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岩松:別走太快,等一等你的靈魂

白岩松:別走太快,等一等你的靈魂

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

本文系京博國學編輯整理在白岩松《白說》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別走太快,停下來等等你的靈魂。

別走太遠,別忘了因何出發。

01

走在人群中,我習慣看一看周圍人的手腕,那裡似乎藏著一個屬於當代中國人的內心秘密,從不言說,卻日益增多。

越來越多的人,不分男女,會戴上一個手串,這其中,不乏有人僅僅是為了裝飾;更多的卻帶有祈福與安心的意味,這手串停留在裝飾與信仰之間,或左或右。

這其中,是一種怎樣的相信或怎樣的一種撫慰?又或者,來自內心怎樣的一種焦慮或不安?

手串有助於平靜嗎?我們的內心,與這看似僅僅是裝飾的東西有什麼樣的關係?人群中,又為什麼幾乎沒有人談論過它?

沉默之中,埋藏著我們怎樣的困惑?

這是一個傳統的復歸,還是一個新的開始?這是因祈福而產生的下意識行為?還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02

2006年的最後一天,我去301醫院看望季羨林先生。

到達時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經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講》。

他說:「對這個問題,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

話題也就從這兒開始,沒想到,一發不可收,並持續到整個聊天的結束。

「您信佛嗎?」我問。

「如果說信,可能還不到;但我承認對佛教有親近感,可能我們很多中國人都如此。」季老答。

接下來,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國人,現在和將來,拿什麼撫慰內心?季老給我講了一個細節。

有一天,一位領導人來看他,聊的也是有關內心的問題,來者問季老:主義和宗教,哪一個先在人群中消失?

面對這位大領導,季老沒有猶豫:假如人們一天解決不了對死亡的恐懼,怕還是主義先消失吧,也許早一天。

看似平淡的回答,隱藏著一種智慧、勇氣和相信。當然,「早一天」的說法也很留餘地。

和季老相對而談的這一天,離一年的結束,沒幾個小時了,冬日的陽光照在季老的臉上,也溫暖著屋內的其他人。

那一天,季老快樂而平靜。我與周圍的人同樣如此。

03

有一天,翻閱與梁漱溟先生有關的一本書《這個世界會好嗎》,翻到後記,梁先生的一段話,突然讓我心動。

梁老認為,人類面臨有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

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

是啊,從小求學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決讓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與物之間的問題嗎?

沒有學歷、知識、工作、錢、房子、車這些物的東西,怎敢三十而立呢?

而之後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子女,為人夫妻,為人上級為人下級,為人友為人敵,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你又怎能不認真並辛苦地面對?

隨著人生腳步的前行,走著走著,便依稀看見生命終點的那一條線,什麼都可以改變,生命是條單行道的局面無法改變。

於是,不安、焦慮、懷疑、悲觀……接踵而來,人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內心,還是那一個老問題——我從何而來,又因何而去?去哪兒呢?

時代紛繁複雜,忙碌的人們,終要面對自己的內心,而這種面對,在今天,變得更難,卻也更急迫。

我們都需要答案。

04

如果更深地去想,又何止是人生要面對這三個問題的挑戰?

中國三十餘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標很物化,小康、溫飽、翻兩番,解決人與物之間的問題,是生存的需求。

而每一個個體,也把幸福寄託到物化的未來身上。

這些物化的目標陸續實現,但中國人也逐漸發現,幸福並沒有伴隨著物質如約而來。

這個時候,和諧社會的目標提了出來,其實,這是想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力圖讓人們更靠近幸福的舉動。

不過,就在為此而努力的同時,一個更大的挑戰隨之而來。

在一個十三億人的國度里,我們該如何解決與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我們人群中的核心價值觀到底是什麼?精神家園在哪裡?我們的信仰是什麼?

我們的痛苦與焦慮,社會上的亂像與功利,是不是都與此有關?

而我們除了幸福似乎什麼都有,是不是也與此有關?

幸福,成了眼下最大問題的同時,也成了未來最重要的目標。

05

有人說,我們要守住底線。

但早就沒了底線,或者說底線被隨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談何守住底線?可守的底線在哪裡?

