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家講壇:秋子講中國書法基礎

名家講壇:秋子講中國書法基礎

中國書法基礎

主講人:秋 子

此文系秋子先生2015年5月17日下午在甘肅省大學生書畫聯盟「名家講壇」第二講的課稿。

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書法的一些基礎問題。據我觀察了解,很多人,包括習字多年的人,對書法的一些基礎東西並沒有搞懂。舉個例子,社會上各級組織、社團、院校經常舉辦一些展覽大賽,在作品初選時往往有一些由於印章蓋得不合適而落選。所以,我今天著重從書法的一些基礎知識給大家做個講解。

首先講一個概念化的問題:什麼是書法?

我對書法的定義是:書法首先是文化,其次是藝術。這是我多年來奉行的一個觀點。狹義上說,書法就是以漢字為原型,通過結構、用筆、用墨、布局等方法書寫漢字,來達到一種抒情達意的目的。

書法和寫字最大的不同在於,寫字只是為了把字寫得整齊美觀一些,讓人閱讀方便;而書法則是強調藝術性,強調抒情達意。比如說篆書、草書,也包括行草書,很多人對一些字不認識,有人以前在我講課的時候提出一個問題:是不是把字寫得容易辨認就是寫字,而寫得讓人不認識就是書法?我說,任何事物都不能這麼機械化地去理解,楷書、隸書容易辨識就不是書法了嗎?我們不能說把字寫得不認識就是書法,寫得整齊點好看點就是寫字。但有一點,書法是從寫字而來的。因為簡單地來說,書法就是寫字,但不僅僅是寫字。

有一些人認為,所謂書法,不僅是中國的漢字,還包括很多的民族文字和國外文字。我歷來不同意這個觀點。因為,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個專用名詞,有獨特的含義,專指我們的漢字藝術,和其他民族文字沒有關係。其他民族文字寫的很美觀,可以說是藝術,但它們不是書法。書法的特定含義就是指漢字書法,所以我所講的書法,跟其他文字沒有關係。

對書法有點研究的朋友可能會提出一個問題,在古代或是在當代我們會看到有些資料把「書法」兩字顛倒過來,叫法書。那什麼叫法書?大體上說,法書和書法是一回事,就是用途不太一樣,二者區別就是,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當代比較經典的東西,我們都可以視為法書,它只是名詞的一種概念。從這個角度來講,書法從寫字而來,最後發展成一種藝術,的確有一個比較漫長的轉渡過程,這個轉渡,漫長到多長時間,的沒有一個恆定標準。

一些人從小喜愛書法,敬事書法,寫到七老八十直到駕鶴西去,但是依然沒有寫成,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按我們當今的審美觀念來理解,書法不僅僅是把字寫好,如果你寫楷書,你可以按照唐楷去寫,沒有人反對你,但是只寫唐楷是不行的,比如說這些年中國書協舉辦的一些全國大展,如果你寫唐楷,百分之七八十會被刷掉,原因就是唐楷大家看得太多,已經沒有新鮮感了,所以說唐楷入展是比較困難的。書法是有法度約束的,要把字寫好,古人總結出很多技法,從寫字的角度來講,它的法度約束並不強,只要把字寫好看、寫整齊就可以了;但作為書法來講,它有法度約束,無論草書、篆書、隸書,行書、楷書這五大書體,傳統意義上每一種書體都有不同的法度,就是說,用筆方法是最重要的。撇開這些法度,想新創、獨創、另搞一套是不行的,即使你的字寫得很漂亮也沒人買賬的。因為書法必須遵循傳統,只能在繼承中創新。

