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張立文:日用儒學與國民精神

張立文:日用儒學與國民精神

張立文:日用儒學與國民精神



日用儒學與國民精神

文/張立文


儒學不僅是形而上之學,而且是形而下之學,兩者融突和合,相得益彰,但儒學最重要的,影響最大的是其形而下日用之學,儒學的生命是在於日用,儒學的發展在於日用,它的生命也在於日用。儒學為什麼能存在那麼久?從古以來就有人反孔,到了近代反孔就更激烈,但是孔子為什麼一直打不倒?儒學為什麼一直批不臭?原因就在於它是走向人們的生活,走向社會,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甚至可以說儒學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它已經融入我們的血液。


什麼叫日用儒學?是指儒學這隻無形的手無時無刻指導、支配人的為人處事、日常生活、行為活動、所思所想等,它對每個人來講都是無所不在,無時不參與的。儒學在多年日用實踐中塑造了中華民族精神,養育了國民道德情操,造就了高尚的善良人性,形成以和為貴的國格,而挺立於世界學術舞台。正因為這樣,所以它具有持續性、生命性、不衰性和傳承性。從古到今,如果我們離開了日用儒學,我們的手足都不知道放哪裡,因此可以說它同每個人與事都須臾不離。


儒學寓於家教、家訓、家風中

儒學寓於百姓日常生活的家教、家訓、家風中。我小的時候,我的爺爺就教導,走路的時候碰到老師要行禮,碰到老人應該先讓老人先走,你應站在旁邊等一等。但當時因小學的學堂在明朝初年張閣老的祠堂里,每次上學都要走一段路,老人走得慢,我們上學又比較急,實在沒辦法也得等,這是小孩對老人的尊敬。再比如吃飯,小孩應該讓老人先夾菜,當然現在可能完全相反了。


我虛歲六歲上小學,很高興,添了新衣服,家裡父母就說,你上學了,不是光在家玩兒時那個淘氣的小孩了,上學站要站直,坐要坐正,不能東歪西倒,這是對老師的尊敬。只有這樣子,做人才能端正,做個端端正正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講,小時候,儒學就滲透到我們生活當中,怎麼樣站,怎麼樣坐,手往哪裡放,手足都要有一定的位置,從小就應該得到培養。


當時父母和爺爺教導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小孩子要愛惜時間,一個人一天24小時,每個人都一樣,不管你當最大的官,也是24小時,光陰消失,過去了就收不回來了,所以要愛惜時間。在中小學寒暑假的時候,祖父母不讓我在家裡調皮胡鬧,要我念私塾,當時我們那裡還有年紀大的秀才,他們寒暑假的時候就開館教學生念《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論語》《孟子》《老子》《古文觀止》,這些對人的思想有很大幫助。當時我記憶最深的,老師教我,你寫字要寫端正,做人要端正,不要寫得歪歪扭扭的,寫不好就再寫。還有寫完字的紙,不能丟在地上,千萬不能踩,當時私塾裡頭有個「敬字簍」,簍是溫州那邊用竹篾編的。我們如果字寫不好,就要重寫,寫過字的紙要放在敬字簍裡面。體現出一種對字的敬畏,我想這一點很重要。現在很多小學生、有些大學生,字寫得歪歪扭扭,東倒西歪,不成樣子。字,不能以不尊敬的態度來對待,字實際上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對字的尊敬,是在對一種文化的尊敬。


