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奶油球包裝環保問題,德團隊研發出可溶性牛奶膠囊
除了常見的塑料袋以外,生活中其實有許多小型塑料容器,在每天使用和丟棄的過程中製造大量的浪費與環保問題,包裝奶油球的外殼就是其中之一。為了減少這種浪費,德國營養學家創造了一種可溶性牛奶膠囊,讓人們在泡咖啡同時也能隨手做環保。
這種膠囊是由德國哈雷─維騰貝格馬丁路德大學(MLU)營養學家創造,博士生 Martha Wellner 和教授 Joachim Ulrich 透過一個簡單的過程,創造出一種類似方糖的外殼,在放入熱飲時會自動溶解,解決以往只能使用一次塑料容器的環保問題。
根據科學新聞網站 Phys.org 了解,膠囊的生產過程十分簡單,首先將牛奶、糖混合置於模具,當液體冷卻時,多餘的糖會移動到液體邊緣形成晶體,並形成最終的膠囊產品。
為了讓糖能在表層形成外殼,團隊花了很多時間了解晶體形成過程,並針對材料、冷卻過程的搭配進行多種研究,最終才得以讓膠囊具備現在的實用性。
簡單來說,整個膠囊可視為方糖外殼,內部充滿了牛奶或煉乳,膠囊可因應需求製造成各種形狀,並在室溫下保存,報導指出,一旦牛奶密封其中,膠囊至少可保存 3 個星期。
目前牛奶膠囊有全糖和微糖兩種選擇,無糖口味仍在研發。由於其中的糖可被有塗層性能的非甜味素材取代,團隊目前在研究如何應用到濃縮果汁包裝,甚至是藥物膠囊的製造。
其實早在 2015 年,研究團隊就已為這個牛奶膠囊註冊專利,之所以還未在市場上銷售,是因為團隊仍在確定膠囊符合所有零售法律規定,同時也在試圖解決該如何以工業規模量產的問題。
Ulrich 認為,生活中有太多不必要的浪費,這種創新的環保技術還有許多潛在應用等待發掘。
「像是在飛機上或會議時大量需求的情況,人們就可以使用這種牛奶膠囊,來取代那些塑料包裝、小得不切實際的咖啡奶油球。」
(首圖來源:Martha Wellner)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跨足科技、電腦、移動設備與能源產業新聞的網路媒體,為讀者提供各式實用資訊。
Latest posts by Technews科技新報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美國食藥局批准首個基因療法,為白血病治療開啟新方向
※系外 30 億光年再度捕捉電波爆發,科學家不排除來自外星文明
※Gilead 購併 Kite 取得 CAR-T,尋求營收成長新動能
※舊電池有作用,變身電動車充電站
※大疆無人機鉑金版/暗夜版什麼鬼,學諾基亞的科技以換殼為本?
TAG:TechNews |
※活菌發酵乳奶油餐包
※淡奶油乳酪辮子包
※擠出蟎蟲屎?一周消滅萬年草莓鼻、解決皮膚問題,塑造光滑奶油肌
※中外科研團隊聯合研發出人造奶油替代品,不含反式脂肪
※奶油雞肉意麵
※可可奶油夾心蛋糕
※特濃煉乳奶油雪糕
※奶油蛋糕的裝飾美圖 經典奶油蛋糕的做法!
※不用打發奶油的榴槤蛋糕卷
※不含反式脂肪的人造奶油替代品研發成功
※學生黨良心平價粉底液,持妝控油一鍵磨皮妝感,打造清透奶油肌
※包子配奶油、酸奶可以烤,快來解鎖白俄羅斯「奇葩」小吃
※油皮女孩的救命氣墊,超自然啞光霧面妝感,打造完美輕薄奶油肌
※圍欄奶油水果蛋糕:手殘黨也能輕鬆做出來!
※皮膚總愛出油粉刺反覆長,學會五個技巧,遠離痘痘擁有「奶油肌」
※奶油色女孩!奶油白仿貂絨毛衣+打底蕾絲+奶油半身裙
※新手化妝必看!人氣大牌貴婦粉底液測評,幫你輕鬆打造奶油水光肌
※年後皮膚乾燥粗糙難拯救?五款干皮親媽粉底液幫你打造奶油肌!
※雞蛋奶油蛋糕卷怎麼做?
※吃不膩的紅茶奶油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