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寒柏書法新作微展(8月16日)
8月16日(周三)19:30,書法日課將進行崔寒柏老師書法作品拍賣,預展如下——
1號拍品:小楷作品,11*27cm,榮寶齋銀卡。
作品內容:陳繼儒《小窗幽記》句。
山居之樂,頗愜冷趣,煨落葉為紅爐,況負暄於岩戶。土鼓催梅,荻灰暖地,雖潛凜以蕭索,見素柯之凌歲。同雲不流,舞雪如醉,野因曠而冷舒,山以靜而不晦。枯魚在懸,濁酒已注,朋徒我從,寒盟可固,不驚歲暮於天涯,即是挾纊於孤嶼。
2號拍品:行書作品(三幀),17*27cm*3,榮寶齋水印信箋。
作品內容:王勃《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3號拍品:四字橫幅,34*138cm,仿古宣。
作品內容:福壽康寧。
4號拍品:2平尺行書作品,34*69cm,仿古染色箋。
作品內容:黃庭堅《菩薩蠻》。
序:
王荊公新築草堂於半山,引入功德水作小港,其上壘石作橋。為集句云:『數間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垂楊里。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戲效荊公作。
詞: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5號拍品:七言書房聯,17*95cm*2,印花蠟箋。
作品內容:醉里千篇風雨速,胸中九淵蛟龍蟠。
6號拍品:行書作品,22*112cm,掇英軒仿古狀元箋。
作品內容:黃庭堅《跋東坡書帖後》。
蘇翰林用宣城諸葛齊峰筆作字,疏疏密密,隨意緩急,而字間妍媚百出。古來以文章名重天下例不工書,所以子瞻翰墨尤為世人所重。今日市人持之以得善價,百餘年後,想見其風流餘韻當萬金購藏耳!廬州李伯時近作子瞻按藤杖,坐盤石,極似其醉時意態。此紙妙天下,可乞伯時作一子瞻像,吾輩會聚時,開置席上,如見其人,亦一佳事。
7號拍品:四尺對開行草橫幅,34*138cm,仿古宣。
作品內容: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8號拍品:四尺對開行草豎幅,34*138cm,仿古宣。
作品內容:韓偓《醉著》。
萬里清江萬里天,
一村桑柘一村煙。
漁翁醉著無人喚,
過午醒來雪滿船。
9號拍品:大楷長卷,24*176cm,手工朱絲欄格灑金蠟染箋。
作品內容:陶淵明《雜詩》。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10號拍品:四尺對開小行書,34*138cm,仿古宣。
作品內容: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余去歲在東武,作《水調歌頭》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從彭門居百餘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余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雲耳。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歲雲暮,須早計,要褐裘。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一任劉玄德,相對卧高樓。
崔寒柏老師作品專拍每周三、周日在微信群封閉進行,如有興趣收藏撿漏,請加微信shufarike88,或直接掃碼申請進群,留言註明參拍,否則不予通過——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每日微拍——


※書法大師吳玉如13歲寫的小楷,太驚人了!
※永和九年的那場醉,讓後人記住了蘭亭一序
※一位蘇東坡「暗戀」過的隱士,連書法都如此高妙……
※120位書友爭臨米芾《苕溪詩帖》
※掛上書房聯,才算是書房
TAG:書法日課 |
※2018歐陽荷庚書法新作選
※04.09朱非·書法朱非書法作品賞析:王庭珪 春日山行詩第1634期
※02.25書法·藝術王羲之《蘭亭序》的書法美第1591期
※孫曉雲2010—2016年書法展覽作品全欣賞
※劉忠芳書法作品展6月9日在京開幕
※《書法叢刊》2018年第1期
※盛世名家書法專場(6月29日開拍)
※【教學】—— 書法評改(2018年第16期)
※馮唐書法藝術專場將於2月10日開拍
※展訊|6月15日 仰山棲——況尉書法藝術回鄉展
※「明心藝境——王明明、王衛明書法展」將於3月28日上午10:00在天水東煜經典畫廊開幕!
※03.12朱非·書法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第1606期
※01.25朱非·書法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毛澤東詞 沁園春·雪第1560期
※富民縣舉辦2018年迎新春美術書法攝影展
※04.16朱非·書法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春蘭早芳 秋菊晚秀;濁醪夕飲 素琴晨張。第1641期
※書壇新銳——陳文波書法專場,今晚22:00結拍
※2018年山東省廉政文化作品徵集書法類作品-170 賈誼《過秦論》
※《書法》2018-4卷首語
※著名書法家郭銀維2018年4月作品欣賞
※2018年第2期《書法》:展覽中的「書法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