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子貴母死」的傳位方式在北魏沿襲了七代,馮太后將其發揮到極致

「子貴母死」的傳位方式在北魏沿襲了七代,馮太后將其發揮到極致

立太子前,先賜死其生母。這種殘忍的傳位方式,史學界稱之為「立子殺母」或者「子貴母死」。開此先河的,是漢武帝劉徹。造就「漢武盛世」的劉徹,晚年卻疑心重重,聽信奸臣江充等的讒言,造成「巫蠱(gǔ )之禍」,害死太子戾太子劉據,不得已之下,立幼子劉弗陵(即漢昭帝)繼承帝位,卻將滿心歡喜的鉤弋夫人賜死,為的是防止主少母壯,「恐女主顓恣亂國家」。

但在整個兩漢時期,「立子殺母」僅此一例。而將「立子殺母」沿襲成勢、形成制度的,卻是北魏拓跋氏。

雖然中國的歷代王朝都非常擔心君主的大權旁落,為防止出現牝雞司晨的局面定了很多鐵的制度,但北魏這種如此血腥,又被嚴格執行的「殺後」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這條制度的始作俑者是北魏王朝的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

史書上說拓跋珪是跟劉徹學壞了,才想了這麼損的一招。其實拓跋珪是個粗人,哪想得到這種冠冕堂皇的說法,幫他想出這理由的應是那批剛剛聚集到道武帝身邊的漢族士人。而更深一步的緣由在於拓跋珪以前的百年之中拓跋族是「母強子立」的局面,新君繼位往往依靠母舅族的力量,拓跋珪自己之所以取得政權便在於取得了母族賀蘭部落的支持。而為了使日後新君的繼立不受外族干擾,維持拓跋族至尊無上的地位,道武帝才不得已立下了如此嚴酷的制度。

如此一來,北魏的小太子們成了這世上最可憐的人。剛剛被確認為帝國的繼承人,便立即與生母陰陽兩隔。他們可以得到整個天下,卻沒有母愛。在那些虎視眈眈的眼神里,他們都只是奇貨可居的寶貝。

幾乎在每個北魏皇帝登基的宮殿下,都埋藏著他母親的一條命。翻開《魏書·皇后傳》,關於「子貴母死」的記載,讓人觸目驚心:

「道武宣穆皇后劉氏,後生明元……後以舊法薨;

明元密皇后杜氏,……生太武……泰常五年薨;

太武敬哀皇后賀氏,……生景穆,神麚元年薨;

景穆恭皇后郁久閭氏,……生文成皇帝而薨;

文成元皇后李氏,生獻文,……依故事……薨;

獻文思皇后李氏,……生孝文帝,皇興三年薨;

文貞皇后林氏,生皇子恂……後依舊制薨;

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後生宣武……暴薨」。

這份死亡名單中,有一個很奇怪的問題:文成元皇后李氏,可以稱「依故事」死;孝文貞皇后林氏,可以稱「依舊制」死;而排在最前面的劉氏,稱「以舊法」死。而拓跋珪的繼任者、明元帝拓跋嗣的生母劉氏,無疑是這種皇位傳承方式的第一個犧牲品。

但這樣的制度就有效嗎?能防止出現主少母壯和內宮干政的局面嗎?不會的,任何一項完美的制度都有它的漏洞,儘管在設計之初顯得是多麼天衣無縫,但終究會被聰明的人利用。而將這制度玩弄在股掌之中的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文成馮太后。

獻文帝元弘(因推行漢化政策,將原鮮卑姓氏「拓跋」漢姓「元」)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六年(公元465年)即位,當時獻文帝元弘還非常年幼(他的母親由於「子貴母死」早被賜死),所以文成帝的皇后馮氏被尊為皇太后。馮太后臨朝聽政後,在孤兒寡母的危難關頭誅殺了專權跋扈的丞相乙渾,完全控制了朝政。由於獻文帝非馮太后所生,而馮太后又風流成性,把持朝政,於是日漸長大的他與馮太后的矛盾與日俱增。馮太后當時將獻文帝的太子元宏(即後來的孝文帝)收養在身邊,即使是獻文帝本人都很少有機會接近太子。而孝文帝的母親李皇后早由於元宏被立為太子而被馮太后下令賜死,孤苦無依的元宏此時只能依賴祖母,以期獲得穩固的地位。

