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康熙的用人之道

康熙的用人之道

康熙的用人之道



康熙帝畫像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的一天,兩江總督于成龍向皇帝提了個過分要求。報告寄出後,于成龍既滿懷期待,又感到不踏實。


幾天前,江寧知府陳龍岩不幸病故。于成龍推薦比自己小22歲與自己同名也叫于成龍的一個人。


按照大清的幹部制度,地方官出缺的,地方首長敦請朝廷補充幹部不是問題,但指名道姓、指定崗位,還要由從五品越級提拔到從四品,則嚴重違反規矩,十分犯忌。如果皇上不理解不支持,後果會很嚴重,因此這份報告很費腦筋。


他寫道,陳龍岩忠誠可靠、廉潔自律,協調各方、服務大機關、掌控財政和支援軍隊樣樣得心應手。陳龍岩去世後,他頓感失去了左右手,而在兩江轄區內,尚未發現合適人選。言下之意,繼任者應該像陳龍岩那樣德才兼備才行,否則兩江地區的工作就會受影響。

鋪墊既已完成,于成龍亮了底牌:懇請皇上特事特辦,召集各大臣開會討論,現場推出合適人選。


在報告的末尾,于成龍巧妙地點了一個人:有皇上關懷,像通州知州于成龍那樣的好乾部,一定會脫穎而出的。推薦小于成龍是報告的核心,康熙帝智慧過人,過得了關嗎?


于成龍動了吏部的乳酪,吏部自然不爽,話說得很在理:打破常規不是不可以,但那些排著隊等抽籤的幹部怎麼看?再說,「廷臣會推」知府這一級幹部,沒有規定,沒有先例,還是照章辦事為宜。


康熙帝瀏覽了報告,微微一笑,當場拍板:這事拖不得,抽籤、「廷推」都來不及了,讓通州的小于成龍趕緊去吧。於是,一個江寧城有了兩個于成龍,一時成為美談。


吏部大跌眼鏡只是開始。小于成龍到任後幹得風生水起,官民口碑極佳。兩年後,對他有知遇之恩、被康熙帝命名為「天下第一廉吏」的老於成龍積勞成疾,溘然長逝。江寧城裡議論紛紛:小于成龍的前途到頭了。

不久,康熙帝到江南考察幹部,親筆題詞送小于成龍,明確告訴他:以你的級別不應享有此等榮譽,但大家都反映你廉潔有為,所以這是你應得的。臨行,叮囑小于成龍永葆本色,不負老於成龍厚愛。不久更是破格提拔其為安徽按察使,正三品。兩年後,小于成龍也成了直隸巡撫,然後是左都御史,直至累死在河道總督任上。


康熙帝全盤支持于成龍的人事方案,是有深刻背景的。對此,老於成龍比吏部看得准,所以才敢打那樣的報告。


康熙帝上任的時候,明朝覆亡、清朝入關才十幾年,穩固政權的任務落到他身上,而他的志向更為遠大。從哪裡入手呢?經過長期觀察,康熙帝發現官場現狀與他的政治理想很不匹配,必須先抓吏治。


在康熙任內,共有五百多名腐敗分子受到法律制裁,六千名無能、無為、不適合行政工作的大小幹部,分別被免職、降級或辭退,前無古人。


康熙的另一手是全力扶持清官能吏,鼓勵忠誠擔當。這一手運用得出神入化,出牌不按牌理,像魔術師一樣讓人驚訝不已,這是康熙治吏的最大特點。

一是下功夫挖掘有培養前途的清官能人,安排使用不拘常規,建立了嶄新的用人導向。


康熙帝在帝王生涯中,公開表彰、重用、破格提拔幹部達七百多人,兩個鞠躬盡瘁的于成龍只是其中一個案例。老於成龍是明末貢生,在政治上有瑕疵。但在短短數年內,康熙帝將他由七品知縣,一路超擢到封疆大吏,理由就是他又乾淨又苦幹。官員們看到了官場新風向,明白前途在自己手上。