我們追溯到儒學的創始人孔子那裡,《論語》當中實際上很多都是講我們百姓日用的。比如說,孔子到了太廟,每事問。學問學問,學問是問來的。我們的學術,我們的學問,都是問來的。從這點講,要向別人請教。孔子講:出門如見大賓。對人應該尊敬。尤其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本來是我們生活當中的事。還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個也就是我們生活當中的事。所以,我們今天之所以把儒學看成是一種非常高深的、好像離我們生活很遠的一種抽象的東西,其實這是對儒學的誤解。中國今天要發揚儒學,要回到日常,回到我們生活的日用當中,這樣才能真正地發揚儒學,真正能使我們的國民精神得到培育和提升。中華民族的國民性問題,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有過討論,梁實秋說是人性論也好,魯迅講阿Q精神也好,孔乙己也好,都是講國民性問題,怎麼樣改造國民性,怎麼樣來發揚中華國民精神,要回到禮義之邦的日用生活當中去,造就自強不息的國民精神。


日用儒學的「四融合」

1


形上和形下的融合


儒家哲學的道和天理具有形上性,但也具有形下性。比如說講天人關係,「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在孔子那裡,一方面認為天道是可畏的,「畏天命」,也是可知的,「五十而知天命」。這是形上的層面,另一方面也講形下的層面,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刑」「政」「禮」「德」這四個方面是從形而下的層面講的,也可以說從日用層面來說的。中國把形上和形下結合起來,一方面把儒學構築在百姓日用的各個層面,同時它裡面包含了對最高精神的追求。比如說朱熹,「理」是他哲學的最高形上範疇,他講一物有一物之理,又說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事物里都包含著一個太極,每個事物都有它的理。中國儒學不離日用,其指導思想是形上的哲學理論指導,這是體如天道。這就是說在百姓日用背後有一種精神的支撐,這便是形而上的天道、天理等精神。孟子講:「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又說:「存其心,兼其性,所以事天也。」天為形而上。荀子說:「大天而思之,孰與物蓄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試圖把天從形而上的寶座上拉下來,轉化為百姓日用的東西。


2


百姓日用和宗教信仰的融合

哲學的終極信仰和宗教的終極信仰,都是對某一種價值理想的信仰和敬畏。宗教信仰說到底是對一種價值理想的敬畏、崇拜。信仰是人的特殊價值的需要,是一種終極的關切,換言之就是生從哪裡來,死到哪裡去的問題。過去老一輩的同志死了到哪裡去,會說:「去見馬克思」。現在人死了到哪裡去?人的精神需要寄託,靈魂需要安頓。怎樣把儒學中的精神提煉出來,同我們日用相結合,這非常重要。


儒家本身具有宗教性,從隋唐以來,儒釋道三教,名正言順地都叫「教」,這個教,是教化之教還是宗教之教,有過爭論。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儒家和西方制度化的基督教比較,儒教是比較鬆散的,它沒有形成固定制度化,但它有教主,孔子,它也有經典《論語》,基督教星期天做禮拜啊,其實,我在念私塾的時候,上課也要向孔子三鞠躬,這也是一種禮拜的形式,中華民族的崇拜,一個是敬天,另一個是祭祖,敬天祭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當中不可缺少的。祭天北京有天壇,祭祖是慎終追遠,即對祖宗、對天的崇拜和敬畏。中華民族歷來有祭祀的制度,一直延續到現在,比如說,給去世的人開追悼會,鄉下還有祭祖的活動,各個地方在修家譜,講家風,講家訓。祭祖的活動是通過每個宗祠來進行的,並一直延續下來,這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親和力的源泉所在。這就是說,我們可以從儒家的道德精髓當中,找到靈魂、精神的歸宿,我們追隨的是一個天樂、地樂、人樂,天和、地和、人和,這樣一個和樂的世界,我們到哪兒去,到天和地和人和、天樂地樂人樂的和樂世界去,這也是儒家思想的一種最高的理想境界。


3


仁愛和禮法的結合

孔子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博施於民」,又說「泛愛眾而親人」。孟子講「仁者愛人」,《論語》中樊遲問仁,孔子講,愛人。愛人這句話,我們不要簡單地看,愛人包括了很多深刻的內涵,第一表示對人的尊敬,第二表示對一個人的人格魅力的一種讚揚,第三是我對這個人應該負有什麼樣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對孩子、老人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示對老人孩子的責任和義務,愛人是同禮法相結合的。


