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積分」實施在即,卻突傳將延後一年?

「雙積分」實施在即,卻突傳將延後一年?

8月30日,有媒體曝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將延後一年至2019年開始實施。消息透露,2019年和2020年新能源積分比例保持10%和12%不變,平均油耗積分按計劃於2018年實施。不過截至目前,工信部還沒有對上述信息做出正式回應。

儘管如此,還是有業界人士猜想,如果傳聞為真,跨國車企的合資節奏是不是就要放緩了?

自徵求意見稿發布,車企「牽手」搞新能源

閱車君看到,自去年9月至今年6月、工信部正式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後,已經連續兩次對外公開徵求意見。

而從徵求意見稿發布後,多家車企接二連三宣布併購整合。

今年6月,大眾與江淮正式簽署合資協議;同一時間,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然後7月初,戴姆勒與北汽又簽署了共同增資50億元人民幣、在北京賓士投產電動車並新建電池廠的協議。

到了7月中旬,長城宣布將入股電動車企河北御捷;再到8月重磅的福特眾泰、雷諾-日產東風兩次「聯姻」……

這些接連發生的車企併購整合,可以看出雙積分政策已經讓大家亂了陣腳。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沒有雙積分政策的施壓,各大車企根本不會如此費力的研發電動汽車。

為什麼大家對實施時間如此在意?

雙積分制指的是新能源汽車積分和油耗積分,其中對車企威懾的主要是新能源積分。6月工信部發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由於在企業積分的結轉和轉讓上做了限制,這使得傳統車企的壓力一下加大。

根據新能源積分(NEV)的計算方式,不僅要求車企新車年產量要達到規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車,而新能源汽車越多,產生的新能源積分也越多。

同理,按照油耗積分(CAFC)的演算法,車企銷售新能源汽車生產量與燃油積分成正比。無論是燃油積分還是新能源積分,車企當年生產電動汽車的比例越高,越有利於「雙積分」的達成,而多餘的積分可以出售,再次獲得利益。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僅有比亞迪汽車、北京汽車、吉利汽車、上汽乘用車、眾泰汽車、江淮汽車和奇瑞汽車共7家車企滿足積分要求,全部為自主品牌車企。

業內普遍認為,如果雙積分政策能夠延期一年,無疑對傳統車企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企業會有更充分的時間去準備。同時,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並不成熟情況的背景下,也給國內企業留下了緩衝的機會。

編輯:蔡妍霏

·END·

本文為閱車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汽車周刊 的精彩文章:

東風汽車半年凈賺70億,可乘用車收入下降這鍋誰來背?
韓系車想打翻身仗,起亞計劃在中國做這幾件事
10月起禁售普通柴油,京津冀大氣治理有」大招
這裡有《戰狼2》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別再說沒見過0馬力賽車,這裡就有一輛!

TAG:新京報汽車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雙積分政策來臨 未來還能看到它們嗎?
「雙積分」時代的產物,盤點五款即將上市的新能源汽車
雙積分政策對買車和賣車有啥影響?最全面的解讀都在這了!
「雙積分」首次大考年底交卷,自主和合資抓緊做功課
周觀點:雙積分考核結果首公布,補貼過渡期客車銷量同比增長
「雙積分」正式實施 積分交易買賣或成救命稻草
「雙積分」風波再續,長城汽車榮登「負分」榜
雙積分落地 車企「油膩男」應對中年危機
慧數縱覽:雙積分等刺激,2018年共享汽車項目或如雨後春筍
雙積分壓力迫在眉睫 上汽通用發布新能源戰略布局規劃
長城、寶馬合資公司首款車型2021年推出,雙積分將按股比分配
雙積分修正案5大看點:鼓勵發展甲醇汽車等
「雙積分」緊箍咒 催生電動汽車提速
廣汽豐田新款混動SUV竟「山寨」傳祺GS4?都是為了新能源雙積分!
車企猛推新能源車應考「雙積分」新政
長城VV7和VV5首度被領克超越,雙積分政策壓力山大
車企合理配比新能源車有利於雙積分達標
乘用車雙積分平台上線 賓士、豐田等車企向新能源轉型的需求迫切
工信部公示2017年乘用車企雙積分成績,44家車企新能源積分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