任何一個書法老師都給你講,學習書法的唯一方法就是臨帖,臨古人的帖,不是臨當今人的帖,唯一的途徑就是學古人。針對這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理解透徹了,認真地向古人學習,最後能達到能臨帖、悟帖,對於碑帖既能走進去,又能走出來,或者綜合了其他的一些因素,形成一種自我的風格,就是你的書法取得最大的成功。中國書法從文字產生到現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史冊記錄的書法家成千上萬,但到今天為止,真正讓我們很佩服的書法家又有多少?可能每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對我來講,真正讓我佩服的人不到十個,其他人我只認為字寫得好,並不佩服。所以這就有一個問題,學古人的字,眼界一定要盯到最高的地方,很多人都在總結,認為眼界盯在一流,你可能能達到二流,眼界盯在二流,你可能能達到三流,你眼界盯在末流,那你什麼流都不是。這裡面有非常深刻的哲理。經常見有人看到身邊的當代人誰的字寫得好就去模仿,就去學,這樣寫下去一定沒出息。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說軍事博物館的李鐸先生,如今八十多歲了,中國書協的顧問。李鐸先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直寫郭沫若,他把郭沫若寫到一種什麼程度?假如說郭沫若寫的作品中有地方殘損了或者缺了一些字,讓李鐸先生去補,很能辨別真假,可謂達到了一種亂真的程度。到80年代末期,很多人認為,你李鐸寫了半輩子郭沫若,如今已經是一個名家大家了,但你李鐸的面貌在哪兒?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我們任何一個作為書法藝術追求的人,最終目的是寫出自己的風格,沒有自己的風格,你在歷史上永遠是站不住腳的。我剛才給大家講,通過寫字學習臨摹這個過程最後形成書法,這個轉渡過程不是拿時間來衡量的,以我們自己的實踐學習來衡量的,學得好悟得深,你可能會進步得很快,特別是現在80後、90後、00後,這些年輕人我很佩服,這幾年入展中國書協的展覽,大多數是70後、80後甚至90後,反而60後以前的人基本上已經沒戲了,原因何在?一些人寫字幾十年一貫制,不求新的進步,這是一個人的風格問題,就是寫成一種定向審美的時候,非要把他固定下來。其實,這樣做並不是個好事情。拿王羲之來說,現在我們看到王羲之的行草書,實際上那是王羲之後期的作品,王羲之早期寫過楷書、隸書甚至到草隸,即隸書的草化,就是章草,後來他兒子王獻之說「大人應改體」,意思是說時代在不停地發展,大人還是在寫一些章草,顯得有些保守了,應該改體,在東漢晚期張芝已經把今草寫出來了,如果依然寫過去的東西,那就太保守了。聽了王獻之的話,王羲之後期寫行書,寫今草(就是今天所謂草書)。所以我認為,學習一種帖子先不要形成固定的模式,這種固定的模式實際上很不好,自己把自己限制住了。因為風格是在發展當中塑造起來的。我們要繼承傳統,但傳統不是靜止的、死的東西,傳統是在不斷地融合發展當中形成的,今天我們做的東西可能就是明天的傳統,所以我們對傳統要有一個比較理性的、明確的認識。