講仁愛,這對現在還是很有價值的。人當然是要講愛的,「仁」就是兩個人,它就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人之間應該怎樣、人應該存有一份愛心。違禮就是對仁愛的違背,所以孔子對違反「禮」,非常氣憤,比如季氏「八佾舞於庭」。八佾是天子的禮,諸侯的禮是六佾,大夫是四佾。季氏作為大夫應該是四佾,卻潛用八佾之禮是可忍孰不可忍。古代禮具有法的功能,禮是一種秩序,它講「別」,樂講「和」。社會有等級、有分別,穿衣服坐轎子都有分別。看二十四史,衣服的等級都有規定,在不同的場合也要穿不同的衣服,比如清朝,官員上朝見皇帝穿朝服,在家裡可隨便穿。中國人在正式的場合應該穿國服,在中國古代如果違反禮的話,是可以治罪的,比如說,如果一個普通的官員,家裡做了黃馬褂,如果查出來問題就大了,會有殺頭之罪,中華民族的仁愛和禮法是相結合的。儒家是講愛民、講人本,國家以人民作為它的根本,以人為本,「本固邦寧」。主張對人民要愛護,同時禮法中也包含著仁愛、人本的思想。中國古代判死刑,不會在夏天殺頭,一般是秋天,因為夏天殺頭屍體就臭了,不好收屍,秋天就好一點;在判刑的時候,也講一種情理,如坦白從寬、戴罪立功等。孔子作《春秋》,使亂臣賊子懼,同時他主張寬猛相濟,他既講愛人,尊重人的價值,人為貴,又必須遵守禮法,規範人的行為,維護社會秩序。


荀子講:「禮者,法之大分也,類之綱紀也」(《荀子·勸學》),宋代李覯在《禮論》里講:「禮者,虛稱也,法制之總名也者。」他又講」飲食、衣服、宮室、器皿、夫婦、父子、長幼、君臣、上下、師友、賓客、死喪、祭祀、禮之本也。曰樂、曰政、曰刑,禮之支也。而刑者又政之屬矣。曰仁、曰義、曰智、曰信,禮之別名也。是士者,蓋皆禮矣。」這是說作為法的禮中,體現了仁義禮智信這五常。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理解「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禮記·曲禮》)的意思,這就是說道德仁義體現了禮的內在價值,中國的思想不是一種二元對立的,不是非此即彼,比如形上和形下、仁愛和禮法、日用和宗教信仰,看上去好像是對立的,但它實際上是互相融合和滲透的。為什麼同時講德治和法制,德治就是仁治,法制就是法,德治和法制是不可以完全脫離的是鳥之兩翼,車之兩輪,這個問題孔子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如果說用「政」和「刑」的話,老百姓可以不犯罪,但是沒有羞恥之心,如果用「德」和「禮」的話就會有羞恥之心,也不會犯罪。一個是自律,一個是他律。我們也可以思考中國為什麼重視德?西方為什麼重視法?其中的基本點就是人性。中國儒家基本上認為人性是善的,它可以通過教化而自覺地遵守法律,所以孟子講「求放心」。西方認為人性是惡的,所以需要外在的法律來制約他。中國之所以重德,西方重法,它的出發點和基礎就在這裡。


