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走進我國最大坦克生產基地

走進我國最大坦克生產基地

來源中國軍網

電影《戰狼2》里,冷鋒駕駛坦克完美漂移,讓小夥伴們驚呼:原來坦克還可以這樣開?8月16日,西北大漠「狼煙再起」,多款新型坦克和裝甲車雲集內蒙古包頭大青山腳下,參加「裝甲與反裝甲日」活動,加速疾馳、騰飛越障、漂移拐彎……讓觀眾們直呼過癮。從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上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到國際軍事比賽-2017「坦克兩項」比賽驚艷表現,再到作為我國第三個軍工資產企業整體上市,短短半個多月時間,我國最大的坦克生產基地——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刷爆網路。

內蒙古一機集團鐵路車輛總裝生產線

打造精品讓世界愛上「一機製造」

筆者來到第一機械集團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想知道這些虎虎生威的「陸戰之王」是怎樣打造出來的。「坦克的車體、炮塔和主要零部件都是在這裡焊接、組裝而成,隨後是去應力、水密封試驗和表面處理。」剛從閱兵保障現場回來的一機集團五分公司副經理王智斌,第一站便把我們帶到了坦克製造車間。只見數塊按圖紙切割的裝甲板被高高吊起,一個機械手臂握著焊槍沿著結合部勻速划過,在一條條整齊平滑的焊縫完成後,一輛坦克的雛形便呈現在眼前。「一輛坦克的車體由數百塊裝甲鋼板焊接而成,如果焊縫不牢,就容易撕裂。」王智斌說,一機集團所有坦克和裝甲車車體的主要焊縫都是由機器人完成,焊道不僅美觀而且質量可靠,沒有出現過任何漏焊虛焊的問題。一路參觀完傳動裝置、油箱、散熱器、履帶板、負重輪等生產車間,我們終於在最後一站——亞洲最大的坦克和裝甲車總裝分廠五分公司,看到了正在組裝的99A坦克和VT-4坦克。王智斌說,從動力艙落艙、整車管路氣路連接,到主動輪/負重輪安裝、履帶連接,再到總裝調試、靶場試驗,已全部實現了流水線滾動生產。每個零部件都通過編號處於動態管理中,在車間內的大屏幕上,能清晰地看到各零部件的裝配和庫存情況。精細化管理的背後,來自一段不平凡的經歷。21世紀初,工廠生產的外貿坦克因一次質量問題遭到了外方退貨,工廠調查發現,坦克可靠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於底盤上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廠一方面帶領專家組赴部隊調研徵求意見建議;另一方面在陸軍裝備部和相關軍代局指導下連續開展「精品工程」和「陸軍裝備質量綜合提升工程」,從螺栓擰固到線纜安裝,全部實現升級改造。如今,新一代的VT-4、VT-5坦克憑藉良好性能、可靠質量,成功走出國門,收穫大量外貿訂單,成為世界「明星」產品。

「獨臂焊俠」在焊花中綻放精彩

公司研製生產的裝備參加閱兵

坦克製造離不開先進的現代化製造工藝,更離不開像盧仁峰這樣的「金牌工匠」。駕駛艙焊接在各國坦克生產過程中是普遍存在的一道難題。盧仁峰是一機集團首席焊工,他練就了一手絕活,能用一隻手完成焊接。20多歲時,盧仁峰就已經是集團里的技術「大拿」。然而,一場意外事故讓盧仁峰的左手完全喪失工作能力。但盧仁峰捨不得這份工作,決心練就單手焊接的能力。那段日子,盧仁峰常常泡在車間,硬是靠牙咬焊帽的方法,反覆練習單手焊接。為了提高單手焊接技能,他每天堅持焊完50根焊條,5年後,他突破人的生理極限,成為焊接技術領軍人。但讓盧仁峰沒想到的是,更大的挑戰隨之來臨。當時,我國正研製新型主戰坦克和裝甲車輛,這些新型戰車使用的特種鋼材焊接難度極高。一年時間裡,盧仁峰做了上百次試驗,終於對新型鋼材的性能了如指掌,僅憑一塊鋼板掉在地上的聲音,就能聽出其中碳當量有多少,應該採用怎樣的焊接工藝。在穿甲彈衝擊和車體涉水等試驗過程中,他焊接的新型坦克車體堅如磐石、密不透水。幾十年來,盧仁峰憑著一隻手推動了焊接技術次次革新,取得了「金屬材料與焊接材料的尋用匹配法」「HT火花塞異種鋼焊接技術」等多項成果,被大家譽為「獨臂焊俠」。一機集團董事長白曉光說,從我國最早的59式坦克,到現在新型輪式裝甲裝備,工廠不僅是我國坦克的「搖籃」,更是「大國工匠」誕生的「搖籃」。除了盧仁峰,全國勞模「切削高手」宋殿琛、毫釐間追求極致的「鉗工大師」張學海等一大批「金牌工匠」都在這裡誕生,成為「一機製造」最閃亮的名片。

