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人慌了:中國此物把日本逼上絕路!

日本人慌了:中國此物把日本逼上絕路!

曾有新聞報道,看到中國血拚團在日本瘋狂搶購電飯煲和馬桶蓋,才懂得設計精緻、智能化的日本製造產品已經風靡中國了。中國製造真的不如日本製造嗎?中國產品真的被日本打敗了嗎?

日本其實是一個資源稀缺,地狹人多的國家。日本主要是依靠國際市場的國家,最怕的是啥,就是市場丟失,被其他國家搶走了。

然而,僅僅十年,中國製造在各行業的崛起已經把日本擠壓得喘不過氣來!

你信不信?中國製造佔領日本!

不少從日本買回來的東西,包括此前被中國遊客熱搶的馬桶蓋,仔細一看,上面可能印著中國製造,頓時感覺自己像搬運工,虧大了!

其實在日本只有有錢人才買本土製造的產品,普通日本人買的都是咱「中國造」!

據一位資深代購透露,由於日本本國的生產能力有限,本土製造的東西比較少,基本上都是用中國或其他國家製造的產品。

比如熱銷的日本保溫杯,也很少是日本製造的,大多數是中國、泰國、印度尼西亞生產。

日本人不相信在中國本土購買的東西,只相信出口到日本的東西,因為中國對出口的東西要求相當嚴格,這些商品一般都經過了嚴格的檢驗。所以如果在日本買到中國製造的東西,不用奇怪也不用心塞。

在日本產業界看來,價格低廉的中國製造卻讓他們「愛恨交加」。

目前,在日本市場的中國製造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各大超市、賣場里銷售的並不知名的中國品牌;另一種是,日本當地的品牌,在中國開設工廠,生產加工之後再運回日本進行銷售。歸根到底,這些商品的名字都叫中國製造,而日本人每天都在使用著來自中國製造的商品。

據數據顯示,一位普通日本人生活中的吃穿用度,大部分都來自大洋彼岸,而在全球的製造業大軍中,它們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中國製造。比如,每天叫醒起床的鬧鐘,是大阪街頭的百元店買的,在那裡,大部分商品從中國採購;而洗臉用的毛巾和工作服等紡織品也來自中國。

如今,在日本的超市和大型商場里,20%~30%的產品來自中國;日用小商店中,80%左右的產品都是『MadeinChina』,中國產品在日本已經不可或缺。

「中國能造各種厲害的高科技,但連一個單反相機都搞不定」,中國只會做形象工程,還抱著這種觀點的人,那你一定還生活在上個世紀。

曾作為日本製造代表的索尼、東芝、夏普、松下等知名企業近年來先後陷入虧損泥潭。以索尼為例,這家曾風靡全球的企業2008年以來累計虧損了117億美元,在不斷裁員、賣樓、拆分資產後,依然難以實現盈利。

後來索尼力推智能手機,但如今的銷量遠不及小米——一家68年的老牌企業竟被一家剛成立才幾年的中國公司輕鬆打敗。

為啥這樣說?咱們先來看看前幾年的例子!被中國搶走的日本行業有哪些?

十年前,有人說日立電視多好、松下電視多高清,而中國連個電視機都造不出來,於是現在市面上看不到多少日本電視了,中國電視機行業迅速崛起擠垮了日本電視機市場。

十年前,有人說日本的東芝電腦用著逼格多高,中國連個電腦品牌都沒有,現在的市面上的東芝電腦堪稱熊貓,聯想現在已經成為pc端龍頭老大,併購了美國的IBM。日本pc行業衰落!

十年前,有人說日本的索尼、夏普比國內的手機就是好,中國只能造個山寨機,再看今天的日本市場,華為力壓日本廠商,在日本公開市場佔有率第一。

十年前,有人說三洋的洗衣機比國產的好用,國內連造洗衣機的技術都沒,而現在,海爾洗衣機不僅銷往全球,還造出了專門洗土豆的洗衣機。日本媒體更是稱海爾是日本家電行業的掘墓人!

五年前,有人說,日本二戰都造出了航母,中國至今都沒有造出航母,現在中國不僅有了遼寧號,更是亞洲唯一一個在造重型航母的國家。

這是要把日本往絕路上逼啊,電器、電腦、手機等等已經慢慢沒日本啥事了,日本碩果僅存的就是相機和汽車了,現在我們還依然要說,中國連數碼相機和汽車都造不出,那樣不出十年,日本可能啥也剩不下了。

中國為啥不生產數碼相機?

現在的單反相機,裡面的電子構造不僅複雜,而且精細,但這些我們中國都能造。那為啥中國不造呢?

主要是市場已經飽和,新參與者面對極大的市場門檻,短期投入大,風險大。所以大部分企業家都沒興趣做單反。

單反屬於高度商業化的東西,有專利門檻和技術壁壘,我們的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短期內生產出來的相機相比佳能尼康,不佔任何技術優勢,無法撼動其行業領先,那這樣投入肯定沒有企業願意干!