古代流傳下來的書法資源很豐富,從早期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就是把字書刻在龜甲獸骨上面,所以被文字學家冠名為甲骨文;從書法學角度出發,我將甲骨文字稱之為「甲書」。甲骨文距今3700多年,但上世紀90年代初(1992年和1993年)先後在山東鄒平和江蘇高郵出土的陶片刻字,據當代的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李學勤先生考證,它是夏代初期(前22世紀)的刻字作品,遠遠早於甲骨文,「意味著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提前了整整800年」,離現在至少有4500多年。1999年,我在撰寫《中國上古書法史》定稿時曾提出疑問,我發現,這11個陶片刻字和甲骨文並不是一個體系,有點羅馬文字那種感覺,雖然帶有草篆意味,但它並不是篆書,所以我對這種文字持懷疑態度,有可能是異族留下的文字。因為,在我的觀念中甲骨文的前身是陶器刻畫符號,仰韶文化、前仰韶文化出土的陶器上面的很多刻畫符號,王國維等先生定義為「先文字」,認為是文字的一種雛形,後來經過生產生活的需求,由象形、會意、指事等(東漢許慎《說文》所謂的「六書」)逐漸產生了甲骨文,儘管現在發現的甲骨文字有五千多個單字,但可識讀、字義明確的不到兩千個,一些文字已經逐漸汰出人們的使用範圍。書法資源中,緊踵甲骨文字之步的是大篆或稱鐘鼎文,它所產生的時代與甲骨文相差無幾。鐘鼎文即鑄、刻在金屬器皿上文字,文字學家稱之為金文;我對金文的定義一直有看法。在青銅時代鑄刻的文字叫鐘鼎文,這可以解釋,但是金文就解釋不了,因為後來的鐵器上也有文字,甚至一些合金上也有文字,所以我認為,把金屬器皿上鑄、刻的文字統稱為金文有點狹隘。但金文的叫法是文字學家給出的概念,文字學和書法學是兩個概念,書法學應該擁有自己的稱謂,所以,從書法學角度出發,可稱之為「金書」。之後到了刻石文字,石鼓文是大家公認的石刻之祖,出土於陝西寶雞(近代書法大家吳昌碩善寫石鼓文)。其間又有了竹簡木簡等簡牘文字。秦漢之際(?)紙張產生以後,就逐漸地成為書寫漢字的主要載體(眾所周知的東漢的蔡倫造紙,實際上這是個錯誤概念。據近幾十年的考古資料發現,蔡倫只是改造了造紙方法,但不是他發明了造紙術,因為現在出土可見的西漢古紙就不少。最早的紙片厚薄不一,而且很粗糙,很鬆弛,有的粘度不高,一抓就碎)。當然,紙張也是書法表現力最好的一種載體。

其次,我們來談談臨帖問題。

我們臨帖學古人應該學什麼?學古人應該有一個目標,如今經常看到很多成人或兒童書法班,每人發一本同樣的字帖讓去臨,我認為這是不可取的,假如我去辦書法班,如果帶40個學生,我可以讓他們臨40種帖,為什麼要讓大家千篇一律臨一種帖呢?我認為,誰喜歡什麼風格的碑帖,偏好於什麼碑帖,就去臨什麼碑帖,而且不一定非要從楷書臨起。作為臨帖來講,每一個人的審美偏向是不一樣的,可以根據不同的偏向去選帖,我覺得這樣進步可能會快一些。給一本不喜歡的字帖去臨習,就沒辦法深入地去臨。我從自己的體驗當中發現,我們每個人需要去選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學。但有一點,在楷書、隸書、篆書三種「正書」或稱之為「真書」的書體未寫之前,最好不要去寫行書和草書。從章草發展到今草,每一種草書都是有法度的,如果沒有一定的基礎,連什麼是「中鋒用筆」都不知道,就去寫行書草書,寫出來的東西也不地道,何況每一種碑帖都不一樣。

從理論上來講,「書法是練出來的」這個說法是錯誤的,請大家記住:書法是「學」出來的,而不是「練」出來的。總體來說,第一,書法是一種傳統,學習書法就是一種直接的繼承中國優秀傳統的方式;第二,學習書法的過程也是一種豐富自己學養修養的過程,寫字基本上和修禪是一個道理,它講求的效果不是音樂也不是戲劇,更不是電影里驚險的鏡頭,它是抒情達意的,每一個點畫裡面都有讓你慢慢體味的東西,很多初學者喜歡寫草書,滿紙花哨,但花哨之中沒有一點內涵,找不到一點古人的筆法,這樣寫多少遍都沒有用,所以說,書法是靜下心來認真學習的過程,是自我修養的過程。書法的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夜之間就獲得成功,它是一種修心養性的過程,我們在臨帖或創作過程當中必須靜下心來,這些古人早已講過,寫字之前拋棄一切雜念,這樣寫出的字是乾淨的,帶有一種古厚之意。文字是有生命的,古人對文字有一種敬畏心理,寫壞的字紙燒掉時都要行禮的,所以我們必須尊敬它,就和會友一樣要認真對待。大家應該認識到,學習書法就是學習和繼承傳統的過程。