軍民融合闖出發展新天地

8月15日,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作為我國第三個軍工資產企業整體上市。榮耀的背後,是一條艱難的探索之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大宗軍貿合同的收尾和國內軍品訂單的減少,一機集團陷入了「無米下鍋」的窘境。一機人按照中央指示精神採取了一系列企業轉型發展措施。但是,從單一軍品生產向軍民結合轉變,從靠國家計劃、靠軍品吃飯向自負盈虧、自主發展轉變,這面臨的困難不比白手起家小。一機集團質量管理部檢驗員王宇記得,那時候,他們養過豬,做過汽水、縫紉機、自行車,但都是曇花一現。「根本出路在於變革。」王宇說,那時候,工廠一方面舉起改革的「手術刀」,打破企業制度壁壘;另一方面,張開雙臂擁抱市場,建立有限責任制的現代化企業制度。1998年12月,一機廠改製為公司,之後經曆數次轉型。工廠從制度上破舊立新的同時,在生產經營上也打破了單一的軍品生產模式,利用強大的軍工技術優勢,大力開發民用產品,建設軍民融合的新型企業。一機集團始終把新產品的研發放在重要地位,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中國第一輛與國際接軌的重型卡車、中國第一批鋁合金運煤敞車、中國第一家獲得美國API證書的石油機械供應商、首輛特種裝甲消防車……如今,公司產品擁有5大類40多款,部分產品具備國內外一流水平。此外,工廠還將民用技術「反哺」軍品生產,外貿裝備通過實戰查找問題,並在新裝備研製上進行改進完善。如今,一機集團不僅形成輪履結合、輕重結合、車炮一體協調發展,服務多軍兵種的研發生產格局,而且實現了涵蓋戰鬥、保障、火力打擊和一體化信息裝備的跨躍式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主戰坦克和輪式裝甲車研發製造基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淚目 退伍老兵卸軍銜
昔日升旗手 今日做觀眾
美軍升格網路司令部背後有何戰略考量?
他婉拒海景房 百萬年薪:我在部隊工作最幸福
8月國防部例行記者會將於今日下午3時舉行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

您可能感興趣

東北最大奶粉罐生產基地在哈投產
非洲│安哥拉失去非洲最大石油生產國地位
中國最大頁岩氣生產基地建成
探訪比亞迪美國生產基地:這座北美最大的純電動大巴工廠如何做本地化生產
世界最小的坦克曝光,生產國竟然是德國!
航咖資訊 I 走進俄羅斯最大的飛機生產廠
山東最有潛力的百強縣,還是中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和批發基地
當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刀具生產地後,美國一地區發生了什麼?
伊朗仿製俄軍坦克成功!將進行大批量生產,美國大呼太快了!
海南:建成全國最大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基地
走進德國巧克力工廠 生產過程讓人垂涎
美國超過了俄羅斯和沙特,躍居世界第一大原油生產國
走進德國舍弗勒軸承生產線,領略尖端製造過程!
水稻生產大國緣何成為了世界水稻最大進口國?
宏都拉斯擠入四大優質雪茄生產國 潘趣好友桑丘等非古版出自此地
德國是世界歐洲最大經濟強國,為什麼不研製生產核武器?
特斯拉在中國生產汽車絕非易事 有三大挑戰
確定不在別的國家生產了:俄國要自己生產世界最大運輸機
我國哪裡種植生產的大米比較好?
「吃瓜群眾」新業績!中國成為世界最大西瓜生產消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