早在直隸巡撫任上,老於成龍便發現通州知州小于成龍是個乾淨幹事的好苗子,多次褒獎和推薦他。愛屋及烏,康熙帝對小於一直留心觀察,遲早要用的。君臣三人以事業為重,配合默契,傳導正氣,引領各級官員向善向上,是沉甸甸的康乾盛世的一縷輕盈花絮。


二是培育正氣,為清官能吏遮風擋雨,決不讓好人受氣。

在封建官場上,好人受氣壞人神氣的故事史不絕書,在康熙朝卻少見。康熙帝第五次南巡下榻江寧的龍潭,赫然發現床上有一攤蚯蚓糞。這下完了!大家都為江寧知府陳鵬年捏把汗,因為他負責接待工作。康熙帝不動聲色,工作間隙問一個孩子:江寧有好官嗎?這孩子說:有啊,陳鵬年。


經過進一步調查,康熙帝弄清了真相。兩江總督阿山打算向百姓增加賦稅,陳鵬年死活不執行,多次據理力爭,阿山便把他支去龍潭給皇上搞後勤,一為調虎離山,二為等著他犯錯誤。按照老習慣,皇上身邊工作人員悄悄向這位地方官要錢,他假裝聽不懂。於是,蚯蚓糞便到了皇上床上。後來陳鵬年入武英殿,升河道總督。


被康熙帝越級提拔為巡撫的陳儐,獨自背著破被子騎著老馬上任,負責迎接的下屬找不到新領導。陳儐一到任就聚焦作風問題,集中處理了一大批魚肉百姓的官吏,有人便開始告狀。康熙帝馬上表揚陳儐:人家的做官格言是「拿一個等於貪千萬」,這樣的官兒太少了!


三是深知人無完人的道理,注意保護幹事創業積極性。


官員也是人,是人總會犯錯誤。康熙帝治病為了救人,改了就是好乾部,努力把人引向正道。吳江縣令郭琇曾被迫給領導送過錢,經教育洗心革面,變成江南最好的縣令,康熙帝便調他進京從事監察工作。「鐵面御史」郭琇既忠誠又擔當,將權傾朝野的「大老虎」明珠拉下馬來,被越級提拔為湖廣總督,功勛卓著,堪稱一代名臣。


小于成龍在治河問題上決策失誤,與同事產生了激烈爭執,最終造成了一定損失。事後他很後悔,向皇上作檢討:這件事我錯了,下回按人家的辦法來。皇上諒解了他,讓他繼續負責水利建設。結果只用短短三個月,小於便把桀驁不馴的渾河、無定河治理得服服帖帖。康熙帝很高興,給這條河起了個響亮的名字:永定河。


經過一個甲子的不懈努力,康熙的清官能吏隊伍蔚為壯觀,史上少見,除了剛才提到的,還有張伯行、范承勛、格爾古德、趙申喬、彭鵬等等,名單很長很長……


康熙皇帝恰恰抓住了這個牛鼻子,把鋤草與施肥、「拔爛樹治病樹」與「植樹造林」統一起來,涵養了良性循環的官場生態,形成了群賢畢至的「清官現象」、見賢思齊的「馬太效應」,天下英雄齊心合力,終於推開了通向輝煌時代的厚重大門,這是他取得成功的閃亮鑰匙,我們應該仔細端詳。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在古代,「作揖」是件很講究的事兒
站在屋頂看中國,領略最動人的人間煙火
古人的「閑靜」與「敬畏」
胡適:略談人生觀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曹操的用人之道
從陳平看劉邦的用人之道
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
馬小秋:企業的用人之道
看曹操、劉備、孫權的用人之道
管理故事,孫權的用人之道
大耳朵劉皇叔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
孟嘗君的綠帽子和保身用人之道
劉邦得天下的六大用人之道
解讀丨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
毛主席的用人之道:唯賢,放手
驃騎府:東北王張作霖的用人之道
閻錫山的用人之道,分而治之,相互鉗制!
中國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恩威並重
毛澤東的用人之道,反其道而行,不愧是偉大戰略家
劉邦得天下的用人之道、知人善任最成功的歷史實踐、創業者值得學習和借鑒
劉邦的一大愛好體現了他的用人之道
曹操的用人之道,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