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吃了光敏性藥物別曬太陽

吃了光敏性藥物別曬太陽

小王吃了不潔食物,患腸炎拉了幾天肚子,醫生給他開了氟哌酸。借著病假「宅」在家裡玩電腦,玩得頭昏腦脹。中午時分陽光正好,便出來晒晒太陽。不料到了晚上,皮膚灼熱、瘙癢,起了一身小水皰。急忙來到醫院,醫生問明情況,說是藥物引起的光敏性反應,又給他開了抗過敏藥物。小王聽後有些不明白,便問醫生什麼是光敏性反應,哪些藥物會引起光敏性反應,該如何防治?

吃了光敏性藥物別曬太陽

藥物的光敏性反應,是因為某些藥物含有光感物質,在這些物質的介導下,皮膚對紫外線的耐受性降低或感受性增高,從而引起皮膚光毒反應或光變態反應,並導致一系列的相關疾病。光毒性反應是指藥物吸收的紫外光能量在皮膚中釋放,導致皮膚損傷,是一種非免疫性反應,即每次服藥後經日晒都可能出現,其特點是發病急,病程短,消退快。光變態反應俗稱過敏反應,是一種遲發性反應,一般只出現在過敏體質的人身上,是指藥物吸收日光後一些物質被激活,引起過敏反應,其特點是反覆發作,發病時間相對較長。由於這種過敏反應有一定的潛伏期,因此過敏體質的人服了光敏性藥物後,最好3~5天內都避開日光。

吃了光敏性藥物別曬太陽

致光毒反應的藥物主要有胺碘酮、四環素類、磺胺類、氟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氟羅沙星、司帕沙星等)、非甾體抗炎葯(雙氯芬酸、布洛芬、羅非昔布等)、噻嗪類(雙氫克尿噻)等。

藥物的光敏性反應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這種藥物反應導致的皮膚損害一般有皮膚髮熱、紅腫,嚴重的會起皮疹,甚至出現日光性皮炎等。與普通人相比,皮膚細嫩的人、嬰幼兒、老年人以及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受損的人,尤其容易出現這種反應。除了皮膚癥狀外,近年來發現,兒童服用光敏性藥物還可能引發光敏性癲癇。

吃了光敏性藥物別曬太陽

出現皮膚的光敏性反應後,應立即停葯並採取一些措施。癥狀較輕的可馬上避開陽光,同時服用抗過敏藥物;如果皮膚出現了小水皰,可用1%的慶大黴素濕敷;出現嚴重光毒反應的人,最好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已發生光敏性反應的人,在癥狀消失後的5天內,最好不要接受太陽光或紫外線的照射。

(文/劉志華 副主任醫師 原河北省疾控中心)

版權所有,歡迎分享;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說說感冒那些事兒
易忽視的特殊癥狀

TAG:家庭醫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偉哥最初並不是男性藥物?
可防治寄生蟲、消化不良,也常被當成娛樂性藥物的檳郎
革命性藥物有望」治癒「2型糖尿病
專題筆談│膿毒性休克血管活性藥物臨床應用
皮膚病的放射性藥物敷貼治療——核醫學特色診療(三)
兒童哮喘治療的新時代——吸入性藥物治療
研究稱致幻蘑菇是最安全的娛樂性藥物
全球藥品調查報告:「迷幻蘑菇」是最容易施救的「娛樂性藥物「」
警惕:備孕期間男女都不要接觸這些毒性藥物……
直接主客體包結用於響應性藥物遞送體系
糖尿病突破性藥物今日獲FDA批准,治療所有類型視網膜病變
FDA、EMA和CFDA關於高變異性藥物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南比較
FDA授予再生元降脂藥物evinacumab突破性藥物資格
2.76億美元!賽諾菲「看中」的這家公司要用AI開發雙特異性藥物