臨帖,如何選帖?最根本的是選自己喜歡的,如果選不好,不喜歡,就沒有興趣,學起來速度慢也不易上手。臨帖的方法,無非臨與摹。什麼叫臨?照貓畫虎叫臨。什麼叫摹?在字帖上覆一張紙,直接摹寫,叫摹。

臨帖,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字帖買來,先別著急去寫,先認認真真地讀,從宏觀上先有一個把握,字形是方、是扁還是縱,是三角形的還是多邊形的,哪個字大哪個字小,哪一筆長哪一筆短,有沒有左肩略低、右肩高聳的「字勢」等等。然後,再從微觀上看起筆、用筆的過程。古人楷書起筆逆鋒,中鋒行筆,回鋒收筆,不露鋒。褚遂良的s形起筆是露鋒的,大多數楷書是不露鋒的,就是說,把字形把握了,把古人用筆的來龍去脈偵查清楚了,再去臨寫。臨帖時,筆畫不太多的字,看一遍,一次寫完,不要看一筆寫一筆,那樣寫出的字結構往往是散的,氣息也不易貫通。筆畫複雜的,至少記上半個字。經常聽有人說自己臨過很多帖,但從他(她)寫的作品中,連一點古人的筆意都找不到,全是信手寫的俗筆字,僅僅是把平時鋼筆字的寫法換了個工具,把字寫大,「畫」在宣紙上而已,其實根本就沒臨帖,這是騙不了人的。學習書法,唯一的途徑就是臨帖,老老實實地向古人學習。但有一點請大家記住,古人的書法異體字較多,遇到展覽投稿,如果完完全全用帖上的字去創作,評委會認為有硬傷,所以說,大家最好不要寫異體字、俗體字。

臨帖一般都是對臨,一對一地臨習,熟練後達到背臨,背臨如果能達到對臨的程度,說明你真臨帖了。隨便給你一個帖,比如說你寫顏真卿的《多寶塔碑》,隨便給你出個內容,唐詩,宋詞,對聯,你都能寫出它的樣子和風格,說明你真的臨帖了。你說你天天臨帖,花費了時間精力,把帖子合上,再寫,一點古人的影子都沒有,這不能叫臨帖,最多叫抄帖。這種現象在社會上很普遍。許多人簡歷中都寫遍臨天下碑帖,我說那是當眾誑言,連鬼都不信,海口是不能亂誇。我研究書法30多年,到現在為止沒有弄清楚天下到底有多少碑帖。關於臨帖,2007年,我以《臨帖 悟帖 出帖》為題專門講過,後來發曾經在蘭大校園網上,或許還在,大家如有興趣,可以搜出來看看,這幾年來很多微信公眾平台也都轉發過,不過大多是以沈鵬先生的名義轉發的,涉及侵權問題,這裡就不講了。

關於臨帖,因為今天講的是基礎知識,所以就此打住,要完全通透地講,我們以後再作為專題去講。

第三個問題,講點具體的東西:文房四寶。

很多人寫了多少年字,解決不了工具問題,可能是疏忽掉了,也可能是沒有人給他講,結果走入誤區。我們對這些東西的性能與特點應當有所了解,如果不了解,你會覺得老是不順手,影響你的情緒和創作。

