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索爾仁尼琴:人類尊嚴和不屈精神的傑出代表

索爾仁尼琴:人類尊嚴和不屈精神的傑出代表

那個「個體」——索爾仁尼琴精神禮讚

by 王曉華

有些人為所有人活著。他們是人類尊嚴和不屈精神的代名詞。面對他們,我們必須表示敬意。索爾仁尼琴就是這類人的傑出代表。

在索爾仁尼琴的名字之前,人們已經加過許多形容詞和前綴,譬如流亡作家、民族的良知、文化的主教,等等。然而,最適合他的名譽恐怕只有一個:個體。被稱為個體,在尼采和柯爾愷郭爾等大家眼裡都是最高榮耀。索爾仁尼琴顯然是無愧這個榮耀的作家:他不僅僅以普遍的個體身份在場,更是個體性虔誠的守護者。在將1970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索爾仁尼琴時,瑞典皇家學院曾委託其常務秘書卡爾-拉格納-基耶羅宣讀了如下的授獎詞:

隨著《伊萬·傑尼索維奇的一天》(1963)的出版,蘇聯和全世界都承認索爾仁尼琴已躋身於偉大俄羅斯作家的行列。《真理報》將索爾仁尼琴與列夫-托爾斯泰相提並論,認為他對「即使處於備受屈辱時刻的人的品質」的描寫也會使人的心靈痛苦得緊縮起來,使人的精神得以升華。對非俄羅斯世界來說,這部小說以其對時代的發人深思的啟示而具有同等強烈的吸引力:對不可摧毀的「人的尊嚴」的肯定和對破壞這一尊嚴的一切企圖的批判。

索爾仁尼琴曾對他的這種「復調」展示方法作過重要闡釋:個人不應作為集體的一員出現,當行動與個人有關時,個人便應成為「主角」。而「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個人的命運體現在千百萬人中間,千百萬人的命運集中在個人身上」。這是人道主義的精髓,索爾仁尼琴為此而被授獎。

蘇聯前總統戈爾巴喬夫也稱讚他「曾反對極權主義,並就此寫了不少優秀作品,從而表現出他的公民勇敢精神」。每次閱讀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委員會的上述授獎辭,我都想起《古拉格群島》中的名句:「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們每個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因此當一個沙啞的聲音向你說『你被捕了』,這個時候,天地就崩潰了。」每個人都是宇宙的中心,都是宇宙中最值得珍視的存在,這是現代人道主義的精髓。人類不過是無數個體的複合體,熱愛人類就是熱愛無數處於中心的個體,守護人類就是守護個體思與在的權利。對於索爾仁尼琴來說,對個體負責就是對人類負責。為此,人類「應當公開譴責宣揚一部分人可以懲治另一部分人的思想本身」,消解任何形式的特權思想。正因為索爾仁尼琴時刻將個體置於中心地位,正因為他的作品表達了「對不可摧毀的『人的尊嚴』的肯定和對破壞這一尊嚴的一切企圖的批判」,我才稱他為人類的文學良知。

個體,只有活生生的、不可替代的、懷著渴望與期待的個體,才在索爾仁尼琴的作品中佔據中心地位。推動他撰寫《古拉格群島》的原初動機,就是他對「即使處於備受屈辱時刻的人的品質」的深切欣賞,就是他對無數生命被摧殘和毀滅的大恐懼、大悲憫、大同情。索爾仁尼琴的作品之所以表現出深沉、陰鬱、悲愴的創作基調,是因為他無法忘記對於災難刻骨銘心的體驗和記憶。在為《古拉格群島》所寫的題詞中,他以痛徹靈魂的語氣說:「獻給沒有生存下來的諸君,要敘述此事他們已無能為力。但願他們原諒我,沒有看到一切,沒有想起一切,沒有猜到一切。」如此說話的他雖然倖存下來,但也是極權時代的受害者。災難發生時,他同樣處於被掌控、監禁、流放狀態,沒有辦法阻止黑暗力量生長為祖國的「第二領土」。然而,本可以為此推卸責任的他為什麼要以懺悔的口吻說話?他並非上帝,不可能看到一切、想起一切、猜到一切,又何必自責?答案顯然是:當無數個體受難和毀滅時,他的心中誕生了強烈的無力感和愧疚感;無力扭轉局勢的他渴望看到一切、想起一切、猜到一切,既是為了在文字中復活那些被踐踏和毀滅的個體,又是為了重構和反思災難發生的細節和機制。在被拋入災難中時,他沒有沉溺於哀怨,而是選擇對災難進行一般進行時的記錄,剖析古拉格群島的建築術,研究無數個體在其中受難的秘密機制,以便保存「殘酷的、昏暗年代裡的歷史材料、歷史題材、生命圖景和人物」。對於他來說,每個人的死都是他的死。有多少人死去,他就要死去多少次。他不是耶穌,不能以自己的死為民族、祖國、人類贖罪。作為有限的、卑微的、時刻體驗到無力感的個體,他所能做的,就是將死亡和苦難射入文字,將人類歷史上最慘痛的災難收留在語言中。他寫作,不是為了表達個人的感傷,而是以承受者和目擊者的身份記錄無數個體受難的真相。無須他人委任,他早已秘密地承擔起使命。正是出於對無數受難者的珍視態度,正是為了表達對逝去的幾千萬個體的緬懷和記憶,他才用140萬字的篇幅建構自己的災難敘事學。或許,單從文學性的角度看,《古拉格群島》並不是世界文學中最優秀者。它所運用的細緻到瑣碎的災難敘事學,曾令不少讀者望而生畏,甚至給人以「太政治化」、「太紀實」、「太偏激」之感。顯然,索爾仁尼琴是有意採用這種寫法的。在人性的黑暗造就的漫漫長夜中,在個體的尊嚴和權利不斷被踐踏和剝奪的黑暗帝國里,在被拋入災難的痛苦歷程中,索爾仁尼琴以工程師般的客觀視角和歷史學家的冷靜態度,呈現災難的發生、持續、高潮,重構個體在古拉格群島中的受難史。如此做的他是個體性的呈現者和守護者。這種珍視個體性的情懷乃是索爾仁尼琴精神的核心。

