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里的中國元素,跟著電影看美國對中國印象的改變有多大
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電影開始加入中國元素,尤其是美國好萊塢電影,從一開始的一兩個鏡頭,到後來的在中國境內取景,再到現在由中國演員出演其中的角色,甚至開始植入中國產品的廣告。
越來越多的加入中國元素,當然是好萊塢意識到中國的巨大市場,甚至說,現在沒有一個製片公司,在拍電影的時候,會忽略中國電影市場。另外,除了中國元素在電影中所佔的分量篇幅越來越大之外,中國在電影中的作用也發生了變化。
其實細想起來,好萊塢電影中,有很多電影作品都有中國元素的體現,體現少了,則是一兩句話或者是一兩個鏡頭一筆帶過,但是體現得多了,則會把中國放在電影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過,從開始到現在,一直在變化的則是,電影中的中國印象。比如,從貧窮落後的印象轉變為強大。
小編印象里,第一部體現中國元素的電影是《阿甘正傳》,當然小編是非常孤陋寡聞的一個人,如果有更早的活著其他體現更多的,大家可以私下討論。話說回來,在《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里,主角阿甘因為乒乓球打得好,所以來到中國,也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那時候展現的中國是美國剛剛和中國建交的時候,阿甘對中國有一句話,「在中國,人們什麼也沒有」!
這大概是當時的美國人對中國印象的一種體現,對此,我們無法說這樣的印象是好是壞,因為客觀來講,當時的中國相對於美國來說,的確什麼也沒有。
之後的一部電影,《殺死比爾》,其中的一句台詞讓中國觀眾印象深刻,就是那句「我最恨日本人」。對此,導演有一部分是取巧,來符合中國觀眾的口味思想。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該片的導演昆丁·瓦倫迪諾是李小龍的粉絲,這裡也是在向李小龍致敬。這裡也順便說一句,那些質疑李小龍成就的,可以想想,為什麼被稱為鬼才導演的昆丁,會向李小龍致敬。
但是這部電影,僅僅是說出了中國人的心聲,至少是一大部分人的心聲,並沒有過多表現其他的。
之後的《碟中諜》,則是把傷害全部展現在了全世界觀眾的嚴重,雖然電影中有一些場景非常亂,甚至還有「辦證」兩個字出現在電影里,但是電影里出現的高樓大廈,也向世界上那些「愚昧」的國家展示了中國已經不是他們印象里的國家了。
而出現質的改變,則是電影《獨立日2》,在《獨立日1》的時候,面對著強大的外星人軍團,中國還不夠資格做美國的盟友。但是在《獨立日2》中,中國在月球基地上的前沿觀察哨表明,中國已經是「最為強大」的美國的盟友了,也開始有資格和他們並肩作戰了。
之後,在變形金剛和其他一些科幻片中,都會有中國這個字眼出現,他們往往會把想不到是什麼武器,猜想成中國的,雖然有些人覺得這是在黑中國,但是小編覺得,這是對中國國力的一種肯定。
一直到電影《降臨》,中國已經徹底成為和美國平分秋色的大國了,電影里的中國,已經是一個可以完全不理會美國,可以自己做任何決定的大國了,甚至中國處理某事的方法,世界上至少有三分之一會支持。而美國之前的電影中,最佳的幻想敵人也從俄羅斯轉移到了中國身上。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乃至世界對中國的印象,已經和之前有了一個飛躍,很多人都說這只不過是為了中國市場,但是,他們為什麼會迎合中國市場呢?
有些問題不管我們還是其他國家的一些人,承不承認都好,客觀事實就擺在那裡,世界影響力就放在那裡,承不承認,那也是事實。
點擊展開全文


※初登中國新歌聲,Eason:小短腿造型意外遭圍觀,依舊搞怪
※四大導師兩兩合唱,周杰倫變身溫柔鋼琴小王子,那英氣勢依然強大
※中國新歌聲第2季首播,哈林退出,E神陳奕迅搞怪加盟
※扶搖皇后橫店火熱開拍中,楊冪攜手阮經天,扶搖直上!
※娛樂圈cp大亂燉?劉詩詩陳偉霆竟成夫婦,演繹絕世愛戀
TAG:卡拉娛樂狗 |
※外國攝影師鏡頭下的中國和俄國邊界線,對比後感概差距太大
※關於電影「好萊塢中國造」的一些思考
※大清帝國不閉關鎖國,現在的中國是什麼樣的?
※厲害了,我的國!在這個領域,中國已經成為和美國一樣的「超級大國」
※外國大牌眼中的中國風,笑岔了!
※一個讓美國恨之入骨的中國女人,讓美國航母不敢靠近中國!
※美國人眼中的四大元帥,有一位是中國人,還打敗了美國
※加拿大獲獎電影走進中國!這些電影值得一看
※這個國家為了巴結中國,向中國派遣大量美女,國民知道後大叫恥辱
※聯合國中,最有影響力的四個國人,讓中國走上了世界舞台!
※美國頂級大廚來中國,驚嘆:普通廚師把英國蟹和蛤蜊做的比我好吃
※西方大國從美國口中奪食,中國漁翁得利成就一強大的工業
※為渲染中國威脅,英國塑造一個最恐怖的中國人,西方各國聞之色變
※中國人出國買買買,歐洲正在吸引大量的中國遊客
※漫威電影大年初一上映,但不在中國
※韓國人眼中的四大無整容中國美女
※學者觀察:美國「謀略」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國的書法
※戰地之旅:早期外國電影中的中國形象構建
※在美國上大學比中國容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