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帝國悲歌 戚家軍的最後一戰 方士著

帝國悲歌 戚家軍的最後一戰 方士著

公元1621年,明天啟元年三月十二日,後金天命汗努爾哈赤統帥八旗大軍趁原明軍主帥熊廷弼被陷害去職之際,圍攻遼北重鎮瀋陽,瀋陽是遼東第一大城,也是遼東的根基,瀋陽如丟,後金就獲得了一個根深蒂固的核心首府。

駐紮在瀋陽的明軍總兵賀世賢緊急向駐節遼陽的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遼東經略袁應泰求救,朝廷震動,急調大明最後的可信賴的精兵救援。這可以說是明最後可用的最有力的籌碼。

這個籌碼,不是傳說中的九邊鐵騎,更不是連傳說都算不上的京營大軍,甚至連兵力都稀薄得可笑。

這就是素來在人們印象中柔弱的川軍和浙軍,而且只有七千川軍,三千浙軍。

帝國悲歌 戚家軍的最後一戰 方士著

在國人的傳統印象中,四川娃子都是矮矮瘦瘦,浙江人那都是精明的小販,都不像是能打仗的。但是實際上在之前明朝最後武功輝煌的萬曆中期,川軍和浙軍反而才是撐起明帝國落日餘暉的主力軍。

打退了察哈爾蒙古長期以來對燕山長城攻擊的是戚繼光帶領北上的浙軍,而抗日援朝戰爭中,攻破平壤城防的是浙軍的吳惟新,平定播州大土司楊應龍的則是川軍的劉綎和秦良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從永樂開始,北方邊軍都以蒙古化的輕騎為主,不擅長大規模集群作戰,只善於幾百人的追逐戰鬥,而且輕敵浪戰成為了基因中不可剝離的一部分。祖大壽之父祖承訓率軍做先鋒入朝,傻乎乎的撞進城裡被日軍在市街堵住亂打幾乎全軍覆沒,李如松一生最輝煌的碧蹄館,其實是硬探部隊輕敵冒進想多砍首級,根本罔顧偵查任務撞進日軍埋伏圈,李如松去救又是不做偵查撞進了一個雙重埋伏圈,只是明軍戰鬥力遠超日軍,才硬生生在陷阱圍攻的不利之下逆轉。但最終到最後李如松戰死更是身為大將去輕騎出關襲擊死無葬身之地。

帝國悲歌 戚家軍的最後一戰 方士著

實際上到了明末,明朝北方邊軍已經沒有能開大陣,打大仗的部隊了,真正能頂的上陣地打硬戰的,只有戚繼光一手帶出來的浙軍,還有來自四川的官軍和土司部隊。

這隻土司部隊,不像是我們傳統印象中那種漫山遍野亂跑,機動性很強但是打不了大仗的散漫部族武裝,而是一隻以紀律嚴整著稱的正規軍,也就是石柱土司女將秦良玉的白桿軍,他們用白蠟樹木杆做成長槍,以密集方陣突擊,戰術頗為類似同時代歐洲縱橫的西班牙方陣,機動性和突擊威力都是明末之冠,萬曆以來多次被調出四川參戰,戰績彪炳。這一次秦良玉沒有親自參戰,帶隊參戰的是,她的哥哥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

而浙江兵是戚繼光一手打造的精銳,是大明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從封建軍隊向近代軍隊轉化的軍隊。自來以嚴整的紀律著稱,在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的時候,北方世代服役的邊軍瞧不起南方新募兵,但是在一次校閱中,三千浙江兵在風雨中巍然不動,這才驚駭住了驕縱的北方邊軍,讓戚繼光壓服了部下。而戚家軍的戰車布陣,火器裝備率高達五成以上,更是百年後滿清也做不到的。這一次的援助瀋陽,是戚繼光的侄子戚金,按照戚家軍的方法,重新之訓練的戚家軍。

帝國悲歌 戚家軍的最後一戰 方士著

在這一次瀋陽之戰中,北方邊軍的浪戰習性再一次爆發,賀世賢以數百輕騎出城親自襲擊清軍,被數倍的清軍團團圍住打垮,缺了總兵的家丁壓陣,城內的蒙古兵暴起發難賣城,十二日接戰,十三日清軍就輕取重鎮瀋陽,也就是說,來救援的川軍和浙軍才離開遼陽,就已經失去了救援的目標。

十四日救援大軍渡過渾河,前軍是川軍游擊周敦吉和白桿兵主將秦邦屏指揮的川軍七千兵力,而在橋南則是援軍總指揮童仲揆和陳策率領副將銜的戚金等部三千兵力。而努爾哈赤得到信息後,派遣四千紅巴甲喇軍(滿清騎兵精銳)奇襲,還沒等明軍立營成功,清軍騎兵先導進入戰場開始突擊橋頭堡。

