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向古老的《周易》學養生

向古老的《周易》學養生


向古老的《周易》學養生



養生是對生命的保養。從廣義上來說,養生包括養心、養神、養性、養德、養氣、養身等等。所謂「聖人深慮天下,莫貴於生」,聖人考慮天下的事情,認為沒有任何東西比人的生命更寶貴,因為生命的存在和延續,是人的一切理想、願望和行動產生和實現的前提。先賢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和體驗,形成了重生、貴生的思想,積極積累和創新養生之道。

作為中華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周易》中包含著豐富的養生學內容。


《周易》中的很多卦,都講到養生的道理。


比如,「頤」卦中說:「頤,貞潔。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這裡的「觀頤」,可以理解為觀察養生之道。生命對於人只有一次,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只有正當的養生之道(養正)才吉祥:不僅要自養,而且要用在他養上。「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養生之道是普天下共有的,萬物是天地養育的結果,不管人和物,養生都必須遵循正道,其中一條就是「因時制宜」。如同天地養育萬物,當寒則寒,當暑則暑,萬物得其正道,所以生生不息。「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既講了養德,又講了養身。「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富有靈性的龜就有正當的養生之道。如果看到美食,就放棄自己所遵循的養生之道,兇險。所以,要力戒貪慾,情不可恣,欲不可極。這種節制飲食以養生的思想,影響深遠,後來為歷代醫家所繼承。到明代醫家胡廷賢更是指出:「人知飲食所以養生,不知飲食亦以害生。」


「需」卦中說:「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意思是說,雲飄於天上未形成雨,只能等待它降下。所謂「飲食以養生,宴樂以養神」,所以君子在這個時候觀其現象而等待,以此養神。這裡就說了養生的關鍵就是一切要順乎天時,明白安然等待的道理。

「兌」卦中說:「未寧,介疾有喜。」意思是說,及時將小病治癒,是值得慶賀的事情。這實際上是說古人對於治病、防病的態度,正所謂「治未病」,養生要防患於未然,治病固然重要,但是病前預防更為重要。


養生學是中醫學的一部分,中國古代的醫家,本身就是養生家。而《周易》與中醫學的關係十分密切。所謂「易具醫之理,醫得易為用」。中醫的特色——「整體觀念、辯證論治」,這種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方法論,就是來自於《周易》。被尊為「醫家之宗」的《黃帝內經》,在總結先秦諸家養生理論的基礎上,系統地提出了養生的原則和方法。而《黃帝內經》與《周易》的關係也十分密切。正如明代著名醫家和養生家張介賓所言:「易之書,一言一字,皆藏醫學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養生之心鑒。」易中含醫,醫中含易,易為醫之體,醫為易之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周易》也可以算是一部養生學專著。


所謂「生生之謂易」,《周易》和中醫都講「生」,中醫通過防病、治病達到求生、養生的目的,而《周易》講「生」的外延則遠遠超出了醫學範疇。


《周易》以陰陽變化之道分析說明宇宙間的一切現象,啟示天地人的變化規律,指導人們要以自然法則作為準則來確立自己的行為規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面對紛繁複雜、千變萬化的事態能夠知變、應變、適變,從而把握人生立身處世之本,以趨吉避凶,達到真正的養生。


《周易》中反覆強調各種人生修養方面的道理,它所貫穿的理念在於:養生不僅僅是「養身」,更是「養德」。德行、心性的提升,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養生。這是《周易》留給我們現代人的養生學的寶貴遺產,也是我們現代人常常忽視的內容。

作者:蒲鄲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秋寒露重 寒露養生保陰氣
道教中的「九皇」是哪些神仙
道教音樂之無為的妙韻
道教醫學模式對現代生活有著重要意義和啟示作用
道教醫學與中國傳統醫學

TAG:濟源市陽台宮 |

您可能感興趣

向《周易》學養生
賞書法,學養生——蘇軾小楷《養生論》
跟著《紅樓夢》學養生
跟古代中醫學養生之二:藥王孫思邈的摩腹大法
跟《黃帝內經》學養生,跟《心經》學養心,跟《莊子》學養性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王玉川:研究《內經》得其養神精髓
跟《黃帝內經》學養生,跟《心經》學養心,跟《莊子》學養性!
《黃帝內經》學養生課系列之一
向百歲老人學養生,牢記養生八字訣
跟古代中醫學養生之三:曹庭棟的老年人睡眠處方
科學養生,健康一生!
蓓儷芙養森輔助課:《黃帝內經》學養生系列課之四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李士懋:老有所為,身擁「三寶」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陳可冀:養生打好組合拳
跟著老話學養生
「健康生活 科學養生」 山東衛視《大醫本草堂》看片會在京舉行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吳咸中:卯時養生,蓄積陽氣
我向大象學養生
賞書 看畫 學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