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農殿:古街遺韻印仁心

神農殿:古街遺韻印仁心

水亭門

在衢州市的西北角,有一處古城,人稱「水亭門」,北接新河沿,南至美俗坊,西臨衢江,東到縣西街,堪稱衢州城內的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夕陽西下,一脈餘暉穿過拱形門洞,溫柔地棲息於這一片青牆黛瓦間。老街不僅是衢城人文生活的折射,更是多少年城市滄桑演變的真實縮影。它們見證過衢城歷史上的富庶與繁華,也見證過水亭門外衢江上的千帆競發。

老街上保留的老建築

.神農殿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衢州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2001年以來,衢州市政府集中投資修繕了周宣靈王廟等七處古建築遺迹,而神農殿便是其中的重點工程之一。

此行來水亭街,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去神農殿一探究竟。不過,若不是輾轉問了,有當地人指點,實在很難找到它的蹤跡。神農殿坐落於寧紹巷內,幾乎隱匿於周圍一片白牆黛瓦的民居之中。在衢州人的心裡,它是「藥王廟」,裡面供奉的炎帝神農,是他們的「藥王佛」。每逢初一、十五以及農曆4月26日神農誕辰,便會有人從各地趕來,祭拜先祖,燒香祈福。

據衢州地方史料記載,700多年前的元朝至元(1271-1294)年間,時任衢州路醫學教授的劉光大因敬仰古代先醫、崇尚醫學,出資建造了衢州的神農殿,以祭祀中華醫藥學創始人神農氏,同時還在殿內創辦惠民藥局,開展救死扶傷,造福衢州人民,因此這裡也成為衢州葯業公會所在地,是其傳授醫學、交流醫道的場所。自元代至明清,衢州先後湧現出了雷豐、楊繼洲、劉全備、江誠等30多位名醫,留下了許多醫學著作。明代針灸大師楊繼洲編成的《針炙大成》10卷被列入《四庫全書》,成為中華針灸寶庫中一份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

神農殿主體

現存建築為光緒以後重修而成,整個建築為四合院室結構,佔地面積約500平方米。現存建築包括前殿、正殿,兩殿之間有天井及廂房。走進大門,前殿有一塊朱漆屏風,上掛巨型仿古竹簡,刻有介紹神農的隸書文字,入口處左右兩邊各有一塊大型展示牌,所呈現內容即為「衢州歷代醫藥之最」,將舊時衢州出土的醫藥用工具、醫書,及久負盛名的葯棧、醫家等內容一一道來。天井中的幾株樹長得異常繁盛,樹蔭下放置著兩口大水缸,缸中三兩尾錦鯉嬉戲。其間後檐柱牛腿刻「劉海戲金蟾」,劉海手持銅錢六、七枚一串,銅錢上刻有「太平天國」字樣。

劉光大塑像

走進神農正殿內,第一眼便能看見前殿正中的神農殿創始人劉光大塑像,容顏端詳,一派儒雅風範。據康熙《西安縣誌》記載,元衢州名醫劉光大首開衢州醫學教育的先河,他精通理學,博及醫學。公元1286年,朝廷聞知他在醫學方面的名聲,召其去對答元世祖關於醫學的策問,劉光大以五運六氣學說作了精闢生動的闡述,甚得皇帝滿意,名噪一時。劉光大在回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創辦了惠民藥局和神農講堂,教授醫學,嘉惠後學,深得後輩醫界敬重。至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衢州醫藥界集資建造了這座神農殿,從此將「神農講堂」以醫學交流的形式固定了下來。年復一年,神農殿最終成為衢州古人傳授醫學、交流醫道的場所。

劉光大塑像兩側則是楊繼洲、劉全備、江誠、雷豐等多位古時衢州的名醫銅像。廂房板壁上繪有神農十大功績壁畫。殿後金柱上有牛腿,雕刻著劉海戲金蟾,銅錢上清晰刻有「太平天國」字樣,充分彰顯了屢經戰亂的衢州百姓對太平盛世的渴望,也表達了衢州葯業公會同仁們對平安的祈願。

系清光緒重修後,如今的神農殿,在1993年被衢州市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經市政府修繕後得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市民眼前。2007年,神農殿被評為衢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建殿以來,每年衢州的醫學界人士都會彙集於此,探討醫藥,現如今,依舊有不少善男信女慕名尋訪而來。

神農氏塑像

貳.神農氏

神農殿之名即取自上古時期炎帝神農氏的傳說。《元史·祭祀志》寫道:「元貞初年,初命郡國通祀三皇(系伏羲、神農、黃帝)……歲春秋二季行事,以醫師主之。」自古就有神農氏「嘗百草始有醫藥」的說法,故後人敬神農為「醫藥鼻祖」。後世還有托神農之言著成《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並具有代表性的藥學著作,可以說是醫藥學領域傳承、發展的里程碑式藥學經典,彪炳千秋。

關於神農氏的介紹

神農氏,華夏太古三皇之一,被世人尊稱為「藥王」、「五穀先帝」、「神農大帝」等,為掌管醫藥及農業的神祗,不但能保佑農業收成、人民健康,更被醫館、藥行視為守護神。

傳說神農氏的樣貌很奇特,人身牛首,三歲知稼穡,長成後身高八尺七寸,龍顏大唇,身材瘦削,除四肢和腦袋外,身體都是透明的。有傳神農氏嘗盡百草,但凡藥材有毒,服下後他的內臟就會呈現黑色,因此什麼藥草對於人體哪一個部位有影響就可以輕易得知。後來,由於神農氏服了太多種毒草,積毒太深,不幸身亡。為了紀念神農氏的偉大功績,後人將相傳是他留下的藥方整理編成《神農本草經》,並在全國各地立廟建殿祭祀。

長期以來,神農殿祭祀一直是衢州古城中最興盛的民間信仰。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和神農誕辰,常舉行大型祭祀活動,許多香客都會自發來到神農殿朝拜,祈求藥王保佑身體健康。

藥學求本,傳承探源。站在神農殿內的天井中,遙望殿內香火裊裊,屏息凝神,似乎還能聞見那一縷穿透百年時光的幽幽葯香,繚繞在殿內疏淡如水的陽光里。這天的神農殿,雖然有些沉寂,但那一份跨越百年歷史的醫者仁心卻遺韻悠悠,愈發顯出濯濯清漣之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 的精彩文章:

TAG:浙江省中醫藥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晉地尋古 佛風遺韻
嶽麓書院,湘江西岸的千古遺韻
古美塾庭︱晉北古風遺韻人文行
文人遺韻:蒲華、吳昌碩的寫意藝術
奢華遺韻 潮起西洋古董
探秘:東坡雕像——徐州抗洪 雪堂遺韻
書法「十大聖地」的古老遺韻
《禹里文墨澤潤千古遺韻》文/夏琳
蘭亭猜度:獨家解讀神龍本謎團,新曲歌詠永和風遺韻
魏晉壁畫墓 一幅河西走廊的古道遺韻
漢風遺韻,中華風骨——蔣彥紫砂藝術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南北遺韻 靈指相承」展開幕
走遍連雲港:古城印象 遺韻春秋
唐宋遺韻:初唐四傑之駱賓王
追尋唐風遺韻,感受神都輝煌,去洛陽明堂天堂感受輝煌神都韻味
《蘭亭序》集字春聯,願你寫出魏晉遺韻!
佳作賞析 《古渡遺韻》
絲路遺韻與古今迴響——吳蠻與絲路音樂大師及華陰老腔皮影導賞
漢磚,遺韻之美
漢磚,遺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