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行「收編」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相當於變相「升准」

央行「收編」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相當於變相「升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在最近兩個月出現了新的變化,儲備貨幣項下的「非金融公司存款」科目時隔九年多回歸了。有人推算,這足以衍生出約4950億元的廣義貨幣。果真能如此嗎?從資金流向看,原本在商業銀行賬上的存款進入央行賬戶,不僅不能在現階段派生貨幣,反倒有類似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效果。

「非金融公司存款」科目自2008年被央行從資產負債表中刪除,直到2017年6月才重新出現。現在的「非金融機構存款」為支付機構繳存人民銀行的客戶備付金存款。

這其實是第三方支付監管新政的成果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的反映。今年初,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從4月17日開始將客戶備付金的一定比例繳存指定機構。6月,「非金融機構存款」重現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為840.77億元,7月進一步上升為901.4億元。

有媒體解讀,央行已將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納入基礎貨幣投放的考量範疇,若按照最新的貨幣係數5.5測算,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繳存在央行的客戶備付金足以衍生出約4950億元的廣義貨幣。

從儲備貨幣、基礎貨幣、廣義貨幣之間的關係來看,上述觀點的邏輯看似有些道理。但是,並不能就此認為這是央行出於基礎貨幣投放的考量。從央行公開文件看,非金融機構存款的回歸是央行調整對支付機構備付金監管政策的結果。

這些在非金融機構存款科目里的資金原本是商業銀行存款的一部分,既可能是活期存款,也可能是非活期存款,現在這部分資金從商業銀行轉入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繳納存款準備金的變動在本質上並沒有太大區別。商業銀行存款的減少,意味著在此基礎上可派生的貨幣數量會下降。

另外,該科目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的位置也從側面反映出它的出現與增長與「升准」相似。2008年以前,該科目與金融性公司存款(包括了其他存款性公司和其他金融性公司)並列於儲備貨幣之下,2017年6月回歸後,則列支在其他存款性公司之下,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包括了法定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上升,會帶來其他存款性公司科目的增長。

儘管備付金從商業銀行轉入央行有「升准」的效果,但影響較微。6月從無到有,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僅相當於正常升准一次(0.5個百分點)的1/10。以後隨著第三方支付業務的發展,繳存到央行的備付金會有擴張,不過考慮到這種變化是漸進的,每個月增量較少,也很難對市場產生衝擊。

支付圈創始人Meet向界面新聞表示,備付金集中存管與正在推出的網聯是央行整頓第三方支付行業的一套組合拳,以維護支付市場的有序發展。早前,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曾指出,行業存在的風險之一就是備付金被挪用,有些機構用其炒房炒股,甚至賭博。央行也多次發文,將備付金監管列為「紅色底線」。

這部分資金源自監管,其規模和變動由第三方支付業務的發展與監管政策共同決定,央行基本是被動接受這些資金的變化,並不能通過主動調整它來控制儲備貨幣的變化,在其他工具充沛的背景下也沒有必要。(來源:界面)

提供第三方支付系統、牌照申請、續展、併購等業務 !諮詢電話 18611588068(微同號)

廣而告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支付界 的精彩文章:

錢寶支付回應非法集資傳聞:錢寶科技與錢寶網毫無干係!

TAG:支付界 |

您可能感興趣

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規定,中付支付、聯動優勢收央行罰單
央行劃定支付機構備付金全額交存大限
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四連跳」
第三方支付線下競爭激烈 隨行付「最綜合」實力彰顯優勢
央行再開巨額罰單,第三方支付迎轉型關鍵期-「躺著吃利」的第三方支付或被逼出局
靴子落地!央行正式《通知》要求全額上收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
中匯支付屢「吃」央行罰單,中付支付無意出售支付牌照!
央行嚴控徵信系統全面接手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
互金催收公約出爐!第三方支付銀行代扣通道將全面關閉
第三方支付遭遇「罰單潮」
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交存央行,是最好的選擇嗎?
支付新規波及第三方銷售機構 「費用倒掛」困局待解
第三方支付流程變革的影響
第三方支付、二維碼支付等移動支付方式在中國的發展勢如破竹
第三方支付強監管將延續
銀盛支付因違反收單業務規定收央行罰單,被責令限期整改
第三方支付 「江湖規矩」變了
「斷直連」大限已至,備付金全繳倒計時,第三方支付該「洗牌」了
第三方支付監管加嚴,通聯支付因收單業務違規被罰6萬
第三方支付機構逐鹿跨境支付:交易規模井噴 費率不斷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