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頸椎病常用影像學檢查方法分析

頸椎病常用影像學檢查方法分析

頸椎病是由椎間盤變性、頸椎骨質增生及突出引起的疾病,常表現為頸肩痛或放射到頭枕部或上肢,更甚者行走困難,四肢癱瘓。近年來,頸椎病的發生率有年輕化趨勢,常見於白領等辦公室從業人員,臨床癥狀多樣,輕者頸後、肩背、上肢酸痛、麻木不適、頭暈頭痛,重則上述癥狀明顯加重。而影像學檢查可以儘早發現病變,幫助及早治療。

一、常用影像學檢查方法

頸椎病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有X線、CT、MRI、脊髓造影、椎動脈造影,超聲等方法。下面介紹前三種檢查方法,也是臨床上主要的檢查方法。

X線:平片包括正側位和過屈過伸側位是最基本的影像學檢查對於了解頸椎骨骼結構的基本狀況是必不可少的檢查。X線平片曲度的改變、異常活動度、骨贅、椎間隙變窄、半脫位及椎間孔變小、項韌帶鈣化等。此外,還可鑒別診斷,如鑒別頸椎先天畸型骨折脫位和腫瘤結核等。

CT:掃描對椎間盤和骨組織顯示較好,避免結構重疊,能準確地顯示出普通X線檢查不易發現的病,可直接顯示椎間盤變性、椎管內韌帶變化及其硬脊膜囊神經根與關節的情況。能正確地診斷椎間盤突出症、神經纖維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症。對於頸椎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具有一定的價值。

MRI:具有清晰的高解析度對軟組織的顯示較好,因而有利於發現頸椎的早期病理變化微小變化和發生在小關節上的改變。能清晰顯示脊髓組織受壓情況椎間盤突出的位置、移位方向、大小、椎管內的脊髓、神經根受壓情況。

二、影像學檢查方法的選擇

比較各種影像學檢查的方法有利於建立正確快捷的頸椎病影像診斷鑒別體系,揭示各型頸椎病的發展規律與特徵。CT、磁共振成像等由於費用昂貴一般僅在需要進一步定位檢查或鑒別時才使用。臨床上檢查往往是先以臨床表現、X線片為基礎,然後再考慮是否應用脊髓造影、CT及磁共振成像檢查。

作者來源:中國影像學雜誌 第23卷 尹建新

更多疾病知識,以及預約挂號、就醫諮詢等免費就醫服務,可關注名醫匯官方微信 「mingyihuinet」(複製此名稱,進入微信搜索添加即可)。 名醫匯,讓病人家庭輕鬆一點!提供預約挂號、網上諮詢、陪診服務等多項免費就醫服 務,依據患者真實的就醫分享與點評,傾力打造「名醫排行榜」,精準讀取你的就醫需求!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發現肝癌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遙感影像的陰影檢測方法研究
常見醫學影像檢查的注意事項
乙肝患者須重視影像學檢查
.肝癌影像診斷學檢查有哪些
脊柱骨折如何選擇影像學檢查
胃癌早期如何檢查?診斷胃癌的影像檢查方法都有哪些?
頸椎整脊推拿治療前為什麼要進行相關影像學檢查?
美更新瓣膜性心臟病影像學檢查適用標準
如何診治腎結石?腎結石的4大影像檢查方法
醫學影像驗證中醫療效和治療機理取得新突破
液體活檢(循環腫瘤細胞)與醫學影像學診斷的臨床相關性
液體活檢與醫學影像學診斷的臨床相關性
女性疾病診斷,婦科3大惡性腫瘤的影像學檢查
慢性嗜酸細胞性肺炎CT病例圖片影像診斷分析
CT檢查和磁共振檢查到底有啥區別?一分鐘教你弄懂影像檢查真相
如何診斷心腦血管疾病?點擊一下,了解影像學檢查
正常胸、腰椎影像解剖圖
多發性骨髓瘤,看影像學檢查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