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葉底,大作用!葉底也能分辨茶葉品質?

小葉底,大作用!葉底也能分辨茶葉品質?

對於不了解行情的茶小白來說,在茶葉店買茶,一不小心就會被糊弄了。但對於稍有經驗的茶客來說,他們只會淡定的對老闆說一句:「給我看下葉底」,此時,老闆只會輕嘆一口氣,老老實實的拿出好貨任君挑選。

這時,有人就鬱悶了,葉底有什麼好看的?竟然有這麼大的魔力?其實,也是葉底就是這麼簡單又粗暴的驗茶神器。

葉底,顧名思義,就是茶葉沖泡結束之後,杯中剩下的茶葉,說的更通俗一點就是—茶渣。看葉底其實就是將泡過的茶葉倒入葉底盤或杯蓋中,通過觀察其嫩度、勻度、色澤,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徵,來判斷出茶葉的實際品質。而評判的標準,一共分為七個,分別是:

標準一:外形特徵

1、葉底起泡

葉底起泡,是指茶葉沖泡之後在葉片上能看到的小氣泡,通常是因茶葉收到高溫而導致的。對於多數茶類來說,葉底起泡是茶葉的製作工藝有瑕疵或出現問題,但對於有些茶而言,它反而是好工藝的體現,例如岩茶和部分黃茶。

1)蛤蟆背,是傳統型岩茶經過漫長的焙火後,起的小白點,一般是形容烏龍茶干茶、葉底的用語,多用於武夷岩茶。

2)魚子泡,茶葉干茶大小如魚子大小的燙斑,葉底上則呈現為小氣泡。這是由於多數黃茶要求高火香,所以在乾燥時會進行高溫烘焙。

2、黑焦

茶葉沖泡後,葉片上出現明顯的焦黑炭化的現象,火災葉片上,或是細小的黑點,這樣的葉底一般還會伴有糊味甚至是焦味。這類情況一般多出現在綠茶中,一般是由高溫造成的,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製作工藝不到位。

3、絲瓜瓤

絲瓜瓤,多用於描述黑茶干茶葉或干茶外形。其表現為茶葉主脈絡和葉肉分離,側脈裸露的樣子,通常是因為渥堆過度造成的。

標準二:看葉面展開度

茶葉沖泡後能逐次展開最後能完全舒展開,這樣的茶葉就是製造技術良好、陳化期穩定,通常沖泡次數亦多。如果沖泡後很快就開展的茶葉,多多都是出老之茶菁,條索不緊結,一般不耐泡;葉面不開展或沖泡多次仍只有小成都開展的茶葉,則是製作過程失敗或陳化期間環境不好。

標準三:看葉形整碎度

葉底形狀越整齊越好,碎葉多企且細緻的都只能算是次品,緊壓過度的情況屬於例外!如鐵餅類茶品,需要根據茶麵而定,沖泡過後的葉底形狀整碎度只是參考。

標準四:看茶身彈性

用手指捏葉底,以彈性強者為佳,表示陳化期間自然、茶菁幼嫩、製造得宜,違背濕熱、熟化處理;觸感生硬,無彈性感,多為次品。

標準五:看葉底顏色新舊

普洱生茶的茶品隨著陳化時間的增長,其葉底顏色也有新鮮的翠綠色轉變為鮮艷的橙紅色。反之,如果在潮濕不通風的倉儲環境下陳化,葉面將變得暗黑無彈性感。

標準六:用嗅覺辨別香氣

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香氣,好的茶葉不論你沖泡幾次,葉底都會留有淡淡的茶香;而那些殘次品

標準七:判斷明顯不好的葉底

1)灼傷的葉底經常伴有過重的雜味或者火味,已經完全失去了後期轉化的能力;

2)雜質過多,煙焦味產生條件之一,品飲起來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不論是不是茶葉小白,購茶時都需要靠譜的鑒別方法,今天的這些,你學會了嗎?快去找一些茶葉練練手吧~

茶到店,一個只為茶商創造價值的平台!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普洱茶收藏的五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宋詞鑒賞-滿庭芳·茶
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
你們知道,為了滿足你們的味蕾,抹茶君有多努力嘛!
劣質茶8大氣味信號!想避開不良茶販的劣質茶?先用鼻子聞一聞!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光看茶湯,就能鑒別茶葉品質?
茶客匯:光看茶湯,就能鑒別茶葉品質?
茶葉的品種很多,我們該怎麼分辨茶葉的好壞!
廢棄茶葉的十大妙用——既能驅蚊,還能煮茶葉蛋
茶葉茸毛與茶葉品質有什麼樣的關係?
水含香,茶葉品質就更好嗎?
能不能根據茶湯判斷所泡茶葉的品質?
茶葉能美容?茶葉有哪些妙用?
說茶|茶葉越耐泡,茶葉的品質就越好嗎?
你喝的水果茶還是用茶葉做茶底嗎
變質發過霉的茶葉你都敢喝?普洱茶專家周紅傑詳解變質茶葉到底能不能喝?
綠蘿「黃葉」不用慌,巧用「茶葉」水,綠色葉子冒得快!
泡好的茶葉,能吃嗎?
茶葉殺青的好壞和茶葉品質有關係嗎?
闢謠:茶葉到底能不能久泡?
如何從浸泡開的茶葉分辨茶質的優劣
學會如何鑒別茶葉的質量,充分發揮茶葉的保健作用,全面攝入茶葉的營養
茶葉還能美容?
茶湯和茶葉的品質有什麼關係?
茶葉為什麼不能久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