4


傳統文明和現代文明的融合


現在和古代的文明確實有很多差別,20世紀80年代討論傳統文化現代化問題,當時提出了好多文化整合的方法,關於中西體用問題就有四種主張,中體西用、西體中用、中西互為體用、中西為體,中西為用,說來說去,基本上還是沒有逃出體用的範疇,以及綜合創新,創造性的轉化,儒學第三期,還有抽象繼承,具體繼承等等。我在《和合學概論》里都將其作了分析。不管你是批判繼承也好,綜合創新也好,你繼承什麼?你批判什麼?你綜合什麼東西?創什麼新?其背後有隻無形的手,這就是價值觀。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價值觀。過去批判孔子,現在又要繼承,你怎麼批?批什麼?繼承什麼?拿什麼東西來綜合?首先得有一個選擇,你在選擇的時候是受何種價值觀的支配?隋唐時期,儒釋道三教如何綜合,提出文化整合的方法,即兼容並蓄。兼容並蓄就是綜合,但是從隋唐到宋初300多年之間,並沒有把儒釋道三教兼容並蓄起來,三教還是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程顥講「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把兼容並蓄文化整合的方法落實到天理上。現在中西馬也是三家,怎麼融合?我一直思考這樣的問題。20世紀80年代初我們討論傳統文化現代化問題,我寫了《傳統學引論》,寫了《新人學導論》和《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寫完這三論以後我進而思考,怎麼樣把三者融合起來,陳顥把儒釋道的兼容並蓄方法落實到了「天理」上。天理這個詞早就有了,《禮記·樂記》里有「天理」和「人慾」之辨。「天理」在《莊子》中也有,但「理」成為一種「學」就不一樣了,就開啟了「理學」這樣一個新時代、新思維、新觀點。我當時思考應把它落實到「和合學」上,和合這個詞先秦《國語》里就有,「和合」成為一種「學」還沒有。就像把「天理」成為學理、學說,我反思從傳統文明到現代文明,這裡很大的問題就是價值觀的去向、取捨、評價問題,比如說三綱五常,原來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單向度的結構我們能不能把它變成雙向度的?比如說君臣關係現在沒有,但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父子關係、夫妻關係都還有,可以轉化成互助、互鑒、互信、互尊、互愛的關係?至於五常的仁義禮智信,現代仍有價值,這是中華民族道德精髓所在,但傳統文明和現代文明應該有個轉化。以往說道德是有階級性的,不能繼承,凡認為道德有繼承性的都挨批。現在很清楚傳統文化道德是可以繼承的,比如孝道,過去對父母要養,要敬,父母在,不遠遊,這才是孝。現在走入老齡化社會,銀髮社會,怎麼盡孝?怎麼養老?社會發展到這一步,有些單位退休的人比在職的還多,是一個大問題,我在日本的時候,去福岡的正行寺講學,寺廟裡有很多養老的組織,有些教授、公務員退休以後到了正行寺,把財產捐給寺廟,也住在寺廟裡。我在那裡還碰到一個專門研究朱熹的大學教授,他就在那裡安靜地寫作,他們在一起養老,住房是單獨的,夫婦一起,三餐是集體,可以自己選擇,猶如自助餐。這也是養老的一種方法,我們國家好多寺廟也可以這樣。再比如我們學校原來倫理學碩士畢業的魏磊,在中國財貿大學當教授,後來出家當東林寺的主持,法號大安,屬於凈土宗,他那裡就有很多可以供大家學習修養的場所。現在的很多老太太也經常到寺廟裡去,住在寺廟。還有一種就是在家養老,說是把房子抵押給銀行,每個月給多少錢,可以負擔養老費用,這也是一種辦法。現在養老可以把道德教育、輿論倡導和利益的驅動結合起來,這或許是養老一個新的方法,現在老人的家庭有的是空巢家庭,就拿我國來說,農村有留守家庭,留守兒童、老年人,韓國日本也一樣,鄉下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年輕人都在城市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要樹立現代孝道文明,把孝道理論提升為社會理論,整個社會形成孝道文明的環境,不僅老有所養,而且生活幸福、快樂、和美。


