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了不讓傳統手藝消失,從李宗盛咖啡館旁50㎡小店開始,他就專門收集傳統手藝器物,現在還要一家家繼續開下去

為了不讓傳統手藝消失,從李宗盛咖啡館旁50㎡小店開始,他就專門收集傳統手藝器物,現在還要一家家繼續開下去







第一次到台灣自駕游,從北向南,一路上碧藍澄澈的海岸線沒把我留下,倒是在一間陶藝工作室我一待就是3天。




拉胚開窯,忙得不亦樂乎!




傳統手藝燒制出的陶瓷作品,它溫潤的線條,古樸的氣質,迷人的中國元素……一次次拉扯著我的內心引力。






後來我就在想,大陸其實這樣的陶藝手藝人多了去了,不過很多都處在「

無人知曉的困境、後繼無人的尷尬

」之中。




許多傳統手藝耗費精力、過程緩慢、往往都需要精雕細琢,少了耐心的堆疊,更別提靜下心來去了解學習一門手藝。








但我分明看到國外很多把傳統手藝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許現在看起來它們彌足珍貴,但其實它原本就是屬於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就像日本的民藝之父柳宗悅說的傳統手藝製作的東西「只有在使用中,才能發現它的美!」






 傳 統 手 藝 應 該 被 用 到 日 常 生 活 中 去 


 掃 描 下 方 二 維 碼 或 點 擊 閱 讀 原 文 了 解 詳 情 







我叫浦冬韜,出生於上海,2003年畢業於上海某重點大學工業設計系,當初選擇這個專業就是無形力量的驅使,似乎冥冥之中便和這些器物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我看來,器物都是有生命的

。除了實用以外,造型,線條,工藝,氣韻,傳承等元素是構成一個良器的靈魂,缺一不可。






當我工作之後,便開始接觸陶藝人,那一次在台灣意外的旅行,更讓我對中國傳統手工藝器物產的感覺,一下子升華了。





後來我也常常在想,很多傳統手工藝的消失,更多的是因為它們慢慢不適用與現代的生活方式,被淘汰掉了。



但其實通過一點點的改變,傳統手藝完全可以再次回歸到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就像這雙源於「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吳昌碩先生的國畫作品《風竹圖軸》的筷子,我們把現代的技藝和傳統的工藝結合起來,筷子的整體造型模仿竹節,筷子的前端用的是食品級的不鏽鋼。既風雅韻味,又實用。




傳統手工藝結合工業設計,做出生活化、時尚化的生活用品,這其實和早些年時裝圈的做法是一樣。




我曾經做過十多年的國際時裝品牌的經營,前期我會以國際買手的角度去民間尋找手藝人和藝術家的作品,再把這些東西映射到時裝設計之中。




家居消費品很快就像服裝一樣,成為個性化、時尚化的消費品。



而它們不再只是低價驅動,不再只是工具。器物需要美感,需要設計、需要品質,東方的工藝和審美是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延續。






把傳統的審美、工藝融入到日常生活器物中




而我想做的事情,就是提煉傳統手工藝的元素結合到工業生產供應鏈,擴大手藝人群體的參與度。





傳統手工藝就不再是奢侈品,更不能是只在博物館看到的展覽品










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是做的高端的手藝作品銷售,服務的都是金字塔頂尖的高端消費者。




2015年,一位藝術家開導我,「竭澤而漁,吸納草木的力量、謀求蒼生福祉」。




他讓我尋找自己的根基,以海派文化為精華,以江南人文為基礎,結合工業設計和傳統手工藝,開始關注大眾消費品,開始思考如何真正的傳承傳統手工藝。






就像我們後來的作品——「品功夫」,它其實就是普通人生活中可能會用到的一個日常的工具,它不需要多麼的高大上,但卻足夠接近生活。




純粹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那年年初,在日本一個商場里接觸到了一個陶藝作品系列,讓我深深迷戀。




它的造型和釉色,彷彿有日本的禪韻,又絕對不適合日本人使用;彷彿有台灣茶人的器賞又絕對沒有台灣的粗獷之風。




經過一番周折,找到了這位作者,一位剛剛從中國福建而來的的陶藝師新銳,一個不屑家族經營龐大的陶瓷生產企業而遠渡日本學藝三年的青年。





把傳統手藝人「特立獨行」的作品移植到商場的做法在國外很常見




受這件事的啟發,我忽然想到之前日韓國時裝品牌集團的工作機會,經常流連忘返於這些國家頂級百貨的lifestyle樓層。




商場里有陶瓷、木製、金工等等很多作品,甚至還能觀賞到現場手藝人的創作過程,但是從沒想過為何中國一線百貨沒有?




