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林馥泉和他那本岩茶界的九陰真經

林馥泉和他那本岩茶界的九陰真經

岩茶的世界裡誰是當世

第一高手

GIF/8K

對Y老師這麼有種的人來說,也是一個不能觸碰的話題,一聊起來就是一場血雨腥風。說的斯文點叫岩茶界的華山論劍,說的通俗點叫互相不服氣,頗有點像金庸筆下的江湖。

在那個江湖中,有號稱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五絕,佔山開會,封鎖交通,平時去華山坐個纜車刺溜一下就上去,要是碰上五絕開會前一個月,華山就限行了,單日只能黑馬過,雙日白馬過。

五絕開會是為了爭一個天下第一的角色,而天下第一併不是一個虛名,獎品是一個叫做《九陰真經》的教科書,據說天下第一拿了這本書就能穩做天下第一。

中國人的規則就是這樣希望名利雙收,不像西洋美利堅,美利堅有武林大會,每年6月就大比一次,門派中奪得天下第一的拿著寫著冠軍的戒指歡天喜地的回家遊行,墊底的則有機會在後輩中挑選一個資質最優者以圖來年再戰,強者得名弱者得利,皆大歡喜。

再回來說這本九陰真經,此書作者黃裳,北宋年間人,金庸說他是個文官,曾經當過福州的市長,後來又被派去《編萬壽道藏》,讀書多了,悟出一套絕世武功,之後又歷經磨難終於寫出這本影響江湖幾百年的千古奇書。

岩茶圈裡也有這樣一部奇書,做茶的高手都會偷偷的收藏一本,這就是林馥泉先生在1943年著的《武夷岩茶之生產製造及運銷》。

關於林馥泉

林馥泉先生原籍惠安,與陳椽、庄晚芳、駱少君等茶界大家是老鄉,少年時在上海學習農業,35年著名茶人張天福在福安成立農校,林馥泉是首屆學生,從大上海到福安來學習農業,這樣的情懷在我們這代人看來應該是不能理解的。

但是林先生來了,居然也紮下根。

1938年中國茶葉公司與福建合辦「示範茶場」由張天福任廠長,庄晚芳任副廠長,吳振鐸(台茶之父)任茶師,林馥泉任武夷制茶所主任,王學文任星村制茶所主任,陳掾任政和所主任,看這樣的名單,有沒有一種看86版神鵰的感覺,滿滿的都是明星。

林先生在負責武夷制茶所工作期間,歷時四年多完整的調研考察,至1943年,正式發表《武彝茶葉之生產製造及運銷》一書,此書是關於武夷岩茶的第一本專門著作。

1945年林先生調任石獅任鎮長,期間多有政聲,據說去職時民眾夾道設香案送出鎮境才依依止步,抗戰勝利之後,林馥泉先生赴台參與農業茶業接收,對台灣茶葉復興和現代農業發展貢獻頗大,除武夷茶葉生產一書外,林先生還著有《烏龍茶及包種茶製造學》,已經合集文章識茶小集。

林先生在台期間他常以「老茶農」自詡,深入茶園,奔走茶家、茶企,弘揚茶文化,提倡「國飲」。在台灣茶界享譽很高。我在台北木柵茶農的家裡,也見過林老手書「制茶能手」掛在最顯眼的地方。

1982年林老先生在台灣逝世,享年七十。

林馥泉和他的武林秘籍

林馥泉先生一生最知名的成就應該也還是這本《武彝茶葉之生產製造及運銷》,該書堪稱武夷茶的第一部專著,也是公認質量最高的一本武夷茶生產製造專著。

時至今日,距離林老寫下此書已經過去七十多年,當年的小茶苗現在都是市場上的百年老叢,岩茶的製作工藝生產管理也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保護區建立之後客土變得原來越困難,機器做青已經大量替代了手工做青的方式,傳統的走水焙已經被烘乾機取代等等。

但是林老記錄的岩茶製作工藝的機理沒有變,七十年前的這本奇書依然了解武夷岩茶的入門必備書,喜歡武夷岩茶茶友們更是可以從這本書里找到非常多當年的趣聞。

Y老師讀這本書,一字不漏的讀了好幾遍。

說它是武功秘籍,是因為它把岩茶生產的過程事無巨細的用市場調研的方式記錄了下來,而且跟正常的學院派教科書不同,教科書是用文本化的論文格式普及普世知識點,用最接地氣的畫面呈現,還原現場。