一是筆。毛筆是從事書法根本的、離不開的工具。沒有硯台找個碟子倒點墨汁也可以用,但毛筆是不可湊合的,因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總不能拿根筷子去寫字。很多人對毛筆不太重視,我總結了一些常識性的經驗:第一,毛筆,按筆頭原料分,有胎毫筆、狼毫筆、兔肩紫毫筆(取野兔項背之毫製成,因色呈黑紫而得名)、鹿毛筆、雞毫筆(用相當柔軟的雞的胸毛製成)、鴨毫筆、胎毫筆、羊毫筆(以青羊或黃羊之須或尾毫製成)、豬鬃馬鬃筆(用豬鬃馬鬃加工蒸制而成,主要用於書寫大匾)、鼠須筆(鼠須筆是用家鼠鬢須製成,純凈鋒尖)、虎毛筆、黃牛耳毫筆等。依尺寸可以簡單地分為小楷、中楷、大楷。依筆毛的種類可分為軟毫、硬毫、兼毫等。第二,羊毫柔而無鋒,書亦「柔弱無骨」,古代書法家都很少使用(宋代以前沒人用羊毫筆,到宋代才開始用羊毫,但字的線條依然被說成是「死蛇纏樹」)。所謂狼毫筆,是黃鼠狼的毛,其毫毛的硬度相比羊毫要高。我們為什麼臨習宋以前的碑帖要使用狼毫筆呢?比如說《集王聖教序》,作為學習行書的第一法帖,不少人臨習時用羊毫筆,寫了很長時間不見長進,拿來給我看,我說你的問題出在工具上,王羲之不是用羊毫筆寫的,你用羊毫筆怎麼能寫出王羲之的味道呢?你得用狼毫筆去寫,至少得用兼毫筆(這是合兩種以上的毫毛製成的毛筆,依其混合比例命名,如三紫七羊、五紫五羊等,常見的種類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等。硬度相對大一些,彈性比較好)。羊毫筆是彈性小、富有柔情的一種毛筆,狼毫則是具有彈性、剛性的毛筆。

古人寫字沒有大的紙張,所以多為手札,大小跟我們現在用的A4紙相差不多,只是長度大一些而已。古人從讀書寫字開始就用毛筆,用小楷筆寫蠅頭小字。當我們把古人的字放大去臨,我們會發現很多東西,很多筆畫、連帶等,如褚遂良的《大字陰符經》,橫畫起筆帶一個S形的鉤,如果用羊毫筆是很難寫出來的。清代何紹基很聰明,把褚遂良的起筆倒過來寫,改造了一點,從而就形成了何紹基的風格。

作為初學者,選擇毛筆很重要。初學者往往有一種心理,剛剛開始學書法,字又寫不好,什麼樣的毛筆都行。這不對。其實,初學最應該選兩三支好的毛筆(當然,不一定是價格高就是好毛筆)。在用好的毛筆寫字過程中,才能體會到毛筆的特性。現在很多毛筆是摻雜了尼倫、腈綸之類製作的,好看但不中用。選好毛筆,更要愛惜使用。根據我的體會,毛筆用完之後在筆洗里涮一下,不要把它沖洗乾淨,讓它的根部凝固住,如果每次都洗乾淨容易開花分叉。這一點,大家以後在實踐中可以自己去慢慢地去摸索總結。

筆鋒的長短,有長鋒筆與短鋒筆。七八公分以上的多是羊毫筆。這種毛筆初學者最好不用,因為筆鋒的腰太軟,只有很有經驗的書法家在創作時才使用,比如沈鵬先生,筆桿有50公分長,筆鋒足足有8-10公分,但他僅用筆鋒的1/4最多1/3寫字。沈鵬先生寫字,我在旁邊看,他調鋒調得特別好,筆鋒不離開紙面,若即若離,調好筆鋒再往下行筆。這是說,書法是有法度的,比如一個橫折,它不是一個橫過去直接折下,而是停頓一下,調整好筆鋒後再折。我不建議初學者使用長鋒筆,寫大楷用寸筆即可,寫小楷用好的小狼毫。

二是墨。墨的產生很早,仰韶文化就有墨丸出土。遠古時期,彩陶上的畫,使用的可能就是毛筆和墨丸。其中一些紅色是礦物質顏料,墨也是礦物質,顆粒相對比較粗,但它不褪色,說明在四五千年以前,古人已經從大自然中發現並用這些顏料來繪製心中的五彩世界。