帝國悲歌 戚家軍的最後一戰 方士著

在以往的認識中,我們往往被各色文章灌輸一個概念,就是清軍是靠騎兵取勝,但是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清軍最強的是他的步戰能力,就是後世稱之為白甲兵的女真重步兵。當時人其實非常明確說了,葉赫善於騎兵,而建州善於步兵,哪怕是騎馬進入戰場遇到強敵往往也會下馬步戰。但是在薩爾滸之戰後,後金野戰無敵,很多時候依靠騎兵的衝擊,在白刃相加之前就能嚇得明軍崩潰,所以驕狂之下往往會直接騎馬突擊。

而這一次,他們依然以為明軍依然會如同以往一樣,被騎兵衝鋒就會崩潰。在滿清騎兵看來,明軍只能依靠堅城防守,野戰只要一輪衝鋒就會被摧毀。沒想到撞上了硬骨頭,一輪突擊下來,頭破血流,非但沒有衝破川軍戰陣,半點便宜沒有佔到還被白桿兵反衝追殺。

秦良玉一代女中豪傑,她的精銳白桿兵善於戰陣攻敵,皆批雙甲。不講究單打獨鬥,而是以整體作戰為核心。這樣的對手是滿清從未遇到過的。

起兵以來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硬茬子,正在瀋陽接收的努爾哈赤大驚,立刻帶領所有部隊南下迎擊(努爾哈赤急以"後軍往助"(《清太祖實錄》卷 7)),他必須儘快擊潰明軍,否則剛拿下的瀋陽將會不穩。面對川軍大陣,努爾哈赤此次擺出了建州軍最擅長的步兵大陣,女真最大依靠,以雙重重甲的白甲兵在前,輕甲部隊在後,騎兵作為預備隊待命隨時準備救援或者突擊敵方薄弱環節。

帝國悲歌 戚家軍的最後一戰 方士著

這是直到入關為止,百戰百勝的戰陣,每一次對明軍和蒙古軍的突擊都是摧枯拉朽一般,但是這一次,比起被打退的騎兵,步兵大陣也第一次或者說唯一一次遇到了自己啃不動的硬核桃。

雖然連番戰鬥之下,川軍連吃飯的機會都沒有,而且兵力不到清軍的四分之一,但是清軍就是拿他們一點辦法沒有,清朝內部的保密檔案《滿文老檔》更是記錄:「明之步兵,皆系精銳兵,驍勇善戰,戰之不退,我參將一人、游擊二人被擒」這甚至都可能是整個明清戰爭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擒斬八旗參將的戰例,極為可悲的是到1644年清軍入關,雖然明軍有多次自稱的大捷,但是卻從來沒有斬俘過清軍的中高級軍官,幾年後的所謂關寧鐵騎,以七千裝備齊全的精銳襲擊耀州城的數百清軍,卻幾乎全軍覆沒,主將副將全部戰死,作為對比就知道這一戰的不容易。

帝國悲歌 戚家軍的最後一戰 方士著

之後的戰鬥,就顯得太為悲哀了,作為文明人的明軍,卻敗在了清軍的火器之下。努爾哈赤正面攻擊連連受挫,就在雙方勢均力敵的關鍵時刻,已投降後金的原明朝撫順降將李永芳利用瀋陽城中的大墩台以千金急招明軍敗兵當炮手,居高臨下猛轟正在驍勇血戰的川兵,利用明軍自己的火器,摧毀了川軍的大陣。(李永芳得中國炮手,親釋其縛,人賞千金,即用以攻川兵,無不立碎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補遺》)戰陣被攻破,女真騎兵從兩翼突入,川軍主將周敦吉秦邦屏等全部戰死,部分殘餘部隊突圍渡河進入浙軍營地,繼續戰鬥。

摧毀川軍後,清軍渡河繼續攻擊浙軍。努爾哈赤提醒軍隊要小心,此次敵人和以往不同。女真大軍渡河後,迅速的將三千浙軍團團包圍,此時女真兵力比戚家軍多了十倍不止。沒想到兵力更弱的浙軍以車為營,以木為寨,此時已經迅速的搭建了一定的營地,以火器迅速的殺傷後金士兵。後世滿清記載為,墜馬者達三千之眾。

帝國悲歌 戚家軍的最後一戰 方士著

浙軍統帥童總兵一邊和女真血戰,一邊向遼陽求援。而此時,距離戰場不遠處,就有拿著大明最高軍費支出遼東軍二萬,而遼陽袁應泰處,也還有數萬大軍。如趁著後金主力被川浙兵拚死牽制住時,趕來從側翼攻擊,並非沒有擊破後金軍,奪回瀋陽的可能。

後金派遣皇太極阻攔明軍援軍,稍一接戰,二萬明軍倉皇逃離。皇太極緊隨追殺,斬殺三千多明軍。袁應泰更是被嚇破了膽,居然說後金勢大,派兵無用,拒絕派遣援軍,任由浙軍孤軍被包圍死戰。