如果說《古拉格群島》的主旨是敘述災難的話,那麼,《癌症樓》則致力於剖析災難發生的病理學根源。正如評論家們所分析的那樣,癌症樓的意象本身就具有象徵意味。小說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癌症樓也叫做13號樓。」在基督教中,13這個數字意味著背叛、受難、死亡。《舊約》中的猶大背叛的是耶穌,是人之子。《癌症樓》中的背叛指向誰呢?在《癌症樓》中,有這樣一段話,玩味它可以幫助我們領受癌症樓的隱喻和象徵:

「你們被判處死刑,而我們則被逼著站在那裡鼓掌,表示擁護判決。豈止是鼓掌,連槍決也是人們要求的,是的,是要求的!您大概記得,當時報上是怎麼寫著的:『全體蘇聯人民了解到這些無比卑劣的罪行,無不義憤填膺,就像一個人一樣……』您可知道『就像一個人』這種提法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所有我們這些各不相同的人,忽然間,『就像一個人一樣』了!鼓掌時還必須把手舉得高高的,好讓旁邊的人以及主席團都看得見。有誰不想再活下去了呢?誰敢出來為你們辯護呢?誰敢唱反調?這樣做的人如今在哪兒?……連棄權都不行,哪裡還敢反對!」

以整體的名義要求個體無條件服從,這正是前蘇聯時期各種黑暗帝國的成因。任意剝奪個體權利的衝動形成了人類機體之癌。小說中的主人公帕維爾-尼古拉耶維奇-魯薩諾夫主人公科斯托格洛托夫在部隊里呆過7年,又在勞改營里呆過7年,之後在流放地度日。就在這時他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進了「癌症樓」,經愛克斯光照射他病情好轉。但是,下一步的「激素療法」將使他「失去體會什麼是男人、什麼是女人的能力」,這代價在他看來「太殘酷了」,於是憤而選擇反抗。在反抗的過程中,他發現了社會的病症和人們靈魂的癌細胞——對於個體性的蔑視、壓制、消解。無論是官僚主義,還是個人崇拜情結,實際上都是對無數個體獨立品格的蔑視、壓制、消解。這種意義上的癌症是反個體綜合症。當它爆發時,人們會以集體、理念、正義的名義為自己進行合法性授權,理直氣壯地剝奪他人的個體性,並因此體驗神聖之感。此時,癌細胞就會裂變為不同形態的古拉格群島,各種各樣的癌症樓便將迅速崛起。小說中的癌症樓是個體性泯滅之所。它被命名為13號樓,無疑是意味深長的。倘若《舊約》中的13代表使徒對耶穌的背叛,那麼,癌症樓就象徵著對人類的背叛。人類是個體的複合體,剝奪人的個體性就是背叛人類。這是個素樸的真理,但人類為了認識它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古拉格群島,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在各種各樣的勞改農場,數以千萬計的個體被折磨、踐踏、消滅。個體性的泯滅是悲劇之源。在以任何名義消滅個體性的一剎那,人們就已經在為自己搭建古拉格群島和癌症樓。索爾仁尼琴追查到了這個秘密,勘探到了悲劇之根,開始重構災難的發生學機制。正是為了重構災難的發生學機制,索爾仁尼琴開始了漫長的反思和揭示歷程。他反思和暴露的目的不是為了報復,而是為了讓無數患過靈魂之癌的人承認「是,我曾是劊子手和殺人犯!」,並為此而懺悔和受到必要的懲罰,以活生生的案例啟示後來者,讓人類永遠告別任何可能的古拉格群島和癌症樓。