三是紙。宣紙起於唐代,歷代相沿,因產於安徽宣城而名(後改為涇縣),涇縣附近的宣城、太平(今黃山市黃山區)等地也有生產。到宋代時期,徽州、池州、宣城等地的造紙業逐漸轉移集中於宣城,這裡成為宣紙集散地。宣紙的產生,曾經流傳著一段有趣的傳聞。相傳唐代宣州有個造紙的工匠叫孔丹,他的老師去世後,留傳給他一幅畫像。他精心地收藏著畫像,但沒過多久,這幅畫像就變了顏色,而且還長了許多霉斑。孔丹感到十分難過,發誓要創造出一種不變色、不長霉、不老化的紙。但多次試驗仍不能如願以償。一次,他來到安徽宣州,路過一條小山溝,看到有青檀樹倒在水中,因長時間的浸泡,有的樹皮已腐爛,露出了細長的纖維,但顏色卻很潔白。孔丹想,是否可用此纖維來製紙呢?經過多次試驗,多次的失敗、鑽研,最終制出了一種潔白如玉的紙,這便是宣紙。最早的宣紙以青檀樹皮纖維為主要原料。宋、元以後又用桑、麻、竹、楮等十餘種原料用來製造宣紙。

宣紙品種計有60多種。根據配料的不同,可分為三大類:特凈類、棉料類和凈皮類。每一大類又按尺碼不同,分為四尺、五尺、六尺、還有八尺、丈匹、丈二、丈六和特大幅;另外還分單宣、單夾宣、雙夾宣、三層夾宣等。按照特性,宣紙分為生宣、半生宣和熟宣等。由於宣紙有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

這裡給大家要強調的是,明代以前沒有大張紙,我們現在常見的四尺宣、六尺宣、八尺宣、丈二宣……到了將書法作品裝裱成掛軸懸壁欣賞的元代才有的。此前的紙張都很小,多是手札,厚實而粗糙,王羲之的《蘭亭序》就不過二十幾公分高、六十幾公分寬。到了元代中期,才開始有了大尺寸的宣紙。所以,我們現在寫古人的帖多是放大了寫(關於這一點,我給大家推薦一種最簡單方法:把碑帖通過複印機放大10倍、20倍後去臨寫,很容易找到「捷徑」)。

宣紙有不同特性,比如寫小楷最好買熟宣或畫工筆畫的八成熟的熟宣。因為小楷不需要去過分表達洇染效果。如果寫小行書,最好選用六七分半生不熟的宣紙,筆畫要清秀、清晰。百分之百的生宣,吸水性過強,洇染速度過快,很難寫好。其實,初學者舊報紙也可以用。有條件的同學可以買點元書紙、毛邊紙等來寫,效果會好一些。

那麼如何挑選宣紙呢?我教給大家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把紙揭起一個角,用筆沾水,或用舌頭點舔一下,看水的擴散速度,如果洇染得很快,則是生宣;如果洇染得很慢或者不洇染,則為熟宣;如果慢慢地洇染,則是半生不熟的宣紙。

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的好些年,中書協舉辦的展覽中,紙張多是很長的,有些人寫丈二披不過癮,就寫丈八披。我看到這種現象感到很驚訝,寫這麼大幹嘛呀?總不能把作品掛到月亮上去看吧?誰家的房子有那麼高可以掛起來欣賞?即使能掛出來,那頂上的字你能看清楚嗎?眾所周知,書法作品無論多大、多長,總是讓人來欣賞的,所以說不一定非要寫得很大。古人之所以手卷比較多,由於紙張的限制,寫的都是手札之類,所以那些文人賢士們坐在書齋中,一手慢慢地展,一手慢慢地卷,慢悠悠地來欣賞把玩,品味其中的奧妙。

