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極品楚國玉器 戰國玉佩

極品楚國玉器 戰國玉佩

中國人使用玉已經有70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中,人們給玉賦予了許多美好的寓意。在長沙市博物館的庫房裡,就收藏著數千件玉器,時間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清末民初,其中尤以戰國兩漢時期最為精美,現擇選數件戰國玉佩介紹如下:

璜形龍鳳紋玉佩,1件,青玉質。通長15.5厘米,通高5.7厘米,重64.8克。1982年市文物工作隊在長沙市黃泥坑東區統戰指揮部2號墓發掘獲得。玉佩為扁平半圓狀,龍形璜作底,璜上雕琢兩組相背而靠的龍鳳紋。龍形璜體扁平呈圓弧狀,正中上端有一圓形鏤孔,當為穿系孔。兩端刻成龍首狀,邊緣琢弦紋,內區陰刻減地谷紋。璜上雕琢兩組相背而靠的龍鳳紋,龍鳳之間相互纏繞,鳳首背貼於璜兩端之龍首。龍鳳紋滿身均飾有戰國典型的∽紋飾和方格紋,邊沿勾勒一條印刻線槽,使主題輪廓更為鮮明。(圖一)

圖一

「S」形龍鳳紋玉佩,2件,均為青玉質,同一墓葬所出,器形及紋飾相同。尺寸分別是長21.5厘米,高9厘米,厚0.5厘米和長21.4厘米,高9.4厘米,厚0.5厘米。1987年長沙市博物館在五里牌一號墓發掘出土。玉佩,兩面紋飾相同,一端雕飾龍首屈體,騰躍,回首顧盼狀;一端雕琢鼓眼,勾嘴的鳳首,鳳冠上翹,頸羽豐滿,作振翅欲飛狀;身飾谷紋,飽滿勻稱。玉佩造型大器,生動別緻,刀法圓熟洗鍊,線條流暢,玉色晶潤平滑。(圖二、三)

圖二

圖三

「S」形龍紋玉佩,1件,青玉質。殘長14.1厘米,高8.5厘米,厚0.5厘米。1987年長沙市五里牌八一路小學1號墓出土。體形較大。頂端中部有一圓形鏤孔,當為穿系孔。龍首及頸部上揚,貼於龍身。龍尾殘缺,但殘缺部分仍能表現其粗大上揚,一足屈伏在地,一足向上內卷。龍耳輪廊陰線刻劃,邊緣琢弦紋,龍身飾浮雕谷紋。(圖四)

圖四

上述四件戰國玉佩,均出自楚墓中,從器型到紋飾都具有典型的戰國風格,尤其是楚國風格,屬於戰國玉器中的典型器,為我們揭示戰國玉器的特徵提供了參考。

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格局發生重大變革的時代,在思想藝術上亦有「百家爭鳴」的態勢,這些對玉器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一時期,除了玉器品種有所增加外,玉器的紋飾也是種類繁多,主要流行的有雲紋、蒲紋、谷紋、渦紋、龍鳳紋、螭虎紋以及組合紋等。戰國時期,玉璧上首次出現組合紋飾,這種紋飾多數為雙身獸面紋和谷紋組合,兩組紋飾之間用繩索紋作紋間隔。谷紋則是戰國後期比較盛行的一種紋飾,戰國初期谷紋承襲春秋風格,但形體略小,乳突有扎手感覺,底部有突出「芽彎」,排列密集均勻。戰國中期谷紋乳突矮扁,手感圓滑,排列略顯疏稀。戰國後期谷紋多陰線刻,線紋飄逸,線形流利,手感平潤。谷紋常與渦紋、卧蠶紋異名同稱。

戰國玉器不僅在造型、紋飾上體現了整體藝術美,而且技術更加精細,並多以鏤空、淺浮雕的技法、巧妙的構思和獨特的造型見長。同時在雕琢技法上也有新的特色和突破,這其中就包括「青絲」線雕技術和鏤雕技術等。上述四件戰國玉佩就是兩種雕琢技法的最佳表現體,其中璜形龍鳳紋玉佩採用的就是鏤雕技術,此技術在戰國時期得到普遍使用,鏤雕處布局繁密,圖形多樣,邊緣犀利規整,做工精細。另外三件玉佩採用的則是「青絲」線雕技術,這是一種戰國中晚期出現的細如青絲的線條,變幻多端的谷紋是其主要的表現方式,遒勁流漓,縱橫交錯,遊刃有餘,紋絲不亂,成為戰國時期最為精採的線紋裝飾。