儘管中國的技術並不落後於人,但是最近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股市不振,有些人對中國製造的未來憂心忡忡,甚至有唱衰者以為中國製造現在腹背受敵(前有美國、日本、德國,後有印度、越南、泰國等),終將有被替代的危險。這完全是瞎想和猜測。不容置疑的是,中國製造正在崛起。

原因是中國製造擁有億萬人口的廣袤市場、完備的產業配套條件、以及不斷崛起勇於創新的創業者和開拓者。

一直以來,許多人眼中的中國製造是這樣的:通宵達旦的廉價工程師、流水線上不分晝夜的工人、以及各公路上深夜疾馳的貨櫃車司機等等,這些都是事實。

但是今日不同往日,隨著中國政府對鐵路等基礎設施的投入,以及各項招商政策的完善,以及大量技術性人才的培養,慢慢使得中國製造的產業配套能力逐漸增強並變得無以倫比。這是印度、越南等發展中國家不可能擁有的能力。

可以肯定,未來十年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複製這種能力,這是中國製造崛起的紮實基礎。只要循序漸進地升級技術和管理,逐步提升研發能力和品牌影響力,中國製造將變得越來越強。

除了這些優勢之外,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和潛在的消費實力也是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中國不僅僅是世界工廠,中國還是一個重量級的世界市場。

在歐美市場需求疲軟,經濟不振的困局面前,中國是有理由驕傲的,中國有廣袤的內需可以促進,中國就是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政府政策的積極導向作用,中國製造將得到快速的升級和轉型。

最後,一大批崛起的創業者也是中國製造崛起的中堅力量,有這樣一支發憤圖強的創業者隊伍,中國製造想不崛起都難。

中國人,我們要自信!

中國國民的心態很有意思,總愛拿自己國家的短處比其他國家的長處,非要所有行業都得最牛才行,只要一個行業做不到第一第二就不能接受,然後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考慮到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然是日本的兩倍,中國製造的種種不自信的確令人反思。

忘掉所謂的智能馬桶和電飯煲吧,別被日本的豐田車迷了眼,我們也有國產的長城車遠銷海外;別被日本的電子亮瞎了眼,我們也有華為、小米和魅族價廉物美;別再崇拜日本的資生堂等化妝品,中國也有百雀羚等國貨品牌。雖然我們的製造業與日本還有差距,但是目前中國許多行業正在不斷崛起,向日貨發起挑戰。

中國人總是在比較中忘記了自我發展和創新。中國人活的真累,既要和黑人比體育,又要和白人比科技,既要和德國比汽車,又要和美國比軟體比飛機比航母,和韓國比美女,和北歐比福利,和紐西蘭比牛奶,和阿根廷比牛肉。放下崇洋媚外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在我們擅長的領域,將中國製造推向世界最高峰。

其實,沒有理由對中國製造的未來感到擔心,無與倫比的龐大市場需求一定會倒逼企業不斷創新。

中國人請記得這句話,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別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局勢戰略縱橫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我讓孩子讀唐詩宋詞元曲,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如何從1000元投資理財賺到10000元
這一定是你見過最酷的杯子……我敢說
這樣撩妹,女生最容易把持不住!
中印對峙,美日搞支援?這不是80年前,同樣是士兵失蹤,美國慫了!

TAG:全球局勢戰略縱橫 |

您可能感興趣

抗日期間,此國幫日本入侵中國,屠殺中國人比日本還狠
二戰,日本快失敗了,還想和中國和談,中國說了啥?日本人絕望了
日本人後悔莫及!中國造二維碼橫行日本,日本:這不是我發明的嗎
日本網民熱議:歷史上中國從沒有進攻過日本,別忘了日本的侵略史
日本網友熱議:日本人眼中的中國!
日本女漢奸,中國人將其養大,後來卻投靠了日本人
日本人最恨的「賣國賊」,曾騙走了日本人四個億
日本此墓埋著6位中國人:墓碑上少了兩個字,是日本人連夜乾的!
日本網民吐槽:「中國的新垣結衣」來日本了 素顏被人讚不絕口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日本鬼子」這個稱號的?日本網友直喊太帥了!
此烈士陵園在中國,卻埋著日本少將,碑文讓日本抗日至今!
日本找到證據:美國侮辱日本!
此國戰機天天從日本上空飛,原來這才是最害怕日本崛起的國家
日本侵華時期,最終目的是讓日本人變成中國人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日本鬼子」?日本人直喊太帥!中國網友:不能直視!
此國是日本的「鐵哥們」,說日語寫日文,國旗都是仿照日本的
100年前,一日本商人佔了中國一個島,插上日本國旗宣稱是日本的
比日本人都了解日本的中國人,著有一部詩集,日本當成國寶供奉至今
日本網民:在白人眼裡,日本人中國人韓國人都一樣的吧?
日本欲從韓國撤僑6萬人?韓國怒懟:一旦日本靠近,直接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