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機器人產業生態圈近在眼前

機器人產業生態圈近在眼前

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多種機器人亮相,帶給人們新、奇、特的感知體驗。左圖為會唱歌的機器人在表演節目。上圖為工作人員演示一款仿生技術機械臂。右圖為一款服務型機器人。本報記者 趙 晶攝

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不斷融合,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產業蓬勃興起,成為引領現代科技創新的風向標。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機器人明星「Teo」正擺動著它的53根手指演奏鋼琴;仿生蜻蜓具有13個自由度翅膀,能夠模擬蜻蜓高度複雜的飛行特性;重量僅為53公斤的小型協作機器人CR7A可以在沒有安全圍欄的情況下與人一起並肩工作……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2016年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首次突破20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4.5%,預計2017年將達到232億美元。機器人正朝著多元領域逐漸滲透,產業生態圈正在形成。

智能交互帶來新機遇

隨著智能交互技術不斷發展,機器人產業的應用場景和服務模式不斷拓展,與各行各業相互融合,打出了漂亮的組合拳

「機器人的發展離不開對人的探索,因為人類自身就是最好的範本。」國際機器人研究基金會主席Oussama Khatib表示,搭載了人工智慧技術的機器人將變得更加聰明,在眾多領域和場合成為人類重要的助手和工具。「這時候,人機協作就顯得很有必要。為什麼人類能夠輕易完成這些或那些動作?有關機器人的課題首先需要研究人的行為邏輯和策略,了解人的發展軌跡。」

隨著智能交互技術不斷發展,機器人產業與各行各業相互融合,打出了漂亮的組合拳。近年來,全球特種機器人整機性能提升,不斷催生新興市場。「運用機器人的智能學習優勢,實現低風險、高效率的災後救援及重建,特種機器人已讓救災工作變得更加可靠。」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協會現任主席Satoshi Tadokoro指出,日本提出「機器人革命」戰略,計劃至2020年實現市場規模翻番,擴大至12萬億日元,其中特種機器人將增速最快。

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服務型機器人」成為專家們口中的高頻辭彙。「隨著技術的進步,人機交互程度會越來越高,服務型機器人將面臨巨大商機。」IEEE工業信息期刊總主編羅仁權認為,中國早在2013年就成為國際工業機器人最大的市場,但在服務機器人市場,中國佔有率相對較低。「近兩年,互聯網技術和資訊科技的快速變革也帶動了機器人產業的應用場景和服務模式不斷拓展。服務型機器人擁有聰明的大腦、靈活的四肢,將迎來高速發展的新機遇。」

作為先進位造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裝備和手段,機器人在未來工廠里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在ABB集團機器人業務全球產品管理負責人張暉的構想中,未來工廠將不只是解決超大型或者大型工廠的生產模式,而是各種形態共存,能夠為客戶提供定製化服務的生產製造工藝,協作型機器人將成為其中重要的一環。

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額首次突破132億美元,在全球製造業領域,目前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已超過70台/萬人。「只有解決了生產製造工藝過程中繁雜多樣的問題和瓶頸,才能為工廠和客戶創造價值。」張暉認為,未來人工智慧除了要面對「每個小時生產多少件」這樣棘手的產能需求,還要承接工業生產中的差異化服務,提升製造工廠的市場競爭力。

精耕細作開啟新應用

在機器人眾多應用領域中,醫療機器人的異軍突起將機器人產業發展進一步推向專業化精耕細作

工廠、超市、餐廳、課堂、手術室……機器人無處不在,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創造了無限可能。在機器人眾多應用領域中,醫療機器人成為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的焦點。

當前,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人們對健康愈加關注。人機協作、人機一體化發展使得醫生與機器人相互依存。不少專家表示,醫療機器人產業大有可為。

「對醫生而言,他們需要更加好用、安全的機器人;對病人而言,他們期盼創傷程度能夠降到最低、手術恢復得更快;對醫院來說,則希望一舉達成省時省力省錢的效果;對政府來說,關鍵是制定監管規則,合理利用資源。」通過漸進式投資孵化,韓國科學技術院教授Dong-soo Kwon和他的團隊將內窺鏡手術機器人作模塊化處理,先是開發一些簡單實用的技術,再把技術投入商業化發展,拓展機器人基於高精度製造器械的醫療價值。

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醫生端坐在操作台前,眼觀顯示鏡,手拿操作桿,機器人「手臂」上下搖動,幫助醫生高效、精準地切除病變組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款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實現了對醫生「手」和「眼」的延伸,原來切口需30厘米的手術現在只需幾厘米,通過切口小、下刀準的微創手術方法減少手術風險,提高外科手術的效率與穩定性。

