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博創聯動陶偉:農業機器人難做在哪兒?

博創聯動陶偉:農業機器人難做在哪兒?

機器人聽起來似乎一直是實驗室里的東西,但你可能不知道在一些行業應用中,早就出現了不少機器人的身影,例如安防、農業。

博聯創動最早以車聯網起家,目前他們的業務主要分為兩大產品線,一是農業機械智能化和信息化,二是車聯網信息化。「因為農業機械和智能化、信息化更多地融合起來,目前(農業機械)是業務的重點。」

在今年 7 月份,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的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上,針對機器人在農業行業的應用,博創聯動的創始人兼 CEO 陶偉表示,美國的農業人口大概只佔總人口的 1%,但美國卻是世界級的農業出口大國,這與其本身農業機械智能化水平有直接聯繫。而且,「從國外的機械和國內現狀來看,這個差距可能超過 10 年」。

博創聯動陶偉:農業機器人難做在哪兒?

博創聯動 CEO 陶偉

為什麼和美國的差距這麼大?

在隨後的交流中,陶偉告訴雷鋒網,這其中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我們的基礎薄弱。「在電子、演算法等這塊的技術,沒有什麼太大的核心差距和難點,而是像基礎產業,如整個變速箱的控制、發動機的控制,以及機械製造過程中的難點,把這些技術、電子技術和機械本身結合起來是比較難的點。」

另一方面是,從前期來看,國內還是一個商業驅動的市場,很多配件企業難以持續地進行研發,「誰和企業關係更好一點,可能會拿到更多的訂單」。不過,隨著國內市場的前期積累,會出現更多專業的汽車配件廠商。他認為現在只要有足夠的資源投入,可能兩三年便會趕上與美國的差距。

農業機器人遇到的難題

除了大環境的影響外,做機器出身的他們,在實際農業機器人研發中,也遇到了一些難題,這裡面不僅是技術的實現,還有專業人才的缺乏。

從技術上來說,陶偉表示,


「一般室內小型機器人,可能更多純粹是一個電驅動的設備;但對農業機械來講,它本身是一個比較大的機械,其中涉會及到液壓系統的一些工程。所以,我們不能只去做一些簡單的演算法,也必須考慮在液壓的過程中,這種演算法可能會有一些動力的損失、傳導過程中實時性的問題。」

他給雷鋒網舉例,「一個小型的20公分機器人,想要控制它的監端,這可能是一個剛性的傳導。但對一個兩米的機械,它的監端就會發生一些形變,可能你設計的位置和它實際的位置會有區別。」他們認為關鍵的難點在於電子、液壓、感測機、信息,以及中央控制演算法的融合。

而人才問題也是讓他們比較頭痛的一件事。對於中國傳統的農業機械,以前大多數情況是把機械各種配件組裝起來銷售,但現在,會越來越多地應用新型技術。「一個 2000 人農業機械的生產企業可能真正搞電子控制的只有兩三個人,沒人搞智能控制。」

「我們原來做一些項目,可以不計成本地投入,當然能做出一台很好的機器,但具體到實用性,可能就不太進行大的應用推廣。」所以,真正懂技術的行業專家,既需要知道系統是如何設計的,雖然不一定特別精通,但要懂技術;同時,還要對整個工業流程,對整個工藝,有很直接地了解。

農業機器人的普及

儘管目前農業機器人的研發,以及應用方面依舊面臨著諸多問題,但陶偉卻認為,與機器人在其他行業的應用相比,農業機器人算是走得比較快的,而且,大範圍的普及並不是說要研發出一款「多麼先進」的機器。

同時,國家每年對農業機械的補貼大概有上千億,同時還有一些實際落地的政策,如國家現在根據馬力數補貼,對高端大型化機械補貼額度是更大的。這使得用戶可能更願意買一個運營效率更高、智能化更好的機器。

再加上,現在中國人口紅利開始慢慢消失,一個簡單的替代人工的場景便可以獲得用戶較大的認可。「接下來,我們覺得,只要機器有一定的實際效率和應用價值的提升,就會獲得用戶認可,像東北市場,農戶已經完全自己掏錢購買設備,國家補貼可能不再是決定因素了。」

未來,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希望農戶坐在家裡,機器根據預先設定好的狀態,也有可能這個狀態是計算機根據之前的每一道作業環節,自動形成一套運行維護體系,再根據中央設計的控制系統,在外邊進行自動化行作業,而人只是起到監管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騰訊安全探索論壇(TSec): 全球前沿安全技術的首發地
機器學習如何「著陸」醫療行業?三位行業專家談關鍵四點
「大疆收購零度」這條消息到底是怎麼突然傳出來的?
DeepMind眼中的神經科學研究:人工智慧進步的另一個重要支點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農業機器人這麼酷,農民也要失業了?
遙感博士的農業夢——專訪麥飛科技聯合創始人宮華澤
有機農業是什麼?
有機農業如何幫助人類脫離農藥的詛咒
農業未來發展趨勢:農業物聯網,你知道嗎?
農業旅遊怎樣做好「養生+」和「+養生」?
哪些人是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的奴隸?
機器人庫早報:科學家研發採摘機器人,可解決農業勞動力短缺問題
科學家研發採摘機器人,可解決農業勞動力短缺問題;斯坦福出品:利用人工智慧找出美國所有太陽能電池板
聯想佳沃王海偉:實現聯想農業塑造產品品牌的初衷
智慧農業:智能六旋翼農用無人機
農聯社探索農業領域,打造國際農業生態圈
【深網】極飛的農業無人機王朝
機器人「佔領」農田:6大領先的農業機器人公司
用標準化產品做中高端農企,「農博創新」想快速推廣農業物聯網
無人機+互聯網打開農業科幻通道——極飛、拜耳和阿里構建未來農場
來喝一碗「小型農業博覽會」
農業人口老齡化、空心化嚴重,以後農業的勞動力在哪兒?
做真正懂農業的無人機:劉石先生對中國農業的擔當
從無人機、微型昆蟲到機器人,這6款新型農業工具將徹底顛覆傳統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