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消化不良分型食療有效

消化不良分型食療有效

消化不良分型食療有效

秋天正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此時天氣晝熱夜涼、氣候多變,很多人容易出現腹痛、腹脹、早飽等消化不良的癥狀。專家提醒,消化不良是很多胃腸疾病的先兆,如果久拖不治極易進展成慢性胃腸病,或誘發營養不良、貧血等。

近日,記者採訪哈爾濱醫科大學王文華教授了解到,消化不良是一種臨床症候群,是由胃動力障礙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分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質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中醫的「脘痞」,「 胃痛」,「嘈雜」等範疇,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臟器。外邪侵襲、飲食積滯、痰濕內阻、七情失和、脾胃虛弱都會成為病因,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會因為消化吸收障礙而引起貧血,對於心肺功能不好的老人,可因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受到影響,而出現心慌、憋氣等癥狀。

王教授提醒, 消化不良患者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此外, 還需按照消化不良的不同分型,進行針對性的防治,特別是患有慢性胃炎或者陽虛、氣虛體質的人群,更應注重秋季養胃。

肝胃不和型由於現在生活節奏加快、工壓力大,容易造成肝氣鬱結、橫逆犯胃、脾胃受傷,受納和運化水谷功能障礙,導致胃腸功能紊亂。主要表現為胸脅胃脘脹滿疼痛、呃逆噯氣、喜嘆息。肝氣犯胃是消化不良中最常見誘因,治療需疏肝理氣、調和脾胃。

砂仁藕粉:取砂仁2克,木香1克及適量的白糖和藕粉,首先將砂仁和木香在砂鍋內炒干並研成面後,與藕粉和白糖一起放入碗中,沖入沸水即可,此為一日量,每日服用 2次。砂仁能夠和胃醒脾,可治療胸脘脹滿、腹脹食少等症。木香溫中行氣止痛, 健脾消食導滯,主治胸痞脅痛、脘腹脹痛。兩者合用,對肝胃不和型消化不良效果好。

飲食停滯型 如果有暴飲暴食、 嗜食肥甘厚膩的飲食習慣, 會損傷脾胃, 中焦氣機阻塞、健運失司、腐熟無權。主要表現為脘腹脹滿、噯腐吞酸、納呆噁心。治療需消食導滯、健脾和胃。

陳草蜜膏:陳皮50克,甘草30克,蜂蜜適量。陳皮、甘草加水小火煎煮約 20分鐘,濾取汁液,如此反覆煎煮取汁3次,合併3次所得藥液,再用小火煎熬成膏,入蜂蜜1倍量,煮至沸,待冷裝瓶,每次用一湯匙, 開水沖服。此方補中益氣、行氣消脹,適用於飲食停滯型消化不良。

脾胃虛弱型 此類患者長期脾胃虛弱, 多伴有慢性胃腸疾病, 納運無力、 痰濕滯留中焦、脾氣不升、胃氣不降、氣機逆亂。主要表現為胃脘痞滿、餐後早飽、 不思飲食、噯氣、神疲乏力、泛吐清水、口淡無味,得溫癥狀減輕。常在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後疼痛發作或加重。

山藥大棗粥:茯苓20克,大棗10克,山藥2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大棗去核,與茯苓、山藥、粳米同煮成粥,加適量紅糖調味即可食用。茯苓有固精安神、健脾胃等多種功能,山藥主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幾味同食對脾胃氣虛、食少便溏、體倦乏力者效果較好。

寒熱互結型 由於誤用瀉下劑或濕滯日久化熱致中氣損傷,脾胃、大小腸功能失調寒熱互結其中,致氣機升降阻滯,甚則導致氣滯血瘀。主要表現為胃脘痞滿不痛、灼熱嘈雜吞酸、口苦、腸鳴泄瀉、舌苔薄黃而膩、脈弦數。

黃芪猴頭烏賊湯:猴頭菇150克,雞200克,菜心100克,黃芪30克,烏賊骨30克。黃芪、烏賊骨洗凈入砂鍋,加水煎煮40分鐘去渣留汁備用。雞肉洗凈切好後,入鍋炒至斷生,然後倒入葯汁,加入猴頭菇,小火燉煮20分鐘,起鍋前加入菜心略煮並加入調味料。黃芪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烏賊骨制酸, 兩者合用對寒熱互結型消化不良效果較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藥養生保健報 的精彩文章:

治麻疹小藥方
立秋後揉穴養護心肺
皮炎患者 5 忌
中藥也分南北
過度緊張誘發哮喘

TAG:醫藥養生保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消化不良只是胃的問題嗎?推薦幾個治療消化不良的食療方法!
小孩消化不良吃什麼好 促進寶寶消化吸收的食療方法
分享化痰止咳食療方
頸椎病的食療方法,三分治七分養,對症更有效!
食療多樣的膳食十分有利於健康
常吃這5種食品,有助預防肝病!配合中藥食療,效果更佳
感染幽門螺桿菌置之不理?藥物+食療滅菌,效果更好!
養生食療——能有效排毒護肝的食物
全球公認食療最好的它能清理血液中的膽固醇,有效治療動脈硬化!
「食療葯膳」這款滋味靚湯,脾氣不運、四肢疲倦的人都十分適合食用
治療腦供血不足葯療不如食療
肝硬化的飲食治療原則 飲食療法不能替代治療
補鈣、增強免疫力、保護腸道助消化…它的食療作用多得三天三夜都數不完
女生經期感冒最好食療 4種食療治療效果好
飲食療法是消腫最好的藥物
桃子的食用技巧與食療功效
脾胃濕熱不吃藥,飲食療法效果好
有一種食物是麻疹的剋星,食療效果甚至比吃藥還有效
核桃與這些食物搭配,食療效果更佳哦
荔枝有很好的食療功效 但4類人不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