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正確認識滿清王朝對中國的貢獻

正確認識滿清王朝對中國的貢獻

最近看了幾部關於清朝的書,讓我想到了很多認識歷史的方法,於是想就如何認識滿清王朝這個問題寫點什麼。提起滿清王朝,留給人們的印象似乎就是腐敗,落後,愚昧,無知,喪權辱國的代名詞。北京市滿學會會長、著名學者閻崇年出於學術的目的,說了滿清幾句好話,還在北京街頭讓人給扇了巴掌。我仔細看過閻先生在央視《百家講壇》做的專題:「清十二帝」,他有一句總結性的話:清代十二個皇帝沒有昏君。我覺得,除開清代後期三個沒掌權的皇帝不算,清代真正掌了實權的九個皇帝,也就咸豐帝弱了一些,其他八個皇帝都還是說得過去的。清朝最讓現在的中國人難以忍受的是清末數次對外戰爭的失敗和大片領土的喪失。清末時期的清王朝在用近代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西方列強面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讓所有中國人都感到了深深的疼痛。晚清之所以衰弱成這樣這是很多客觀原因造成的,不能怪到滿清這個民族,或者怪到那幾個皇帝身上。總的來說,滿清這個民族還是一個有血性、有智慧的民族,不能因為晚清時期幾次對外戰爭的失敗和喪失了大片國土就把滿清一棍子打死。首先、滿清民族在黑龍江流域興起之後,在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領導下,很快統一了該流域的女真(滿清前期的民族稱呼)諸部,接著又征服了明朝廷一直無法征服的蒙古諸部,使強悍又古老的蒙古民族臣服於後起的滿清。努爾哈赤還極具戰略眼光地把被征服者蒙古民族當作兄弟,與蒙古結成了滿蒙聯盟。這不僅極大地壯大了自己的實力,也徹底解除了滿清的後顧之憂,為以後滿清帶著蒙古溶入中華民族大家庭創造了條件。這是明朝的漢人政權無法達到的結果。


清鼎盛圖



正確認識滿清王朝對中國的貢獻


第二、滿清入關以後,在第三個皇帝順治帝的統治之下,全面接受了漢文化,重用漢人,並改變了多爾袞當政時期對漢民族的殺戮政策,使滿漢兩大民族得以和平相處,造就了滿清政權二百多年國內政治的基本穩定,也奠定了清帝國康、雍、乾三代繁榮的基礎


清朝前期


第三、滿清入關以後,全面接受了藏傳佛教的教義,從思想上把中國另一個強大的少數民族藏民族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為藏民族在清代二百多年之內的基本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整個藏族地區心誠悅服地接受中華帝國的統治從思想上掃清了障礙。

明期中國全圖



正確認識滿清王朝對中國的貢獻




正確認識滿清王朝對中國的貢獻


第四、明朝建立以來,從來沒有把蒙古民族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蒙古人退出北京以後,仍然佔據了漠北與漠西廣大地區,明朝廷的勢力從未到達那些地區。明代的統治地域僅僅局限在長城以南及東北黑龍江流域。為了防範蒙古的入侵,明朝廷甚至想出了修長城這樣愚蠢的辦法。到了明代後期,黑龍江流域的滿清民族也脫離了明朝廷的統治。這個時期的明朝疆域面積,大約只有現在中國領土面積的三分之二大小。恰恰是滿清帶著臣服了的蒙古諸部溶入大中華帝國之內,這才奠定了現在中國版圖面積如此廣大的基本形態。晚清時期雖然喪失了那麼多的領土,但那確實不能全部怪在當時的滿清皇帝和滿民族的身上,實在是時代的客觀因素造成的。換了任何一個漢人在那個時代去當皇帝,可能結局都會差不太多


