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麵館開了十八年,只賣小面,你說跩不跩?
重慶人的三餐裡面,有一樣東西是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面。而在重慶人的麵館里,什麼牛肉、肥腸、豌豆雜醬……花樣百出,但要說回歸到最「原始」,還是那碗簡簡單單的小面。
xiao
小
mian
面
而吃姐這次尋去的麵攤,聽說也是很有「脾氣」,開了十幾年,不像別的搞那麼多板眼,而是一直堅持只賣小面。
一下車,四周看起來人氣也不太旺,也是沒有什麼店的。走進這棟老樓,會聽見一聲洪亮的女聲從藍色的圍欄里穿過:「你的面好了,過來端。」看來吃姐是找對地方了。
這麵館的門頭也是很隨意地就掛在了磚牆上,也算不上醒目,要是走得匆忙,很容易就錯過了。
總的來說,店鋪就是一個狹長的甬道,連門都沒有,客人坐的桌子感覺也是很簡單的用水泥砌成的。末尾的深處算一個「開敞式」的廚房。
GIF/702K
由於只賣小面的緣故,店裡的夥計並不多,需要準備的材料也很簡單,所以唯一的夥計只需要負責折菜就OK。
陸陸續續來了不少客人,感覺這些人和老闆娘都很熟,總是會聊上一兩句。他們都是先走到一個佐料台前,讓老闆娘給他們打佐料。
吃姐湊上去瞧了瞧,其實佐料很普通,要說有什麼特別的話,就數這一大鍋肉臊子了,不少在吃的客人告訴吃姐說:「你試下,吃起來還有股很香的肉味。」
GIF/772K
心動不如行動,老闆娘基本上只會問兩個問題:要好辣?乾餾還是正常的?吃姐要了二兩的乾餾小面。佐料打好之後,需要自己端著碗進入下一個環節。
離佐料台不遠的小桌上擺買了差不多的佐料碗,這些都是等面的人。等的時候,另一個老闆娘會和食客們聊天拉拉家常或是隨便打趣,看得出來,大家互相之間都很熟。
GIF/700K
姊妹面庄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她們不是用高湯煮麵,而是用的白開水,就和我們自己在家煮麵的感覺很像。
正因為如此,就多了一個獨特的現象——摻水。覺得面太干或是味道太重,就可以讓老闆娘給你摻勺水中和中和,不過人多的時候就自己來吧。
吃姐的面起鍋啦,如果你不特別要求的話,面煮的是軟硬適中。老闆娘還特別熟悉女生的喜好,特意多放一些蔬菜,都不用專門開口。
GIF/1004K
吃之前,一定要把佐料給拌勻了。2兩看著挺少,但是對女生的話已經夠了,而且價錢只要6元。
表面看著很平淡,味道卻是越吃越重,臊子的香,鹹菜的沖還有辣椒油的辣一起在口中翻騰,即使大汗淋漓,但是真是入味得讓人情不自禁一口接一口啊。
五分鐘之後,風雲殘卷,一根沒剩,這種「甜蜜的負擔」可能每一個吃貨都會懂。
吃姐走的時候,還有不少街坊領居陸續趕來。隔著鐵板還能聽見老闆娘招呼客人高亢的聲音,十八年的時間,從不會做面到只做小面,這份踏實和專註也許就是老闆能夠贏得各路食客的心的原因了吧。
【地址】
(九龍坡區楊家坪正街2號)
主辦方:微品數字傳播
主編:陳卜文 | 副主編:江大雄
總監:林克勇 | 編輯:廖雅楠
註:本文由吃在重慶原創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點擊展開全文


※巴南這家神級蒼蠅館子,憑它就能俘獲你!
※喝吐了!親測15款不常規飲料,它們真的像看上去那麼好喝嗎?
※DIY冰淇淋,讓你冰爽一「夏」
※這一碗鰻魚飯,你一定要好好吃!
TAG:吃在重慶 |
※這家百年老店,每天就只賣幾十個蹄膀,去晚了吃不上
※厲害了!這家開了十八年的店,光是沖著一碗砂鍋面都要去打卡!
※一到飯點就爆滿,這家開了十二年的鐵鍋燜面你一定不能錯過!
※要不是這家餐館的桌子都是這麼小,我早就跑過去和小姐姐坐一起了
※年入一個億!這家小店一周只開三天,靠的只是兩款丑到不行的產品!
※三星用了很多年一個不起眼小功能,國產只有這家一直有做?!
※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徹底變火了!店內只賣這一種東西,一年賣出3萬斤
※畢節這家烙鍋店開業半個月,竟賣出幾百斤辣椒面!真有這麼好吃嗎?
※這家96年一直開到現在的小吃店,晚一點去什麼好吃的都沒了……
※這家母愛牌餃子店,一開就是十八年!
※這家小吃大哥賣了10年,每次去都要排隊,你猜得到是什麼嗎?
※奇怪了!來這家麵館的人不吃為了吃面,而是為了看筷子
※三代人開了20多年的這家老店,每天只賣3個菜,不到下午就賣光了
※這家熏了我半個月的店,我要曝光給你們!
※從靚妹煮成了慈祥的師奶,這家店找不到名,卻已開了30多年……
※這家開了25年的冷麵館,搬家後我還是第一次來呢
※面孔鈦光!三個男人進了平湖這家浴室,不是為了洗澡,竟干出這種事!
※就靠這一碗面,這家店在彈子石火了快二十年!
※靠一碗薺菜大餛飩火了4年,每天早早就賣完,這家店排隊也吃不到!
※這家開了14年的佛系餐館又出新菜了,你來或不來,它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