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書-賀拔岳傳

周書-賀拔岳傳

 

人物簡介


賀拔岳(?-534年),字阿斗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州)人,鮮卑族,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賀拔勝之弟。

少有大志,愛施好士,年輕時曾為太學生,驍果過人。後為懷朔鎮將,隨父兄抵禦賊帥衛可孤,輾轉投奔爾朱榮,擔任都督。爾朱榮兵赴洛陽時,以為先鋒。爾朱榮盡殺滿朝文武百官,扶持孝庄帝元子攸即位,賜爵樊城縣公。永安三年(530年),隨爾朱天光平定万俟丑奴起義,收復三秦、河、渭諸郡,官至雍州刺史、驃騎大將軍,封清水郡公,遷關中大行台,尚書左僕射。


永熙三年(534年),在高歡離間下,賀拔岳於平涼被侯莫陳悅用計所殺,追贈侍中、太傅、錄尚書事、都督關中二十州諸軍事、大將軍、雍州刺史,賜謚武庄,殘部被夏州刺史宇文泰所收。

 

《周書》記載


岳字阿斗泥。少有大志,愛施好士。初為太學生,及長, 能左右馳射,驍果絕人。不讀兵書而暗與之合,識者咸異之。 與父兄誅衛可孤之後,廣陽王元深以岳為帳內軍主。又表 為強弩將軍。後與兄勝俱鎮恆州。州陷,投爾朱榮。榮待之甚 厚,以為別將,尋為都督。每居帳下,與計事,多與榮意合, 益重之。榮士馬既眾,遂與元天穆謀入匡朝廷。謂岳曰 :「今 女主臨朝,政歸近習。盜賊蜂起,海內沸騰,王師屢出,覆亡 相繼。吾累世受恩,義同休戚。今欲親率士馬,電赴京師,內 除君側,外清逆亂。取勝之道,計將安出?」岳對曰 :「夫立 非常之事,必俟非常之人。將軍士馬精強,位任隆重。若首舉 義旗,伐叛匡主,何往而不克,何向而不摧。古人云 :「朝謀 不及夕,言發不俟駕 」,此之謂矣 。」榮與天穆相顧良久,曰: 「卿此言,真丈夫之志也。」


未幾而魏孝明帝暴崩,榮疑有故,乃舉兵赴洛。配岳甲卒 二千為先驅,至河陰。榮既殺害朝士,時齊神武為榮軍都督, 勸榮稱帝,左右多欲同之,榮疑未決 。岳乃從容進而言曰 : 「將軍首舉義兵,共除奸逆,功勤未立,逆有此謀,可謂速禍, 未見其福 。」榮尋亦自悟,乃尊立孝庄。岳又勸榮誅齊神武以 謝天下。左右咸言 :「高歡雖復庸疏,言不思難,今四方尚梗, 事藉武臣,請舍之,收其後效 。」榮乃止。以定策功,授前將 軍、太中大夫,賜爵樊城(郡)〔鄉〕男 。復為榮前軍都督, 破葛榮於滏口。遷平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坐事免。詔尋復 之。從平元顥,轉左光祿大夫、武衛將軍。

時万俟丑奴僭稱大號,關中騷動,朝廷深以為憂。榮將遣 岳討之。岳私謂其兄勝曰 :「丑奴擁秦、隴之兵,足為勍敵。 若岳往而無功,罪責立至;假令克定,恐讒愬生焉 。」勝曰: 「汝欲何計自安?」岳曰 :「請爾朱氏一人為元帥,岳副貳之, 則可矣 。」勝然之,乃請於榮。榮大悅,乃以天光為使持節、 督二雍二岐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雍州刺史,以岳為持節、假 衛將軍、左大都督,又以征西將軍代郡侯莫陳悅為右〔大〕都 督,並為天光之副以討之。時赤水蜀賊,阻兵斷路。天光之眾, 不滿二千。及軍次潼關,天光有難色。岳曰 :「蜀賊草竊而已, 公尚遲疑,若遇大敵,將何以戰。」天光曰:「今日之事,一以 相委,公宜為吾制之 。」於是進軍,賊拒戰於渭北,破之,獲 馬二千疋,軍威大振。