日用儒學與國民精神建設


1


人心和善


心和萬事樂。中國古人認為心之官則思,我們日用活動是心來支配的,從心身關係來看,心起主導作用,所以心善不善很重要,一念善為善,一念惡為惡,一切善惡、美醜、有時就在一念之間。現在一些人錢迷心竅,權迷心竅,色迷心竅。馬丁·路德·金講,我有一個夢;德里達講,我要學會生活;康德講,人的本性就在於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我要講如果人心不善,夢想也會破滅。即使很有錢,如果心不善,生活也會一團糟。要實現美好的夢想,生活幸福,首先心要善,得先學會做人。一些官員,權迷、錢迷、色迷,現在被雙規的,哪一個沒有情人?而且還不止一個兩個。從這個意義上看,心善才是最重要的。化解錢、權、色迷,人要自覺,要自足,不自足就永遠沒辦法真正生活得美滿。現在的貪官都是不自足,越貪越大,最後到了犯罪,人要知足,知足就是福,不知足就是禍。為什麼搞政治鬥爭?心不善,爭權奪利,歸根到底就是人心不知足。所以說要人心善,比如佛教講不要有貪心、嗔心、痴心、慢心、疑心。一念不善就會墮落,人心和善,萬事幸福、快樂。


2


行為和順


行和萬事通。行為和順要遵循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行為應該按照《尚書》講的,滿招損,謙受益。做人要謙虛一點,比如學問,就是學會做學問,學會問別人,不恥下問,向別人請教,三人行,必有吾師,要謙虛請教。在國際社會,談判打交道,大國就應有君子風度,儒者氣質,謙遜謹慎;你若盛氣凌人,唯我獨尊,那談判肯定失敗,契約一定訂不成,自己也會受損害。行為要和順,應天順人。順就不會堵塞,順通、會通、變通;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通才能持續發展繁榮。如果不通,就人來說就是心肌梗死、腦溢血;就國家來說,不通就不能發展,不發展,就落後,落後就挨打,處處受制於人,國家民族就不能獨立自主。行為和順,就可以鳶飛魚躍,天馬行空。


3


家庭和睦


家和萬事興,是中國自古以來的信條。中國人重家、顧家,家是溫馨的港灣,安身的樂園。然現在家庭疏離,單親家庭、留守家庭、丁克家庭、空巢家庭、混合家庭等等。出現一個孩子有兩個父親三個母親的,還有同性戀結婚,未來家庭究竟是怎樣一個形式,可進一步思考。


現在四世同堂沒有了,子女與父母分居了,離婚率高了。如何使家庭和睦,夫妻是家庭的核心,三口或四口之家,夫妻是家庭的主心骨,夫妻和睦,推而廣之,千千萬萬個家庭和睦,家國結構的國家也會和睦安定,社會和諧有序,這是基礎。家和萬事成,家和並非無一點矛盾衝突,有矛盾衝突,這是正常現象。如何使家庭生活美滿,雙方都要付出,兩顆心想在一處,生在一起,活在一起,這就需要做到互相謙讓,就是退一步想想自己有沒有不對,多從自己處想,不要光想對方的不對,氣就消了,矛盾就化解。反之,就會造成矛盾激化,甚至離婚,原因是互不相讓,雞毛蒜皮的事,也會成為大衝擊;要互相忍耐,就是互相包容,心寬天地大,家庭生活,天天柴米油鹽醬醋茶,免不了意見相左,你向左,我向右,要忍住爭吵之心,耐住相爭的氣。忍耐是修養的大學問,是品質的大提升,是人的崇高的精神氣質的表現。這樣事業興旺發達,美滿幸福的生活就會向你頻頻招手了。


