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犯錯不可怕,你對孩子發火才可怕

孩子犯錯不可怕,你對孩子發火才可怕

孩子犯錯不可怕,你對孩子發火才可怕

暑假就要來了,這是孩子們的節日,卻是一部分大人的惡夢。因為他們發現,那些平日里偶爾出沒的熊孩子,在這個悠長的夏天變得隨處可見。

誠然,相對於乖巧懂事的孩子,那些冒失莽撞小錯不斷的孩子真的不太招人待見。

可是孩子犯了錯就意味著孩子壞嗎?並不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犯錯不但不是壞事,還是一件好事。

一、孩子犯錯的好處

  • 犯錯是孩子的心理免疫

兒童發展心理學認為,孩子小的時候,心靈像一個空白的錄像帶,需要對所有的情緒都作一次預演,這種預演都要通過試錯來完成,並留下適當的的印痕。今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些印痕是可以利用的資源。

這就類似於人體免疫系統的形成,1-3歲是一個最佳的時期,過了這個時期,要形成有效的免疫,肌體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 犯錯是孩子的心理需要

孩子小時候通過犯一些錯誤來感知與外界他人的關係,從而獲得對錯的「免疫」。

比如,孩子在2-5歲時,許多負面性的情緒:憤怒、對抗、殘忍、嫉妒、仇恨都要有適當的表達,而這些情緒,並從中獲取管理這些情緒的經驗。

這就好像,父母擔心孩子蛀牙就完全不給孩子吃糖,孩子沒有獲得吃糖的體驗,不知道是苦是甜。

孩子犯錯不可怕,你對孩子發火才可怕

但等到長大後一有機會孩子就會拚命會吃。因為不吃,他們的內心總有些不安寧,看到跟貓抓的似的,又饞又癢。

所以,吃糖到底是愛是害,要孩子自己體驗過了才有更深刻地判斷。

  • 要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犯合適的錯

孩子小的時候,該犯的錯沒有機會去犯,到了不該犯錯的時候,卻用幼稚的行為去為自己「補課」,那真是有些得不償失。

曾經看過一個案例,講的是一個從小家教十分嚴格的孩子,一直品學兼優,一路考上了很好的大學,畢業回來之後也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本來人生應該一帆風順,但卻在人生最得意地時候被捕了。

原來因為高三的時候,壓力實在太大,孩子不想上晚自習就從學校溜了出來。

因為不敢回家就想去上網,但是沒錢,看見路邊有座房子亮著燈。

本來只是想去偷點錢上網,不想被女主人發現了,因為害怕她喊叫把人引來,讓爸爸知道他犯了錯,一時情急竟然殺死了女主人。

生活中這樣的案例其實並不少見,那些小錯誤不犯的人,常常犯大錯誤,究其原因竟是沒有犯錯的經驗。

所以,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們如果能認知到,「犯錯是孩子的權利,也是孩子成長的資源。」那麼對待孩子的態度也會緩和許多。

二、孩子犯錯,家長的態度影響一生

每一個成年人都可以閉上眼睛想一想,小時候犯了錯誤,從父母和老師那裡得到的信息是怎樣的?

「這麼簡單的題怎麼又錯了,你是不是笨蛋啊!」

「你這個廢物!」

「我怎麼生了你這麼蠢東西?」

「你這樣的孩子長大了肯定沒出息!」

……

這樣的話是不是都很熟悉。

如果父母或老師這樣說,當時的你又是怎麼想的呢?

感覺自己的一輩子就要完蛋了,感覺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理解我,還是感覺最親最愛的人竟然這樣傷害我。

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過類似的體驗。

因為害怕被否定,害怕被污辱,害怕令父母老師失望,甚至害怕被人發現,所以面對錯誤,有的孩子選擇了逃避,有的孩子選擇了掩蓋。

孩子犯錯不可怕,你對孩子發火才可怕

像這樣犯了錯,想方設法不要讓人發現,如果被人發現了,就要編個借口,即使不是真的,被稱為「瘋狂的錯誤觀」

因為這不僅損害自尊,而且會讓人消沉和沮喪。

而當人感到沮喪時,就很難學習和成長。

所以選擇逃避錯誤的孩子,長大了會害怕承擔責任,性格也會變得懦弱和退縮。

孩子犯錯不可怕,你對孩子發火才可怕

而選擇掩蓋錯誤的孩子,一開始是出於保護的本能說謊,成為習慣後就會不自覺的說謊。

三、孩子犯了錯,家長怎麼做?

既然孩子總免不了犯錯,那麼身為父母就應該了解一些正確的處理方法。

  • 1、耐心了解事情經過

泰國有一則廣告,說的就是媽媽在面對孩子犯錯時的態度。

媽媽去學校接孩子,發現孩子滿身全是泥。

第一反應是孩子不懂事,不體諒媽媽辛苦,全身弄的全是泥巴,忍不住對犯了錯的孩子發脾氣,並且心情非常不好。

但發現孩子是因為幫助別人才把自己弄髒之後,十分感動。覺得孩子懂事又善良。心情瞬間變好了。

所以有時孩子犯錯,是因為自己天性善良。父母要通過錯誤的表現,耐心地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和想法。

