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唐山抗震精神的歷史啟示和時代價值

唐山抗震精神的歷史啟示和時代價值

作者:楊立元 楊春

2016年,在唐山抗震救災和新唐山建設40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到唐山調研考察時指出:「在同地震災害鬥爭的過程中,唐山人民鑄就了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抗震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關鍵階段,梳理抗震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一脈相承的發展邏輯,挖掘抗震精神的時代價值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唐山抗震精神誕生於有著「尚義勇」「剛健自強」精神傳統的燕趙大地。在不同歷史時期,這片土地聳起了眾多光耀千秋的精神豐碑,如辛亥灤州起義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開創中國近代工業先河的創先精神、「鐵肩擔道義」的「大釗精神」、開灤工人「特別能戰鬥」精神、抗戰時期「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精神、「三條驢腿辦合作社」的窮棒子精神、「萬里千擔一畝田」的「當代愚公精神」等。這些精神既是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時期的生動凝練和鮮明彰顯,又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抗震精神既是這些精神的邏輯延伸,又是這些精神的時代升華,具有堅不可摧的偉大力量。

唐山抗震精神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它既內含著「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的人文精神,又彰顯著「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互為一體,共同構成了唐山抗震精神的完整內涵。

唐山抗震精神展現了中華民族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的人性溫度。在那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最大的一次災難中,中國共產黨人以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的精神,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立黨宗旨。廣大黨員幹部身先士卒、拋家舍業,犧牲在前、吃苦在前,捨生忘死地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抗震救災、重建家園。人民解放軍為唐山人民作出了巨大犧牲和無私奉獻。他們不動群眾一草一木,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傾盡自己的所能乃至生命,救出了數十萬被壓在磚石瓦礫下面的同胞,在廢墟上搭建起了36萬間簡易住房。近2萬名醫務人員發揚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在災區救死扶傷、獻血獻物。唐山的一些醫護人員不顧家人生死安危搶救他人,不管個人傷痛救治傷員。在舉世罕見的大劫難面前,唐山人民表現出互助互救、先人後己、捨己為人的精神境界,在艱苦砥礪中迸發出人性的光芒。

唐山抗震精神展現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習近平總書記說:「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廣大軍民支持幫助下,唐山人民以頑強拼搏的精神投入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在中華民族奮鬥史上譜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一座工業城市瞬間被夷為平地,在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生命遭受極度摧殘的境遇中,英雄的唐山人民不畏艱難、頑強拼搏,不伸手要條件,不消極等待,而是與支援各方一道展現出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大無畏品格。在災後第10天,開灤生產出第一車煤;震後第14天,唐山電廠發電併網;震後第28天,唐鋼煉出第一爐鋼;震後一年時間,唐山工業企業全面恢復生產。震後第2年,全市的工業產值超過震前水平,農業生產得到全面恢復和發展。唐山人民與全國人民正是憑著這種偉大的意志力量,戰勝了災難,贏得了新生。

唐山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非凡歷程中,唐山抗震精神迸發的非凡力量中,有一條基本的主線貫穿始終。那就是,在大災大難面前,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始終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吃苦在前,衝鋒在前,成為人民群眾的主心骨,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這深刻啟示我們:只要緊緊依靠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我們就能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今天的唐山,抗震精神依然牢牢紮根在群眾心靈深處,並標定了新的精神高度。歷經「十年建設恢復,十年經濟振興、十年快速發展,十年展翅騰飛」的發展歷程,當年大地震的廢墟上崛起了一座現代化新興城市,向世人展現了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東方奇蹟。與此同時,唐山人民將感恩和博愛的精神源源傳遞。在南方冰凍雨雪災害、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面前,唐山人民以一腔熱血,在物質和精神上全力支援災區人民。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抗震精神熠熠生輝,為構建和諧唐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著強大的精神動力。如今唐山人民正努力把唐山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唐山實現城市定位目標的外部環境和條件更好了。唐山人民正遵循總書記的囑託,抓住歷史性機遇,遵循城市發展規律,努力把唐山發展得更好、建設得更美。

總之,唐山抗震精神是在中華民族精神的長河中孕育生長,在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過程中迸發和形成的偉大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當年英雄的唐山人民靠抗震精神取得了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偉大勝利。在新的時代環境下,在抗震精神的滋養和激勵下,唐山人民也一定能夠以發奮圖強、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狀態,投身偉大變革的時代洪流,譜寫出雄渾激昂的嶄新樂章。

(作者單位:河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來源:光明日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各種「西遊」電影高票房伴隨質疑 文化經典該怎樣改編?
漲知識:O型血最招蚊子嗎?
「休閑學」又是個啥學術名詞?都研究啥?
對王室指指點點?沙特三名王子離奇「消失」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楊貴妃之死真相,歷史中的馬嵬驛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神秘色彩最濃厚的古代帝王陵墓——秦始皇陵
盤古和黃帝時期之間的空白歷史,堪稱失落的中華遠古文明
三國時代和楚漢時代,都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精彩的兩個時代
發現最歷史的武漢
歷史上真實的末代皇帝溥儀
歷史性變革和新時代的理論創新
文物藝術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漫畫:古代朝鮮的傳說與歷史|文史宴
歷史中的陶淵明、及其詩文
中國近代歷史,元朝經濟階段性的差異和興衰側面反映
山西大同之平城時代的歷史意義,中華民族文明的升華
揭秘歷史上最豪華的帝王地宮,沒有考古價值居然還是山寨版的
三國中的魏將曹仁 歷史如何評價?
關於古代冷兵器之盾與甲的發展歷史簡述
奇石收藏「靈璧石的歷史」
被世人稱為明、清古建博物館,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論陳氏代齊的歷史進步性
戰前波蘭:背叛和野心的歷史
康熙通寶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哪裡能鑒定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