一輛無人駕駛汽車,美國加州也已經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我們有希望等到坐上車的那一天。

也許這些夢想家的許多想法失敗了,但那又怎樣?實際上,每一次失敗都意味著他們又向成功邁進了一步。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戰俘營里火熱的貿易
捐贈器官:冷凍容易復甦難
你好!藍鯨
舍弗勒的創意工廠

TAG:大科技雜誌社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矽谷讓人又愛又恨?
矽谷已死?矽谷永生!
看了谷歌20年前的員工大會,你才明白為何它是矽谷之王!
如何逃離矽谷的「老大哥」們?
如何打造中國「芯」矽谷?
聖迭戈,下一個矽谷?
矽谷反叛青年余晨:你不敢做夢,談什麼圓夢?
如何在矽谷一夜暴富?
世界精英看矽谷,矽谷精英都想去火人節
比爾·蓋茨:如果你想了解矽谷,就看《矽谷》吧
賺錢只為拯救世界「矽谷鋼鐵俠」馬斯克的英雄財富觀,你認同嗎?
矽谷爸爸:矽谷人的金錢觀
珍珠奶茶是如何征服矽谷的?
看矽谷如何顛覆華爾街
矽谷投資人張璐北大演講:矽谷創新為何長盛不衰?
美國矽谷人的一天是什麼樣的?
「取經地」——杭州:天堂與矽谷!
矽谷還是程序員的「聖地」嗎?
「愛哭巨嬰」馬斯克,矽谷還相不相信鋼鐵俠的眼淚?
矽谷研發「雲存腦」技術,或能實現永生夢想,網友直呼: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