那一年8月,正式辭去了9年的職場生涯,開始夢寐已久的所謂自由身,主要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去經營1家開了2年的公司。




並且有精力去籌備「浦poa」品牌的品牌陶藝手工藝買手集合店。因為當初,

上海的最頂級商場是不可能看到來自中國民間的、傳統的、藝人的作品









2年前,我們做了第一次嘗試,


在黃浦區的新里,我們做了一個茶香空間。


它緊鄰這李宗盛的咖啡館「有練」,


空間面積不大,大概只有50㎡,


有一個可以同時坐下6人的茶席。






但它又不僅僅只是一個茶空間,


這裡集合了日韓、中國台灣、大陸……


知名手工藝人和新銳設計師的作品。





今年夏天,在上海的新天地中心地帶,


我們又有了一家文創手工藝品衍生館。





在這裡興業路梧桐蒼天林立,


法式的風韻與上海海派融合。


這家店裡主要以上海風情新海派風為主,


文創手工藝類的各種日用商品、


衍生品和旅遊紀念品。





目前在上海我們,我們一共有了六家這樣的傳統手藝器物店。




我們選擇的設計師產品,都是在了解傳統手藝的基礎上,加入現代審美和適應時代存在方式改良、具有東方情懷的作品。





區別於生產線上的冰冷器物,我們的作品大多出自手藝人,砍削之跡、筆的走勢,經得起歲月的推敲,耐得住靈性的揣摩。




實用、藝術、東方、當代,是我們品牌選品的要素,除了手藝人作品,還有一部分來自眾多文創品牌,以及我們開發的文創產品。






中國陶藝家姜雪子的作品——百合系列竹柄杯






白木系列





我想通過眾籌的形式,找到更多喜歡傳統手工藝的人。




其實,傳統手工藝的命運不是只有消亡或者進入博物館,它完全可以換一種形式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我想讓那些經得起歲月推敲的手作,原生粗糙的材料經過匠人之手,煥發出溫潤的質感,每一個細節都像呼吸的毛孔,散發著生命力。







現在就開始,


別傳統手藝成為一聲嘆息。








 ??

浦 冬 韜

  






  請 點 擊 閱 讀 原 文 進 入 開 始 眾 籌 網 站  


  選 擇 相 應 回 報 支 持 故 事 講 述 者 浦 冬 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人一城 的精彩文章:

他开了家10㎡的理发店,却年入10亿。55岁改行,不晚
30000株玫瑰花和金陵城外的山水莊園,鎖住了這對老人最深情的愛戀和陪伴
環遊世界43國之後,30歲的我,竟活了40年!
史上最全自行車騎行手語你會嗎?老司機調侃:這是共享最後一公里

TAG:一人一城 |

您可能感興趣

牆磚鋪到一半,還以為師傅手藝很好,驗收時才發現自己錯了
老夫妻經營的饅頭店,已經開了幾十年,靠著這個手藝撐起了整個家
迷倒眾人的6道家常菜,給自己收藏好,沒事了自己也鍛煉下手藝
街頭手工糖果,現在這手藝幾乎失傳了,你們有吃過沒
他走遍中國拍下那些即將失傳的手藝
還以為師傅鋪瓷磚的手法嫻熟,手藝就會好,最後發現我錯了
搬進新家請同事吃飯,為了節約自己在家做菜,同事直誇我手藝好
家裡這四件傢具不要到外面買了,我家交給木工做,手藝好又省錢
男子繼承傳統手藝在家製作傳統小吃,每天預定的人很多,一出鍋就被買光
即將「消失」的民間小吃,每一種都是老手藝,現在不吃就吃不到了
解饞又開胃的幾道家常菜,家庭聚會少不了,人人誇我手藝好!
瓷磚鋪到一半,師傅笑稱他的手藝很好,可我卻想把他給換了
師傅手藝一般,業主沒說話,可看到廚房後,立馬就讓其走人
沒有想到張馨予還有這手藝,離開娛樂圈後不愁沒飯吃
不會幾門手藝,連寵物界都混不下去啊
一門當年很吃香的老手藝,家家戶戶都需要,如今卻沒落了
師傅的手藝很不錯,可看到唯一的過道拼花時,業主直搖頭
大爺在街邊用一個罐子爆出來的小吃,好多人都喜歡吃,現在手藝已經被科技取代了
從監獄出來開了家酸菜魚店,現在賺了幾千萬,據說手藝在監獄學的
廚房牆磚鋪好,業主誇師傅手藝精湛,可最後卻不想驗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