帝國悲歌 戚家軍的最後一戰 方士著

擊潰了明軍援軍,女真再無後顧之憂,全面圍攻浙軍。浙軍火器打光,士兵肉搏依然死戰。主將陳策戰死,明軍將士依然前仆後繼。女真竟然還是攻之不下。一直戰鬥到日落,援軍始終不到,浙軍彈盡糧絕,女真擊潰了明軍援軍的後續部隊卻趕到投入戰場。明軍眾將知道已到了絕境,此時如果拚死突圍,全軍雖滅但是他們還是有一線生機。總兵童仲癸,副將戚金、將領袁見龍、鄧起龍、張名世、張大斗等大小將校共120多人,卻毅然帶領最後的戚家軍,反而向女真大軍衝鋒。

童總兵手刃十餘人後,戰死。全軍一百二十餘名將官,戰死。最後的戚家軍,大明帝國最偉大的一支軍隊,這隻以義務礦工為核心的新軍,在大明最優秀將領培育出的中國古代戰爭史最後的一支超級軍隊,破倭寇,壓蒙古,敗日寇,百戰百勝的鐵軍,此時在前有重兵,後無援軍下走向絕路,卻絲毫沒有玷污他們的英名。三千浙江男兒,全軍戰死,無一人投降。

帝國悲歌 戚家軍的最後一戰 方士著

雖然跟明清戰爭歷次敗仗差不多,都是損失殆盡,但是這在整個明清戰爭歷史中,卻閃爍著獨特的光輝,實際上也證明了清軍根本不是懼戰者號稱的騎射無敵,他們的單兵素質和紀律,並不比優秀的明軍強。

但是,清軍有六萬能打勝仗的軍隊,而明軍,只有渾河畔的這一萬人……

此戰為女真起兵乃至後來入關奪天下,打的最為慘烈的一戰。白紅二旗,需要徹底的重新整編。女真共有八旗戰亡將領見於史料的有:雅巴海、布哈、孫扎欽、巴顏、雅木布里、實爾泰、郎格、杜木布、大哈木布祿、旺格等九名將領戰死。

《滿文老檔》之太祖卷19里的記錄,努爾哈赤對渾河北岸八旗步兵敗於川東土司兵之事極為憤恨,進行追查,革去了參將拜音達里、游擊伊郎阿之職。

清人感慨其為:"是役,明以萬餘人當我數萬眾,雖力屈而覆,為遼左用兵以來第一血戰."

當時朝鮮人的也一直關注遼東,時任滿浦僉使的鄭忠信向李朝報告中說"虜中言守城之善莫如清河,野戰之壯莫如黑山(即渾河)《李朝實錄。光海君日記》後來也贊道"虜之死傷亦相當,虜至今膽寒"。

渾河之後,明朝的國勢更加傾頹,不敢救援渾河的袁應泰,很快就自殺身亡,而失去了川軍精銳和白桿兵的壓陣,東北動亂的時候,西南也不可避免的大亂了起來。大土司奢崇明安邦彥趁著西南空虛九月十七日襲擊重慶起兵,開始了長達九年的奢安之亂,四川巡撫徐可求死難,貴州巡撫王三善死難,西南大將之冠的總理魯欽兵敗自刎,貴州總兵陣亡於貴陽城下,貴陽被圍半年,兵民相食,逃入貴陽城內四十萬,最後吃到還剩2萬多人,總兵張彥芳公開組織殺人,人肉四斤值銀一兩。

失去了能打仗的軍隊,國家和人民,就像是狼爪下的羔羊,所謂大明末世,其實就是開始在渾河的岸邊。

帝國悲歌 戚家軍的最後一戰 方士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士的知識樂園 的精彩文章:

狼王離去角鬥士神話不滅
0710-0716北美票房 猩猩們絕佳口碑登頂
復盤天河之戰,看魯能究竟輸在了哪裡
三國無雙8 武將概念圖酷到沒朋友
大鬧天宮平行世界的真相

TAG:方士的知識樂園 |

您可能感興趣

壯士悲歌,老山前線的戰友們。
我眼中的《三國演義》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悲歌
共和國士兵的悲歌,又一位人民子弟兵的離去
戰神李定國:明朝最後的悲歌
美國移民者的悲歌《愛麗絲島》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首悲歌,摧毀了數萬士兵的鬥志
詩人與皇帝:偏隅小國的歷史悲歌
「八女投江」的悲歌,英雄們卻掩護了一個漢奸
血與淚的悲歌,6部經典的二戰電影
他百戰百勝,締造不朽傳奇,卻在最後一戰全軍覆沒,留下千古悲歌
海賊王中的頂上戰爭——英雄落幕,時代的悲歌
「帝國悲歌」之 元朝 的衰落與滅亡㈠
太平天國巾幗悲歌:既是「女魔」又是「女英雄」的蘇三娘
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飈為我從天落——紅西路軍英名永垂!
美國草根白人的悲歌
美人的堅強,英雄的眼淚-一曲吟唱千年的悲歌
鐵與血的悲歌:伊拉克戰爭,當地人和士兵的真實狀況
悲歌大渡河,翼王石達開的最後一戰
湘軍悲歌:挨八國聯軍揍卻禁止還手,受窩囊氣而亡
悲歌當泣,遠望當歸,一個回不了國的音樂家和他的《黃河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