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監督川面真也談《重啟咲良田》(二):為保全而割捨

監督川面真也談《重啟咲良田》(二):為保全而割捨

圖片來源:《重啟咲良田》

川面真也監督是在讀過原著後接手動畫製作的。他感覺作者偏重故事氛圍的刻畫,這點同自己迄今為止做過的大多數類型都不怎麼一樣。因為監督本人喜好這類安靜平淡的作品,便生出了一試的想法。

再說說具體製作流程。川面監督並非作畫出身,因而描畫、上色,以及配音之類的流程他都無法直接出手,但除此之外的所有相關部分都必須由其逐一審查、定奪。企劃階段川面尚未參與,而是從之後的劇本研討階段加入主創團隊的。有了本子後還得畫分鏡,因此緊接著就是分鏡商討會議,檢查分鏡合格後,接下來是演出商討會議,而後的工作基本就是交給各話演出執行。當然,作畫任務基本是圍繞各話演出擔當展開,對配色、人設等方面進行細緻的檢查後,開始做繪製畫的原版,並同時展開音響相關的作業,隨後還有編輯、現場錄製等事宜。等到畫面與聲音的原版都完成以後便進入到音畫合成(ダビング作業),最後對畫面做小幅retake(返工)之類的作業便搞定了。在此期間的每道工序幾乎都離不開監督的過目及拿主意。

當然部分監督還會參加人員配置的商定,但川面監督通常並不對成員的選定發表實質性意見,而是全權委託給製作公司及製作人操辦。儘管實際上還是有商有量的,但監督認為只要安排得當就ok。

鑒於該劇劇情錯綜複雜,製作方需時時與原作保持溝通,以確保理解無誤,因此邀請原作河野裕老師親自監製。無論是鏡頭編排重組,增添對白的措辭是否合乎角色的性格的小修小動,還是對書中整段章回的刪節,以及根據原作引申的情節轉換鏡頭語言時的信息確認,都離不開原作者的把關。不過,因為時間方面的制約,每一話只能匯總起來向老師徵求一次意見,再由監督按老師的指示進行修改。

動畫版《重啟咲良田》相當「慢熱」,剛開頭時容易讓人看得雲里霧裡,因而監督對懇請觀眾,不管怎樣,先堅持看到第4話再說。推進到第4話,觀眾才能逐漸反應過來,體味該片的厲害之處。整部作品的謀篇布局是一環緊扣一環,伏線套著伏線,而到第一季10話,以及第二季19話的時候,會出現更大的高潮。

將高潮放在19話,從收視體驗來說,是相當靠後的位置,但也總不見得上來第1話就提示觀眾:「請各位堅持到10話、19話」。不過,只要有足夠耐心,看到第10話,便會隱約覺察出,相麻菫在第1話里說的那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原來是指這回事」,而到19話時,更會恍然大悟,讓人不禁發出「啊啊!」的感嘆。

河野老師曾在後記中寫道:小說採用「先將故事寫完,再從頭加工」的寫作手法。也就是,等整體構思的約7卷內容寫完後,在統攬全局的前提下,邊寫、邊改、再寫、再改……直至最終成型。小說的每一卷都有嚴密的起承轉結,通過閱讀,讀者所獲取的信息不斷累積,而這些全都與大結局息息相關。可動畫版本就受到播放時長的限制,又加上19話非常靠後……但若是跳過「埋線」光顧著交代一個又一個的事件的話,不僅會讓觀者生出「到底在說啥呀?」的疑問,還等於丟掉了本作真正的精華……。只有當動畫進入中盤後,觀眾會對其中的構造悟出冰山一角,因困惑而生的壓力也會隨之遞減。

按照計劃,動畫版19話後,會用5話的跨度一口氣揭曉所有的謎題。凡是堅持追到19話的觀眾肯定會對「最後的攤牌」感到信服,對此川面監督很有信心,因為他覺得,既然河野老師是從全局角度出發進行寫作的,則擁有24話資源的製作團隊也應當貫徹相似的思路來做。這點在之前河野老師「動畫版意圖在構成上忠於小說原作」的推文中曾有所提及。