  • 2、安撫孩子情緒,誠心接納孩子的錯誤

著名的繪本《大衛不可以》系列,講述的就是一個愛惹是生非的小男孩大衛的故事。

他愛闖禍的小孩,每一次都給媽媽惹麻煩,媽媽都厲聲對他說「不可以」。

孩子犯錯不可怕,你對孩子發火才可怕

但是每一次制止了大衛的錯誤的行為後,媽媽也會及時給大衛安慰,給他愛的「抱抱」。

孩子犯錯不可怕,你對孩子發火才可怕

只有和孩子建立起情感紐帶,孩子犯錯後才會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批評和教導。

  • 3、幫助孩子彌補錯誤

任何人都會犯錯誤,但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會勇敢地說:「我錯了,對不起。」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犯了錯誤需要你儘可能彌補,在無法彌補的情況下起碼要道歉,要讓你的孩子知道,如何對待錯誤比是否犯了錯誤更加重要。

美國作家,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指出, 如果一個孩子願意彌補自己的過錯,矯正錯誤的三個R,會幫助他們這麼做。


「承認(Recognize)錯誤,帶著一種責任感 而不是責備他人

和好(Reconcile),你冒犯或傷害的人道歉

解決(Resolve)問題,如果可能,共同想出一個解決方案」

即,孩子犯錯時可以通過「我錯了(承認錯誤)——對不起(和好)——我們一起解決問題吧(解決)」的三個步驟來幫助孩子在犯錯後彌補錯誤。

犯錯是最佳的學習機會

如果孩子犯了錯,與其對大吼大叫地責罵懲罰孩子,不如告訴他,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會不斷地犯錯誤,犯錯不是無能的表現而是學習的機會。

這就好像,那些上課舉手發言的孩子,即使他們的答案並不正確,老師也會很喜歡他們。

因為,舉手發言代表他們在聽講在思考,並且積極與老師互動,即使說錯了老師也能知道問題在哪裡,才能糾正。並且為同班其他的孩子提供了一次糾錯的機會。

在這方面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史蒂芬·葛雷媽媽的教育方法,可謂是一個經典的案例。


史蒂芬小時候,有一次想自己在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沒抓牢,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濺得滿地都是。

他媽媽看見了,並沒有批評懲罰,只是說,「哇!你製造的麻煩可真是棒極了!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一汪牛奶呢!哎,反正奶瓶已經摔碎了,那麼在我們把它打掃乾淨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幾分鐘呢?」

史蒂芬聽媽媽這樣說,簡直高興極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來。

幾分鐘後,媽媽對他說,「你知道,今後無論什麼時候,你都必須要把它打掃乾淨,並且要把每件東西按原樣放好。那麼你打算怎麼收拾呢?我們可以用海綿、毛巾或者是拖把來打掃。你想用哪一種呢?」

史蒂芬選擇了海綿,和媽媽一起把那滿地的牛奶打掃乾淨了。

這還沒完,等他們打掃完之後,史蒂芬媽媽說,「剛才,你所做的用你的兩隻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試驗已經失敗了。現在我們到後院去,把瓶子裝滿水,看看你有沒有辦法把它拿起來,而不讓它掉下去。」

史蒂芬很快就發現只要用雙手抓住頂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會從我的手裡滑掉了!

從那以後,史蒂芬知道他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錯誤了。因為錯誤往往是學習新知識的良機。科學實驗也是這樣,即使實驗失敗了,還是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孩子犯錯不可怕,你對孩子發火才可怕

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像史蒂芬一樣,知道「即使是自己犯了錯誤,也不意味著自己壞或者會因此陷入麻煩」,他們就會願意為自己做的事情承擔起責任。

同樣,如果父母讓孩子把每一次犯錯都當成一個學習的機會,引導孩子從錯誤中汲取教訓,收穫成功的經驗。那麼無論是心理上、情感上,還是知識的獲取上,孩子獲得的收益都要比那種犯了錯就被爸媽打一頓的孩子,要多得多。

所以說,孩子犯錯並不可怕,犯錯之後家長不當的管教方法才可怕。

更多育兒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陳妍媽媽(ID:chenyanmama05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看漫畫的小cute 的精彩文章:

學霸路上不可或缺的啟蒙,用迷宮來鍛煉孩子的大腦,專註力、耐挫力、空間思維力都不在話下
火龍果怎麼給寶寶吃有營養又愛吃
豐縣的北地和南地,凈是幸福的回憶哦
這就是球員隨身攜帶黃牌的好處
巴薩憤怒警告大巴黎,內馬爾保利尼奧引連鎖反應

TAG:愛看漫畫的小cute |

您可能感興趣

你對孩子發火,是因為你心太累,而不是孩子錯了
沖孩子發火,破壞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自己難受,請這樣做!
沖孩子發火,會破壞孩子靈性!不發又憋得難受?那請這樣做
不要對孩子發火,傷害了孩子,痛苦了自己
楊爍節目中對妻子屢發火:男人如果不願給你面子,也不會給你里子
發誓再也不對孩子發火了,可沒有一次能做到
當孩子讓你憤怒時,除了發火,你還能做什麼?
我不想發火,可是我餓了
家裡孩子太皮,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再氣也要注意這3點
無論生活給了你怎樣的磨礪,請不要衝孩子發火,會破壞孩子的靈性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過後又後悔,我該怎麼辦?
孩子做錯事也別發火,優秀的家長用這4步,應對孩子的錯誤
當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時,請這樣做
沖孩子發火,破壞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自己難受!(說的太對了)
家長對孩子發火會破壞孩子靈性,生氣的時候不妨這樣做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該怎麼辦?
總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的媽媽,這一點可能是罪魁禍首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是因為你太委屈了!
孩子一亂你就發火,到底是誰的問題?
假如未來婆婆讓你剝這幾種水果,忍住不發火,你會選擇剝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