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得民心者得天下,國民黨倒行逆施,不管定都哪裡註定是短命政權

得民心者得天下,國民黨倒行逆施,不管定都哪裡註定是短命政權

在民國歷史上,一共發生過兩次建都之爭。第一次建都之爭發生在1912年,是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和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間展開的;第二次關於建都之爭則是發生在1928年,由北方實力派閻錫山、馮玉祥挑起的爭端。

第一個提議將首都建在北京的是馮玉祥,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在徐州與馮玉祥會談,商量合作北伐之事。期間,馮玉祥對蔣介石、吳稚暉說:「北伐成功,首都還是遷回北京吧!」。蔣介石還沒有開口,吳稚暉就跳出來反駁道:「回北京可以,不過你可願意東交民巷存在嗎?」馮玉祥聽了當時語塞。北伐尚未成功,因此雙方對定都哪裡的事情暫時擱置不議。

馮玉祥

1928年,北伐軍佔領北京、天津,張作霖所部奉軍退回東北。南京國民政府改北京為北平,委閻錫山為平津衛戍司令。閻錫山接收了平津等地後,又開始舊事重提定都之事。

閻錫山馮玉祥這一次找的代言人是曾任教南京東南大學地學系,時任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的白眉初。白先生以史為鑒,首先從歷史地理的視野,比較了長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等五個古都建都時間的長短,進而得出結論:「南京十代國都,其特點所在,非偏安,既年促。」建議國民政府定都北京。

北京

「非偏安,既年促」六字深深地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經,白教授的話無異於是在唱衰新政府,沒有一個人願意聽這種不吉利的話。很快,吳稚暉在南京市黨部講話,闡述建都南京的理由:首先,建都南京是孫中山先生的主張,而且南京是總理陵寢所在;其次,南京雖然較北京簡陋,但臨近大海,建設起來反而相對更容易一些。

其實,國民黨政府堅持建都南京,真正原因是在此可以得到江浙財團雄厚經濟的支持,而且英美等國家也希望國民黨政府定都南京。蔣介石之所以傾向於定都南京,是因南京與上海近在咫尺,而上海是他的發跡之所。

很快,國民黨御用文人、申報主編龔德析秉承蔣介石意旨,在《國聞周報》上撰文駁斥白眉初觀點稱:「白君對於近代國都之議毫無了解。故以十八世紀以前之國都論,而欲適用於現代,根本上已屬錯誤。」強調:「蓋南京建都已系既定之局勢,決不為書生一兩篇文字所左右也。」而且宣稱白眉初的建議是為「外人作說客,為帝國主義作走狗。」

學術之爭上升到政治高度,堅持定都北京的人只好保持沉默。最終,國民黨政府定都南京。後來,一切果然為白眉初教授所言。

事實上,南京有一種歷史的宿命,即定都於此多為短命政權。僅中華民國而言,孫中山在這裡不足三月即讓位於袁世凱,大總統沒有了,首都完了;蔣介石在南京十年,抗日戰爭爆發,不得不棄守南京跑到山城重慶。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在南京呆了不到四年,就灰溜溜地被趕到了台灣。

歷史告訴我們: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得民心者得天下,國民黨政府只知倒行逆施,不管定都在南京還是北京,註定是短命政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鉤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頭盔樣式那麼多,為何影視劇里卻儘是「飛碟帽」?
英國軍官都青睞的阿富汗冷兵器:開伯爾長刀與匕首
69年前的今天,8次倒戈的馮玉祥在蘇聯輪船上意外火災遇難
南北朝甲騎具裝的正確用法:正面衝鋒、背面沖陣、斬首行動!
宋朝的「瓦舍勾欄」到底是什麼意思?

TAG:吳鉤 |

您可能感興趣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不是謬論?為何清朝不得民心也能得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自古以來的民心者得天下,為何這幾個朝代沒得民心也獲得了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那最終統一天下的滿清剛入關時得民心了嗎?
得民心者得天下,滿清入關時不得民心,為何可以坐擁江山三百年
得民心者得天下,文在寅支持率暴跌,大概順應民心才會有最好的結局?
古代皇帝皆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為什麼很少有皇帝重視民心的?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為何歷代皇帝總是不懂這個道理呢
得民心者未必得天下,竇建德:至少得會打仗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劇情者得宅心!——《灰色三部曲》系列點評
得民心者得天下,此人得了民心,卻失了天下,只留了個好名聲
刀爾登:得民心者得天下?很動聽,可惜是句謊言
重來吧魔王大人:得民心者得天下,魔王靠一己之力贏得了民眾支持
內戰爆發之時,二者實力相差可謂懸殊!真可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漢奸范文程的一席話,揭開了清朝民心真相!
失民心者失天下,美國頻頻發動戰爭就不擔心嗎?真相令人寒心
失民心者失天下,瓜伊多的「總統夢」能實現嗎?說出來你別不信
古代皇帝明明知道失民心者失天下,為什麼他們總是不吸取教訓
得民心者得天下!土耳其在敘北部修建醫院,與阿薩德爭奪民心
如果得民心者得天下,為什麼蒙元與滿清會入主中原?有一點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