書中很多的歷史細節:比如到底那裡才算真正的核心產區,再現在的天心村基本上人人都是茶師而在歷史上天心村居然最多有過150個石匠,甚至還包括林老收集整理286個茗叢花名。

.自從做了「有種」專題,Y老師喝茶就按照這個記錄作為參照指標,等我把這些喝全了,不知道人類的性別會不會沒有邊界……

書中有最貼近民生焦點問題的制茶成本的測算,那時候他就說了一斤岩茶自初制後到達消費者時其價格必須增加到二、三倍之上,這個貨幣運轉的規律至今適用。

書中關於採摘管理的運營,也有精準數據化的記載。放置如今,相當於一家中小型企業的運營管理,是可以開收費課程的。

林老還告訴我們,岩茶的品評就是有階級屬性的劃分。而藝術的品評,說的就是外人所難了解的茶術品評,如「山骨」、「嘴底」、「喉韻」等,他說這是小康之家才會有的氛圍。Y老師不禁腦補了一下自己的小康之家……

而在書的最末,也可以看到一個茶人在戰亂時期對武夷岩茶的良好期願。這些期願諸如,選育品種,茶園更新,合理利用機械等等大多都已實現,唯獨組織建立聯合茶廠的願望,現在看來尚有距離。

林先生的遺作《武夷茶葉之生產製造及運銷》因年代久遠,又在戰爭年代出版,在海峽兩岸均已失傳,據說台灣方面林先生的遺孀何素如女士保留有一本孤本,大陸方面在首都圖書館保留友一本股本,2014年納通醫療集團購得掃描件後重新編輯排版,但並未正式出版流通,多以重印件方式在茶人茶友間流通,網上也多有文字轉載。

如此珍貴的文獻,Y老師能做的,就是複印一些影印本,供同學們傳閱分享。

還有什麼好玩的岩茶讀本,可在留言中分享告知,Y老師也需要day day UP

- E N D -

另外,關於任何需求

請找性感撩人的學習委員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岩茶教室 的精彩文章:

忙肺大葉種,生於雪水之中,定有驚人之時
水質對茶的重要性
茶里春秋,歲月悠悠!
貴茶乘「一帶一路」東風登上紐約時代廣場
水和茶之間的般配,也講究「門當戶對」

TAG:岩茶教室 |

您可能感興趣

同為武夷山代表性茶葉,岩茶和紅茶的區別在哪?
香清氣馥、茶湯鮮爽、湯水清甜,今年的輕火岩茶,有這三大特色
大雪煮茶養生,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岩茶中該選什麼茶?
醒茶那是普洱茶,黑茶的事,別扯上白茶、綠茶、紅茶、武夷岩茶!
講真,什麼才是武夷岩茶大紅袍、水仙、肉桂的「傳統」?
鐵觀音、岩茶、台灣茶,都是烏龍茶嗎?
除花香、果香、桂皮香外,武夷岩茶肉桂還有這些香氣?
綠茶中的岩茶——六安瓜片
綠茶、白茶、紅茶、黑茶、岩茶,該如何控制這些茶的出湯時間?
實用技巧,如何正確區分武夷岩茶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
本澀岩茶,一口喝到綿密和茶底
一杯本澀岩茶,最具「岩韻」與「花香」
立冬,宜煮一杯老茶,綠茶、黑茶、白茶、普洱茶,岩茶誰才是煮物
同為武夷代表茶葉,岩茶和紅茶的差別在那?
白茶、綠茶、紅茶、武夷岩茶、普洱茶,頭道茶到底該不該喝?
都說高山茶好,無論白茶綠茶普洱茶岩茶,高山茶是真的好嗎?
武夷岩茶的香清甘活和白茶的鮮醇甘爽,好茶的標準都是相似的!
武夷岩茶的岩韻,是那種高火岩茶焙焦的味道嗎?
岩茶的獨特是武夷山的環境造就了它
一本《岩韻》,讀懂武夷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