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中的「邪氣」性質分類

中醫中的「邪氣」性質分類

  濕邪:

  濕邪多膠滯於全身的經絡、上中下三焦,表現為肢體沉重,甚至於水腫、畏寒、痰多等。排出時,濕邪移至手足,手足除有上述的痛、酸、麻、脹、癢等感覺外,還可能起水泡、發濕疹、蛻皮等。

  還有一種情況,病人忽然眼瞼、面部、小腿和腳面局部浮腫,乃至全身浮腫,甚至會有排尿困難的情況,或者全身出粘汗。這是因為陽氣盛了,濕邪從內排出於外,表現為太陽氣化不利的情況。此時正是攻邪治病的大好時機,千萬不可停葯。

  痰邪:

  一般痰濕邪氣所致的疾病,多以大量咳痰、無誘因的尿頻、腹瀉、大量排汗等方式排出。這是脾腎陽氣得到補充,把冰伏的陰邪化開了,邪化為水自然排出體外,應繼續服藥到大便不黑不臭不瀉為止。切不可服止瀉藥,以免留邪於內。

  瘀邪:

  因為瘀血內伏所致的疾病,在陽氣得到補充的情況下多以皮下瘀斑、便血,咳血,月經等排出。瘀滯於經絡的血瘀證,病人會忽然腰部酸痛如折;或體表發麻,或脹、涼、熱、酸、重、癢及蟲爬、蟻走感,或出現患病部位不自主的跳動,抽搐。

  這是元氣運行旺盛,在打通淤滯的經絡時所出現的必然反應,這也是陽氣祛邪透出機體肌膚時的反應,只需繼續服藥,等邪氣徹底散出去了,這些情況就會消除。

  風邪:

  單純的風邪致病,多導致感冒、頭痛、身痛、四肢痛等,其排邪包括打噴涕、發燒、出汗以及四肢周身部位的酸痛癢麻脹等方式排出。但一般多是風邪夾著寒邪以及濕邪等一起侵犯人體,發生疾病。其排邪方式亦因所夾邪氣性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寒邪:

  臟腑寒邪較重的病人,如四肢痿痹不用等病,服藥後可能會出現非常明顯的渾身怕冷,覺得病似加重,且有冷氣從身體裡面向外透出的感覺。這是體內陽氣漸充,祛除陰邪於外的表現。

  常見婦女坐月子期間所患的風寒痹症,經治療後,常常出現四肢末梢向外冒涼氣的感覺。此時陽氣的葯助而盛,邪氣欲退未退,暫時停在肺及肌膚、皮毛等部位。當加大扶陽藥劑量,以完全把邪氣驅除於體外。

  火邪:

  患者常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發燒現象,也可能會出現類似實火的反應,如忽然煩躁不安,或面部發紅髮熱。這些都屬於火毒所致的疾病,陽氣得到補充,血脈末梢被疏通多以瘡、癢、腫痛、發燒、尿赤、肛門灼熱、腹瀉等方式排出。

  這是服藥的自然反應,不是補陽多了,相反是陽氣還不足,當繼續服藥,這些反應一般兩三天就會消失,這是機體免疫能力正在提高的表現。有時火邪不是從外界來的,而是客於體內的寒氣鬱久而化成火熱邪氣了,其排出的反應也與上類似。

  燥邪:

  燥邪為陽邪,其重者會影響心神,導致狂躁症,這類患者近於康復時則可能出現手指乾裂。另外,象秋季的燥咳亦是燥邪所致,燥邪排出機體時往往會出現面紅、舌紅、小便黃、大便黑臭而稀等反應。

  邪氣的性質也會影響排病反應的持續時間。風性輕,易動,極易排出;濕性粘,排出較慢;寒散入肌肉,又較濕慢;痰性滯,需體內津液溶化,排出最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乾貨|中醫所說的「正氣」與「邪氣」是指什麼?
致病的「六淫邪氣」,中醫最怕濕氣,除濕氣要這樣去做
居家風水辟邪大全:鬼節,防邪氣入屋
黃帝內經養生秘訣:內養正氣,外拒邪氣
濕邪,中醫六淫邪氣之首!春季濕邪入體的表現及調理方法
海賊王中迷人的反派角色,邪氣四射,魅力不輸香克斯,實力超群—Joker
為何邪淫後,人的氣場就變的邪氣和晦氣了!
充滿邪氣的電影
李雲天塔羅牌降頭破解:降頭用毒物和屍油來聚合一種邪氣和死氣
養正氣可以御邪氣
電影中狂傲的6句台詞,斷水流大師兄排第二,第一邪氣外漏
雙節鉅惠|驅蚊提神避邪氣的中醫家訂製香包傾情奉獻!
動漫氣質小姐姐cos黑貞德,邪氣傲嬌獨一份
在虛擬世界中大殺四方,邪氣十足的死神鐮刀真的適合做實戰兵器嗎?
飲食界的歪風邪氣:瘋狂的創意擺盤
金銀花,防流感,祛邪氣!功效、副作用和正確用法
心肝脾肺腎什麼病都來了,就是中了「妖怪」的這種邪氣
「邪氣」清則正氣存,富貴病絕非不治之症!
世界三大鎮宅兵器:一種吞邪氣,一種食妖物,三國這種是鎮宅之霸
名中藏玄機,不知道智利人能不能鎮住紅魔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