天光與岳進至雍州,榮又續遣兵至。時丑奴自率大眾圍岐 州,遣其大行台尉遲菩薩 、僕射万俟仵同向武功 ,南渡渭水 〔攻趨柵。天光使岳率千騎赴〕援。菩薩攻柵已克,還岐州。 岳以輕騎八百北渡渭,擒其縣令二人,獲甲首四百,殺掠其民 以挑。菩薩率步騎二萬至渭北。岳以輕騎數十與菩薩隔水交言。 岳稱揚國威,菩薩自言強盛,往複數反。菩薩乃自驕踞,令省 事傳語岳。岳怒曰 :「我與菩薩言,卿是何人,與我對語?」 省事恃隔水,應答不遜。岳舉弓射之,應弦而倒。時已逼暮, 於是各還。岳密於渭南傍水,分精騎數十為一處,隨地形便置 之。明日,自將百餘騎,隔水與賊相見。岳漸前進,先所置騎 隨岳而進,騎既漸增,賊不複測其多少。行二十里許,至水淺 可濟之處,岳便馳馬東出,以示奔遁。賊謂岳走,乃棄步兵, 南渡渭水,輕騎追岳。岳東行十餘里,依橫岡設伏兵以待之。 賊以路險不得齊進,前後繼至,半度岡東,岳乃回與賊戰,身 先士卒,急擊之,賊便退走。岳號令所部,賊下馬者,皆不聽 殺。賊顧見之,便悉投馬。俄而虜獲三千人,馬亦無遺,遂擒 菩薩。仍渡渭北,降步卒萬餘,並收其輜重。


丑奴尋棄岐州,北走安定,置柵於平亭。天光方自雍至岐, 與(兵)〔岳〕合勢。軍至汧、渭之間,宣言遠近曰:「今氣候 漸熱,非征討之時,待秋涼更圖進取 。」丑奴聞之,遂以為實, 分遣諸軍散營農於岐州之北百里細川,使其太尉侯元進領兵五 千,據險立柵。其千人以下為柵者有數處,且戰且守。岳知其 勢分,乃密與天光嚴備。晡時,潛遣輕騎先行路,於後諸軍盡 發。昧旦,攻圍元進柵,拔之,即擒元進。諸所俘執皆放之, 自余諸柵悉降。岳星言徑趣涇州,其刺史俟幾長貴以城降。丑 奴乃棄平亭而走,欲向高平。岳輕騎急追,明日,及丑奴於平 涼之長坑,一戰擒之。高平城中又執蕭寶寅以(歸)〔降〕。 賊行台万俟道洛率眾六千,退保牽屯山。岳攻之。道洛敗, 率千騎而走,追之不及,遂得入隴,投略陽賊帥王慶雲。慶雲 以道洛驍果絕倫,得之甚喜,以為大將軍。天光又與岳度隴至 慶雲所居水洛城。慶雲、道洛頻出城拒戰,並擒之。餘眾皆降, 悉坑之,死者萬七千人。三秦、河、渭、瓜、涼、鄯州咸來歸 款。賊帥夏州人宿勤明達降於平涼,後復叛,岳又討擒之。天 光雖為元帥,而岳功效居多。加車騎將軍,進爵為伯,邑二千 戶。尋授都督涇北豳二夏四州諸軍事、涇州刺史,進爵為公。


天光入洛,使岳行雍州刺史。建明中,拜驃騎大將軍,增 邑五百戶。普泰初,除都督二岐東秦三州諸軍事、儀同三司、 岐州刺史,進封清水郡公,增邑通前三千戶。尋加侍中,給後 部鼓吹,進位開府儀同三司,兼尚書左僕射、隴右行台,仍停 高平。二年,加都督三雍三秦二岐二華諸軍事、雍州刺史。天 光將率眾拒齊神武,遣問計於岳。岳報曰 :「王家跨據三方, 士馬殷盛,高歡烏合之眾,豈能為敵。然師克在和,但願同心 戮力耳。若骨肉離隔,自相猜貳,則圖存不暇,安能制人。如 下官所見,莫若且鎮關中,以固根本;分遣銳師,與眾軍合勢。 進可以克敵,退可以克全 。」天光不從,果敗。岳率軍下隴赴 雍,擒天光弟顯壽以應齊神武。

魏孝武即位,加關中大行台,增邑千戶。永熙二年,孝武 密令岳圖齊神武,遂刺心血,持以寄岳,詔岳都督二雍二華二 岐豳四梁三益巴二夏蔚寧涇二十州諸軍事、大都督。齊神武既 忌岳兄弟功名,岳懼,乃與太祖協契。語在太祖本紀。岳自詣 北境,安置邊防。率眾趣平涼西界,布營數十里,托以牧馬於 原州,為自安之計。先是,費也頭万俟受洛干、鐵勒斛律沙門、 斛拔彌俄突、紇豆陵伊利等,並擁眾自守,至是皆款附。秦、 南秦、河、渭四州刺史又會平涼,受岳節度。唯靈州刺史曹泥 不應召,乃通使於齊神武。三年,岳召侯莫陳悅於高平,將討 之,令悅為前驅 。而悅受齊神武密旨圖岳,〔岳〕弗之知也, 而先又輕悅。悅乃誘岳入營,共論兵事,令其婿元洪景斬岳於 幕中。朝野莫不痛惜之。贈侍中、太傅、錄尚書、都督關中三 十州諸軍事、大將軍、雍州刺史,謚曰武壯,葬以王禮。


