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裁軍交權:功高震主只是其一,其二才是致命傷

曾國藩裁軍交權:功高震主只是其一,其二才是致命傷

曾國藩大戰太平軍斬獲累累功名。曾國藩的名望用「斬獲」二字再貼切不過,湘軍嗜殺也不是什麼歷史秘密。曾國藩裁軍交權:功高震主只是其一,其二才是致命傷破安慶「男子髻齔以上皆死」,曾國藩也大快朵頤的說:「城賊誅戮殆盡,並無一名漏網。」殺賊既是積累軍功的途徑,但也成為了朝廷同僚攻訐的借口,朝廷中政府大員上奏要求懲處那些嗜殺軍官的奏摺不絕於途。

功高震主之慮不是空穴來風。曾國藩在京做官長達十四年之久,對於官場潛規則不僅僅是瞭然於胸心,更是能夠準確預測政治風向的轉變。他知道自己雖然幫助清廷暫時穩住了局勢,但世事無常,今日居廟堂之上,也許明日就會身陷囹圄。

但是功高震主只是其一,還不是問題的關鍵點,為自己打下赫赫戰功的湘軍才是致命傷。如果湘軍能夠一直打勝仗,朝廷就是忌憚曾國藩,恐怕也動他不了,但此時的湘軍早已不是那個自己從家門口帶出來的湘軍了。

俗話說,成也蕭何敗蕭何,曾國藩的權勢是他手下的湘勇拿命和血換來的,那些久經沙場的老湘勇,也隨著曾國藩權勢如日中天時日益顯貴,驕矜自傲甚至不服管教,曾國藩知道如此下去,自己連討價還價的資本都沒有了。

尤其是讓曾國藩心寒的是湘軍在經過連年的窮兵黷武之後,軍紀已不像以前那般清澈嚴明,大家都開始有了自己的小九九,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當年的村野農夫如今已經成了軍隊中的猾兵。曾國藩裁軍交權:功高震主只是其一,其二才是致命傷面對此情此景,通宵世事的曾國藩在攻陷金陵後,便上奏朝廷要求主動裁軍交權,朝廷也是聽多了近臣搬弄是非,早就對曾國藩起了疑心。但此時還不是可以放棄曾國藩的時候,安徽一帶的捻軍也成為了清廷的心腹大患,同樣有賴於曾國藩的湘軍前去剿清。

但曾國藩剿捻並沒有取得多少軍功,與其說是他裁軍交權的後果,不如說是此時的湘軍早已不是那個與太平軍對壘的湘軍了。

曾國藩也樂得將這個功勞讓給李鴻章,自己也能就坡下驢,急流勇退方顯大智慧。

在權勢達到頂峰時順水推舟,得名得利,一味護犢子、吃獨食,自然久怨成仇。曾國藩裁軍交權:功高震主只是其一,其二才是致命傷急流勇退彰顯的是曾國藩作為儒家最後代表的睿智和對時事的洞見。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三日談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三日談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國裁軍一百萬時,竟由一名少將主持工作,這個原因讓其當選
他的資歷不算牛,建國後是少將,還主持百萬裁軍
毛主席批示裁軍一半,此建議竟然來自黨外一人,是誰
新中國第一次裁軍,周總理說了幾句話,感動了無數將士
百萬裁軍勢在必行,從越反擊戰看到了中國軍隊的致命軟肋
靠武力吃飯的亂世,這個諸侯王卻主動裁軍,臨死之前的領悟好痛!
建國後毛主席把裁軍的重任交給他,林彪不敢惹,鄧小平說好犯上
手握30萬雄兵,為何曾國藩甘願主動裁軍而拒絕稱帝?
毛主席把裁軍的重擔交給這位開國上將,他拒批彭德懷,怒懟林彪
靠武力吃飯的亂世 這個諸侯王卻主動裁軍 臨死之前的領悟好痛
建國後毛主席把裁軍的重任交給他,特殊時期林彪都不敢動他
投名狀:裁軍不是怕太后起疑心,而是國家實在沒錢了
美國特別看重的一款戰機近日墜毀,當年曾是美蘇裁軍談判的重點
最後去世的開國中將,替鄧小平裁軍百萬,母親隱瞞其生世
潛艇是公認的戰略性武器尤其是在裁軍或擴軍談判中
新中國首次裁軍為何先裁老戰士
軍隊裁軍百萬,有人擔心軍力減弱,鄧小平說了六個字
此人是鐵匠出身,55年授銜開國上將,裁軍時卻先裁掉自己女兒,後官至副國級!
中國十一次裁軍,每次裁軍,解放軍戰鬥力發生了奇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