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超長版「三伏天」僅剩一周 末伏該如何養生

超長版「三伏天」僅剩一周 末伏該如何養生

8月11日進入末伏,從今日起再熬一周,今年超長版的40天「三伏天」就宣告結束了,末伏天後天氣漸漸轉涼,早晚比較涼爽,但午間溫度依然較高。末伏已是立秋後,即使是俗稱的「秋老虎」,白天熱,早晚還是涼爽的。當然也會有例外,但是這個時間養生是至關重要的。末伏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末伏天是健脾利濕的關鍵時期,此時應該逐漸開始合理安排個人起居,做到早睡晚起、作息守時、生活規律;處於空調房內時,溫度不宜過低,盡量多通過流汗讓毛孔張開,帶走濕氣。

享受了一個夏天的擼串、啤酒、西瓜,請和它說再見。末伏重清補,西瓜屬涼,應多食豆類,少食瓜類。肥肉等滋膩的食物,容易使體內濕氣上升。要減少燒烤,同時注意少食或不食辛辣食物。對於即將上市的海鮮,醫生建議一定要適量,食用時多放蔥姜蒜,以降低寒性,減少胃腸道負擔。

那麼末伏應該如何養生呢?

1、末伏要靜心

末伏階段天氣依然炎熱,暑熱最易傷心,常使人心煩不寧、坐卧不安、思緒雜亂。此時,仍要注意防暑降溫,要注意煩躁、憤怒等不良情緒的干擾,盡量做到「心靜自然涼」,遇事保持冷靜、樂觀的心態,不焦不躁。

2、末伏要養神

經過了一個夏天,人體消耗了大量的能量,體質較弱,消化功能也較差。而末伏仍有秋老虎肆虐,所以需要我們調養心神,積蓄力量。因此,要合理安排個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時,生活規律,保證適當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從而提高機體對高溫的耐受能力和對「秋老虎」的抵禦能力。

3、末伏要健脾

夏天,人體大量出汗,大量飲水導致胃液稀釋,腸胃功能較差,對疾病的免疫力也下降。而且,夏季常吃冷飲冷食,脾胃受到損傷,此時應該開始調養脾胃,健脾利濕。可以適量多吃祛濕熱、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芡實、山藥、小米、扁豆、豇豆、紅小豆等,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為秋補最好準備。西瓜、冷飲等生冷食物盡量少吃,以免加重腸胃不適。

4、末伏要解暑

雖然立秋已至,末伏也是三伏天的最後階段,但是天氣依舊悶熱難耐,此時必要的防暑降溫措施仍舊不能少。不過,降溫解暑要有度,可以繼續使用空調、電扇、鋪涼席等,但是要把握好度,不要盲目貪涼,空調可設定在25℃至26℃為宜,夜間最好關閉空調,同時要注意保暖,以免著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下伏秋期近,品末伏佳句,看末伏養生
末伏將過,養生牢記「四多四少」!
末伏至,養「三臟」,吃三果,做好4件事,一年少生病!
今天是末伏,為期40天的超長三伏進入尾聲,天氣逐漸涼爽
今日末伏,做好這幾件事,秋冬少生病!
末伏養生六大法則!一樣都不能少!
末伏兇猛!三伏最後十天,調養陰虛的最佳時期
末伏將至,吃三肉,食三葉,喝三茶,補好最後10天,秋冬少生病
末伏最後幾天,吃三肉食三葉喝三茶,讓你百病不生除走老病
初秋「打虎」,末伏養生
末伏至:做好「三防」,多吃「二果」,常曬「一處」,秋冬少生病!
末伏養生,常食「一味」,按揉「二穴」,多吃「三肉」,安度秋冬
末伏天養好脾胃,一年不受罪!
末伏將至,吃三肉,喝一茶,補好最後4天,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它是綠葉蔬菜第一名,末伏吃它,養陽驅寒,還是胃病剋星!
今日末伏,重在清補,記住「一味、二茶、三忌」,錯過再等一年!
「養生保健」末伏將過,養生牢記「四多四少」,關鍵時刻能保命!
今日「末伏」,未來幾天的天氣是……
末伏是最兇險的10天,記住五「一點」,六「不能」,全家不生病
末伏天來了,但也要防止「秋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