在權力鬥爭的緊要時刻,馮太后逼迫獻文帝元弘內禪,將皇位傳給其子元宏,而當時的元宏才五歲。被架空權力、成為史上最年輕太上皇的獻文帝元弘與馮太后的矛盾終於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獻文帝元宏乘機誅殺了馮太后的情夫李弈泄憤。為情所困的馮太后變得極為心狠手辣,尋找機會害死了獻文帝,所有的權力又重新回到了馮太后手中。而孝文帝元宏的第一任皇后林氏更慘,剛剛生下皇子拓跋恂(便是在孝文帝元宏遷都後想跑回平城老家的那位太子),便被馮太后賜死。當時的孝文帝元宏早已想廢除這條殘酷的宮廷制度,但迫於馮太后的淫威而無可奈何。

(劇照:馮太后)

馮太后之所以接連賜死孝文帝元宏的生母、太子拓跋恂的生母,主要是將這些儲君的撫養權搶在手中,以便自己長期控制朝政。馮太后利用「子貴母死」的制度害死異己,從而專朝達二十五年之久,是對道武帝拓跋珪這位野蠻人的良苦用心的最大諷刺。

在「子貴母死」的陰影下,到了北魏宣武帝元恪時期,竟然出現了「椒掖之中,以國舊制,相與祈祝,皆願生諸王、公主,不願生太子」(《魏書·皇后傳》)的局面,墮胎現象也屢見不鮮。再者,皇后高氏「性妒忌,宮人希得進御」,元恪面臨著絕後的政治危機。後來,胡氏不懼「子生身死」,艱難地為元恪生下了元詡這根獨苗,因功「進為充華嬪」。為皇統大計,宣武帝元恪廢除了「子貴母死」制度。

(馮太后之墓)

《資治通鑒·梁紀》記載:「天監(南朝梁武帝蕭衍的第一個年號)十一年(512年)冬,十月,……乙亥,魏立皇子詡為太子,始不殺其母」。始於天賜六年(409年),止於延昌(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第四個年號)元年(512年),「子貴母死」在北魏沿襲七代,歷經百年,見證了拓跋鮮卑的興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再坤 的精彩文章:

16名宮女合謀勒死明世宗朱厚熜,只因不堪忍受這件事
宋明帝劉彧的兒子都非親生:非常手段獲得11個,借腹生了1個
近代史上,由西鄉隆盛策劃,日本對中國最早實施的兩起間諜行動
一戰時美女間諜瑪塔·哈麗,被槍斃時緣何解開衣服紐扣
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為此付出代價知多少?為蘇聯最終解體埋下禍根

TAG:張再坤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高貴的太子,父母兄弟都做過皇帝,死後因他而產生的習俗沿襲千年
搗亂的「海神之子」七代沿襲艦名見證日不落帝國的興衰
美國或將沿襲領土擴張的老路,再度向丹麥開刀,歐洲的麻煩來了
沿襲傳統,祝我們
古老部落沿襲的傳統,喪夫後她們要和女兒嫁給同一個丈夫
他們在沙泥里沿襲著傳統的生活,他們的名字叫趕海人!
這個沿襲千年的無敵戰術,因為一新武器的出現,從此失靈!
沿襲九十年代的風格,本次帶來的「足球風」,或將成為夏季主流
巨貪和珅的後人已是農民,沿襲清朝習俗:好面性格流傳了下來
什麼時候開始,人類開始對火有了崇敬,並且沿襲了火把節這種文化?
他是漢初異姓王中唯一將王位傳給後代的人,王爵沿襲5代共45年
最後一支明朝後裔,寧死不屈,隱居緬甸深山,沿襲明朝官職
沿襲傳統,逆轉取勝,保留出線曙光
黑龍江某一偏僻小山村發現和珅後人,他們是貧苦農民,卻依然沿襲祖宗舊俗
秦始皇劉邦漢武帝為何都信奉陰陽五行學說?沿襲千年後卻被推翻
清朝後人大部分聚集於此,雖已世代務農,但一些祖輩習俗仍有沿襲
格里芬正在沿襲著安東尼的道路越走越遠
越南大南皇帝之冠:沿襲明朝烏紗翼善冠,有個霸氣名字九龍衝天冠
中國女性擺脫了沿襲千年的纏足陋俗,這位美國傳教士起了重要作用
無厘頭式的喜劇風格,能否得到沿襲?期待周星馳的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