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換個角度悟中醫 視覺的閑言碎語

換個角度悟中醫 視覺的閑言碎語

文/ 陳厚全

看完全書,感覺全書的靈魂,就藏在書名中。記得當時亮師為取書名徵稿,我當時的建議是「中醫真是你想的那樣嗎?」。對比起來,高下立分。我的明顯落入窠臼,容易產生分別心與是非好壞。中醫到底如何,不同層次不同角度有不同答案,各有各的樣,未必你的那樣就對,未必你的就真,假若那樣為名也暗藏我慢。而換個角度悟中醫,就如一個謙謙君子,給你娓娓道來不一樣的中醫,站在不同角度開啟適合你的那一扇心門。

換個角度,是突破自我禁錮之門的鑰匙,是螺旋前進的前提,是辯證法的靈魂,是變經的核心。做人能夠換個角度,你就知道將心比心;做事能夠換個角度,你就會懂得隨機應變。

那為什麼一定非要換個角度呢?

首先,我們肉眼可見的物質世界是立體的,而不是平面。立體的東西是多面的,而我們的視線是直線的,不會拐彎。所以站在任何一個面看問題,都必然有它的局限性與片面。站在任何一個固定的角度看問題,都猶如盲人摸象,各執一詞,自以為是。

第二,我們的肉眼產生的視覺,並不一定真實,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眼見為實」等等俗語,都不一定是正確的。因為我們的所「見」,本身就分很多種。六根都有見。眼可看見,耳可聽見,鼻可嗅見,舌可嘗見,身可著見,意可想見。同樣都是見,因根不同,所見即異。眼見則為色,耳見則為聲,鼻見香,舌見味,身見觸,意見法。見同一物,換個角度,用不同根,所見則異。

第三,站在生成論整體觀的角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是生生不息的,瞬息萬變的,我們觀察運動的東西,就不能停留在一個固定的角度看,要動態、辯證地看待問題。視野不開闊,思維難突破,最後就會閉關自守,坐井觀天。

易經給了我們很多啟示。為了教會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易經用了「錯綜複雜」來演變八卦。錯卦,就是兩個卦相對應的每一爻陰陽屬性都是相反的,比如乾與坤卦。錯卦也叫反卦或正對卦,錯卦教人要站在橫向角度正反相對看問題,常用於平級關係。綜卦,就是兩個卦相互顛倒,完全倒置。比如兌與巽卦。綜卦教人要站在縱向角度上下交換看問題,常用於上下關係。復卦,一義為六爻卦;二義為純卦,上下卦重複疊加。復卦教人要反覆琢磨,仔細周全地觀察問題。雜卦,與純卦相對,上下卦不一樣,裡面有交互卦。雜卦教人要彼此相互照顧地看問題,陰陽互藏。

換個角度,就是提示我們要錯綜複雜地多個面、多個角度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不要墨守成規,固執己見。要學會突破自我,敢於否定與懷疑的精神,通過不斷地否定與再否定,形成螺旋遞進式不斷向前進步。

從上圖可以看出眼睛的欺騙性。明明是直線,我們卻看成曲線,明明是白點,卻會看到黑點。這就是我們眼睛的欺騙性。其實不單我們的眼睛會欺騙我們,我們的耳朵、鼻子、舌頭等感官,都會欺騙我們。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有感官接收器,都不是客觀的,都是主觀有選擇性的去接受我們的世界。我們感知的世界,都是隨我們的心攀援外界的塵而得出的世界。簡而言之,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們意識里想看的世界。比如很常見的「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現象,都是因為如此。心不在,物現前,則視而不能見;心不在,聲樂起,則充耳不能聞。

我們先看上圖,似乎有五個圓是凹陷下去的,其餘九個是凸起的。但如果換個角度,把這張圖片倒過來呢?就是下圖,發現完全相反,之前五個凹陷的全部都凸起了,另外九個又變成凹陷的圓。

這是為什麼呢?這主要因為我們人類的經驗積累與基因遺傳綜合的結果。人類誕生之初,太陽就在我們的頭頂。我們所看的一切東西,能感受到光從上面前面照過來,一個物體,凸起的部分自然就亮一點,凹陷的部分自然就暗一點。我們大腦經過長年的經驗積累及基因遺傳,默認上面亮下面暗的物體就是凸起的,反之就是凹陷的。這是人類的共性。也許是生物的共性。這種經驗與觀念,是根深蒂固的,在多數情況下,人的經驗是人類進步的基礎,但同時,根深蒂固的觀念與經驗,有時候也是進步的障礙,讓我們離事實真相越來越遠。所以傳統文化很提倡內求,外界的知識,都是我們感官攀援的結果,越來越多,越來越雜,莊子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老子講為學日益。為學日益不是目的,它是用來輔助為道日損的。損之又損,就是損掉一切障礙我們深入智慧之海的既往知識與經驗。在初步階段,為學日益是有必要的,包括一切言行,積累為道的資糧。但積累資糧不是目的,不能一味的沉迷於資糧,我們不能忘記了為道日損。為學為道既可以有先後,也可同時進行,相輔相成。益的過程,類似於入世;損的過程,類似於出世。一益一損,陰陽之道。最後是不益也不損,不增不減,以至於無為,這樣我們就越開越接近事實真相。所以在某個層面,就會產生「知識障」。