閱讀《古拉格群島》時常使我想起福柯的《古典時代瘋狂史》。同為解構極權體系的名著,它們的章節有許多類似之處。《古拉格群島》分監獄工業、永恆的運動、勞動消滅營、靈魂與鐵絲網、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後7部分,《古典時代瘋狂史》則有物種園中的瘋人船、大恐懼、人類學圈環等章節。二者都追查、勘探、重構了個體被監禁和毀滅的歷史,皆以個體自由為隱蔽或公開的主題。不同的是,福柯在安全的處境中研究監禁、迫害、恐懼的歷史,索爾仁尼琴對流放、監禁、清除的敘述則帶有自傳的性質,他對真相的記錄更多地源於個人的體驗。相比較而言,他的工作更艱難,也更令人欽佩。沒有良知的引導,索爾仁尼琴不可能堅持下來。為了守護個體的權利和尊嚴,索爾仁尼琴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先是被投入監獄8年,後又於1974年被前蘇聯當局驅逐出境,成為流亡作家。在離開祖國的日子裡,他繼續解構威脅個體性的權力體系,開始創作長篇巨著《紅輪》。令人欣慰的是,索爾仁尼琴代表的力量在20世紀後半葉獲得了全球性勝利,他本人則於1994年6月結束長達20年的流放,返回俄羅斯。在他回歸祖國之時,曾經有過漫長黑暗時代的俄羅斯也快步回歸世界主流價值場域。今年,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簽署俄聯邦總統令,宣布索爾仁尼琴獲得2007年獲得人文領域傑出成就獎,並在俄獨立日6月12日親自為索爾仁尼琴頒獎。與其說這是索爾仁尼琴與祖國的和解儀式,毋寧說是俄羅斯反省歷史和承認錯誤的標誌。經過漫長的痛苦反思,世界主流意識形態終於開始聯手拆除任何可能的古拉格群島和癌症樓。俄羅斯也在進行路途曲折的改革。在勘探到悲劇的起源後,人們開始普遍回應索爾仁尼琴對守護個體性的籲求,雖然晚了些,但也足以令人欣慰。畢竟,這意味著索爾仁尼琴精神的勝利。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可見或隱秘的黑暗地帶。為了防止內在的黑暗外化為古拉格群島和癌症樓,人類需要個體良知的不斷自我提醒。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我說索爾仁尼琴精神具有永恆的價值,每個人都應該向索爾仁尼琴精神表達敬意。說到底,尊重索爾仁尼琴精神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來源:社會學家茶座

徵稿

本月關鍵詞:時間

編輯 | 李唐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aotexin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塵文化 的精彩文章:

雨果·當你美麗的目光
豆瓣出了一個收藏夾,專門收錄美好回憶
世界上沒有一樁愛情是錯誤的
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情書

TAG:楚塵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把《純真年代》交給丹尼爾·戴-劉易斯,把女性自由的精神送給奧斯卡·王爾德
嘎瑪德勒:唐卡的工匠精神
關於丘吉爾和他的領袖精神
洛里:克羅埃西亞的集體精神令人敬佩
穆里尼奧:盧卡庫是曼聯精神的象徵
奧爾德斯:舒適與精神生活
傑夫昆斯:新的時代精神 慾望的代言人
奧巴馬夫人出書稱特朗普精神異常行為卑鄙,特朗普回懟:博眼球
特朗普,美國獨特精神氣質的代表人!
加西亞?馬爾克斯:靈感不是天賦,是作家精神和技巧的和解
斯瑪特的勇敢是凱爾特人的精神,JR還能不能做出有貢獻的事情?
古琴的人文精神
吉格斯:博格巴能繼承羅布森和基恩的精神
擁有精湛製表技藝和自己獨特的理念和精神的崑崙表
勞力士與高爾夫:尊重時間的精神傳承
特斯拉破產?「鋼鐵俠」馬斯克的愚樂精神
馬克思對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批判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忍辱
迪奧獲得曼尼-傑克遜人文精神獎:對我來說是一種榮幸
東哈萊姆的見與證:曼哈頓的精神與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