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採訪札記之十一:為何抑鬱少年多來自中產家庭?

採訪札記之十一:為何抑鬱少年多來自中產家庭?

(一)

近幾個月,我在全國巡遊採訪抑鬱症患者。一部分是我想去採訪的,也有一部分是主動邀請我去採訪的。事後發現,後者全部是家長,為孩子請我去;再進一步統計發現,這些家庭有一些共同的特點:父母有專業技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收入穩定,重視教育,講究生活質量……一句話,就是我們常說的「中產家庭」。

起先我以為是巧合;又與幾位醫生、諮詢師朋友聊起這事,他們都有這個感覺。我就想:會不會是普遍現象?如果是,其中有什麼規律?也就是說:為什麼中產家庭的孩子容易抑鬱?

想來想去,悟出一個道理:因為生存焦慮。這些中產家庭的家長,經過多年打拚,終於獲得了體面的生活,但特別害怕失去現有的一切,尤其害怕孩子長大後不如自己。這種生存焦慮通過種種途徑傳遞給孩子,再加上其他因素,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的抑鬱。

(二)

我們知道,抑鬱的形成,大約有四個方面的因素:遺傳、個性、環境壓力、突發災難事件。對於抑鬱少年來說,遺傳因素不可考;個性是時間的產物,不會突變;而他們年齡尚小,一般不會遇到特別重大的事件;那麼,只剩下一個因素:環境壓力。

中產家庭會有什麼樣的環境壓力?

在局外人看來,中產家庭的生活是安逸的。他們衣食無憂,有房有車,能出國旅遊,能為孩子擇校、請家教。按理,應該滿意於現狀。但現實中,這個群體焦慮感最強。

據我觀察,他們的焦慮,多來自對生活不能掌控的恐慌感。

首先,他們只是小康,談不上富貴。現有的財富,都是靠辛苦打拚而來,滴滴血汗;而現在的房價、醫療費、教育費,也不讓他們輕鬆;加上缺乏投資途徑,擔心財富縮水,他們不可能高枕無憂。

其次,他們最大的焦慮還不是經濟,而是孩子的教育。他們來自底層,並無庇蔭,知道自己的孩子輸不起,特別害怕孩子將來沒出息再次墜入底層。未來無可把控,眼下能做的,就是讓孩子能上好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將來考上985、211,直至出國留學。

這種心態只屬於中層。高層子女得天獨厚,無需這麼辛苦擠獨木橋;底層人民早已認清現實,知道即使上個普通大學也沒用,乾脆及早放棄,提前進入社會,佔據一個相對好一點的位置。所以,只剩下中產階級的孩子,成為升學壓力最大的群體。

不僅如此,中產家長焦慮的心態還會進一步放大自身壓力。不久前,網上流傳一個所謂的「中產階層鄙視鏈」,大約是說,中產家庭互相攀比,孩子有英文名的鄙視沒英文名的;進幼兒園有外教的鄙視沒外教的;度假旅遊去國外的鄙視去大理麗江的;上興趣班學馬術的鄙視學電子琴的;看英文原版動畫片的鄙視看國產片喜羊羊的……

這種攀比其實已經和實際收益無關,只是一種奮力向上攀爬的下意識從眾行為,其背後是恐慌和焦慮的心態。

(三)

家長的焦慮不會僅僅止步於自身。與孩子朝夕相處,他們的焦慮,必然通過自己的「犧牲」和「付出」,通過各種有形和無形的要求,一步步傳遞到孩子身上。

比如,有的母親辭職回家,常年陪孩子上課外班;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擇校,舉家遷移到另一個城市,等等。父母「一切為了孩子」的「犧牲」,比單方面的學業負擔給孩子帶來的壓力更大。

曠日持久的壓力,是上述造成抑鬱的第三種因素。從生物化學的角度看,當人感覺到壓力時,大腦丘腦下部區域一個迴路會釋放荷爾蒙,將身體置於高度警覺狀態,瞬間調動生命潛能,準備迎戰各種危機。等到危機過去,應激反應就會自動關閉,從而休養生息。但如果危機是持續性的,應激反應系統長期開啟,不能關閉,危機就會演變成慢性生理壓力,最後傳導到精神層面,產生各種精神疾患。

我想,這就是抑鬱少年多來自中產家庭的原因。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蘋果手機用戶專屬讚賞二維碼

掃描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渡過 的精彩文章:

哭鬧不停的新生兒,竟然在聽到父親的聲音後,安靜的笑了!太暖心
生完寶寶奶水不夠?這5招追奶大法也許能幫到你!
陪孩子睡覺的四大尷尬事,最後一種相信你們都遇到過!
鏡鑒雙相路之四:2008年9月,第三次發作,輕躁延續

TAG:渡過 |

您可能感興趣

【讀史札記】二十年前女兒被賣,二十後發現,自己成了皇帝他姥姥
【讀史札記】主父偃:早年受冷遇,最後亡兩國,一個人的報復心可以有多強?
藍黑札記-瘋狂的十二月,我們來了!
【讀史札記】李渾:承諾的一半家產,含著淚也得分給人家,否則就得家破人亡
【讀史札記】主將戰死後,小兵們去了哪裡?也戰死了,還是投降了?
七賢札記:我曾見的生命,都只是行過,無所謂完成
【讀史札記】找到親人卻發現他們又丑又窮,古人有的選擇打出去,有的換漂亮的
讀書札記之三百六十一——讀《我的爸爸邵詢美》
「讀史札記」主將戰死後,小兵們去了哪裡?也戰死了還是投降了?
札記三十三 儒家與法家
【讀史札記】公孫賀:武帝讓他當丞相,他嚇得直接哭暈過去
【讀史札記】身高與國威:大個子丞相站起來,把單于嚇了一跳
讀《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的幾點隨筆
廚房札記|有朋友來家做客,下午茶不拘一格|吳琪
何新讀史札記:中國古代沒有床嗎?
瑞典作家的中國札記:「渴望把一生最好時光留在中國」
【讀史札記】富貴了,才知道誰是真朋友,誰是真小人
【讀史札記】怕老婆能怕出什麼花樣來?皇帝離家出走,平民頭上頂燈……
【讀史札記】遇到強盜怎麼辦?有些古人是這麼乾的!
矽谷到北京一年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