四是硯。中國四大名硯中,石硯有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和甘肅卓尼的洮硯;山西汾河的澄泥硯,是把河中的細泥沙過濾後拌成坯子,經過雕刻加工後放在窯里燒制而成的「陶硯」。四大名硯的價格都很貴,我們甘肅所產的洮硯,近年由於修建黑甸峽水庫把老坑(宋坑)給淹沒了,現在市場上好的石頭不多,除部分積存外,多是臨洮所產。臨洮硯與卓尼硯的區別在哪裡呢?打個比方,就好比青海的崑崙玉與新疆的和田玉,都在一個山脈,但質地略有不同。在座的同學們都是消費者,作為初學者寫字,買個簡單的帶蓋的就行,沒必要花大錢去買名貴硯台。

我要講的第四個問題:關於書法的形式。

這個問題不複雜,比如立軸、手卷、斗方、對聯、扇面、屏條等等,大家知道,今天就不多講了。

現在講第五個問題:落款與鈐蓋印章。

落款和鈐蓋印章在書法作品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處理不好,往往吃力不討好。一般來講,落款至少要低於正文一個字,而且落款字的大小,要根據印章大小來確定,它們應該是相匹配的(小楷作品的落款字可與正文一樣大小),落款不好往往會產生失重的感覺,甚至就把作品給毀掉了。落款有窮款(字數較少或僅署個名兒)和富款(字數較多),都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鈐蓋印章,一般說來,小楷作品可以鈐蓋小璽印,若沒有印章,小型展覽可不蓋(一般是需要蓋章的,元代以前的古人寫完字是不蓋印章的,寫個名就完了,到了趙孟頫,因為他兼善書畫印並開創了元朱文印風,才開始寫字畫畫之後蓋印章。從元代到現在,這一傳統被繼承下來)。書畫作品若沒印章,就是不完整的。

還有印章的風格問題,這是非常講究的。我個人認為,「詩書畫印」這四大傳統藝術當中,印章是最難的,方寸之間,氣象萬千,我過去刻印時,往往在紙上寫幾十個印稿,個別印文達到60多個,差一個頭髮絲不理想都不上石,要求很嚴格。鈐蓋印章,如果你寫的書體是草書,相對而言,蓋寫意風格的印;如果寫的是楷書、隸書、小篆之類的書體,最好是鈐蓋相對工穩一路風格的印章,如秦漢印的風格。如果我們自己刻不了印,就找個印章刻得比較好的人去刻,印章非常重要,湊合不得。

除印章之外,還有印泥的問題。很多初學者不懂印泥,也不講究,往往找個辦公印泥就用,蓋上去印油滲一大圈,如果送大型的展覽,往往不打開作品,評委們從背面一看就給淘汰了。所以說,印泥必須用書畫印泥。現在比較好的印泥有杭州西泠印社、蘇州姜思序堂、北京榮寶齋等生產的印泥(我用的印泥多是蘇州姜思序堂的,售價也不太高)。近些年來,印泥市場搞活了,有些印泥質量極差,甚至有假冒偽劣的產品,根本就不能用。我的老師顧子惠先生曾有一盒祖上留傳下來的印泥,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還在用。那個印泥好到什麼程度?比同學們兒時玩的橡皮泥還好,印章來回地搓、滾、揉、沾,印章上乾乾淨淨,一點渣滓都沒有。現在的印泥,蘸上後印面上往往會有斑斑點點,說明印泥不好。真正質量好的印泥,傳統製作是非常嚴格的,用的是蓖麻油,就是把蓖麻油盛在陶罐里,不加蓋子,僅蓋幾層紗布,必須經過三個酷暑嚴寒,待揮發完了,經過過濾才用於印泥的製作。現在的印泥,有些用尼倫絨或其他化工材料替代,所以質量就不太好。一般人不研究這個,治印的人多數都懂,因為印泥不好,往往會影響他想要的藝術效果。

印泥還有顏色問題。過去的印泥大體上只有硃砂和朱磦兩種,現在的印泥有多種顏色,金色、銀色的都有。越好的印泥價格也越高。印泥很重要,作為書法愛好者,要懂得印泥,至少不要讓別人說我們是外行,拿出辦公印泥就隨便用。