4


社會和諧


國和萬事成,這是被幾千年歷史證明的事實。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的社會。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但都是中華民族友好大家庭中的一員,儘管中國人信仰多元,既有信仰儒教、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但能和而不同,和諧相處,即使是外來宗教,在與中國傳統儒教、道教融突而和合中,而中國化,如佛教與儒教心性論結合中,產生中國化的佛教禪宗,伊斯蘭教也不斷與中國傳統宗教相結合,而與中國社會相適應。雖中國多宗教、多信仰,但從來也沒有發生過宗教戰爭,而「道並行而不相悖」,和諧相處,共同發展興旺。之所以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而能共同生活在統一的命運共同體之中,是因為中華民族是一個厚德載物、包容大度、海納百川、謙遜謹慎、道德崇高的民族,也是一個顧全大局、登高望遠、聰明睿智、以和為貴、天人合一的民族,因此能克服一切艱難險阻,能夠做到「仇必和而解」,能夠實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些精神和思想道德融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轉化成中國人的堅定信念、行為圭臬和日用之學,構成中華民族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尚和合的高尚品格和國民精神,這是社會和諧內在根本動力和基因,也是國和萬事成的源頭活水。


5


世界和合


世和萬事和。在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信息普及化、危機多發化、文化多樣化的時代,世界還不太平。人類面臨多事之秋,如何化解衝突和危機,造就為萬世開太平的世界。人類可以遵守「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的和生原理。天地自然、社會人際、國家民族、宗教黨派,都是融突和合的生命體,都有生存在世的權利,都應和合共生,共同發育成長,而不能相害;可以遵守「以他平他謂之和」的和處原理。既然他與他之間都是生命體,儘管有諸多差異,但都是平等的,沒有大小、貧富、強弱、高下的分別,要消除一切以大欺小、重富輕貧、以強凌弱、以高壓下的不正義、不公平、不平等現象。以他平他就要互相尊重,不能以自己利益損害他者的核心利益,要和而不同地和平共處;「己欲立而立人」的和立原則。他於他者共同站起來,站得住,他與他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獨立的道路、制度,他者不能干擾、阻撓、干涉他者的選擇,共同獨立,共同繁榮;「己欲達而達人」的和達原理。中華民族是一個「民胞物與」的民族,視天下百姓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天下萬物都是我的夥伴朋友。在「博施於民」的推致下,自己發達了也幫助別國、別民族發達,達到共同發展、共同發達;泛愛眾、兼相愛的和愛原理。和愛是人類生命之所以延續,而不滅亡的根據,是人類之所以自強不息的力量源泉,是奮鬥不息的動力,是人類之所以智能創造而「日新之謂盛德」的原動力,是人類之所以獲得終極關切而有溫馨之家的慰藉,撫平創傷的港灣。因此,世界各宗教都以愛為其最高準則之一。大愛無疆,潤澤萬物。


和生、和處、和立、和達、和愛,像甘露,像陽光,照射到人類日用之中,激蕩世界,光耀人間,熱愛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禮義廉恥,繼承創新、弘揚光大,滋潤心田,造就國民精神。一個人和、地和、天和,人樂、地樂、天樂的天地人和樂;的和合體世界將呈現於人類社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千古詞帝的絕世悲情,李煜經典詩詞15首
曾國藩家書:齊家之要,耕讀孝友
葛榮晉:中國管理哲學始於「正己」終於「正人」
中國竹雕:以竹為紙,以刀代筆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張岱年: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
馮友蘭:中國哲學的精神
唐君毅:中國宗教精神與其哲學
張其成:儒學與中醫人文精神的傳承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軼:民法總則的時代精神與中國特色
吳國盛 弘揚科學精神
唐詩與中國文化精神
吳國盛:希臘奇蹟與科學精神的起源
徐里—中國精神
馮友蘭:中國哲學的問題和精神
書齋——中國文人的精神樂園!
第十八屆全國檢察文學筆會召開,《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等大咖匯聚廣東中山縱論「文學與工匠精神」
黃埔精神完勝武士道精神 崑崙關立國威 他把中國軍隊推向了國際
拙政園:中國傳統文人的精神庇護所
向春秋戰國文明學習原創精神
浙江復興國學院執行院長陳夢麟講述「中國商道精神」
學誠大和尚:祖師精神與祖庭文化是國際漢傳佛教界的精神財富
學習雷鋒精神徵文
60個幼兒園國慶節主題牆方案,弘揚中華文化,學習愛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