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夕節的由來和民俗

七夕節的由來和民俗

七夕節的由來和習俗

今兒是傳統的七夕節,這節可是正經八百的發源於中國,但過這節的國家不少,像日本、朝鮮半島、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這些漢文化圈的地區和國家,受咱們傳統文化的影響,這也成了他們的傳統節日了。

您瞧這傳統文化的影響夠多大,要不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呢!不光影響大,2006年5月20日,這七夕節還被國務院列入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於怎麼發展成了中國的情人節,這還真沒個說法,興許是商家炒作的吧。

這七夕節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我查了查資料,說法挺多,不過倒都挺有意思,反正也不是什麼科學問題,咱不較真啊!您就瞧個熱鬧吧。

最認同的說法是牛郎織女說。

傳說在天河的東邊住著織女,她是天帝的女兒,每天都在辛勤的織布,織出的錦繡天衣,漂亮極了,但自己從沒有空閑打扮。天帝看她獨自生活很辛苦,就准許她嫁給了天河西邊的牽牛郎,但織女出嫁後荒廢了紡織的事。天帝大怒,責令她回到天河東邊,只許他們一年相會一次。所以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晚上,織女與牛郎才會在鵲橋相會,他們的相會帶有美好幸福的寓意,牛郎織女的傳說最終演變成了象徵愛情美滿的七夕節。

還有自然崇拜之說。

說「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有文獻記載,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就有了對牽牛星和織女星的記載了。其實過去人們對宇宙歷來是崇拜的。人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它可以讓人們夜間辨認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就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這是最早記錄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迹。

時間崇拜也是一種說法。

說「七夕」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和「期」同音,古代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說法多了,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咱比如老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就以做滿「七七」為圓滿,現在也有這種習俗。

這「七」與「吉」還是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在我國台灣地區,七月是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人們把七十七歲又稱為「喜壽」。

說了時間之說,還有數字崇拜之說。

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六月六這「七重」都視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給人以神秘嚴謹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所以也就有了七夕在很大程度是一個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當然還有其他說法,但咱所說這些,那是民間比較認同的。這七夕的起源雖沒確定唯一,但有多種說法也說明了這個節日確實挺有意思!

咱再聊聊習俗。說到習俗,先得說這「穿針乞巧」。

一般七夕當夜,凡間的婦女都在此時向織女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由此也就有了「穿針乞巧」之說。這個傳說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是迄今在古代文獻中最早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這一習俗在中國民間是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喜蛛應巧」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宋周密《乾淳歲時記》說;「以小蜘蛛貯合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樂事》說,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為得巧多寡。」縱觀歷朝,都有此俗。

其次,還有「投針驗巧」,把針投入水中,看它形成水影的圖案來驗巧,這習俗盛行於明清。「蘭夜鬥巧」源於漢朝宮廷的遊戲,相傳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在七夕之日,把生的菱藕能雕刻成了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隨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遊戲就叫做「鬥巧。」

除此之外,還有「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曬書晒衣」、「拜織女

」、「拜魁星」、「染指甲」、「婦女洗髮」、「吃巧果」等習俗,也都有典故,寓意大多就是祈福求平安了,像「染指甲」、「婦女洗髮」、「吃巧果」等,就真是民俗了。

說了這麼多習俗,雖沒細說典故由來,但從字面也都能理解一二,咱再說說這不好理解的。

「磨喝樂」,您光看這字面,明白幾個意思嗎?其實我也暈菜。這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說白了,就是小泥人。早前兒都是用泥土捏制而成,形象多是穿荷葉衣裙,手持荷葉的小孩。到了宋朝以後,磨喝樂就不再是土玩偶了,有拿象牙雕鏤的、有用龍延佛手香雕成的,材料不但大不一樣了,小孩的裝扮也是極盡精巧奢華,有用彩繪木雕做欄座,或用紅砂碧籠當罩子,小孩手中所拿的玩具那都是用金玉寶石來裝飾,越做越精緻。大小不一、姿態還各異呢。小的有三寸來高,大的能有三尺,那真跟小孩不相上下了。

當然,這泥偶玩到這份兒上,也就遠離老百姓了,誰玩的起呀!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雖是傳說,但牛郎星和織女星,這可是科學啊!

夜晚,當我們仰望星空,會看到頭頂上方有一顆明亮的星星,旁邊還有四顆小星,就好像織布的梭子,這就是織女星。隔著銀河,在東南方有一顆亮星,兩旁各有一顆小星,那就是牛郎星,它與織女星隔河相望。您要是趕上霧霾天,那就甭看了。

牛郎星和織女星,那都是離我們非常遙遠的恆星,它們比太陽還要大呢。在天文學上,測量恆星之間的距離,有個單位叫「光年」。光年就是每秒鐘走30萬千米的太陽光,在1年里所走的距離。牛郎星離我們有16光年,織女星離我們有27光年,所以看上去只是一個小小的光點。

牛郎星與織女星之間的距離有16.4光年。神話畢竟是神話,咱甭說是一夜之間相會了,就是依現在的科學技術,即使改成每秒飛行11千米的宇宙飛船,這牛郎也得45萬年,才能飛到織女身邊。

傳說是美麗的,科學是嚴謹的,讓我們相信科學,崇尚美麗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段祺林 的精彩文章:

TAG:段祺林 |

您可能感興趣

臘八節的由來
民國「四四」兒童節的由來
說說春節的由來與民俗
臘八節的來歷和各朝代的臘八節風俗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的習俗和來歷
臘八節的介紹及由來
七夕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八月十五!中秋節的來歷和旺運習俗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清明節的由來
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由來
「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由來
元宵節的來歷與習俗
朝鮮建軍節的由來
六一國際兒童節的由來
「中元節」鬼節的歷史由來
盂蘭盆節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