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創新監管 培育市場:讓氣象信息傳播不再「任性」

創新監管 培育市場:讓氣象信息傳播不再「任性」

本報記者 王玫珏 賈靜淅

「又收到暴雨預警!」汛期強降雨頻繁來擾,通過手機和網站獲取預報預警信號已成為老百姓的習慣。但許多市民發現,個彆氣象信息有些不守規矩——有時不準確,偶爾還「遲到」。尤其在今年「6·22」華北暴雨過程中,一些暴雨謠言迅速佔領傳播渠道,讓大家有些不知所措。

公眾的困擾,折射出當前氣象信息傳播管理的難題。目前,全國超過90%的媒體傳播氣象信息,百餘家社會企業從事氣象信息服務工作。在氣象信息服務社會化的趨勢下,如何確保百姓放心享用氣象信息、發揮服務市場的正效益,尤為關鍵。

如何讓氣象信息傳播不再「任性」?幾經探索,氣象部門在規範服務市場的過程中,將監管與培育有效結合,既加強市場管理,又積極引導、扶持產業發展,規範有序的氣象信息傳播秩序正逐步建立。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氣象局作為開展氣象服務市場監管的試點,也為全國提供了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信息「免費不免責」

法規標準不容忽視

「看天氣預報,我一般會綜合兩三個軟體對比著看,怕單個軟體出現偏差,靠不住。」面對如何獲取氣象信息的問題,北京市大興區居民李磊磊這樣回答。

確實,多元化氣象服務主體的出現,讓公眾獲取氣象信息時多了一些可選項,但信息來源不詳、傳播不夠及時、不準確等現象也不時出現。為此,氣象部門重點加大監管力度,及時「堵住」各類不規範的氣象信息傳播行為。

事實上,早在2015年召開的第六次全國氣象服務工作會議就明確提出,要在氣象服務市場監管方面建立體系,規範氣象服務主體行為,提升氣象服務有效供給。

時至今日,氣象服務市場監管體系已初步建立,基本完成由9項辦法、15項標準構成的氣象服務市場管理和標準體系建設,發布11項行業標準;氣象信息服務企業備案工作進展順利,全國共有超過300家氣象信息服務企業完成備案。

在監管組合拳的「亮劍」行動中,北京市氣象局率先出擊。

2016年10月,北京市氣象局成立氣象服務市場管理處,推進「有管理機構、有配套制度、有管理台賬、有對接機制、有聯合監管」的「五有」氣象服務市場管理體系建設,實現了氣象服務企業備案管理、信息傳播、執法監管的「三規範」,越來越多的權威氣象信息獲得了「正版標識」。

在今年「6·22」 華北暴雨過程中,北京市氣象局聯合市網信辦採取遞進式行動,權威發布、科學解讀、曝光違法傳播主體……在徹底「堵住」謠言的同時,也培養市民從正規渠道獲取氣象信息的意識。

從監管服務主體出發對氣象信息服務單位進行備案管理,可全盤掌握服務主體的基本信息、服務範圍與方式等,讓氣象部門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廣東是全國第一個開展這項工作的省份,落實備案管理「有標準、有辦法、有平台、有公示」的做法,為其他地方做出了示範。

據介紹,該省由氣象部門牽頭制定備案管理的氣象行業標準,並將備案事項納入全省「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平台,實現網上辦理,氣象信息服務單位申辦備案時「一次都不用跑」。

開放共享減負擔

定期「抽考」補短板

氣象服務市場監管的「拳頭」有力了,氣象部門在市場引導和培育上想得更遠,多措並舉協助各企業提升傳播質量,積極培育服務產業。

過去,各氣象服務企業獲取數據的渠道眾多,有官方的,亦有「民間」的。新浪天氣負責人表示,雖然大多數服務企業對獲取到的資料有其內部的優化處理方式,但許多數據來源缺乏權威性和及時性,此類問題一直困擾著企業。