第五、在滿清入關統一中國以後的十七世紀中葉,當時的遠東地區,中華漢文化是最先進的文化,滿清快速接受漢文化,也正好說明滿清這個民族是一個具有很強的開放、包容、接納思想的民族。並不是一個落後、保守、頑固的民族。又因為在滿清入關以後近兩百年時間之內,清帝國是當時全世界最為強大的帝國之一,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經濟上,整個歐洲都是無法與之相比的。在清乾隆時期,當時的中國集聚了整個世界30%以上的財富。這種現象從根本上影響了清代中期幾個皇帝拒絕接受外來文化,覺得只有大中華文化才是最先進的文化;只有我大中華帝國才是世界最富裕最強大的帝國。這從客觀上是可以理解的。第六、到十九世紀中期以前由於受到快速擴張的俄羅斯帝國、以及仍然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阻隔,滿清帝國無法從大陸上與歐洲建立聯繫,在中國與歐洲的海上貿易中,中國從來都是大幅度的順差,中國幾乎不需要歐洲的任何商品。當然也無法認識到先進的西方科學技術的本質,更無法接受西方的先進文化。還是由於清帝國的富足現狀和歐洲經濟的相對落後,使清朝中期的幾個皇帝把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視為「淫法巧技」而提不起任何興趣。第七、中國地域位置比世界其他文化中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一千多年來,受到陸續興起的古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東羅馬帝國、奧期曼土耳其帝國、俄羅斯帝國的阻隔,以及面積廣大的塔克拉馬乾大沙漠的阻隔,中華文化少有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自漢唐以來高度發達的中華文明,使中華民族養成了瞧不起域外文明這樣根深蒂固地的思想習慣,所以產生了對歐洲及西方文明的拒絕態度。這一現象並不僅僅體現在滿清民族的身上,中華民族所有成員都有這樣的心裡狀態。這才產生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以來,西北及蒙古高原陸續興起的無數個草原游牧民族唯一的願望就是進入中原地區,享受中華文明的富足。第八、滿清的失敗是敗在西方的近代科學技術、近代戰爭機器、近代戰爭思想上和近代外交藝術上的,而這一系列的東西,都是自十八世紀初以來兩百多年歐洲在頻繁的戰爭和外交博弈之中發展起來的,到十九世紀結束的時候,這些思想都基本發展定型了,同時歐洲列強的勢力格局也基本定型了。沒有那一兩百年的混戰,歐洲不可能產生出那麼精妙的戰爭理論和外交思想。其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不可能有那麼迅速。歐洲人民雖然通過殘酷的戰爭創造出了那麼精妙的戰爭機器、戰爭理論和外交思想,同時也為此付出了數千萬精壯男人戰死的慘痛後果。而這一兩百年時間,正好是中國滿清王朝處於最富裕、最穩定的時期。遠在歐洲的殘酷斯殺對中國沒有產生任何影響,不痛則不會變。這才是滿清失敗最根本的原因。絕對不能怪到滿清這個民族身上,也不能怪到滿清的幾個皇帝身上。就如同不能


第九、還有一種思想,認為中國近代以來之所以迭到挫敗,根本原因是中華文化是黃土文化,不如歐洲那樣的海洋文化,其實這是最大的錯誤。中國現在的領土面積之所以有這樣廣大,最根本原因就是中華文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吸引力,東方許多民族在中華文化巨大魅力的影響下,都義無反顧地接受這個文化,現在中國的領土面積其實就是中華文化影響力最好的印證。第十、看歷史,都要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和分析,不能以現代的思想去評價歷史事件結局的好壞,滿清這個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嚴格地說是對中華民族有過很大貢獻的偉大民族,不能以近代以來幾次戰爭失敗就全面否定滿民族,說當時滿清幾個皇帝如何無能,這都是不客觀的。即使要變,也是需要有一個認識和試錯的過程,清光緒年間實行的變法,應該是具有積極意義的,說明滿清當時的皇帝在被打痛了之後,已經具備了「變」的思想。就象中國共產黨人,在幾十年的革命鬥爭實踐中,也走了不少的彎路一樣,必須有一個試錯和糾錯的過程。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現在,也才過去了一百多年,這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其實是很短暫的。現在的中國已經發展起來了,並重新站在了世界少數幾個最強大國家的行列之中,充分說明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強大包容性、接納性和高度智慧的偉大民族,但這卻是經歷了很多錯誤、付出了很多慘痛教訓以後才得到的結果。任何一個人或者民族、國家,不經歷教訓是不會認識到錯誤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人能量 的精彩文章:

同姓同歲兩姐妹,一個剋死皇帝,一個為皇帝而亡
做了太監是否真能練成絕世神功?他成一代宗師成功了
中國近幾百年最牛的省出了兩位偉人,第二位無人不服
不起眼的小山村大部分都是皇族後裔,先祖是開國皇帝
中國名聲最差的城市經常被黑,其實是中華文明發祥地

TAG:華人能量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人對華的態度應該參考李光耀和以中國為志業的費正清
康熙《皇輿全覽圖》與西方對中國歷史疆域認識的成見
美媒認為特朗普當選將奉行孤立主義 對中國更有利
客觀的說大清毋庸置疑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
岡田英弘:明朝復興的中國是蒙古化的中國
中國和美國物價最新對比——果然赴美是正確的!
中國通:加藤嘉一對中國的三大貢獻
鄧聿文:關於南海,中國須認清兩個事實
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
中國夢:是敢於對夢想的堅守
不得不承認:中國這些武器正取得對美國隔代優勢
伊朗愛心牆對中國宗教的啟示
高仿中國的印度城邦:源於齊朝的通婚,認同東亞文明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
中國風雲史,清王朝的沉浮
陳子善:中國文學史無法迴避夏志清
中國的大國地位是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那一刻確立的
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朝鮮王室 參與了南京大屠殺
少數民族對中國歷史貢獻何在
日本拒韓國的要求,不刪除歷史教科書中朝鮮是中國屬國的用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