戰國時期的玉器發展有其較為一致的規律,但是不同國家之間還是有著細微的差距,尤以中原各國與楚國之間最甚,這主要源於兩者之間思想意識的差別。戰國時期的中原各國將龍的崇拜提高到政治高度,而處於「蠻夷之地」的楚國則反其道而行,將崇鳳意識加以強化,這是其政治擴張的需要。思想意識上的變化,必然導致玉器上龍鳳形象、地位及數量的變化。文中所列舉的四件玉佩中,龍的形象多為回首顧盼狀,而鳳則有種強勢的感覺,作振翅高飛狀,這便是楚人崇鳳思想常用的表現手段。

戰國時期,楚地玉器造型變得舒展,並且動感十足,這主要體現在晚期呈龍鳳造型的玉器上,龍、鳳的形象一般是張口挺胸,大幅度的扭曲,看起來生動活潑。戰國時期動物造型的雕琢突破了商周時期的莊嚴、規矩的手法,集中表現了動物的神韻和動態,使動物栩栩如生,使玉器更富有靈性。紋飾方面,楚地玉器紋飾繁縟,一般會在空隙地方加刻掏索紋或簡化的一字形掏索紋,另外也有加填陰刻網格紋。楚地龍紋一般呈奇數或是雜亂分布,不對稱並缺乏一致性。戰國楚人浪漫主義氣息濃重,不墨守陳規,他們不甘於一些傳統紋飾的束縛,發揮聰明才智創造了一些特殊紋樣,如三聯谷紋、S形紋等,這在其他地區比較少見,也是楚式玉器的重要特點。

楚人對玉的認知是有有個逐步漸進的過程。春秋中後期,楚國已經有專門治理和掌管玉的官員——玉尹。1987年荊門包山楚墓出土了大批竹簡,竹簡記載楚國設有玉府,專門管理和製造玉。除此之外,《韓非子》中也有相應記載。楚人對玉的認知程度不斷提升,進而玉越來越多的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這在楚墓考古發現中便可印證。玉器在楚人的生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到王公貴族祭祀的禮器用玉、小到平民的日常用玉,玉器成為不可缺的一種物品。楚人的生活也因玉器的存在而變得豐富多彩,精神生活得到滿足,而楚人的創新精神、開拓進取精神也在玉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現。

戰國時期佩玉之風盛行。無論從藝術上還是技術的角度去看它們,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一時期的佩玉,在材質的選擇上,更加傾向於使用和田玉,因為其玉質溫潤光澤,並多半以青白色為主;雕琢技法上,多將過去單純的陰線刻與隱起、平凸和鏤空等啄法穿插運用,表現出靈活多樣的技法特點,所刻線條挺拔流暢;裝飾紋樣上,主要以龍鳳紋為主,並且多是以組合形式出現,文中所介紹的幾件玉佩便是最好的例子。

總之,術表現的手段和技術等方面都獲得了重要的發展。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戰國玉器尤其是佩玉在我國玉器史上享有十分特殊的地位,無論在思想觀念、設計構思方面,還是在藝是一個剛剛擺脫了種種制約並走向自覺的時代,它為後世玉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偉收藏 的精彩文章:

中國,每年都在失去一座故宮
挖出一隻青花罐,裡面裝滿老銀器
中國,每年都在失去一座故宮……
挖出一隻青花罐,裡面裝滿老銀器…

TAG:陳偉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古代玉器欣賞-戰國玉柄形飾
傳承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玉器國寶 跟著玉器看歷史 歷代國寶玉器精粹
戰國玉器的鑒定
春秋戰國之鄭國玉器篇
王國尊嚴——玉器與良渚文化
洛陽出土獨特的戰國玉器和漢代玉器欣賞
博物館藏戰國玉器——鳳鳥形佩和龍鳳佩
絕世珍品——當之無愧的中國十大鎮國玉器
玉器鑒賞(3)之戰國玉器
中國古代玉器之「韘形佩」
美國史密森機構藏中國古代玉器精品
中國古代玉器之東漢玉器欣賞
戰國玉器的工藝特點
中國古代玉器藝術精品欣賞
中國玉石傳奇之唐代玉器
春秋戰國玉器的主流紋飾
華信國玉大講堂——中國玉器的代名詞「工匠精神」
高古玉中的翹楚——荊州博物館的「楚國玉器」
中國玉器雕刻作品欣賞三
中國玉器雕刻作品欣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