「如果沒有統一的數據源和介面,我們傳播北京的天氣信息時,要使用北京市氣象台的數據;傳播深圳的天氣信息,就得用深圳的數據。對於各個公司來說,要同時與各地氣象部門對接,負擔不輕。」一款天氣APP的運營工作人員說。

急企業之所急,氣象部門著力打通數據「堵點」,從根源上提升氣象信息傳播質量。日前,中國氣象局通過建立公共氣象服務數據平台、開放氣象雲平台介面,為企業實時提供全國2400餘個站點的天氣預報信息和國家、省、地、縣四級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

氣象預報數據的共享和開放,一方面鼓勵社會用權威數據開展氣象信息傳播,另一方面也讓更多社會力量無形中參與提高了預報準確率。

從規範氣象信息源頭出發,廣東省氣象局為企業打造了「氣象信息共享包」,內含全省136個氣象站的天氣實況、天氣預報、生效預警信號和颱風位置、路徑、強度等信息,並提供數據介面或者預警插件兩種下載方式。北京市氣象局也主動對接包括墨跡天氣、騰訊天氣等在內的企業,為其提供官方權威數據。

在共享共建的基礎上,氣象部門開展氣象預報傳播質量評價工作,向著「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目標又邁出一步。

在前期開展的試評價工作中,廣東、北京氣象部門對氣象預報傳播質量進行了一次「抽考」,結果多個客戶端都「掛科」了,引起廣泛關注。

北京第一期氣象傳播質量評價以引導為主,通過採集8家網站和APP傳播的公眾氣象預報,與北京市氣象台發布的氣象信息進行比較,發現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預報要素不準確、內容不全面,預警信息不規範,信息傳播、來源時間不明確等。

這樣的「抽考」,將成為今後的常態據悉,國家級氣象預報傳播質量評價工作目前已實現業務化,評價對象涵蓋國內外主要網站和手機客戶端。氣象信息是否一致、傳播是否及時和完整成為質量評價的重要內容。從2017年第三季度開始,氣象部門將每季度向社會發布氣象預報傳播質量評價報告。

墨跡天氣相關負責人認為,建立氣象傳播質量評價體系不僅是氣象部門轉變管理方式的重要舉措,也保證了氣象信息服務企業有章可循、有序發展。

來源:《中國氣象報》2017年8月30日一版

責任編輯:張小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氣象報 的精彩文章:

最後4天!這場文化、科學盛宴別錯過——二十四節氣專題展
回顧人類駕駛氣球的歷史,他們都想跨越山和大海
關於閃電的那些事兒 探秘人工引雷
巡天遙看一千河——航天測控事業發展50年紀實
寶石雜質奇觀:來自微觀世界的風景

TAG:中國氣象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市場監管新體制如何發揮質量監管職能?
代表委員熱議創新發展 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培育經濟新動能
市場監管體制改革設想
新華網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為市場主體添活力
主打教育市場的新款iPad 讓你實現拋棄「傳統」電腦
交通運輸行業不斷加快信用體系建設 加強市場監管 防範失信風險
智能供應鏈發展 重塑市場經濟的血脈和神經
康佳電視廣交會再放異彩 開放姿態培育全球市場
監管與發展並不矛盾!證監會系統代表委員談證券市場
社論:保健品市場亂象亟須整治
強化市場監管,提升服務質量
智慧市場監督管理平台簡介
晶核教育創始人&CEO吳瑕:發力職業教育市場,從根本上解決行業人才短缺問題
證監會副主席姜洋:我們的市場監管可直接看穿投資者賬戶編碼
強化創新服務 引領醫療市場
深交所探索一線監管新模式 打擊「忽悠式」重組等市場亂象
「工作動態」大邑縣市場監管局開展藥品器械和化妝品培訓
手機市場觀察:新興市場將取代中國提供「新動能」
食葯監機構改革:大市場監管模式確立,未來重點是保障專業性——重磅
變革教育撬動市場,全新iPad正式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