一天下午,我和身後的車輛正常地行駛在車道上,突然間,一輛豪華車逆行而來,鳴笛要我們讓路。

可是正常行駛的我們無路可躲,於是,感覺被怠慢的那個車主,在車過我們身邊時,搖下車窗痛罵一番。

那一瞬間我驚呆了,為這輛逆行而來的車和這個充滿憤怒的人。

車主是一位年輕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錢也受過良好教育,然而,這一瞬間,憤怒讓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責的同時,我竟然沒有一絲的憤怒,倒是有一種巨大的悲涼從心中升起。

因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個時代,而且有的時候,我們自己也可能成為她。我們都無處閃躲。

其實,說到我們自己,怕也是如此吧。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邊是墜落一邊在升騰,誰,不在掙扎?

06

錢和權,就越來越像是一種信仰,說白了,它們與慾望的滿足緊密相聯。

曾經有一位評委,看著台上選手用力地表演時,發出了一聲感慨:為什麼在他們的眼睛裡,我再也看不到真誠和純真,而只是寶馬和別墅?

其實,這不是哪一個選手的問題,而是時代的問題。

人群中,有多少個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靜時,我們還敢不敢在鏡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現今時代的青春卻擁有肉眼可見的艱難。

時代讓正青春的人們必須成功,而成功等同於房子、車子與職場上的遊刃有餘。

可這樣的成功說起來容易,實現起來難,像新的三座大山,壓得青春年華喘不過氣來,甚至連愛情都成了難題。

07

古人聰明,把很多的提醒早變成文字,放在那兒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簡單地把提醒放在漢字本身。

拆開「盲」這個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見,這樣一想,拆開「忙」這個字,莫非是心死了?

可是,大家都忙,為利,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說「忙」,因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義?

然而大家還是都忙,都不知為何顯得格外著急,於是,都在搶。

在街上,紅綠燈前,時常見到紅燈時太多的人搶著穿過去,可到了對面,又停下來,等同伴,原來他也沒什麼急事,就是一定要搶,這已成為我們太多人的一種習慣。

在這樣的氛圍中,中國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別說讓生活慢下來,能完整看完一本書的人還剩多少?

過去人們有空寫信、寫日記,後來變成簡訊、博客,到現在已是微信微博,140個字內要完成表達,溝通與交流都變得一短再短。

對此,一位老人說得好:人生的終點都一樣,誰都躲不開,慢,都覺得快,可中國人怎麼顯得那麼著急地往終點跑?

08

在墨西哥,有一個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

旁邊的人很奇怪:為什麼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後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們都走得太快。然而,誰又打算停下來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遠,會不會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你可以家貧,但不可心窮
唐伯虎最經典的五首詩詞,不愧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李商隱:真愛一個人,何妨賭一生
馮友蘭:人生,就是吃飯
萬里長城十三關,99%的人不知道每一關的名稱來歷

TAG:京博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白岩松:別走太快,等一等你的靈魂(好文入心)
別走太快 等一等靈魂
別走太快,等一等你的靈魂(深度好文)--白岩松
喂!別走得太快,等一等你的靈魂……
燕歸來散文/別走太快,等一等靈魂
靜下來喝杯茶,等一等你的靈魂
又一阿拉斯加「火」了,靈魂跳躍太搞笑了,狗:我很認真在耍帥的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有時候千篇一律的皮囊太多,而有趣的靈魂卻太少
三白:風雖大,都繞過我的靈魂
神兵小將:誰還記得雪地的靈魂畫手,絕對是鐵心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白敬亭的「沙雕」日常,好看的皮囊也有有趣的靈魂,網友:真皮!
靜下心來喝杯茶,等一等你的靈魂
別再掏空自己,別被大靈魂吃掉了你的小靈魂
楊洋:精緻的五官,淺淺的笑,高冷的氣質下是一顆純粹的靈魂!
這一杯白茶里浸泡著最純凈的靈魂!
把麻木的靈魂圍剿,覓食那血液做祈禱,你一笑翻湧愚昧的驕傲
柴春芽:你的靈魂是什麼顏色的
有香氣的靈魂和好看的紅唇,缺一不可!
一年只採一季,只用青葉和嫩葉,他用一雙手一顆心,留住了武夷茶葉的靈氣,做出了正宗岩茶的靈魂
易烊千璽:好看的皮囊太多,獨特的靈魂你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