接下來簡單地講講第六個問題:創作題材。

創作題材是什麼?就是要寫的內容,如警句格言、詩詞曲賦,從學術角度講,都可稱之為創作題材(或可稱之為素材)。書法本體的內容包括字法、筆法、章法、墨法。一幅書法作品,可以誦讀的內容叫創作題材或素材。依我的理解,書法有法,其法度已然規定了它本身的內容,常見很多人把所寫的警句格言、詩詞曲賦、聯語文錄等叫做書法的內容,其實是不對的,從理論上應該給予糾正。

最後一個問題,也就是第七個問題:簡單地說說書法欣賞。

書法怎麼來欣賞?你若對書法美學、書法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讓你品評書法,你會覺得難度很大,因為你沒有標準。音樂可以通過七個音階衡量嗓音和樂器的「音準」,但書法沒法去量化。把握書法作品的優劣高下,要求我們必須多讀一些有關書法理論的書,如書法史、書法鑒賞之類的書,不斷提高自己的書法學養、修養和素養。

在書法已被泛化的今天,大家往往把寫出的毛筆字都稱之為書法。其實,書法是個特定概念,不是任何人寫的字都叫書法。學習時間久了,自然會形成書法的審美觀念或傾向。為什麼大型的展覽總是找一些水平好、有專業水準的人當評委?因為他有經驗,對書法有深層次的認識,能說出個子丑寅卯、甲乙丙丁。有些人不懂書法,他可以把好的說成差的,把差的說成好的,說穿了是個人的書法學養不足造成的。

時間差不多了,今天就講這些。同學們如有什麼問題,我們下去可以繼續交流。謝謝大家!

【秋子簡介】秋子,本名申曉君,老陝。長期從事書刊出版,退休前系讀者集團調研員、編審。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甘肅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甘肅省書協、甘肅省楹聯學會等顧問,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蘭州大學客座教授。書法、篆刻作品入選眾多國內外大展並有獲獎;著有《中國上古書法史》《中國書法史略》《敦煌風漫話》《敦煌風續話》《未了秋情》《秋聲依舊》《紅樓夢人物關係一覽》等16部;發表書法、篆刻、國學、出版等方面的理論文章以及詩歌、評論、散文、小說、雜文、對聯、新聞、通訊等作品計360多萬字,被譽為「當代書壇學者型書法篆刻家、書法史論家、詩人」。媒體多有介紹報道。

編輯 by 王飛 圖片 by 網路

文翰堂致力於特色人文藝術展示!

部分文圖源於網路,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翰堂 的精彩文章:

書法基礎 書法的概念與特徵
方筆露鋒之典型代表 魏靈藏薛法紹造像題記
溥儒字畫鏡框《岳樓先生供養心經》
現代書法篆刻家鄧散木硬筆書法欣賞
學經典不學今人-小楷學習的選帖

TAG:文翰堂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書法經典:《隸書百聯》
《中國書法》:世紀回眸——章士釗
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9)韓非與《韓非子》
專訪著名青年書法家、中國書法蘭亭獎獲得者朱志剛
貌合神離的敘述:日本史學家對中國近代歷史教科書的影響
名家書法·金箔春聯 回歸傳統,過一個純正味道的中國文化年!
美國官方報告:中國科研論文產出首次超越美國
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表徵新時代書法藝術新方向
劉超:日本史學家對中國近代歷史教科書的影響
余秋雨 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
中國愛「山寨」歐洲建築令法藝術家費解:中國文化底蘊很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國的書法
盤點:美日韓三國的歷史課本中,是如何描述中國歷史的?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天文曆法
中國書法藝術的起源——甲骨文
中國十大書法家書法精品全在這了!
郁土:讀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華盛頓郵報》刊文:世界不用擔心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
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觀察
中國歷史上的文化浩劫——我釋《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