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斬首二十四萬,開啟了殺人盈野的戰國後期殲滅戰
上個月好友從南京來看望我,於是一起出去轉轉,看看洛陽的風景名勝。上次他來時一起看了白馬寺,這次就去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全景
說來慚愧,來洛陽八年了,只去過一次龍門石窟,還是走馬觀花,看得很粗略。就記得在看盧舍那大佛時,導遊介紹說「微笑的盧舍那被稱為東方的蒙娜麗莎」,一位遊客嗆聲道「蒙娜麗莎才多久的歷史,盧舍那大佛可是已經存在一千三百多年了,應該稱蒙娜麗莎是西方的盧舍那,說反了」。
這次我倆吃過中午飯去,準備在龍門石窟泡一下午,時間很充足,所以看得很從容、很仔細,這才看到了在高處刻著的都打兩個字「伊闕」,原來這裡真的是伊闕,白起擊敗韓魏聯軍,斬首二十四萬的那個伊闕。
伊闕
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和韓襄王同年去世,韓魏局勢動蕩。兩年後,秦昭王趁兩國新君即位、國事不穩,拍將領向壽攻打魏國武始、左庶長白起攻打韓國新城,這是殺神白起首次在歷史上亮相,當然,此次只是小試牛刀,真正讓白起名揚天下的是一年後的伊闕大戰。
因秦軍強大的軍事壓力,韓魏兩國結成同盟,起傾國之兵對秦軍展開反攻。公元前293年,秦昭王在丞相魏冉(就是宣太后的那個異母弟弟,電視劇羋月傳里的小冉)的推薦下,將白起升任為左更,代替向壽出任秦軍主將。秦軍和韓魏聯軍在伊闕對峙,聯軍24萬,秦軍10萬。因為聯軍佔據兵力優勢,所以韓魏兩家都希望能減少自己的損失,韓軍主將暴鳶認為韓軍人少、勢單力薄,希望魏軍打先鋒,而魏軍主將公孫喜則認為韓軍裝備精良、甲堅弩強,比較適合打先鋒,兩家互相說服不了,於是分開紮營。白起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知道聯軍貌合神離,決定採取各個擊破的戰略,作戰開始後,佯攻韓軍,抽調精銳主力繞道聯軍後方,向魏軍發起突然襲擊。毫無防備的魏軍倉促應戰,十數萬大軍擠在狹隘的伊闕,毫無陣型各自為戰,隨即慘敗。韓軍得知魏軍被擊潰,士兵嘩變,無心作戰,被秦軍前後夾擊一潰千里。白起乘勝追擊,全殲聯軍24萬。
伊河谷地
伊闕戰後,韓魏兩國精銳盡失,被迫割地求和,白起因功升任國尉。伊闕之戰秦軍斬首韓魏聯軍24萬,是戰國後期殲滅戰殺人盈野的開端,也是白起輝煌軍事生涯的開端,宣示著殺神降臨,而殺神的屠刀下一刀會揮向哪國呢?楚國已蹲在牆角瑟瑟發抖……


※考古專家稱: 海昏侯墓挖出一座金礦, 神秘戰國墓挖出博物館
※中國歷史戰國曾經出現的 一隻特種部隊 還原中國歷史的真實故事
※戰國水晶杯:千年以前的水晶璀璨中國文化
※秦印對古代印章發展史的影響
※遼陽新城戰國墓驚現大量楚文化特徵隨葬品
TAG:戰國 |
※戰國時期的四位戰神,一人被稱為千古殺神,一人領軍滅了五國!
※殺人狂魔白起,只用一招殺敵一百多萬,是戰國陣亡軍人的三分之一
※這場戰役有多激烈?交戰十個月,傷亡七十五萬,參戰國全部破產
※盤點戰國時期的四大戰神,名將李牧上榜,最後一位殲敵百萬!
※春秋戰國時期三大刺客:孤身一人取得的「戰績」強過千軍萬馬
※一戰中各參戰國傷亡慘重,期間一寵物卻救下數十萬生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參戰國的火炮
※戰國七雄中的韓國,接連輸掉三場大戰,最終不堪一擊!
※中國歷史上五大練兵名將,其中一人春秋第一,一人戰國第一
※他一生殺敵近百萬人,攻城七十餘座,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他就是「武安君」白起
※戰國時期的一位名將,率領五萬精兵,打敗了五十萬秦軍!
※魔鬼賽程!今夏魯能47天內三線作戰,三戰恆大兩戰國安!
※歷史上六大奇才,一人算出中國後兩千年,一人主宰整個戰國
※長安萬年之一百一拾二:戰國時期最後一次合縱攻秦的失敗,是秦國與趙國之間殊死較量的轉折點
※二戰期間,一個只有2萬人的小國向所有交戰國宣戰
※「三起三落」的戰國傳奇
※春秋戰國時期10大戰爭,每一場戰爭都是經典
※戰國四大名將,秦趙各兩位、這兩人都可與白起一戰,死的如此窩囊
※戎馬一生,屠六國之眾165萬人——戰國第一殺神
※戰國四大刺客,專諸排第四,第一卻是唯一失敗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