子緯嗣,拜開府儀同三司。保定中,錄岳舊德,進緯爵霍 國公,尚太祖女。


侯莫陳悅,少隨父為駝牛都尉。長於西,好田獵,便騎射。 會牧子作亂,遂歸爾朱榮。榮引為府長流參軍,稍遷大都督。 魏孝庄帝初,除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封柏人縣侯,邑五 百戶。爾朱天光西討,榮以悅為天光右都督,本官如故。西伐 克獲,功亞於賀拔岳。以本將軍除鄯州刺史。建明中,拜車騎 大將軍、渭州刺史,進爵白水郡公,增邑五百戶。普泰中,除 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秦州刺史。及天光赴洛,悅與岳俱下 隴趣雍州,擒天光弟顯壽。魏孝武初,加開府儀同三司、都督 隴右諸軍事,仍加秦州刺史。及悅殺岳,岳眾莫不服從。悅猶 豫,不即撫納,乃遷隴右。太祖勒眾討之,悅遂亡敗。語在太 祖本紀。悅子弟及同謀殺岳者八九人,並伏誅。唯中兵參軍豆 盧光走至靈州,後奔晉陽。悅自殺岳後,神情恍忽,不復如常。 恆言「我纔睡即夢見岳云:「兄欲何處去!」隨逐我不相置 」。 因此彌不自安,而致破滅。


念賢字蓋盧。美容質,頗涉書史。為兒童時,在學中讀書, 有善相者過學,諸生競詣之,賢獨不往。笑謂諸生曰 :「男兒 死生富貴在天也,何遽相乎 。」少遭父憂,居喪有孝稱。後以 破衛可孤功,除別將。尋招慰雲州高車、鮮卑等,皆降下之。 除假節、平東將軍,封屯留縣伯,邑五百戶。建義初,為大都 督,鎮井陘,加撫軍將軍、黎陽郡守。爾朱榮入洛,拜車騎將 軍、右光祿大夫、太僕卿,兼尚書右僕射、東〔道〕行台,進 爵平恩縣公,增邑五百戶。普泰初,除使持節、瀛州諸軍事、 驃騎將軍、瀛州刺史。永熙中,拜第一領民酋長,加散騎常侍, 行南兗州事。尋進號驃騎大將軍,入為殿中尚書,加儀同三司。 魏孝武欲討齊神武,以賢為中軍北面大都督,進爵安定郡公, 增邑一千戶,加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大統初,拜太尉,出為 秦州刺史,加太傅,給後部鼓吹。三年,轉太師、都督河涼瓜 鄯渭洮沙七州諸軍事、大將軍、河州刺史。久之還朝,兼錄尚 書事。河橋之役,賢不力戰,乃先還,自是名譽頗減。五年, 除都督秦渭原涇四州諸軍事、秦州刺史。薨於州。謚曰昭定。 賢於諸公皆為父黨,自太祖以下,咸拜敬之。子華,性和 厚,有長者風。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合州刺史。

 

歷史評價


令狐德棻

:勝、岳昆季,以勇略之姿,當馳競之際,並邀時 投隙,展效立功。始則委質爾朱,中乃結款高氏,太昌之後, 即帝圖高,察其所由,固非守節之士。及勝垂翅江左,憂魏室 之危亡,奮翼關西,感梁朝之顧遇,有長者之風矣。終能保其 榮寵,良有以焉。岳以二千之羸兵,抗三秦之勍敵,奮其智勇, 克翦凶渠,雜種畏威,遐方慕義,斯亦一時之盛也。卒以勛高 速禍,無備嬰戮。惜哉!陳涉首事不終,有漢因而創業;賀拔 元功夙殞,太祖藉以開基。「不有所廢,君何以興」,信乎其然 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代歷史閱讀 的精彩文章:

明史-史可法傳

TAG:古代歷史閱讀 |

您可能感興趣

人物傳記-周書·李遷哲傳
《喜鵲》 作者:周書賢 陝西/丹鳳
《中國的食文化與傳統節日》 作者:周書賢/陝西商洛
周書記的第二封道歉信!國防報點名周某人!
《中國的食文化與節日》 作者:周書賢 陝西丹鳳
一周書籍清單
吳南生舊藏傅山、黃道周書法亮相華藝國際18春拍
黃道周書法欣賞《贈康流兄出大滌山詩軸》
書訊 | 中國近現代史每周書訊第2期
第四十一周書單——《時間簡史》
每周書摘:《認識苦難的奧秘》附錄——關於愛滋病及本書注釋
飛鳥入林——黃道周書法作品賞析
近現代史每周書訊第3期
沈周書法題支硎遇友圖卷
文徵明與老師沈周書法合卷
每周書評 | 了解中國從這本書開始
遒勁奇倔——明代沈周書法欣賞
晚明黃道周書法亮相,集奇崛高古與耿介忠正於一體
每天讀一本書。本周書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笑罵由人,洒脫做人
下周書單搶先看,讓書陪孩子度過美麗的夏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