早先,眾人就系列構成做了大量探討,結果,包括川面監督在內的主創團隊,及腳本家高山克彥老師都贊同,在只做一季的情況下,開場部分假如不處理成易於理解且兼具衝擊力的效果,會直接導致觀眾棄番。而如果多出另一季的長度,就能有相對充裕的空間將事情做細緻,而恰好這次給予製作方兩季的長度。

而兩季的跨度又會面臨「在序盤階段做詳細說明」,以及「為了在後半段精彩大爆發而略去前半的刻意說明」兩種選擇。川面他們選了後者,而且,這一選擇並非是依據第一季播出後市場反響做出的抉擇,而是很少有的在最初階段就定好了整體規劃。而這種對「最終揭秘價值」的押寶,伴隨著「晦澀難懂的序盤部分讓多數觀眾望而卻步」的風險,是很大的賭博。

在川面看來,《重啟咲良田》就是那種得讓觀眾追到最後的片子,按照目前的播放跨度,「先抑後揚」這一方案的拍法能夠最大限度地展示作品的趣旨,因而監督絕不願放棄。為此,原本已經定稿的前半的一則短篇故事,後來為給第7卷加出的另一個故事「讓路」被砍掉了。監督對後半程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製作人員格外加著小心,盡量前緊後松,避免後半程時間不夠用。

從川面至今的執導風格可以看出,監督偏向保持作品原樣,然而,動畫版還是刪去了原作中的部分片段,足見有不得不「忍痛割愛」的苦衷。據監督透露,這中間其實歷經了好幾個階段。最早,在商討系列構成的時間點上,打算將小說單行本一冊的量用幾話的動畫去演繹。而到了劇本寫作階段,又改為,在小說的某一片段內,對若干故事先做一輪取捨(挑一個、扔一個),然後感覺差不多「能塞得下」了,再轉而布置下去畫分鏡。而分鏡階段必定還會有增刪的情況,倘若還是「放不下」,就再想法子做減法。

事實上,按小說單行本一冊對應動畫一話,定然無法全部收納。要麼將某冊小說截去,再將前後兩本重新串聯,或是適度延長每一話的內容,不乏各式各樣的處置手段,但仍總而言之免不了要捨棄一部分內容。當24話篇幅被定死時,討論的重點就轉移到究竟該怎樣刪的問題上了,經過一番權衡,主創方面得出了「無法單獨跳過某本單行本」的結論。監督將「做到結局為止」定為動畫改編的絕對目標,而抽掉一整本單行本,就意味著損失掉了數量眾多的伏線,然後,作為彌補手段,再編造新的副線故事,無異於給自己挖坑……

又因原作布局精心縝密,能夠勝任此項「移花接木」任務唯有河野老師一人。川面監督想法是,在保持原有敘事流程的前提下,去掉小部分分支。好在這次是趁早謀劃,精挑細選出能用的部分,總算邏輯上的紕漏還不大。但無論如何,對看過原著的讀者而言,缺憾是毋庸置疑的。加上篇幅有限,24話中側重某部分詳寫,就得以犧牲另一部分內容為代價。普通的作品,即便作整段刪節也往往無傷大雅,可換作邏輯嚴謹的《重啟咲良田》,改編的難度可想而知。

因此,僅僅是去掉很小的片段就得絞盡腦汁。可儘管為難,但監督還是硬著頭皮堅持搞定了腳本,之後在分鏡階段遇到「捉襟見肘」的情形,就再回過頭拜託高山老師,去掉前面一段,騰出空間留給後續情節。至於畫分鏡時多出的部分,就在後期編輯時剪去。

雖然以往做片子時也會碰到類似的狀況,但在《重啟咲良田》里,幾乎呈現出全面爆發的態勢。川面監督只當是對「控制時長」的學習。也讓他領教到台詞、內容變動對動畫的長度的巨大影響。比方,在腳本階段,監督評估能夠收入一話的內容交由高山寫成單集劇本,可一旦展開(畫成分鏡後),發現容納不下,於是乎還得「再來一刀」,因而,動畫第一季的節奏就顯得有點趕,但這也是為顧全大局而做出的無奈妥協。