人的共性經驗都會失真,何況不同的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先後天環境,每個人的思維與經驗都不同,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所看的象就不一樣。即便是同一事物,同一個人,站在不同角度看,也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所以,在極性世界,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運動的,理論也都是有其局限性的。沒有誰的理論是絕對正確的,用語言或文字可以表達出的理論,就一定有它的局限性。

因為真正的道,是講不清說不明的,所以老子叫「道可道,非常道」。話一出口,就已開始遠離真相,而非事實本身。所以佛陀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最後說他沒有說過一句話。事實真正的道,只有踏實去做,最後證道,最終是證出來的。語言文字只是道的載體,都是指月之手,而非那個月。所有的經典,都在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儘力向我們指向那個月,我們又各自因所站在地球的經緯度不一樣,抬頭看月的時間不一樣,所看的月相自然不一樣。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手的重要性,手是用來應證的,應證我們路線和方向有沒有問題,應證我們處於什麼位置,哪個層次。

接下來我們來妄談一下「影像」。凡物有體,體和影之間,有一個介質光。無光則無影。影和像之間,有一個眼睛。沒有人的眼睛來觀,就無所謂像。光影成像,和我們眼睛能看見物體的原理一樣,所見之物的光,經過瞳孔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像,然後視神經把信號傳遞給大腦,綜合分析後,又還原一個與實物一樣的像留在我們的意識中。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們的視網膜接受到的信號是與實物左右相反,上下倒置的。而讓它還原的,是我們的大腦,我們大腦本能的經驗處理。

有科學家做過實驗,讓人戴上特製的眼鏡,使所見物體上下顛倒,左右相反,這樣落在視網膜上的像就和實物一模一樣正立不反的像。然而,戴上這眼鏡的人,看到的世界卻全是倒立相反的。為什麼在視網膜成像是正立不反的,我們卻感覺是倒置相反的呢?這就是我們的大腦沒有調整過來,本能經驗性的給他按老規矩處理,卻沒想到受騙了,反而給生活帶來了煩惱與不便。不過,科學家做過試驗,繼續讓試驗者帶這樣的眼鏡生活,經過一段時間後,試驗者慢慢能夠調整過來,大腦逐漸適應與理解了,世界又重新回到原來的。這個有趣的現象,說明我們所見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想去甚遠,上下可以顛倒,左右可以相反,最後決定這個像的,還是我們的大腦,我們的心,而不是我們的眼睛,不是我們的感官。

影像和內經里的應象應該是有關聯的。影,為了說明有光參與;像,是為了說明有人參與。而應象,則不強調人,也不強調光,只是自然的相應,同氣相求。天有什麼,地成什麼,人應什麼。應象強調的是同氣相求,同聲相應。所應之象,形質不一定一模一樣,但內在的氣是一樣的。影像之像,是直接原物的再現,形氣都和原物一樣,但虛實不一,質地不一。所以,影像是以虛還實,是一個類似於克隆現量的過程;應象是同氣相求,類似於生命形成的過程。

影像中醫,我的理解就是,心如靜水,讓一切事實,清楚而真實地再現,影像成立於心之水面,心自然而然感受到了來龍去脈,所因所緣如電影般在心面上放映,若出現異常,則損有餘而補不足,以平為期。影像是直截了當地再現,離事實真相更近。但對心的要求很高,心越平靜者,水面越如明鏡,所映之像越接近事實。心一亂,心海波濤起伏,是成不清像的。所以影像,不只用於中醫,用在任何領域都是可以的。

一切理論,只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有意義,在其他條件下也許就不對了。一切法,都是應機而生,循業而現,法無定法,說得越多,離事實越遠,唯有自己去親證。閑言碎語,繼續下去沒完沒了,就此打住。妄想之言談,還望沒有污染大家的感官。

編輯 / 小順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鹿迪校園劇場
不發工資,你依然可以廉價的美
花食記 牡丹花甜包兒
人人需要具備一點領導力
血液常識早知道,身體健康少吃藥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換個角度看世界;視角非常獨特的攝影作品
空中跳傘,讓你換個角度看世界
換個寬闊的角度看問題
「視」界杯——換個角度看足球
換個角度看我的國
換個角度看歷史
流言——當你累的時候 換個角度看世界
換個角度看世界,令人尖叫的醉美航拍圖
攝影:換個角度看風景
小技巧:換個角度看世界
換個角度看幽門螺桿菌
換個角度看叫勵志
換個角度看看這個世界
換個角度觀閬中:門與家!
換個角度看看?
「誇誇群」的啟示:換個角度看 世界更廣闊
盤點動漫中換個髮型就變「女神」的角色,園子放下劉海美呆了
換個角度看世界:把剪紙帶進大自然
手機攝影小技巧:換個角度看世界
一組讓人腦洞大開的照片,換個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