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以慈悲相待,眾生皆得福樂
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給人類留下了巨大的傷痛,但現在一些國家或集團還是不斷挑起國際糾紛,不斷侵蝕國際和平環境,請大師從佛教的立場,詳細為我們說明,如何才能不落入好戰者的陷阱,消弭戰爭,促進世界和平?
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渴望和平,也都要求能過安定、福樂、沒有戰爭、沒有恐懼的生活。
但是由於「內有不平不和之心為因,外有不和不平之事為緣,彼此互相影響,世界才永無寧日」,因此只重視限武、禁核等外在措施,不重視內心的凈化,是無法達到真正究竟的和平的。
要根治世界的亂源,須從人們的心靈凈化做起,從眾生心中去實現人心的和平。從實踐佛教的無我、慈悲、尊重、和平的教義,可以幫助我們完成世界的真正和平。
以「慈悲行」實踐和平。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一切法若無慈悲,皆為魔法;一切法若有慈悲,則皆佛法」。佛教所提倡的慈悲,不但要以同體的慈悲來解救眾生,更要用無緣的慈悲為廣大眾生救苦救難;不僅要消極地不做惡事,更要積極地行善;不只是一時口號的慈悲,還須力行務實的慈悲;不唯以圖利求償而行慈悲,更要無相無償而行慈悲。能如此,則見他人痛苦時,即能以悲心拔除其苦厄。
《涅槃經》言:「慈息貪慾,悲止嗔恚。」每個人能以慈悲相待,則一切眾生皆能得福樂。
以「尊重心」謀求和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則。沒有尊重,彼此輕視,怎能和平相處?沒有尊重的和平,不能持久。欲圖持久的和平,必須建立尊重之心。
中國戰國時代,因為藺相如與廉頗的相互尊重,趙國文武大臣得以和平相處,趙國也才能避免強鄰的侵擾。這便是化戾氣為祥和,中國傳頌千古的「將相和」故事。
以「平等心」爭取和平。
平等與和平是一體兩面的真理。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初成道時,即宣告:「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此一聲佛平等的宣言,實為萬億眾生得救的明燈。
佛陀成立僧團,標舉「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經濟、語言、身行、心意為民主平等的原則。佛陀常說:「我不攝受眾,我亦是僧數。」佛陀常為有病比丘洗滌身體,替失明弟子穿針縫衣,向初學比丘懺摩,佛陀以平等心與僧團大眾相處,從未以統治者自居。
另外,從「四不可輕」「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男女皆能為僧」「四姓皆可出家」「不輕後學」等主張,也可以看到佛教和樂、平實、平等的風範。平等必須人我共尊,不是用強制的手段逼迫對方就範。
平等更需要彼此立場互易,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設想,才能建立自他平等的相處。欲求世界和平,就要建立平等心,大國小國要平等相處,各種族之間要平等相處。唯有在平等的觀念之下,人人平等共尊,才能謀取世界的和平。
自由與和平是人類心靈生活的最高追求,尤其處在這個是非顛倒、戰爭迭起的時代里,大家對和平更是渴望不已。我認為要世界和平,必須做到下列六點:
(一)在人我嗔恨嫉妒之間,散播溫和體貼的慈悲。
(二)在彼此恩怨仇視之處,付出忍耐寬恕的諒解。
(三)在利害得失懷疑之際,培養恢宏篤定的信心。
(四)在世間黑暗無光之地,點燃般若智慧的明燈。
(五)在生活潦倒困頓之時,提起樂觀進取的希望。
(六)在內心憂悲苦惱之境,給予清涼喜樂的安慰。
如果每個人都自許為「和平使者」,隨時實踐這六點,相信,人們一定不會被好戰者蠱惑,不會讓仇恨得逞,世界永久和平之日很快就會來臨!
本文摘編自
《星雲大師談當代問題1:心寬天地寬》
星雲大師妙語開示,有問必答,有惑必解
《星雲大師談當代問題》系列
壹 · 心寬天地寬
貳·心凈國土凈
叄· 心安諸事安
>全國各地新華書店均有銷售


※禪悟小故事:飛越生死
※稻盛和夫:用大愛引導智慧,才不會辜負自己的努力
※稻盛和夫:用認真與熱情,打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TAG:活法 |
※星雲大師:眾生如父母
※星雲大師:慈眼視眾生
※佛說人生是苦,為令眾生皆得安樂
※星雲大師:人是有情眾生
※弘一法師:佛說人生是苦 為令眾生皆得安樂
※人生是苦,為令眾生皆得安樂
※佛說人生是苦 為令眾生皆得安樂
※恭迎佛歡喜日,願一切眾生得大安樂
※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願眾生得大自在、福壽雙全!
※菩薩法相千變化,大慈大悲渡眾生
※人生是苦 為令眾生皆得安樂
※初五迎財神,願眾生離苦得樂,富貴吉祥!
※師父小語:願眾生早日離苦得樂,永無災難
※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相狀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慈悲感動,傳達美好!
※憨山大師:一切眾生受生死之苦,皆愛欲之過
※恭迎釋迦牟尼佛涅槃日!感謝恩師,祈願眾生離苦得樂,增福增慧,究竟圓滿!
※末法眾生,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速得往生極樂世界
※佛玉:眾生皆渡,化災厄為平福——璟彩·不言之佛
※殊勝的佛吉祥日,憶念浩瀚佛恩,虔誠懺悔,祈願眾生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