接下來,話題一轉,因為川面監督在閱讀作品時,腦內里時常會浮現出與之相配的背景音樂,於是便說起,早在閱讀《重啟咲良田》小說的階段,腦海里響起的是他本就喜歡的一位名叫Rayons音樂家譜寫的曲子。且監督此前除了購買該人的CD外,還跑去聽過現場演出。據他講,此人的音樂比較帶影像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畫面。是那種比「新古典主義音樂」更偏新的風格。而在川面眼中,故事的舞台「咲良田」,的確像是現實中的某座小鎮,給人新舊混搭之感,又略帶奇幻色彩,是介於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城市。監督在YouTube上找到了這位作曲家remix樂曲的PV,簡直就像是為《重啟咲良田》量身定製的配樂。因而,確切的說,是Rayons的音樂正中了監督的下懷。

再有,「咲良田」其實是一座拼湊出的架空的城市。靈感主要來自倉敷和小樽。因為高山老師的老家在倉敷,所以,監督派外景班走訪了倉敷的周邊地區,而小樽則是在尋找風景的過程中,偶然發現這座城市的氛圍與「咲良田」十分契合,就去實地取了景。另一方面,由於原作河野老師沒有對「咲良田」的景物做出硬性規定,而是任由主創團隊憑感覺製作,當監督把大致要求告知負責美術設定的谷內優穂後,谷內向他提交了一些歐洲戰前的傢具和工業製品的照片,因而觀眾會在片中偶爾見到些奇特的架子。

為更好地解釋清楚,監督舉了從前其它作品取材時候的例子。當時那所學校雖然擁有全新建成的時尚漂亮的校舍,但課桌以及老師們使用的書架還是沿用重建前用過的東西,因此舊舊的。而「咲良田」在超能力者誕生之前只不過是一座經歷高度成長期漸漸走向衰敗的地方小城,而在超能力者誕生後,隨著人口的增長,又變得富有起來。小樽作為旅遊觀光城市,完好保留了漁獵時代的古建築,但面向遊人開放的紀念商品小店又點綴其間,這樣的「混搭」與剛好成了「咲良田」最合適的參照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漫談日系TRPG(五)——神谷涼:特立獨行與劍走偏鋒的冒險家(上)
監督加藤敏幸談《岸邊露伴一動不動》:露伴的奇妙冒險
Anitama新聲:誘發邪念
監督金世俊談《機動戰士高達 Twilight AXIS》:做適合手繪動畫的機械設計
Anitama日本電影市場周報——《神偷奶爸3》《銀魂》突破20億,《加勒比海盜5》突破50億

TAG:Anitama |

您可能感興趣

公安部:《公安機關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規定(徵求意見稿)》
俄通信監督機構檢查寶潔和漢堡王是否遵守個人數據本地化保護法
監督石立太一談《紫羅蘭永恆花園》:是什麼激發了監督的父性本能?
陳偉星:所有的公共財富都應該被監督和合理使用
南京國民政府《監督慈善團體法》述評(上)
《龍王的工作》美女作畫監督矢野茜
趙樂際: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履行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
清代皇帝如何監督封疆大吏?康熙、雍正父子用了一個好辦法
明朝的權力監督體系:你以為只有錦衣衛和嚴酷的《大明律》嗎?
堅毅似鐵、高潔若蘭,監督木村泰大、高橋秀彌談《黃金之風》製作理念
樋口真嗣監督為何選擇了與「暴力」的岡田麿里合作?
吉卜力迷的福音!《幽靈公主》美術監督發售畫集
真愛?監督?馬伊琍全家探班文章,網友:看的真緊!
金景南,熱情的揮手《特別勤務監督官趙昌風》
康泰生物:以嚴格的監督控制保障疫苗產品的安全有效
南京國民政府《監督慈善團體法》述評(下)
白沙食葯監整治網路餐飲,監督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翻譯《工作細胞》原作者·清水茜&監督·鈴木建一對談
《秦嶺神樹》長篇動畫,南派三叔親自監督,網友:不看就知道爛片
華為助力非洲政府監督反對派?華為:美媒的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