「機器人不僅可以精準地完成一般性外科手術,通過人機協作,還能一舉攻克原本僅靠醫生無法操作的心臟不停跳搭橋手術,讓更多人獲益。」直覺外科手術公司(達芬奇機器人)中國總代理劉雨介紹,截至目前,公司已向全球售出4000多台手術機器人,目前中國內地就擁有65台這樣的產品。

與此同時,機器人外科手術量也在逐年攀升。去年一年,僅達芬奇機器人就完成了近1.8萬例手術,涵蓋心外科、胸外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等各類醫療領域,今年更有望達到2.5萬例左右。

面向未來,醫療機器人異軍突起,將機器人產業發展進一步推向專業化精耕細作。「外科手術機器人的爆發期已經來臨,它追求的是對患者安全有效的快速康復治療,這在人工智慧技術的輔助下正逐漸實現。」劉雨說。

內外合力撬動新市場

全球科技巨頭通過投資併購加速進入機器人領域,國內機器人產業鏈的創新創業聯動機制也浮出水面,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

機器人時代,全球科技巨頭紛紛通過投資併購加速進入機器人領域,並憑藉技術和資本優勢在智能機器人產業佔據制高點。

如今,中國市場已迅速成為機器人領域龍頭企業眼中的「香餑餑」。譬如ABB集團在已建立珠海、青島機器人應用中心的基礎上,正籌劃建立重慶機器人應用中心;安川電機與武進國家高新區二期項目簽約,再度提升產能、啟動建設第三工廠……「我們非常期盼與中國市場合作,把在德國積累的經驗和先進應用技術帶到這裡,合力提升中國智能製造的水平。」德國費斯托公司大中華區副總經理盧艷艷說。

通過與本土企業合作、加大研發力度等,不斷創新產品形態,優化產品性能,費斯托公司借力數字經濟模式,開啟新一輪產業發展。「就在今年,公司推出數字控制終端服務,利用一個自適應平台滿足生產的多種需求,使我們實現從傳統元器件供應商到價值方案提供者的完美蛻變。」盧艷艷介紹,目前費斯托公司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立體驗中心,共同探討自動化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幫助客戶夢想成真。

機器人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國內機器人產業鏈的創新創業聯動機制也浮出水面。哈工大機器人集團高級副總裁于振中告訴記者,公司建設哈工大機器人(合肥)智能裝備基地,實現了從技術研發到公司孵化再到平台集聚的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我們為創客提供品牌支撐、成果輸出、市場推廣、政策支持等服務,只要你有好的創意就能留在哈工大機器人孵化平台上創新創業,形成規模化運作後,還能推動從單純的企業集聚向產業培育轉變。」于振中說,通過有針對性地創新,前瞻布局發展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的機器人生態圈建設已初露端倪。

機器人產業升級戰已經打響,以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產業深度融合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所長趙傑認為:「我國機器人產業正從低水平、簡單重複地模仿朝著中高端產業邁進,應用行業和領域不斷拓展,新一代機器人系統還將繼續成為眾多領域的關注熱點和研究前沿。」(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靜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巴基斯坦民眾焚燒美國國旗 美高級代表團訪問取消
組圖:江疏影清爽裝束心情靚 格子襯衫系腰間帥氣又時髦
我國就業為何「穩如泰山」
組圖:黃曉明自曝還想要個女兒 周冬雨喊他「黃爸爸」

TAG:中國經濟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小程序的生態模式近在眼前
完善產業生態鏈 激光產業迎新生
碧桂園進軍智能製造業,大灣區腹地打造機器人產業生態圈
無人機遙感在生態領域的應用進展
有生命的、類生態圈的產業發展
小米生態鏈智能手錶進入世界前四,有效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逐夢電競 催生系列新生態鏈 從業人群將超4億
人類對環境的影響——生態圈
鄭贇:全球汽車產業價值鏈與產業生態
服務機器人風口已至,生態賦能或推動產業走向成熟
業界精英為你剖析行業生態
生態鏈中體型居前的動物竟然是
銀魂,是一種人生態度
品質生活從生態開始!
江蘇佳誠木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銷售楊桉多層板,生態板,傢具板,生態多層板等
生態粉:替代工業麵粉的木業生態粉,粘結力、耐水性高
AI晶元商業化,落地關鍵之一是生態圈
農場還能這樣?外國生態農業發展「點子」多
聚玻網獲近億元A輪融資,構建玻璃行業全產業鏈生態圈
年輕人的第一款頭戴式耳機,小米生態正式進入,顛覆傳統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